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新研究揭「1食物」真會害人惡夢
記者施春美/台北報導
一般人認為,睡前喝牛奶等乳製品有助睡眠,但醫師江守山表示,最新研究發現,睡前吃起司等乳製品會導致惡夢,因為乳製品在晚上食用時難以消化。研究人員發現,乳糖不耐症與胃腸道症狀、惡夢和睡眠品質不佳有關。研究並發現,食用水果、蔬菜和花草茶有助於改善睡眠。
腎臟科醫師江守山在其臉書表示,加拿大蒙特婁大學團隊在2025年7月發表於《Frontiers in Psychology》(心理學前沿)的一項研究,對1,082名大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涵蓋飲食習慣、食物敏感性、睡眠品質以及夢境。「因此,睡前吃起司真的會導致惡夢。」
結果發現,約1/3受訪者表示,經常做惡夢。女性更容易出現睡眠品質不佳和惡夢,且女性出現食物不耐症或過敏的可能性幾乎是男性的2倍。
食用甜點和辛辣食物、食用自己不耐受的食物,或在不餓的時候進食的學生更容易做惡夢,而且更難記住夢境。在晚上較晚或夜間進食的人也更容易出現睡眠障礙和惡夢。
研究人員發現,乳糖不耐症與胃腸道症狀、惡夢和睡眠品質不佳有關。研究人員推論,食用乳製品會引發腸胃紊亂,進而影響人們的夢境類型和睡眠品質。另一方面,參與測試的學生表示,食用水果、蔬菜和花草茶有助於改善睡眠。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久坐超傷身、奪命!研究揭「1物」真可補救:讓血管有彈性
直擊/好市多黑五超夯雞塊一上架秒殺!「狂降2.3萬元」珠寶買氣曝
「蘇丹紅化妝品」重創肝腎還致癌!4現象慘了:飯後想睡也中
「超養生運動」曝!研究:能降低心臟病風險 做越多越長壽
其他人也在看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1 週前
香港宏福苑大火!醫喊「它」是瞬間奪命兇手:貼地爬也沒用
香港大埔宏福苑26日發生數十年來最嚴重的住宅大火,7棟逾30層樓大廈瞬間被大火吞噬,截至目前,死亡人數增至44人。醫師黃軒今表示,事實上,大樓發生火災,殺人的兇手常不是火,而是迅速瀰漫的煙霧,即所謂的煙囪「stack effect」,讓人瞬間失去逃生能力。他並表示,火災發生時,應避免吸入煙霧,「此時貼地、濕毛巾僅延緩數十秒。」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短期累積抗膽鹼藥恐增心跳驟停 台灣研究登上國際頂尖期刊
最新醫學研究揭示,短期累積使用具「抗膽鹼作用」的藥物,將大幅提高院外心臟驟停風險。嘉義基督教醫院與國立成功大學今天(27日)共同發表這項最新研究成果,內容並刊登於國際頂尖期刊《European Hea
中廣新聞網 ・ 20 小時前
盧秀燕挺國防預算:國家要有自衛的能力
[NOWnews今日新聞]總統賴清德昨天宣布將投入1.25兆國防特別預算,國民主席鄭麗文批評將台灣變成兵工廠,「這是在玩火」!台中市長盧秀燕今受訪時表示,國家一定要有國防,才能有自衛能力,這些民脂民...
今日新聞NOWNEWS ・ 23 小時前
心情差、沒動力?小心大腦少了快樂原料 權威醫曝光影響情緒三大營養素
「我們的快樂,不只是心理問題,也跟每天吃什麼有關!」我國基因權威張家銘醫師表示,有許多民眾常會覺得每天提不起勁,甚至沒什麼動力,什麼事都不想做,第一直覺會想:「我是不是得了憂鬱症?」但醫師指出,其實有個常被忽略的關鍵,那就是飲食。張家銘醫師進一步解釋,若飲食出了問題,那大腦根本就沒有快樂原料可用,近年研究顯示,營養攝取與大腦神經傳導物質的平衡密切相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他膝蓋腫到無法彎曲 驚見「結核菌」入侵!比例不到1成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膝關節疼痛竟是「菌」入侵!一名74歲男子長期左膝腫痛,幾乎無法行走,以為是退化性關節炎,服用止痛藥、抽關節積水、熱敷復健數月,卻越來越嚴重,膝蓋甚至腫脹無法彎曲,求助台中慈濟醫院關節中心主任周立展,抽取關節液發現非典型細菌感染,仔細盤查出發現竟是「肺外結核感染」引起的骨結核病變。 周立展表示,抽取膝關節液化驗後發現,...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
50歲美魔女嚴重狂咳嗽疑肺腺癌 緊急赴院檢查結果出爐!
