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跌倒傷頸椎麻痛難入眠 中醫大市醫微創脊椎手術一次解決痛點
【互傳媒/記者 林明佑/台中 報導】68歲旅泰商人劉先生一年前跌倒造成頸部脊髓挫傷,雖在國外治療後恢復基本自理能力,但仍持續四肢無力、雙手麻木及右手無法上舉之情況,到夜間更會痛到難以入眠;今年初在北部接受頸椎手術後病況仍無改善,使他幾近放棄治療。今年11月經友人推薦至臺中市立老人復健綜合醫院(中醫大市醫)進行治療,由腦血管中心李漢忠副院長進行完整評估,發現真正病因是第五至七節頸椎椎間盤突出壓迫脊髓,且合併右手腕隧道症候群,非先前手術的頸椎節段,於此終於找出困擾他一年之久的症狀根源。
中醫大市醫腦血管中心副院長李漢忠暨神經外科主治醫師根據脊椎中心跨團隊精準檢查結果,建議患者進行「第五至第七節頸椎椎間盤切除併人工椎間盤置換」,並同步施作「右手正中神經減壓」。手術歷時約兩小時,出血僅 50c.c,搭配高規格顯微鏡、導航影像系統及超高速電鑽,大幅降低手術風險,加速恢復,不需佩戴頸圈。術後當天,患者的雙手麻痛立即改善,右手能完全抬高;隔日即可自行行走。歷經一年失眠與痛苦後,恢復速度讓他感動地說:「終於能睡個好覺了!真的非常感謝李醫師和整個團隊,幫我找回手腳的功能!」
▲患者術後症狀解除,不需戴頸圈,一個星期就能回工作崗位。(圖/中醫大市醫提供)
李漢忠副院長表示,中樞神經一旦受損常可能留下永久後遺症,因此正確評估、掌握時機、避免延誤至關重要。脊椎退化本是自然老化過程,但若疼痛沿著手腳放射、持續惡化、或出現無力、麻木等神經症狀,就不能再視為一般酸痛,而需及早就醫檢查,以免神經受損。
脊椎中心助理副院長張建鈞醫師強調此次治療成功的關鍵,在於「跨科整合」及「精準醫療」,手術由神經外科、心臟內科、麻醉科、影像醫學科及手術室護理團隊共同合作,確保病患在心血管共病、麻醉風險與手術操作細節上都獲得高標準的保護與評估。透過完整的前置檢查與跨科溝通,才能釐清癥結、制定最適合病人的治療策略,避免無效手術或錯失治療時機。
日常生活中,維持正確姿勢、避免久坐、搬重物與保持適當體重,都是預防脊椎退化與神經壓迫的好習慣;若已出現手麻、痠痛、無力或走路不穩等嚴重疼痛影響生活品質,更應盡早就醫,以免造成神經的永久傷害。中醫大市醫「脊椎中心」結合5位骨科醫師與4位神經外科醫師,跨科整合提供完整且精準的脊椎診療,我們重視術前與病患充分溝通,了解病患想解決的症狀以擬定最適合的療程,陪您一起回到健康、安心的生活。
其他人也在看

放話終身究責!國台辦開嗆「收萬封台獨舉報信」 陸委會憤怒反擊了
即時中心/黃于庭、魏熙芸報導為達武力統一目的,中國對台灣滲透無孔不入,多次揚言「懲戒台獨」,對我國軍、政治人物發布懸賞通緝,中國國台辦昨(19)日更宣稱,目前已收到「上萬封舉報郵件」,行徑相當囂張。對此,陸委會主委邱垂正今(20)日回擊,嚴厲譴責中國跨境鎮壓,並呼籲國人不要中了中國試圖分化台灣的伎倆。邱垂正直指,要再次譴責中國對台灣跨境鎮壓,從去年「懲獨22條」頒布以來,此行為非常踰越文明法治底線,所謂終身追溯、跨境鎮壓,無遠弗屆的長臂管轄,甚至還有判處死刑、缺席審判、沒收財產、連累家人、鼓勵舉等,中國台商也人人自危,對於沒有信任的社會,認為無法繼續營商,進而回到台灣來。接著,邱垂正痛批,中國現在又宣稱收集舉報案件,他們不是法治國家,沒有公開透明的救濟程序,無法踐行每個人的司法人權。他認為,這些舉報都是典型的跨國鎮壓,嚴厲譴責這種做法。陸委會主委邱垂正。