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計劃下的加薩前景是和平還是未爆彈?
(德國之聲中文網)美國總統川普週一(10月14日)在以色列國會(Knesset)受到「英雄式」歡迎,他在演說中稱:「這不僅是一場戰爭的終結,更是恐怖與死亡時期的終結……對以色列人和巴勒斯坦人來說,『長久的噩夢』終於結束了。」
隨後,川普前往埃及度假勝地沙姆沙伊赫(Sharm el-Sheikh),並與埃及總統塞西(Abdel Fattah al-Sisi)共同主持加薩和平峰會,與將近30個歐洲和中東國家的領袖會面。埃及總統府表示,會談內容包括加薩走廊未來的治理、安全以及重建事宜。
以色列及哈馬斯均未出席該會議,且尚未就下一步行動達成共識。
這項和平計劃是由美國、埃及、卡達和土耳其共同斡旋所促成,四方領導人週一也在和平峰會上,共同簽署一份文件,敲定以色列與哈馬斯長達兩年衝突告一段落的停火協議。
白宮隨後也公布該份被命名為「川普和平協議」(Trump Peace Agreement)的文件,旨在實現中東和平,強調結束以哈衝突的承諾,但具體細節有限。
協議中寫道,「我們理解,持久的和平應該讓巴勒斯坦人和以色列人都能在基本人權受到保障、安全獲得維護和尊嚴得到尊重的情況下共同繁榮」,並重申欲透過外交途徑而非長期戰事來解決未來的爭端,並稱「這是該地區的新篇章」。
和平峰會開始前,川普和塞西在雙邊會晤上表示,哈馬斯與以色列的第二階段和平談判正在進行中,「對我們而言,一切才剛開始」。
塞西稱讚川普促成加薩停火,指該協議「結束了人類歷史上痛苦的一章,為該地區開啟了和平與穩定的新時代」,宣布將授予川普埃及最高榮譽勳章。
誰來確保和平計劃落實?
川普週一的演說將重點放在加薩的重建。但多數觀察人士認為,這項20點和平計劃缺乏具體細節,仍需有人擔負起責任,確保各方履行承諾。
「國際危機組織」(ICG)和「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兩個智庫的專家上週在《外交事務》雜誌上撰文指出,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為了安撫國內右翼勢力並確保自身的政治未來,一旦人質獲釋,他可能會試圖重啟對哈馬斯的戰爭,「要真正打破這種局面,美國需要持續對以色列施壓」。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荷卡耶(Emile Hokayem)也向《金融時報》表示:「如果美國過於疲倦或分心,或者再次被以色列強硬派迷惑,那麼(和平)計劃可能會失敗。」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中東與美國外交政策分析師耶克斯(Sarah Yerkes)接受DW訪問時指出,期望川普的計劃能為中東帶來和平,還言之過早。
耶克斯稱「這是非常重要的第一步」,但許多細節仍需進一步敲定,且以色列和哈馬斯都未參加這場峰會,本身就是一個問題,「還有太多細節尚未確定,包括哈馬斯是否會同意解除武裝,而這是整個計劃中最關鍵的部分之一」。
耶克斯認為,納坦雅胡仍會繼續推進吞併約旦河西岸「大片區域」的計劃,「對納坦雅胡而言,他真正關心的始終是(約旦河)西岸地區」。她表示,納坦雅胡正「試圖營造自己是和平締造者的形象,但事實上,他只是繼續推進這些年來在西岸所做的一切」。
和平計劃之下暗藏衝突導火線
觀察人士認為,由美國主導的協議中針對部分關鍵議題「模糊帶過」是刻意為之,目的是為了讓哈馬斯以及以色列政府都同意一些基本條件;但也有分析指出,這些模糊地帶意味著雙方仍有太多問題需要協商,缺乏明確性可能會導致衝突再度爆發。
歐洲外交關係協會(ECFR)中東與北非項目的資深政策研究員洛瓦特(Hugh Lovatt)向DW表示:「現在談論和平還為時過早,仍然有許多重大問題和擔憂需要解決……成功停火的關鍵在於計劃是否能夠真正落實,以及雙方能否履行各自的承諾。」
由川普主導的和平協議中提到,以色列不會控制或吞併加薩,並且若以色列人質被釋放,以色列軍隊應該撤出該地區。然而,以色列初步的軍事撤退僅退至雙邊同意的「黃線」,這條界線位於加薩範圍內,以色列軍隊仍控制將近一半的加薩走廊。
根據和平計劃,美國將與阿拉伯及國際夥伴合作,在加薩部署一支「國際穩定部隊」(ISF),確保加薩邊界安全,並負責訓練與支持一支新的警察部隊。以軍則撤退到「紅線」之外,回歸到自21世紀初以來就存在的緩衝區巡邏。由於和平協議中並未提供具體時間表,因此目前無法得知何時會落實。
洛瓦特指出,加薩的非軍事化、和平方案中的「國際穩定部隊」、國際保證以及以色列政府的長期企圖等問題,都仍在討論之中。
「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上週指出:「由阿拉伯及全球夥伴組成的國際穩定部隊的建立面臨很大障礙。除非獲得加薩當地的巴勒斯坦勢力(包括反對該構想的哈馬斯)明確支持,否則很難想像有任何阿拉伯部隊願意實際派兵。」
法國外交部發言人此前表示,法國已準備好為ISF提供支援;德國則表示會提供人道援助資金,但不會派遣人員參與這支部隊。
埃及外交部長週一(13日)則提議讓美軍參與,他在一場記者會上向CNN稱,「我們需要美國的地面部隊。」目前大約有200名美軍士兵已經抵達以色列,協助建立「軍民協調中心」,但不會進入加薩走廊。
哈馬斯的命運?