50歲美魔女教唱天后楊惠絜27日官宣將於12月19日於彰化縣和美鎮「大中華國際美食館」舉辦出道以來第一場大型演唱會《楊惠絜「星光璀璨」演唱會》,當天適逢是她的生日,為了紀念因肺腺癌離世12年的母親,楊惠絜也特別準備爸媽最喜愛的歌曲單元,來紀念已逝的母親。
中時新聞網 ・ 22 小時前

口齒清晰度與「吃」的有關?專家:留意嬰幼兒口腔動作發展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早期的口腔經驗是嬰幼兒與世界連結的重要窗口,大多數孩子學習主要藉由口腔期的探索開啟。高雄榮民總醫院復健醫學部語言治療師張炳鑫表示,常見幼兒將不同的東西放入口中,藉此感知周遭環境。 寶寶吃的好不好 影響未來口齒清晰度 張炳鑫語言治療師說明, 0-2歲是口腔動作發展的關鍵時期,並在2-4歲逐漸成熟,發展出與成人相當的口腔動作能力。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與口腔動作的發展,進食食物的質地也逐漸多樣化。嬰幼兒透過吸吃和咀嚼不同質地的食物經驗,累積肌肉的力量與協調度,因此,寶寶吃的好不好,不僅對健康和發展有重大的影響,同時也會關係著未來說話的口齒清晰度。 逾兩歲應可吃所有質地食物 家長可觀察並從旁協助 張炳鑫語言治療師特別分享一般嬰幼兒飲食與口腔動作發展列表,並提醒家長可根據孩子月齡觀察並給予適合的食物,尤其18個月以上就可吃大部分的餐桌食物,並使用湯匙進食。兩歲以上幾乎可食用所有質地食物,家長也須放手留意口腔動作,並在旁多加協助、留意進食安全。 盡早給予不同的口腔經驗 異樣應及早尋求協助 張炳鑫語言治療師表示,從兒童發展角度來看,要盡早給予不同的口腔經驗,提供多種口味和質
健康醫療網 ・ 22 小時前
禽流感病毒若變異「能夠人傳人」 專家:恐比新冠疫情更致命
據《加拿大電視公司新聞網》報導,這種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過去幾年已導致數以億計的鳥類被撲殺,破壞食品供應鏈並推升價格,儘管目前人類感染的病例仍屬罕見。「我們擔心的是病毒適應哺乳動物,特別是適應人類,進而具備在人與人之間傳播的能力,那樣的病毒將會成為大流...
CTWANT ・ 6 小時前
皮蛇上身「3部位」快就醫!醫示警:這些族群更容易中標
「帶狀疱疹」也就是俗稱的「皮蛇」,容易在免疫力低下時找上門,急性期不只會劇痛纏身,痊癒後得到的併發症,也不容小覷。對此,台北市立聯合醫院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徐廷儀提醒,若帶狀皰疹出現在眼睛、耳朵或臉部,務必盡快就醫治療,以免視力或聽力受損。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 小時前
食道癌為什麼發現的時候都已是末期?醫師盤點6大早期症狀:只要一出現,千萬快就醫!
