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 Taiwan Plus 談媒體運作
⊙孟買春秋
新冠疫情之始,我的英國丈夫菲爾結束了在香港《南華早報》的工作,從認識至今二十多年來第一次換他跟著我,回到我1997年離開的台灣。
回台前的幾年,菲爾每年有六個月為《南華早報》訓練六位左右經過層層筆試面試、精挑細選來自不同國家的新進記者,在這個培訓計畫(graduate trainee programme)中,畢業不久的他們有三個月的時間和菲爾朝九晚五朝夕相處,相當於進入新聞研究所,跟著一位有實務經驗的教授每週五天全天上課加上實習,接受魔鬼式的密集訓練,例如上課前開新聞會議,選擇當日重要的國際或是本地新聞,討論為何重要、如何採訪、報導方向。
菲爾把一整套在路透社工作的國際經驗在三個月內全數傳授給他們,接著我們回到法國普羅旺斯的家山居三個月。再回到香港時這些新進記者早已開始跑新聞,菲爾繼續用三個月的時間當他們工作上疑難雜症的導師,並且提供一些訓練課程給其他已經在工作的社內記者,然後我們再回到普羅旺斯三個月。這個模式一直持續到疫情開始。
當《南華早報》邀請他擔任培訓編輯時,菲爾表明雖然對新聞仍有極大的熱情但全職不是選項。若是兼職,必須是工作三個月休息三個月,時間由他調配。這樣的條件,因為他在路透社曾任歐洲經濟記者、亞洲金融編輯、南太平洋社長、南亞總編、北亞總編、最後回鍋南亞總編的全方位經驗,對方非常乾脆沒有二話全數接受,除了令人滿意的薪資還有跑馬地全景的酒店式公寓。
《南華早報》在許多人眼中早已是親中媒體,甚至在香港回歸之前都可能已經有了自我審查,不過不可諱言的是,對想認識中國的英語系人士而言,《南華早報》無疑是一扇唾手可開的中國窗。
姑且不論該報是否接受中國指令設限審查,他們的確有許多中國的消息和內幕報導,和《人民日報》海外版或是《環球時報》還是有不小的差別。這是事實,對該報也很有意見的我無須為其說項。接著談談台灣的英文媒體。
眾所矚目的Taiwan Plus
知道台灣計畫設立一個國際影音串流平台是2020年,我是寄予厚望的。彼時我們剛剛回到台灣,純粹因為對新聞的熱情,菲爾曾經根據他為路透社在印度與報社合作創設英文新聞台的經驗,應邀無償擬了平台計畫當成籌設階段的參考。一樣也是無償花了幾個小時面對多位顧問一字排開提供經驗,當天我亦在場,令人詫異的開會經驗是後話。至今回頭看,他似乎浪費了時間與心思,還有最重要的新聞熱忱。
我們搬到香港是阿里巴巴集團買下《南華早報》的第二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甚至曾保證會維持編採自主權。因為沒有身在其中我無法評論新聞自主與否,但不論在招募人才或是硬體設備方面,毫無疑問集團都投入了大筆的資金,包括把辦公室從灣仔暗無天日的老舊寫字樓搬到光鮮亮麗的中環時代廣場。
新任的《南華早報》執行長劉可瑞是挖角來的台裔美國人,主要職場經驗在營收、市場和廣告銷售,集團期待他帶領這個百年老報紙蛻變重生,渡過媒體數位化和社交網絡帶來的強烈衝擊。劉可瑞上任不久邀我們與他們夫婦在香港外國記者俱樂部吃飯,談及台灣,對媒體轉型的看法,還有記者該有的天職與精神,真真覺得過去的記者魂都回來了。
初次進入剛剛整修完的好幾層現代化《南華早報》新聞部,簡直可以用嘆為觀止來形容:中空樓層由寬敞的樓梯拾級而上,樓中樓從上往下看是在正中央的現代化編輯台,各個角落有記者可以自由工作的面窗高腳椅座位,甚至有自己的英式酒吧讓員工在週五下班後喝一杯。
菲爾從工作了三十多年的路透社退休之後,這應該算是有意義的一個培訓專案。優渥的待遇放一邊,可以確定的是他教授的新聞採訪和在路透社時沒有兩樣,完全沒有經過任何外部或是自我審查,在訓練期間他嚴格要求記者以路透社的新聞標準採訪寫稿。就這一點而言,我很是欽佩願意花大錢,僱有國際經驗的資深編輯來訓練記者的《南華早報》,即使我不知道一旦培訓結束開始跑新聞,他們會不會對記者有限制。
