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正活在純粹愚蠢的世界!」《衛報》長文剖析川普2.0時代:當愚蠢進入制度,人類該如何自救?
2006年的科幻喜劇《蠢蛋進化論》(Idiocracy)裡,主角誤闖500年後的美國,發現國家竟由一群白痴統治:總統是電視明星、醫生被機器取代,所有人愚蠢至極。當他建議用水而不是能量飲料灌溉農作物時,竟被判了死刑。《衛報》10月2日評論,這些看似荒唐的電影情節,卻在川普2.0時代真實上演──川普政府讓「愚蠢制度化」,社群平台與市場機制更進一步放大荒謬,把政客的蠢話變成無限循環的迷因。然而,「愚蠢時代」的救星並不是極速發展的AI,而是人類最初的想像力與判斷力。
從「後真相」到「愚蠢時代」
2016年川普初登白宮,美國和剛脫歐的英國同時陷入「真理恐慌」。《衛報》回顧,當時假新聞滿天飛、俄羅斯水軍操縱輿論,新聞專業權威一夕瓦解,自由派大聲疾呼「真理是否還存在?」牛津字典把「後真相」(post-truth)列為年度詞、韋氏字典選了「超現實」(surreal),川普顧問康威還硬生生創造了「另類事實」(alternative facts)這個詞,把謊言說得理直氣壯。
結果,自由派喊打的「假新聞」卻反而被川普搶去當武器。他逮到機會就用「假新聞」回擊媒體,MAGA媒體更是不斷放大謊言。這正應驗了政治哲學家漢娜・鄂蘭(Hannah Arendt)在1951年出版的《極權主義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中的名言:「極權統治的理想臣民,不是死忠的納粹或共人,而是分不清真假的人。」
到了2025年,焦點已經轉移。川普還是老樣子在說謊,但大家早就對「謊言」麻木,開始直指「愚蠢」才是核心問題。《紐時》專欄作家大衛・布魯克斯(David Brooks)寫了〈愚蠢的六大原則〉(The Origins of Totalitarianism),痛批政府「行事完全不問後果」;希拉蕊(Hillary Clinton)在〈這還能蠢到什麼程度?〉(How Much Dumber Will This Get?)一文中直言,最困擾她的不是虛偽,而是愚蠢;馬克思主義學者理查・西摩(Richard Seymour)更引用俄國政治家托洛茨基(Lev Trotskiy)的話:「當政治下行時,愚蠢支配社會思維」。
《衛報》點名川普第二任政府的「極度愚蠢」至少幾種表現:第一,是荒腔走板的無能,例如《大西洋》月刊的總編輯竟被「誤拉」進一個討論美軍行動的政府高層群組,成員包括副總統和國防部長;第二,是明知有害卻執意推動的政策,如加徵關稅、刪減醫學研究經費,結果只會帶來重創,連川普的金主與選民都討不到好處;最離譜的還是人事任命,川普讓反疫苗怪咖當上衛生部長,在小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推動下,猶他和佛州甚至禁止自來水加氟,這簡直是對人類進步的挑釁。
陰謀論還是純粹愚蠢?