(圖/民視新聞)從香港案例來看,邱垂正說道,自國安法實施以來,已經有超過100萬件檢舉案,造成人心惶惶,大家都擔心被舉報,這種氣氛不是適合營商的環境;而如今跨境鎮壓增加,他也呼籲國人不要中了中國分化台灣的伎倆,企圖營造台灣人舉報台灣人,製造內部分化、衝突、矛盾。最後,邱垂正強調,台灣人應該要團結、一致對外,拒絕中國透過跨境鎮壓來舉報,並且對於國人立案調查,陸委會均予以嚴厲譴責。原文出處:快新聞/放話終身究責!國台辦開嗆「收萬封台獨舉報信」 陸委會憤怒反擊了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LIVE/全面迎戰!政院版財劃法將公布 卓榮泰親上火線說明光復鄉大馬村零傷亡!村長有功卻累倒開刀 手術結果曝光國台辦竟恐嚇「已收上萬封台獨舉報信」!外交部硬起來回擊了
民視影音 ・ 1 天前
手腳冰冷不只是天冷!中醫「「虛證、實證」體質對症調理
冬季許多人飽受手腳冰冷之苦,不僅手如冰棒、腳似冰塊,甚至晚上需在被窩中「預熱」才能入睡。然而,這並非單純因氣溫低所致,而是體內陰陽氣血失衡的表現。
中天新聞網 ・ 13 小時前
剪指甲1錯誤習慣讓她「甲溝炎」爆痛流血! 如何剪指甲才正確?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 吳儀文25歲A小姐剪指甲時習慣將兩側剪得很短,平時又喜歡穿前端很緊的高跟鞋,有次出門不小心踢到大拇趾,結果腳趾立刻紅腫滲血,每走一步就像被針扎一樣痛到不行,隔天指甲下面更出現大片膿皰讓她嚇得急忙就醫,經醫師檢查後診斷為「急性甲溝炎」,並透過局部清創引流、口服抗生素及消炎藥治療,2週後腫脹才明顯消退。手指、腳趾上的指甲雖然不起眼,卻能保護手腳、減少細菌等感染源入侵皮膚,如果沒有好好的照護可能會釀成甲溝炎,一片小小的指甲就能讓人痛不欲生。不過,指甲該如何修剪才正確呢?奇美醫院皮膚科暨醫學美容中心主治醫師王羽安來解答!什麼是甲溝炎?造成甲溝炎的原因有哪些?甲溝炎(Paronychia)是一種相當常見的指甲疾病,造成的原因包括外傷、習慣性咬指甲、長期接觸水或化學刺激物、黴菌感染、藥物副作用、捲甲等。如果症狀持續超過6週仍未痊癒就被稱為「慢性甲溝炎」,若小於6週則為「急性甲溝炎」,而造成急性甲溝炎、慢性甲溝炎的常見原因又有些不同。王羽安醫師表示,急性甲溝炎常因外傷、過度修剪指甲或咬指甲引起,會造成甲板受損並連帶讓旁邊的甲摺發炎,嚴重時甲溝處還會形成肉芽組織;
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 1 天前
比新冠更可怕!諾貝爾化學獎得主來台 示警更具威脅性的大流行「流感」威脅與解方
中央研究院「台灣橋梁計畫」系列講座昨(11/20)邀請2006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美國史丹佛大學醫學院羅傑・科恩伯格(Roger D. Kornberg)教授發表演說,他提到,比新冠肺炎(COVID-19)更具威脅性的大流行「流感」極可能已在醞釀,「小分子干擾核糖核酸」(siRNA)可能是預防及治療病毒感染的有效方式,若開發成功,可望用於治療癌症等多種疾病。
太報 ・ 13 小時前
蕭副總統赴竹北視察仁義市場 (圖)
副總統蕭美琴(左)21日在竹北市長鄭朝方(右)陪同下前往視察竹北仁義市場,並肯定市場改造成果已見亮點,盼政府持續給予各行各業溫暖且具體的支持。
中央社 ・ 13 小時前