2020至今該報有無何變化我無從置喙,不過疫情前那幾年我看到他們對培訓新進甚至在職記者的重視。然而那幾年菲爾培訓出來的年輕記者,多數已經被其他國際媒體網羅,離開《南華早報》了。
我們回到台灣時還在籌備階段的Taiwan Plus,有政府百分之百的支持,挹注的經費讓許多媒體羨慕不已,第一次進入Taiwan Plus在松江路上的新辦公室,和我踏入《南華早報》在香港中環的新辦公室一樣,只覺得驚艷,就像看到2016年想要全面迎向媒體新時代的《南華早報》一樣。
台灣不是香港,我們的新聞自由度亞洲第一,我們一定可以做得更好吧?我想。
這是一個資金極多的單位,可見政府對在國際間宣揚台灣的重視,因此每每看到用中國「大外宣」來污衊Taiwan Plus的言論,我總感到憤怒。台灣在這方面起步已晚,竟然還要被無知人士妖言惑眾!美國有PBS,英國有BBC, 日本有NHK,澳洲有SBS,都有政府資金或是補助。能不能做得好是一回事,台灣想朝這方面發展的立意,是什麼罪大惡極的事?這和中國的大外宣根本是兩回事。
回到英語新聞,的確中央社、央廣、公視、民視都有英語新聞,但這不表示不能有一個全英語報導的平台,但問題誠如資深媒體人李志德所言:「如果Taiwan Plus在籌辦之初就採『新創品牌』加上『整合』的模式,將各機構原本就有的英語新聞人才集結起來,由具備多年經驗的專業外語新聞工作者主導,就不會陷入『台灣找不到人』,而必須由欠缺台灣經驗的外籍主管主導的窘境。」
近年來由於中國對外國媒體的箝制,加上國安法對記者在香港的安全考量,不少國際媒體紛紛轉向台灣設點,這是不是就是台灣網羅英語記者的好機會,讓他們報導從台灣出發,或是加入Taiwan Plus?在我看來很難。要知道他們只是異地設點,台灣是中國無法再待下去的好選擇,但報導的出發點還是中國本位,不是台灣本位。這些資深記者都是外派,他們的薪資也不是台灣媒體願意或是可以負擔。
外籍記者的迷思
在討論Taiwan Plus的問題時,有些媒體採訪了不少該台的在職記者,很明顯由欠缺台灣經驗的外籍主管主導是極大的問題。《天下雜誌》曾經深入專題報導,長期主導編採會議的是一名身在紐西蘭的外籍顧問,和多名外籍核稿編輯。主管新聞部的台籍經理和外籍副理雖也參加會議,卻多是旁聽不介入。這個現象我也曾從在Taiwan Plus工作的台灣記者處聽聞,我試著從路透社英文發稿的觀點來看這種運作。
我在路透社工作時,許多當地社長非本地人,原因是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新聞帶入國際觀,當然英文母語也是重點但不是最重要的,經驗才是。這些外國人社長通常是路透社身經百戰的資深記者,且見多識廣多少與派駐國家有些語言或是經驗上的關聯,莫名其妙空降的例子不多。而這位社長會有一位當地的副手,例如我在派駐新加坡之前,已經從助理當到副社長,社長在許多重大新聞發生時,一定會詢問本地記者意見商量討論。
很難想像最重要的編採會議,是由遠在國外的外國人主導,據我所聞此類顧問也不只一位,而這些外國顧問應該不是全職。由兼差的外國顧問定奪台灣新聞的走向,如果至今仍是如此,實屬荒謬。
新聞取捨和平台方向(或是沒有),資深編輯對該媒體的定位(或是沒有)我感覺一直是菲爾在Taiwan Plus工作時最大的疑惑和挫折。而李志德提及的 accountability,即新聞媒體、記者和編輯對社會、受眾與真相必須負的專業責任,更是現今台灣媒體嚴重欠缺的,包括Taiwan Plus。