針對加薩走廊在戰後的治理,川普的和平協議中提到加薩應「完全非軍事化」,但缺乏細節。洛瓦特認為,以色列可能會以「尚未完全非軍事化」為由,拒絕撤退到紅線位置,但「完全非軍事化」的定義當前仍難以釐清。
洛瓦特在本月初的一篇分析中寫道:「即使哈馬斯領導層接受以色列的解除武裝要求,它的許多戰士很可能會拒絕繳械,甚至可能加入更激進的團體。」
部分人士認為,哈馬斯不僅是一個武裝團體,同時也是一個政,意識形態建立在反對以色列對巴勒斯坦領土的佔領之上,因此很可能會繼續作為一股政治力量存在。
和平計劃中也提到巴勒斯坦建國和自決權。但同樣沒有具體說明要如何實現。洛瓦特表示,要淡化哈馬斯的意識形態,「需要以色列做出更大的承諾,包括從加薩撤軍,並重啟以巴和平談判」。
DW記者Cathrin Schaer對本文有貢獻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作者: 周子馨 (路透社、美聯社)
其他人也在看

國民魁之爭:誰能助攻藍營重返執政?
國民10月18日將改選主席,選前關鍵時刻傳出「中國勢力介入選舉」的消息,引發熱議。這個百年政的兩岸路線可能迎來新局嗎?若要重返執政,可能面臨哪些挑戰?DW採訪不同學者做出分析。
德國之聲 ・ 1 天前
以哈互釋囚犯人質 家屬放下心中大石
加薩這場戰火,曾經大大影響整個中東局勢,如今,在多個國家斡旋下,暫告一段落。在停火協議下,哈瑪斯,釋放了最後一批20名、以色列人質。以色列方面,也同步釋放將近2千名,巴勒斯坦囚犯。 重逢的那一刻,...
大愛電視 ・ 1 天前
研究:社交媒體現劑量效應 青少年用越多閱讀記憶越差
一項發表於《美國醫學會期刊》(JAMA)的研究顯示,使用社交媒體的青少年,在閱讀、詞彙和記憶測驗中的表現,明顯低於不使用或少用社交媒體的同齡人。研究發現,即使每天僅使用1小時社交媒體,測驗分數也比不使用者低1至2分,呈現明顯的「劑量效應」。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紙風車反毒戲劇工程巡演抵達馬祖 演出2劇碼 (圖)
由紙風車文教基金會發起,教育部指導的「紙風車青少年反毒戲劇工程」,14日首度抵達連江縣,巡演國中版「拯救浮士德」、國小版「你平安我快樂」。劇情融合青少年常見的毒品誘惑、新型毒品樣貌與心理攻防,並加入喪屍煙彈、網路交友詐騙等,讓學生從戲劇中學會辨別風險,勇敢說不。
中央社 ・ 1 天前

殺蟲劑成分「甲氧滴滴涕」納禁用! 環境部:影響神經、生殖系統
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14日預告修正公告「環境用藥禁止含有之成分及檢驗方法」,增訂「甲氧滴滴涕」(Methoxychlor, CAS No.72-43-5)為環境用藥製造、加工、輸入、輸出、販賣或使用禁止含有之成分,並訂定其檢出含有限值為10 MDL(Method Detection Limit, MDL)。環境部指...