癌末不再走入困境!CAR-T細胞治療納健保 為難治血癌再開一扇門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奕寧報導】癌末也有機會拚痊癒!自2023年11月起,台灣正式將CAR-T細胞治療納入全民健康保險,針對瀰漫性大B細胞淋巴瘤與B細胞淋巴性白血病患者提供有條件給付。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指出,這兩類疾病長期以來都是血液惡性腫瘤中最具挑戰性的類型,一旦復發,傳統治療選擇極為有限,患者往往陷入「無路可走」的困境。而CAR-T細胞治療是一項高度客製化的免疫細胞治療,能讓原本幾乎沒有治療選項的病人重新燃起希望。 CAR-T細胞治療是什麼?解析免疫細胞客製化療法原理 CAR-T細胞治療(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 therapy)被視為近年血液腫瘤治療最重要的突破之一。CAR-T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再打一種藥」,而是一種高度客製化的免疫細胞治療;醫療團隊先由患者體內採集T淋巴球,經過基因改造與活化,使其能夠辨識並主動攻擊惡性淋巴瘤或白血病細胞,之後再回輸患者體內,形成具精準標靶能力的長效抗腫瘤戰力。 值得強調的是,CAR-T細胞治療的成功,並非僅僅在於「將改造後的細胞輸回體內」。患者是否適合接受治療,必須經過嚴謹的臨床評估,包括整體體能
健康醫療網 ・ 14 小時前
白袍守初心》「孩子王」兒醫鄭名芳 守護兒童健康:兒科也有片天
高雄榮民總醫院台南分院院長鄭名芳同時擁有小兒、感染、兒童胸腔暨重症等3大專科,從小就是「孩子王」的他,年幼時因身體不好,常跑小兒科診所,因而立志成為小兒科醫師。鄭名芳認為,小朋友發燒生病,父母常會徹夜難眠,「把病人照顧好,是醫師最基本的,要用同理心去看待每一位病人。」
自由時報 ・ 13 小時前

新北瑞芳地政事務所外觀 (圖)
新北市瑞芳地政事務所暨衛生所聯合辦公廳舍興建工程21日動土,新大樓位於原瑞芳地政事務所基地(圖),地政所自民國56年啟用,建物老舊並經鑑定受高氯離子侵蝕(海砂屋),檔案存放與辦公空間均不足。
中央社 ・ 13 小時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22 小時前
男不能說的秘密 肛門卡杯子 醫看:太扯了
[NOWnews今日新聞]中部一名男子連續三天腹脹、無法排便,疼痛難耐急赴醫院求診。醫師安排X光檢查時意外發現,他的肛門深處竟卡著一個直徑約6公分、高約8公分的陶瓷杯,杯口朝下嵌入腸道,導致部分腸段缺...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46歲健身教練天天運動飲食超自律竟得肺癌 醫揭1習慣破功,很多人都中
46歲的健身教練,體脂率僅12%、每天晨跑+重訓、食量控制嚴謹,卻在公司健康檢查中被診斷為早期肺腺癌。這位教練不解地問醫師:「我這麼努力維持健康,為什麼還會得癌?」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
健康2.0 ・ 6 天前
戒菸3年竟肺癌末期!他靠「1方法」抗癌成功 5公分腫瘤消失了
南投一名45歲吳姓男子,6年前確診第四期肺腺癌,被告知若不治療,平均存活期僅4到6個月。後來在台中榮總胸腔腫瘤團隊的建議下,接受免疫治療合併化療,治療後體力與生活品質明顯改善,4至5公分的腫瘤幾乎消失,病情獲得良好控制。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歌手石琇惠術後成植物人 女兒抗議醫療過失 嘉基:尊重司法