然而這又回到本文一開始的討論,台灣向來沒有成熟的英語環境,加上許多記者素質一天比一天差,要如何網羅有國際經驗的資深媒體人?如果不是因為跟著我,有著菲爾經驗的國際媒體人,有多少機率會主動來到台灣工作,又需要花多少錢請他們來台灣工作?去年菲爾接受商業公司的新聞稿寫作培訓計畫,從商務艙機票到五星級旅館到鐘點費,加起來剛剛超過百萬台幣。對他而言,這只是有收入的打發時間,不是因為新聞,必須要工作賺錢的階段已經不存在。
台灣媒體當然沒有這種經費,那是不是濫竽充數就好?花小錢僱不合適的人,比無法花大錢僱值得的人糟糕數倍。如果Taiwan Plus內部記者所言屬實,聘僱重點是英文能力,顯然完全忽略了新聞本身的重要性,或許這也是導致Taiwan Plus在新聞取捨和報導方式上經常被人詬病的原因。
最近登上版面的離職英籍資深編輯艾永青,大名我曾聽內部記者提及但多為嗤之以鼻。他或許因為私人因素心生怨懟,於是舉著媒體自主的大旗痛批Taiwan Plus,控訴沒有百分之一百符合政府敘事就會有麻煩,家人甚至會被攻擊。這是台灣,任何有一點點常識的人都應該知道這不是事實。
一位名不見經傳,不知道有過什麼傲人經歷的外籍記者,忽然之間成為台灣政治專家、新聞自由的捍衛者,還引來政治人物大做文章討論起台灣如何留不住外籍記者,簡直是荒天下之大謬。標準遠來的和尚會念經心態,表露無疑。
李志德的文章〈Taiwan Plus的確有問題 但不是你講的那些〉,精確點出Taiwan Plus的問題,台灣不是沒有英文報導的人才,但看看Taiwan Plus的風評或是運作模式,優秀有經驗的台灣記者會願意加入嗎?如果是我,我不會讓坐在紐西蘭、不了解台灣的外國人指點或是吩咐我如何報導,我會留在中央社或是央廣外語部門,因為他們是少數還有新聞風骨的台灣媒體。
我在本文的描述雖然全百分之百真實沒有絲毫渲染,但我畢竟不是在Taiwan Plus工作過一段時間的菲爾,或許有機會他可以從他的親身經驗談一談。不過這個遠來的和尚,說不定會因為他曾為文盛讚陳時中在疫情期間的表現,會再度被趙少康之流製圖指稱是民進的打手。
關於台灣媒體的亂象或者是窘境,我只能慚愧地承認:提出問題有很多意見的我,對解決之道束手無策。
作者在海外漂泊二十多年後,目前與同為路透社記者的英國丈夫,在八里左岸和普羅旺斯之間如候鳥般移居。希望兩人近半個世紀的國際新聞生涯,能提供些許真切看台灣的觀點。
其他人也在看

向太崩潰自白「毀了兒子」 揭么兒走歪過程:「不成材就是不成材」
香港娛樂圈名人「向太」陳嵐自從開設抖音帳號後,頻繁更新暢談娛樂圈內幕八卦,日前罕見將話題放在小兒子向佑身上。她反思到了50幾歲才懂什麼叫「慈母多敗兒」,多年來的教育失誤,導致向佑走上錯誤的人生道路,坦承「自己親手毀了兒子」,並形容此事是「一生的痛」。
鏡週刊Mirror Media ・ 9 小時前

閃兵事件消失5個月!威廉首現身認0收入慘況「最壞考慮要賣房」
逃兵事件後消失近5個月的藝人威廉(廖亦崟),今(10/15)頂著烈日在台北東區街頭賣鹹酥雞,為「台灣優質生命協會」公益活動出力。從中午12點起炸雞、送菜、招呼客人,全程親力親為,引來不少路人圍觀。這是自從5月爆出閃兵案以來,威廉首度公開露面,他也首度正面回應外界爭議,坦言收入驟減,目前在考慮要賣房子。
太報 ・ 3 小時前
賭川普又TACO!昨26萬螞蟻雄兵進場台股「押寶」反彈
賭川普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川普總是退縮)交易!台股昨(13)日短短一天就有高達26.7萬螞蟻雄兵勇於進場「押寶」反彈行情,26萬螞蟻雄兵若即時出場,有機會搶到反彈、小賺一筆。不過趁大漲583點,不少搶短帽客下車,近12時30分時台股翻下挫。
Yahoo奇摩股市 ・ 1 天前
郭博瑋遠射破門白搭!中華隊1比6慘敗無緣亞洲盃 還創隊史對泰國最大分差
2027年亞洲盃資格賽最終輪,中華男足回到主場作戰,於今(14)日晚間6點30分在台北田徑場對上泰國,上半場0比3落後,...