食道癌好發於50-70歲的中老年人,男性比較容易得到食道癌,從2014年的癌症公報來看,食道癌發生率的排名於男性癌症為第6位,而在女性癌症則跑到了第26位;食道癌死亡率排名於男性癌症為第5位,女性癌症是排到第21位。男女差距挺大的。所以,各位男性,請注意了!食道癌是個你務必要認識的癌症。
幸福熟齡 ・ 3 小時前
不是芭樂!每天一杯「超級水果」能抗三高和減脂:半年降心血管風險15%
隨著年齡增長,不少人開始面臨腰圍增加、血壓波動、血糖升高等「中年三高」問題,而這些症狀背後常隱藏著一個無聲的健康威脅。對此營養師建議,可以從選對食物下手,並最新研究顯示,指出酸甜可口的「藍莓」是超級水果,可能成為對抗代謝症候群的天然利器,且豐富的花青素與多酚成分,為健康提供多層次守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慢性發炎恐致癌!醫推「多吃4類抗炎食物」 不讓癌細胞長大
若想遠離癌症,應從飲食著手。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指出,癌症並非突然發生,而是長年慢性發炎、老化加速所累積的結果,身體長期處於慢性發炎,會提高癌症發生率,建議日常多攝取「橄欖油、多酚、Omega-3、大量膳食纖維」,有助於降低多種癌症風險。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天前
肌少症超可怕,坐下就爬不起來!40歲後肌肉快速流失,補充6食物找回肌力
40歲起預防肌少症很重要!一旦肌少症找上門,連提菜籃、爬樓梯都會有困難,最終將臥床、坐輪椅,降低生活品質。遠離肌少症,高蛋白飲食、阻力運動缺一不可。
幸福熟齡 ・ 1 天前
半年狂瘦7kg!58歲日本婦女不運動、不節食,只因改吃這些「減肥食物」瘦回年輕時的好身材!
隨著年紀增長,減肥這件事往往變得越來越不順利。許多 40+ 的女性都表示,年輕時少吃幾天、隨便動一動就能瘦,但進入中年後,代謝速度大幅下降,若營養攝取不夠,不只瘦不下來,還會讓身體更疲累、免疫力下降,
女人我最大 ・ 1 天前
救命一針要價近1億!台灣史上最貴藥物納入健保 首年13人受惠
衛福部健保署今(28)日宣布,自今年12月1日起調整健保藥品給付規定,新增納入3項重大治療用藥,其中最受關注的,莫過於由台大醫院團隊研發、單劑要價近新台幣1億元的罕病基因治療藥物Upstaza,正式納入健保「暫予支付」,寫下健保史上單價最高給付紀錄。健保署預估,生效後第1年使用人數13人藥費約13億元。
太報 ・ 55 分鐘前
「肥貓」鄭則仕暴瘦有隱憂? 糖尿病減重沒運動「骨折率增44%」
74歲香港資深演員鄭則仕近期被拍到身形消瘦,引發外界對其健康狀況的關注。據媒體報導,鄭則仕長年患有糖尿病,近年來調整飲食與生活習慣才導致體重下降。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減重雖有多重好處,但若未搭配運動,可能造成減脂又減肌的情況,進而提高骨折風險。此外,體重迅速下降也需注意是否為藥物反應過佳,應回診調整用藥。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凌晨3至6點最危險!睡夢中猝死多與「心律不整」有關
每當聽聞親友在睡眠中離世,訃聞上總會寫著「安詳辭世」、「無病痛地走了」等類似安詳離世的字眼,彷彿在睡夢中告別人世是最理想的離開方式,然而,這個死亡方式背後往往潛藏著可預防的心臟危機。
中天新聞網 ・ 3 小時前
一劑要價1億元!台大研發最貴「億元罕藥」上路 健保12月3新制一次看
天價罕病救命藥納健保給付!衛福部今(28)日指出,由台大醫院一手研發的「芳香族L-胺基酸類脫羧基酶缺乏症(簡稱AADC缺乏症)」基因治療藥物,12月1日起正式納入健保給付,該款藥物要價近新台幣1億元,寫下單價最高紀錄。健保署預估,生效後第1年使用人數13人藥費約13億元;往後每年新增5人,藥費5億元。(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9 分鐘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