《衛報》指出,川普第二任期的荒謬舉動,常讓人忍不住想:這一切會不會是精心設計的陰謀?當白宮誤把《大西洋》總編拉進討論軍事行動的群組,或是瘋狂加關稅時,社群媒體立刻出現各式解讀:這一定有隱藏的戰略,可能是刻意打擊美元、替某些財團鋪路。
然而越是繁複的解釋,反而替蠢行增添了「智慧」的假象。政治學者馬拉斯科(Robyn Marasco)提醒,陰謀論往往是一種對權力的迷戀,假裝自己在批判,卻其實在奉承。
因此也有人乾脆撕掉陰謀的遮羞布,直指川普與他的親信根本就是瘋子和一群無能的蠢蛋。當政治學的無法解釋,社會心理學、精神醫學,甚至隱含的社會達爾文式偏見,就會趁虛而入,把問題歸因於病態或基因。
這種場景很難不讓人想到2006年的電影《蠢蛋進化論》(Idiocracy):美國社會由白痴掌權,看起來就像對川普時代的預言。但電影的假設其實相當醜陋──聰明人不生小孩,愚蠢的人拼命繁殖,最後社會被蠢基因淹沒。這種假設本質上是「優生學」思維,很難被自由派接受。但自由派其實也曾流露類似心態,像脫歐公投後,就有人說:典型的脫歐支持者大多垂垂老矣,等到脫歐真正生效時,很多人早就掛了。
期待政府的愚蠢自食惡果,不必靠陰暗幻想。愚蠢的經濟政策,最後一定會拖垮政治。英國就有前車之鑑:2022年9月,時任首相特拉斯(Liz Truss)把個人財經教條硬壓在債市之上,結果只撐了49天就被逼倉皇辭廟。很多人也寄望美國債市能成為對抗川普的最後防線,讓愚蠢政策被現實修理。但這無法改變川普根本性的缺陷:他完全不懂政策與後果的因果關係。
《衛報》提醒,愚蠢不應被簡化成心理疾病,而是社會系統的問題。《愚蠢悖論》(The Stupidity Paradox)就指出,愚蠢有時會滲進組織日常,扼殺創意與智慧。川普式的愚蠢則更惡毒,那是對大學、公共衛生和經濟數據的刻意攻擊。面對這種現象,必須從政治與社會層面正面回應,而不是用「理智」幫他塗脂抹粉,讓人誤以為蠢行背後藏著什麼高深戰略,最後反而掉進陰謀論的陷阱。
愚蠢如何被平台與市場放大?
政治哲學家漢娜・鄂蘭早在1953年就寫過,當社會失去意義與常識時,「愚蠢」會蔓延到所有人身上,群眾和知識分子都將放棄判斷力,只會背誦口號或服從命令,不會獨立思考。
《衛報》認為,在當代自由社會,這種判斷力並非被獨裁者奪走,而是外包給市場與數據系統。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同時也是知名政治哲學家的海耶克(Friedrich Hayek)相信,市場可以取代判斷力,只要市場運作順暢、價格自由形成,每個人只需滿足自己的欲望,不論聰明人或笨蛋都能活得不錯。
進入21世紀,這種主張被套用在「大數據」上:一切都能被量化,人類思考不重要,只要演算法能辨識就好。然而,大型語言模型提供的不是判斷和智慧,而是資料處理和數據對比能力,一旦超出數據庫範圍,它就會開始造假,產生一種「聰明又愚蠢」的詭異感。
技術企圖「超越社會」的野心並不新奇,從1957年蘇聯的史普尼克(Sputnik)人造衛星升空,到今天馬斯克的星鏈,科技菁英推崇用「超然視角」來觀測地球,貶低人類的世俗判斷。馬斯克甚至能在「美援署花5000萬美元在加薩買保險套」的虛假聲稱被揭穿後,淡淡地說一句「我有時候有會說錯啦」。
當人類活動全面轉移到網路平台,「真」和「假」都只是數據,錯誤訊息的影響不輸正確訊息。今年4月,一則「川普將暫停關稅」的假消息,讓標普500指數先飆6%又跌回去,最後被查出只是瑞士一個假帳號Walter Bloomberg散佈的謠言。在這樣的網路世界裡,一切被壓縮成「行為模式」,意義和動機早已不重要,政治學者南希·羅森布魯姆(Nancy Rosenblum)和羅素·麥爾海德(Russell Muirhead)把這種現象稱為「新型陰謀論」(new conspiracism),並且做出非常精彩的分析。
經典陰謀論常靠繁複的因果鏈來追求連貫,而「新型陰謀論」則完全放棄解釋,只剩指控與重複——「很多人都在說」就等於真實,一如川普口頭禪。它的基礎是數位平台與陰謀網紅,像「匿名者Q」或「桑迪胡克校園槍擊案是騙局」這類陰謀論,只是為了製造流量、鞏固偏見,追求觸及與收益。
