打詐修法 預先控管潛在被害人
針對投資詐欺,刑事局2023年6月起推動「潛在被害人攔阻計畫」,從警示帳戶等資料分析已被騙、卻未報案的高風險對象,要求員警訪查勸說,2年來主動找出約9萬名潛在被害人,力阻5.8億元再落詐團手中。而為強化跨部會打詐,警政署與金管會討論,將修法授權警方可提供潛在被害名單給銀行、虛擬通貨業者,預先控管可疑帳戶,並通知警方介入,希望本會期通過。
新加坡今年通過法令,該國警方只要懷疑某人遭詐,政府可監管其銀行帳戶並阻止匯款。我國警方也就此討論,但考量國情不同,短期內不可行,目前希望在立院本會期先通過修法,在詐防條例明文規定警方可提供潛在被害名單給金融單位阻詐使用,以免金融單位擔心違反個資法。
刑事局透過警示帳戶、虛擬錢包、涉詐網站、投資網站金流、郵寄贈書及LINE群組等面向,精準查找潛在被害人,再交由各縣市警局於3日內派員訪查,防止被害人繼續被騙。今年1至8月共通報警示帳戶潛在被害人1萬4862件、攔阻金額約1億3639萬餘元;虛擬貨幣被害人通報3094件、攔阻金額約466萬元。
警方分析2年來挖掘出的9萬名潛在被害人,發現有2成5被害人知道遭詐但不報案;有2成2不認為被騙,並拒絕警方協助,且以41歲至50歲的女性占比最高。
警大教授許福生指出,成功騙局有兩大關鍵。一是以詐術贏得被害人的信任,讓對方不知不覺交付金錢或個資;二是成為社區的一部分,營造「自己人」的假象,降低被害人戒心。
他說,詐團已從電信走到網路迎向AI,利用AI快速寫出詐騙劇本,加上24小時噓寒問暖、利用假照片、假證件、假視訊等取信,都讓人難以察覺已落入陷阱。他強調,社會須營造「友善被害人」氛圍,唯有讓被害人敢於說出來,社會才能累積防詐知識,形成集體免疫力。
其他人也在看
提供金融卡助詐騙 南投女子判賠120萬元
提供他人金融卡,小心背負巨債!南投縣黃姓女子,將銀行帳戶金融卡連同密碼提供給詐騙集團使用,詐團透過LINE群組以假投資、真詐財方式,誘使王姓女被害人將120萬元匯入該帳戶詐財得逞。事後王女對黃女提出損害賠償告訴,黃女雖辯稱未領取帳戶款項,但南投地院仍判決黃女應賠償王女遭詐騙的120萬元。
自由時報 ・ 1 天前提供帳戶給詐團被關5個月罰15萬 法官再判須賠被害人20萬
楊姓男子提供個人所有的銀行帳戶、提款卡及密碼、網路銀行帳號及密碼、存摺給詐騙集團成員,一名郭姓男子被該詐團以購買虛擬貨幣手法騙走20萬元、全數匯入楊男帳戶,之後詐騙集團將贓款提領一空,郭男得知上當後報警,警方逮捕楊男,楊男之前已被判有期徒刑5個月、併科罰金15萬;郭男再向楊男提起侵權行為損害賠償,苗
自由時報 ・ 1 天前
沒錢就抵押房產! 詐團專騙「單身貴婦」 得手逾6千萬
台北市警方近日成功破獲一個專門詐騙單身貴婦的詐騙集團,共逮捕11名嫌犯。該集團透過臉書尋找目標,與單身貴婦聊天建立信任後,誘騙她們投資虛擬貨幣,甚至要求抵押房產。短短4個月內,至少有6名被害人上當,損失金額超過6000萬元。與此同時,也有民眾在社群網站Threads上看到可領取高額補助的訊息,差點被騙。警方提醒大家,社群網站已成為詐騙集團的主要作案工具,民眾應提高警覺。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通緝犯被查獲拘留「突割喉輕生」…警方說明原因了:憂開庭後恐就入獄
新北市土城分局在國慶日當天竟傳出驚悚輕生事件。一名在拘留所內洪姓通緝犯(49歲)竟意圖割喉輕生,所幸負責看管的警員緊急察覺,同時緊急將人送醫搶救,才沒釀成憾事。對此,警方也曝光洪嫌為何這麼做的原因。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5 小時前培育科研新秀 國際物理辯論賽奪銀牌
徐有庠基金會深信「人才」是科技創新的根本。因此,基金會將科研推廣的觸角向下延伸至高中階段,已連續17年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系合作舉辦「徐有庠盃物理辯論賽」,完全參照國際物理競賽(International Young Physicists’ Tournament, IYPT)賽制,需以英語進行物理議題辯論,有助於外語口說、邏輯思辨、實驗設計與團隊合作等多項重點能力的養成,每年基金會全額贊助支持優秀學生組成台灣代表隊出國參加IYPT國際賽。
中時新聞網 ・ 6 小時前寶弟4個月拍5短劇喊過癮
近年直式短劇席捲全球,成為影視產業的新風潮,葛兆恩(寶弟)近期4個月內連拍5部直式短劇,挑戰不同角色橫跨現代與古代,展現極高的創作能量,他笑言:「每天都像在穿越時空,雖然累但太過癮了!」
中時新聞網 ・ 6 小時前宅經濟通包 10%神卡重出江湖
「宅」經濟有多威,遠超過你的想像!星展銀行(台灣)本月瞄準電競世代發行「星展傳說對決聯名卡」,不只年輕族群捧場,針對指定娛樂平台、影音串流平台及生活補給通路三大精選通路,霸氣端出10%的高額回饋,在當今權益普遍只縮不增的信用卡市場裡,更顯得彌足珍貴,被網友冊封為「神卡」,一推出就掀起搶辦熱潮,等核卡得有些耐心。
中時新聞網 ・ 6 小時前
誆醫師娘3千萬 2嫌起訴
桃園76歲馮姓老婦與64歲潘姓男子2013年以可低價代標法拍屋為由,馮婦積極遊說、潘男假扮書記官,向巫姓醫師娘詐取3113萬餘元,2人逃亡12年落網,桃園地檢署偵結,依《刑法》冒用公務員名義詐欺取財罪起訴2人。
中時新聞網 ・ 6 小時前
日媒點名多國對台灣冷淡 拖延貿易協議
[NOWnews今日新聞]台灣近年試圖擴大全球貿易夥伴關係,日媒指出,這些努力正面臨拖延與拒絕的狀況,凸顯出在中國施壓下,台灣在孤立的國際環境要有所突破仍相當艱難,報導並點名加拿大在與台灣完成貿易協定...