Go Goal 勁球網 ・ 22 小時前
屋齡45年開價1680萬! 新北萬里翡翠灣荒廢飛碟屋出售
財經中心/楊思敏、黃啓豪 新北報導新北萬里翡翠灣有一個社區,蓋了好幾間飛碟屋,外型相當特殊,但因為長期荒廢,外表破損,瀰漫著神祕氛圍,更成了遊客的探險景點。但最近其中一間飛碟屋公告要出售,屋齡45年,卻開價1680萬,引起討論,好奇為何廢墟還賣這麼貴。
民視財經網 ・ 23 小時前
全台最強休息站在哪裡?網友讚「2大服務區」登頂成王者:東西超多又漂亮
隨著連假來臨,國道休息站不僅是旅途中如廁的好地方,更是駕駛人與乘客舒緩疲勞的重要據點。對此,就有網友在PTT詢問「心目中最頂的休息站是哪個?」引發熱烈討論。許多車友分享親身經驗,從服務設施、餐飲選擇到
食尚玩家 ・ 1 天前
仁寶接AI大單/星門計畫意外讓仁寶撿到寶 陳瑞聰喜獲戴爾千億伺服器大單內幕
今年只要能跟AI摸上邊,就是票房保證。過去筆電代工曾與廣達對戰的仁寶董事長陳瑞聰,終於在伺服器奪得上千億元的戴爾(Dell)代工大單。本刊調查,讓仁寶意外取得戴爾大單的關鍵,與近期揭曉的美國星際之門(Stargate,簡稱星門)計畫有關,戴爾因搶輸甲骨文落選,一氣之下調整代工夥伴。「本就是戴爾筆電代工廠的仁寶意外撿到槍,成為陳瑞聰在AI代工的第一砲,勢必會對鴻海、廣達和緯創等領先者,造成更大壓力。」業內人士笑說。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2 小時前

川普關稅誰買單? 高盛說話了:「這些人」要扛5成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J. Trump) 自今年8月7日起,對各國課徵10%至41%「對等關稅」,根據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最新研究報告指出,川普推動的對等關稅政策,最終將由美國民眾自行買單。高盛經濟學家預估,到今年底,美國消費者將承擔約55%的關稅成本,美國企業吸收22%,外國出口商因削價競爭僅負擔18%。
EBC東森財經新聞 ・ 1 天前MLB》道奇9局換投惹議!美媒砲轟羅伯茲:毀了朗希信心
國聯冠軍系列賽14日首戰,洛杉磯道奇以2比1險勝密爾瓦基釀酒人,率先取得系列賽首勝。不過,總教練羅伯茲(Dave Roberts)在第9局的換投策略引發美媒熱議,甚至被批評「毀了佐佐木朗希的自信」。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中職/本季一軍無機會上場 統一獅公告林益全遭戰力外
統一獅15日發布公告,陣中4位選手正式戰力外,其中包含資深老將林益全,而稍早林益全也在個人社群發布,表示感謝統一獅這3年來的照顧。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小時前
老公癌末若死了、我住的房子還要分給其他人?預立遺囑也沒用⋯代書一招破解「兄弟姐妹特留分」
隨著時代的變化,不生小孩的頂客族持續增加,而許多頂客族恩愛一輩子卻不知道,配偶過世,剩下的遺產並非由另一半獨拿,而必須得跟配偶的兄弟姊妹一起繼承。有代書分享一對頂客族,丈夫得癌症,臨終時夫妻才發現,丈夫的遺產竟然小叔要分一杯羹,感到十分震驚不解,而代書使出一招破解,成功讓妻子獲得丈夫所有財產。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10 小時前
台積電2026年2奈米產能全售罄!台灣2廠產量上看每月10萬片 良率數字曝光
台積電先進製程需求強勁,即使近年來積極擴產,訂單依舊爆滿,產能供不應求。而科技媒體《Wccftech》報導指出,台積電的兩座台灣本地2奈米廠,2026年產能已全數售罄,明年月產量更上看10萬片。報導指出,隨著2025年進入尾聲,台積電即將啟動2奈米製程量產,由於市場需求強勁,台積電位於台灣的兩座2奈米廠2026年訂單已被完全訂滿,明年產能皆告售罄。台積電預......