《衛報》認為,我們要走出「真理恐慌」,才能看清當下的「愚蠢政治」。共和政客談關稅、疫苗或移民時,很多說法其實只是轉發社群迷因,源頭往往是川普或小甘迺迪。有些說法是宣示效忠(像是堅稱「大選被偷走了」),更多則荒唐病態,像是認定洛杉磯大火或空難「都是多元共融政策(DEI)的錯」。
想像力才能拯救愚蠢時代
漢娜・鄂蘭區分人類理解有兩個層次:一種是「初步理解」,把既有概念套進眼前情境,表面上聰明正確,但未必能真正理解歷史與政治時刻的意義。另一種是「真正理解」,需要「想像力」幫助我們邁向真理。她說,政治世界的突發事件不可比擬、不可度量,科學計算無法處理,唯有想像力能結合同理心與創造力,從歷史學家的視角思考真理與意義,才能讓我們看見事物全貌。
平台與市場所能提供的,只是封閉世界裡的行為模式。人工智慧與金融市場能高速從既有資料學習,但結果再多,也只是有限的組合。歷史在這種封閉框架裡被宣告終結,剩下的是無窮無盡的重複。
《衛報》批評,川普政府的愚蠢,把這一點赤裸裸地展現出來。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不理解政策與後果的關聯,也沒有追問後果的好奇心。關稅政策像一場大型實驗,殘酷卻清晰地證明了國際貿易確實能促進繁榮;忽視這些基礎經濟概念,本身就很愚蠢,公共衛生領域同樣在付出代價。
如果只是把社會和政治問題交還給「專家」,我們就無法反思愚蠢背後更深的歷史條件,也看不清資本主義如何默許甚至獎勵愚蠢。把判斷力外包給市場與數位平台,本身就是在邀請人們表現愚蠢,哪怕這些系統披著數學理性的外衣。要寄望川普帶來希望當然異想天開,但或許這種「世界級的愚蠢」能迫使我們追求真正的理解。因為最終,能拯救我們的不是市場、機器人或AI,唯有人類自己的想像力。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北海道大雪!台灣夫妻登日媒封面 「包成羊咩咩」萌翻全場
日本寒流來襲,北海道小樽天氣急凍大飄雪,一對台灣觀光客因全身包緊緊、宛如「羊咩咩」的可愛造型受日媒採訪爆紅;寒流下的小樽天氣、積雪狀況與觀光客反應全被熱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大陸「田徑女神」吳艷妮哭了!差0.04秒痛失全運會金牌
大陸「田徑女神」吳艷妮在全運會田徑女子100公尺跨欄決賽以12秒85奪下銀牌,僅落後金牌0.04秒,賽後情緒低落,頒獎典禮上掩面落淚。
中時新聞網 ・ 1 小時前
注意溫差!最猛冷空氣快走了 「這一天」高溫恐飆到30度
東北季風持續增強,全台有感降溫!今(19)日清晨最低溫只有11.8度,北部白天高溫也僅20度。中央氣象署指出,這波冷空氣將持續影響至後日清晨,隨後氣溫將戲劇性回升,「這一天」將出現一週中的最高溫,飆到30度,體感如同夏天。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侯湘婷消失演藝圈18年!閃嫁捷安特小開當2寶媽 近況曝變家長會長
曾以《秋天別來》《為你流的淚》走紅的玉女歌手侯湘婷,淡出演藝圈18年後,近日意外在中部某國小的家長會長交接活動中現身,引發熱烈討論。43歲的她身穿優雅紫色禮服,氣質清新如昔,凍齡的模樣讓粉絲驚呼「完全沒變」,再度掀起外界對她近況的高度關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7 小時前
【明星聊愛車】李運慶為孩子換Skoda Kodiaq RS 寬敞車室空間及安全性成考量關鍵!
藝人李運慶近幾年在戲劇表演上挑戰多元角色,演技也備受肯定,與前Popu Lady成員洪詩結婚後,育有女兒「哺哺」,如今又即將迎接第二胎到來,事業家庭兩得意,為了給孩子們更大的乘坐空間,也將愛車換成Skoda Kodiaq RS休旅車款,一起來看看他的分享吧!