今日新聞NOWNEWS ・ 11 小時前
中國稀土「非斷供」?北京強調「民用可批」: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
中國近日加大對稀土出口管制力度,美國總統川普揚言對自中國進口貨品額外加徵100%關稅。中國商務部12日表示,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並稱中方事先已就措施可能對產供鏈產生的影響進行充分評估,並確信相關影響非常有限。中國官方9日連發6份公告,宣布對境外稀土物項、稀土技術等實施出口管制。中國商務部12日發布商務部新聞發言人的書面答記者問。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聲稱,中方發......
風傳媒 ・ 17 小時前
假愛情真詐財!臉書帥男騙6貴婦投資虛幣 警逮11人、扣3千萬贓款
一名曾從事融資借貸的45歲陳姓男子,化身成功企業家,在臉書上鎖定單身貴婦搭訕,以甜言蜜語取得信任後,誘導對方投資虛擬貨幣、共同築夢,實際上卻是精心設計的詐騙陷阱。警方初步清查至少6名女性受害,財損高達6,000多萬元。台北市刑警大隊日前將陳男等11人逮捕,檢方複訊後聲押禁見獲准,並查扣超過3,200萬元資產。
鏡報 ・ 1 天前
財源危機 長照機構現退場潮
台灣長照體系正遭遇財源危機,專家指出,長照基金收入遠不如預期時,政府支付給長照機構的金額跟著凍漲多年,導致獲利空間越來越小,逐漸出現退場潮或減薪因應,呼籲加快開辦「長照保險」或開徵營業稅等尋求財源,否則長照人力不足,受苦的是有需求的家庭。
中時新聞網 ・ 6 小時前
AI催油門 三面俱到股漲相佳
上周台股站上27K,技術面維持多頭排列,企業獲利表現強勁,帶動類股輪動題材,法人偏多操作,共同支撐指數創高。法人表示,儘管美中再掀貿易戰,美股兩天交易日跌逾千點,但篩選9月營收創高基本面優,搭配技術面、籌碼面等「三面俱到」,有亞翔(6139)、定穎投控(3715)等14檔,後市漲相佳。
工商時報 ・ 6 小時前
打造台灣之盾 是警訊不是喜訊
賴清德總統雙十演說拋出打造「台灣之盾」(T-Dome),建構最嚴密防空系統,年底前將提新國防特別預算,除了建構預算及期程,還有其他國防策略,將帶動台灣國防與軍工產業發展。
中時新聞網 ・ 6 小時前
台灣無人機產業 邁向模組化
彰化無人載具聯盟顧問游富洋指出,台灣無人機產業正快速轉型,聯盟會員已近500家,其中約100家為上市櫃公司。他分析,目前產業焦點已不再侷限於零配件,而是朝向「模組化」發展,包括影像視覺、操控、馬達電池、動力及電力系統模組化,這將是未來競爭核心。
工商時報 ・ 6 小時前
身心疲憊是警訊!研究揭心理健康建議陷阱 「什麼都不做」也很重要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大多人提供心理健康建議會傾向「做什麼來改善」,董氏基金會表示,增加行動若反倒造成另一種壓力,不妨試著「停止有害行為」。根據一篇2025年8月發表於《傳播心理學》的研究指出,「增益性建議(additive advice)偏誤」普遍存在於人際對話、社群貼文,甚至聊天機器人的推薦中,這對人們心理健康造成的壓力可能多於受益。 人與AI都愛「多做」 心理健康成永無止境待辦清單 該研究整合了八項實驗,囊括了數百名參與者,並分析了社群媒體上的建議內容,甚至測試人工智慧的回應,請參與者針對有關賭博等不良習慣,及錯失運動等有益活動的情境,向陌生人、朋友或自己提供建議。 結果顯示,人們大多建議「增加新行動」,而非「減少有害行為」。人們認為「多做」比「少做」更容易、更有效,也較願意接受。但當建議對象是朋友時,大家比較容易提出「少做」的選項,反觀給自己的建議,則更傾向加上新任務。 研究也發現,人工智慧的回應也呈現相同模式。這意味著,當越來越多人透過AI獲得心理健康建議時,這種偏誤可能被放大。研究者提醒,過多的增益性建議,可能讓心理健康變成一份永無止境的待辦清單,反而增加壓力。 學
健康醫療網 ・ 13 小時前花蓮救災被嗆作秀 嘻小瓜氣炸還原真相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嚴重災害,男星嘻小瓜低調在光復鄉救災多日,11日表示會留在災區協助清淤、救災,不料卻被某婦人當面嗆作秀,為此,他氣炸喊「不要只用自己的角度來看所有的人事物」。對於休息時突被阿姨指責「不要再作秀了,把鏟子拿起來鏟兩下我看看」,嘻小瓜氣憤說,對方還直接把鏟子遞到他手上,嘻小瓜當
自由時報 ・ 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