風傳媒 ・ 1 天前
中職/傳遭到獅隊釋出! 林益全:謝謝統一這三年的照顧
統一獅隊39歲老將林益全今年沒有在一軍出賽過,如今傳出遭到獅隊釋出,他今天也在社群發文感謝獅隊3年來的照顧。 今年是林益全披上獅袍的第3季,卻整季都待在二軍,生涯首次在一軍0出賽紀錄。根據《自由...
聯合新聞網(運動) ・ 7 小時前
MLB》我還沒上車! 山本由伸記者會結束「趕巴士」:甚至還沒洗手
洛杉磯道奇先發投手山本由伸,今對上密爾瓦基釀酒人繳出9局完投勝,有趣的是,他在賽後記者會結束後匆匆離開,根據日媒報導,原來球隊巴士預定在10分鐘後發車,他似乎也知道自己快要來不及,離去時便笑道:「我甚至還沒有洗手…」山本由伸今天面對釀酒人打線,儘管首局就挨了喬里奧(Jackson Chourio)一發陽春砲掉分,但從那之後,釀酒人打線連得點圈的機會都沒有,最後他繳出9局被擊出3支安打失1分、飆出7次三振的好投,幫助球隊以5-1收下勝利,他也成為繼2004年利馬(Jose Lima)以來,首位在季後賽上演完投的道奇投手。對於這場比賽的表現,山本由伸賽後開心地說道:「這是我來美國後第一次完投,所以真的有很大的成就感,而且能為球隊勝利做出貢獻,是我最開心的部分。」他也坦言,雖然首局挨了一發全壘打,但只是一支陽春砲,所以心情上影響不大。 這場比賽一共進行了2小時51分,於當地時間晚間9點59分結束,山本由伸在接受完治療後便前往記者會場接受提問,是道奇陣中最後一位受訪的球員,而在記者會結束時,時間來到晚間10點50分,距離道奇巴士預定離開球場的時間只剩下10分鐘,他似乎也知道自己快來不及,起身後
麗台運動報 ・ 2 小時前
MLB》大谷翔平單場吞3K後 發界外球打中胯下照自嘲
洛杉磯道奇今天在客場再度擊敗密爾瓦基釀酒人,其中山本由伸投出來到大聯盟後首場完投表現,而他的日本隊友大谷翔平5打數擊出1安打,被三振3伺候,在社群網站上貼出自嘲的照片。
TSNA ・ 6 小時前
方文琳單身19年「拒戀愛、再婚」:不想為另一半牽腸掛肚
曾有「玉女掌門人」美稱的60歲女星方文琳,最近和黃嘉千一起上胡瓜的YouTube節目《下面一位》宣傳舞台劇《明星養老院》。訪談期間,胡瓜問兩人二擇一問題,其中問到願意戀愛或單身?方文琳堅決選後者,原因是了解自己適合獨處,已不想再過為伴侶牽腸掛肚的生活。
中時新聞網 ・ 9 小時前
房市驚現「黑化潮」!售屋網賠售物件激增真相 專家:這只是開始
當「賠售」關鍵字在房屋交易平台跳出196筆結果,台中房市似乎正在經歷一場無聲的價格革命。從水湳到七期,曾經在資金浪潮中飆漲的房價,如今正面臨殘酷的現實檢驗。 【M傳媒 房產中心】打開各大房屋交易平台,「賠售」、「急售」、「降價」的紅色標籤在台中地圖上星羅棋布,宛如一場無聲的金融風暴正在醞釀。這波讓利風潮是市場健康修正,還是投資客斷頭逃命的開始?深入追蹤發現,背後真相遠比表面數字更加驚人。
賣厝阿明 ・ 1 天前
李珠珢簽書會「突宣布取消」!出版社曝檔期問題 粉絲怒:不是早排了嗎
李珠珢寫真書《FIGHT FOR ALL 李珠珢的主場日記》精裝典藏版採預購制,購書並寄回書腰活動資料的粉絲,可參加100名「李珠珢2026新書簽名會」的資格抽獎,吸引大批粉絲下單預購。然而,出版社先是於8月底透露,《FIGHT FOR ALL 李珠珢的主場日記》原訂9月1日起陸續交寄,但不...
CTWANT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