Yahoo奇摩汽車機車 ・ 1 天前
今起回溫!「最快這時」又一波冷空氣來台 強度曝光
今(20)日持續受東北季風影響,各地皆感受涼冷,清晨西半部及宜蘭低溫約15、16度,花東也只有17、18度,局部溫度會再更低一些,請注意保暖,白天起冷空氣逐漸減弱,北部及宜花氣溫稍回升,高溫約20至22度。氣象粉專也提醒,下一波冷空氣預估將在這時抵達。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大魯閣擬以10億元出售台中、新竹兩商場予遠雄,聚焦海外市場拓展
【財訊快報/記者陳浩寧報導】大魯閣(1432)20日董事會通過擬以十億元將所持有之台中「大魯閣新時代購物中心」及新竹「大魯閣湳雅廣場」之營業資產、相關權利與義務,轉讓與遠雄流通事業股份有限公司。大魯閣自2015年7月起營運位於台中大魯閣新時代購物中心,自2018年5月起營運新竹大魯閣湳雅廣場,運用自身在運動休閒產業的相關經驗,將兩座商場轉型成差異化的體驗型商場。但大魯閣也提到,鑑於百貨通路產業競爭激烈、經營挑戰日增,且基於公司長期財務規劃、營運發展策略、海外市場擴張布局之所需,因此決議處分兩座商場的營業資產及經營權利。展望未來,大魯閣表示,將持續透過財務架構的調整,集中內部資源,更聚焦於核心業務—運動休閒事業及海外市場拓展。持續朝「輕資產、重經營」方向調整,提升營運彈性,打造更具競爭力的成長動能。
財訊快報 ・ 2 小時前
驚!瓷杯塞爆菊花 大叔3天難解便「破肚開腸」取出
台中市一名已婚中年男子腹脹三天無法大便,肚子痛到受不了,到醫院求診,經過X光檢查,醫師驚見患者的肛門竟然塞一個直徑約6公分、高約8公分的陶瓷杯,杯子全被大腸包住,部分腸子缺血也造成壞死,只好全身麻醉「開腸破肚」將杯子取出,他很怕被家人知情,強調「不知道杯子怎麼塞進去」。
自由時報 ・ 23 小時前
中國人真的從日本消失!日本網友叫好
[NOWnews今日新聞]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相關言論激起中國不滿,祭出多種反制措施包括呼籲民眾別去日本旅遊,航空公司機票、日本飯店乃至郵輪均傳出退訂、行程取消潮。不過,有日本網友對此歡呼叫好...
今日新聞NOWNEWS ・ 21 小時前
台股紅翻黑!43萬散戶昨搶短…今天套牢了
台股反彈無力,收復2萬7點失敗,空軍氣焰大增,接近中午指數由紅翻黑,一度下跌近140點,據證交所資料顯示,昨天趁台股下跌691點,短短一天有43.7萬散戶進場「搶短」,但今天若收盤時指數未拉起,恐怕「搶反彈不成反住套房」,慘遭套牢。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凍齡女神就服宋慧喬!青龍獎場內生圖封神,44歲美得不像同一個圖層,無懼「前任同框」話題成最美亮點
粉色輕紗 x 俐落短髮,溫婉與率性的完美平衡宋慧喬身著一襲淺粉色輕紗洋裝亮相。這件禮服的選擇極具巧思,柔和的紗質在場內燈光下呈現出飄逸靈動的光澤,抹胸設計優雅地露出了她漂亮的天鵝頸與鎖骨線條。不同於紅毯上常見的強勢大紅或經典黑白,這抹溫柔的粉色,反而襯托出她...