CTWANT ・ 1 天前
南非長途客運墜谷釀42死、49傷 罹難者最小僅10個月大
南非近日發生一起重大交通事故,一輛載有多國乘客的長途客運在北部山區翻覆,造成至少42人死亡、49人受傷,死者中包含僅10個月大的幼童,多數乘客為外籍勞工。這輛客運於12日從南非開往辛巴威,行經距離邊境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加薩停火游刃有餘?CNN示警「重建3大挑戰」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週一飛抵以色列在議會發表演說,強調以巴戰爭結束並宣佈加薩重建計劃。CNN全球事務分析師麥格克(BrettMcGurk)指出,加薩仍面臨3...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在柬南韓公民被綁不斷 總統李在明要求儘速因應
南韓總統李在明,今(14)日主持國務會議時表示,近期在柬埔寨,接連發生針對南韓公民的綁架、拘禁等犯罪事件,他要求有關部門要動用一切可用手段,迅速、準確地因應。李在明並強調,各部門應將保護受害者放在首位
中廣新聞網 ・ 1 天前美國反對聯合國淨零框架 海運減排方案過關生變
(中央社倫敦13日綜合外電報導)聯合國旗下國際海事組織(IMO)推動減少海運碳排放方案,原本有望本週正式通過,但美國揚言制裁支持的國家,讓這項方案可能在最後關頭生變。
中央社 ・ 1 天前

世界台灣商會創會會長蔡仁泰辭世 享壽93歲
中華民國總統府資政、世界台灣商會聯合總會創會會長蔡仁泰於台灣時間10月13日辭世,享壽93歲。僑社各界聞訊深感震驚,正籌...
世界日報World Journal ・ 1 天前
中選會6委員提名推遲 卓揆3度致歉:10月中後提出
中選會主委李進勇等6名中選會委員任期至今年11月3日,不過行政院至今尚未提出名單,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0/14)天在立法院備詢時三度致歉,並表示行政院一直有積極物色,也敦請相關社會公正人士,但考慮到很多現狀,政院會努力在10月中後提出。
太報 ・ 1 天前
關切陳亭妃「後果自負」說 賴清德要她「不要把自己打造成受害者」
民進中執會今(15日)通過台南市、高雄市及嘉義縣的縣市長初選時程在明年1月中旬,初選進入最後3個月倒數。本刊掌握,兼任民進主席的總統賴清德在執會中主動詢問有意投入台南市長初選的立委陳亭妃,有關她接受專訪提到初選若生變「要後果自負」一事,要陳亭妃「不要把自己打造成受害者,對不公平」。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8 小時前
賴清德挑何欣純戰台中 羅旺哲:江啟臣擁兩大底氣沒在怕!
民進選舉對策委員會已拍板,建議中執會徵召立委何欣純出戰2026年台中市長選舉。對此,媒體人羅旺哲表示,何欣純與總統身兼民進主席的賴清德關係良好,此舉顯現賴清德「私心的用人哲學」;而針對可能代表國民參選的江啟臣,羅旺哲分析其擁有兩大底氣,若要硬碰硬,江啟臣也「沒在怕」。
中天新聞網 ・ 1 小時前
普發1萬元法案10/17將三讀 賴清德懇託「這件事」
即時中心/顏一軒、李美妍報導立法院朝野團昨(14)日經團協商後達成共識,將在17日大院院會中三讀攸關普發1萬元現金的「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對此,身兼民進主席的總統賴清德今(15)日在中常會中表示,該案亦攸關台美關稅談判後對產業支持、勞工就業穩定等面向,拜託民進團全力支持,並協助行政院和其他政協商溝通。
民視 ・ 19 小時前
稀土戰來得太猛 美財長大膽假設:習近平可能控制不了內鬥……
美國財政部長史考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近日針對中國對稀土和關鍵礦產實施的全面性新出口管制,發表措辭強硬的評論。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貝森特指控北京的限制措施,是刻意試圖傷害全球經濟的行為。在10月13日發表的專訪中,貝森特表示,中國宣布限制措施的時機點,正好在美國總統川普預計於南韓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之前的數周,這反映出北京當前面臨......
風傳媒 ・ 18 小時前
何欣純將戰台中市長 他曝江啟臣有2底氣
[NOWnews今日新聞]民進選舉對策委員會拍板,由民進立委何欣純參選明年台中市長,資深媒體人羅旺哲說,何欣純與總統賴清德關係好,不過國民可能的選將、立法院副院長江啟臣,也有台中市長盧秀燕與立法...
今日新聞NOWNEWS ・ 48 分鐘前
美國政府關門第三周!參議院第九度否決撥款案 逾4千人收裁員通知
根據《CNBC》周三 (15 日) 報導,美國政府關門進入第三周,參議院周三第九度否決共和提出的短期撥款案,表決結果為 51 票對 44 票。
鉅亨網 ・ 6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