藝名石琇惠的7旬王姓婦人因胃癌一期,去年到嘉基醫院手術後成植物人 ,在加護病房躺了285天後往生,女兒質疑執刀的周姓醫師醫療疏失,到嘉義地檢署檢控告周醫師,今天到醫院舉牌抗議。院方回應表示,王婦呼吸衰竭並非因接受內視鏡黏膜剝離術治療與重症肌無力風險所導致,本案已進入司法程序,盼藉由審理讓真相與責任能
自由時報 ・ 15 小時前
遊日染流感吃成藥 65歲男突尿不出來「膀胱險裂」醫警告:這藥物易中招
日本流感疫情不斷升溫,民眾前往日本旅遊要特別當心。醫師就分享一個案例,一名65歲男子赴日旅遊期間感染流感,他自行前往藥妝店購買成藥服用後,沒想到隔天出現無法排尿情況,在日本就醫被緊急使用插尿管處置,在日本就多花了4萬元醫藥費。醫師提醒,若含有第一代抗組織胺成分的感冒藥,可能會造成攝護腺肥大病史的病人「急性尿滯留」,最嚴重可能膀胱破裂。
太報 ・ 1 天前
名醫會客室/女性頭號殺手不是乳癌 這個疾病病癥不同更可怕
文/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心血管中心專科護理師潘姿菁 圖:潘韶甫醫師 一名64歲女性,本身無特殊疾病史,近期主訴上腹部疼痛。先前於消化內科接受相關檢查,但未
好醫師新聞網 ・ 14 小時前
醫大推「1蔬菜」降血糖血脂、抗癌:我都加在泡麵中
蔬菜有益健康,醫師邱筱宸特別推薦海帶芽,因為它富含膳食纖維、多種礦物質,研究發現,吃白飯時加4克海帶芽者的飯後血糖、胰島素值,都低於沒吃海帶芽的人。另一項研究發現,連吃8週海帶芽點心的人,壞膽固醇(LDL)可降低7.4%。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進補別亂吃!大學生吃羊肉爐突「中風」 醫揭「1元凶」釀禍
隨著天氣轉冷,許多人相約吃薑母鴨、羊肉爐等食物進補,不過北榮傳統醫學部整合醫學科醫師張清貿提醒,食補並非人人適合,若本身有免疫疾病,恐越補越糟。他的門診曾出現一名大學生因吃羊肉爐而中風,檢查才知是紅斑性狼瘡釀禍,由於羊肉爐屬熱補食物,容易活化免疫系統,進而攻擊血管,若有血栓恐導致中風。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趙露思甩嬰兒肥靠「這招」!醫證實:做法超正確 燃脂效率提升10%
陸劇《許我耀眼》女主角趙露思狠甩嬰兒肥,身材蛻變成為熱議焦點。她透露自己的瘦身秘訣之一,就是晚餐提前在6點前吃完,並以花椰菜和芹菜等高纖蔬菜為主食。這樣的飲食方式不只是明星偏好,更有多項國際研究證實其減重效果。 提早吃完晚餐 提升燃脂效率 用餐時間真的會影響體重嗎?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暨成人體重管理林承達醫師說這個答案是肯定的。美國內分泌學會研究發現,晚間用餐者的血糖峰值比傍晚用餐者高出近20%,脂肪燃燒效率則降低約10%;營養學期刊指出,睡前兩小時內進食會讓肥胖風險暴增5倍,顯示提早用餐的減重成效明顯優於晚間用餐。林承達醫師解釋人體代謝在早晨最活躍,順應生理時鐘進食能提升營養消耗率,避免熱量在睡眠時轉為脂肪囤積。若將進食時段控制在早上8點到下午2點之間,不僅全天飢餓感更穩定,夜間脂肪燃燒效率也顯著提升,對代謝健康有正面幫助。 花椰菜低卡高纖 吃得飽又能瘦 為什麼花椰菜成為減重聖品?林承達醫師說明其關鍵在於它的低熱量與高纖維特性,每100公克花椰菜僅含25大卡,卻能提供超過2公克膳食纖維與每日所需維生素C。當纖維在腸道中移動緩慢,就能延長飽足感並穩定血糖,避免飯後血糖波動引發的飢餓感,進
常春月刊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