styletc ・ 22 小時前
高雄選戰升溫!郭正亮曝綠營這人低調卻最強
[NOWnews今日新聞]2026地方大選開始布局,民進在台南、高雄市的人選備受關注,其中,高雄市長初選已有4人登記,分別為立委邱議瑩、賴瑞隆、林岱樺、許智傑,競爭激烈;國民則確定由柯志恩出戰。對...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小時前
不是南亞科也非華邦電!億元教授點名「這檔記憶體」久抱相對安心 外資連5敲
[FTNN新聞網]財經中心/綜合報導在AI熱潮下,近期記憶體大缺貨價格狂飆,DRAM雙雄南亞科(2408)、華邦電(2344)雙創歷史新天價,成交量也炸天,針對記憶體...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冷到發抖!一圖看「雲霄飛車」溫度曲線 周末短暫回溫
氣象粉專「台灣颱風論壇」指出,隨著12月接近,冬季感受將愈加明顯,氣溫起伏加劇也將成為常態。中央氣象署則表示,未來幾天清晨仍是這波東北季風影響最劇烈的時段,周末東北季風減弱後,氣溫可望回升,但下周東北季風將再度增強,氣溫會再次下降。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2類蔬菜」最髒!醫揭「除農藥秘訣」:吃香蕉、龍眼要先洗
不少人擔心蔬果洗不乾淨,農藥殘留可能危害健康。長庚醫院腎臟科醫師顏宗海提醒,蔬果營養豐富,富含維生素C與抗氧化物,有助於解毒,但若未清洗乾淨,可能吃下農藥,建議選擇當季蔬果、以流動水清洗、向可靠通路購買、高溫烹煮,有助於避免攝入農藥。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強冷空氣影響到後天!週末東北季風減弱 高溫飆升至30度
[Newtalk新聞] 今(19)日東北季風持續增強,清晨最低溫只有11.8度,北部白天也僅20度,對此,氣象署指出,明(20)天清晨持續涼冷,可能出現15度低溫,預計這波冷空氣影響到後(21)天清晨,後天白天後會逐漸回溫,週末東北季風減弱,氣溫明顯回升,23日將會是這週最溫暖的一天,高溫有可能飆至30度。 氣象署指出,今天清晨氣溫偏低,北台灣僅14、15度,中南部17、18度,最低溫出現在馬祖11.8度,本島最低溫為新北富貴角12.4度,桃園、新竹及苗栗也在12到13度;明天清晨持續涼冷,可能出現15度低溫,白天溫度就會回升,中南部可回到20度以上,但北台灣仍只有20度。 至於降雨趨勢的部分,今日迎風面的桃園以北、宜花地區容易有局部短暫雨,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宜蘭地區整日陰雨,其他地區雲量偏多,降雨較不明顯,中南部山區與部分平地有飄雨情況;明後2天天氣類似,且花東、各地山區需注意局部零星短暫雨。 而這波東北季風影響到21日清晨,21日白天起逐日回溫,中南部回升較明顯,但要留意日夜溫差大;週末北季風減弱,氣溫明顯回升,其中23日會是這週最溫暖的一天,北台灣及西半部可達26至30度,但很
新頭殼 ・ 1 天前
《大集合》玩坐氣球襲胸籃籃?胡瓜慘遭炎上 節目急發116字聲明道歉
綜藝天王胡瓜主持的《綜藝大集合》17日到雲林麥寮出外景,有網友PO出錄影截圖,發現胡瓜玩坐氣球遊戲過程中,不小心摸到助理主持人籃籃的胸部,遭網友炎上批評,不過許多網友也緩頰說:「這一看就知道不是故意的。」對此製作單位今天也做出回應。蔡維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天前
輝達財報拯救全球股市!專家卻揭「還有一隻老虎」準備殺盤 美股落底時間曝光
全球AI龍頭輝達公布第3季財報,優異表現皆超出市場預期,同時也激勵到全球股市大漲。不過萬寶投顧投資總監蔡明彰在個人Youtube頻道中示警,雖然輝達財報堪稱完美,但「去了一隻狼來了一隻虎」,市場一因素將導致盤面強力反彈後再度回到整理,並預測美股落底的時間將落在這幾天。蔡明彰表示,輝達第3季營收達570億美元、年增62%,比前一季年增56%再變強,顯示AI晶片......
風傳媒 ・ 10 小時前
靠中國的都跌坐在地上! 謝金河點名「這7檔」:股價都很慘
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論」引發中國反彈,14日起中國外交部宣導中國民眾「避免前往日本旅遊」,導致17日日經指數下跌1620.93點,觀光類股大跌,伊勢丹百貨更是下挫11.3%。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近年來兩岸紛爭上出現在台灣的戲碼都會複製在日本上,他認為,「靠中國的日本企業都會跌坐在地上」。
EBC東森財經新聞 ・ 23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