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歐盟在危機中逐步形成安全戰略準則
文/楊聰榮(台中科技大學會計資訊系兼任教師,中台灣教授協會理事長,任教於台灣師範大學)
俄烏戰爭持續僵持,美國在川普帶領下推動交易式外交與對等關稅政策全球不確定性升高,歐盟作為世界重要行為體正快速調整安全策略。歐盟在應對俄羅斯軍事威脅與混合攻擊之餘,還要在對美依賴、中國崛起與中東騷動之間求取平衡。北約依然是歐洲安全架構的核心,但歐盟透過《戰略指南》(Strategic Compass)等機制,正努力塑造防務自主與戰略靈活性。
歐盟把《戰略指南》定位為安全策略支柱,該文件於2022年3月通過,歷經2025年修訂,目標在於提升防務自主、強化危機應變與拓展國際影響力。根據歐盟官方文本,其規劃架構包含四大支柱:危機管理、韌性、能力發展與全球夥伴關係。2025年版本重點轉向支持烏克蘭、抵抗俄羅斯、防務現代化、混合威脅與能源安全,以及深耕區域與全球合作。
歐盟透過「歐洲和平基金」(EPF)對烏克蘭提供超過170億歐元的軍事援助,涵蓋致命武器與訓練方案。歐盟啟動「烏克蘭援助任務」(EUMAM Ukraine)訓練烏軍至四萬人,計畫於2025年擴增至六萬人。同時歐盟對俄羅斯實施十二輪制裁,波及能源、金融與技術出口等領域,以削弱其作戰能力。這些行動凸顯歐盟在支援烏克蘭與遏制俄羅斯方面的角色正逐漸突出。
提升防務能力現代化是安全策略的另一焦點。歐盟透過永久結構化合作(PESCO)啟動四十七項防務計畫,涵蓋無人機、網絡防衛與聯合採購等。2025年歐盟為「歐洲防務基金」(EDF)撥款二十億歐元,支援以 AI 為核心的軍事技術與次世代戰機(如法德合推的 FCAS)。歐盟並計畫在 2026 年前建立五千人快速部署部隊,以強化危機反應能力。根據《戰略指南》預定,歐盟快速部署能力(EU RDC)目標集合陸、海、空三軍資源於 5,000 人規模。
俄羅斯在網絡攻擊、假訊息與能源勒索上的手法促使歐盟強化混合威脅應對能力。2025 年歐盟成立「網絡快速反應小組」(CRRT),整合成員國資源共同應對網絡入侵。另外為減少對俄天然氣依賴,歐盟加速能源轉型,截至 2024 年可再生能源佔比達 45%,目標 2030 年提升至 60%。這些措施意在以戰略韌性應對外部衝擊。
沙烏地合作投資)展現其搶占新興市場的能力,中國透過「數字絲路」在中東與非洲擴大影響力。歐盟的「全球門戶」計畫雖具潛力,但在資金規模與執行速度上仍落後於美中。這迫使歐盟必須提升資源調動速度與戰略聚焦力道。
歐盟應釐清 PESCO 與北約的功能分工,避免重複浪費。可讓北約專注集體防衛任務、讓歐盟把重心放在危機管理與混合威脅上。法國與德國可主導成立「歐洲防務創新中心」,整合 AI、無人機與太空技術以提升自主能力。與北約深化 Berlin Plus 協定以確保資源共享。
歐盟可推動「加速合作」機制,允許部分成員國率先展開防務項目,繞過阻撓較大的國家。倡議至 2030 年前提升防務支出至 GDP 的 2%,並統一軍事採購流程以降低碎片化與成本。借鏡美國與沙國 AI 合作經驗,歐盟應加速 AI 大陸行動計畫的軍事應用布局,在情報分析、自主武器與節能技術投入資源。與卡達、阿聯酋簽訂能源與 AI 合作協定以確保晶片與能源供應安全,可仿效美國的市場滲透策略。
歐盟應擴大網絡快速反應小組規模與權限,設立歐盟級網絡防禦中心,集成成員國技術與情報。與國際能源署及各國合作加速可再生能源基礎設施建設,以推動能源自主。歐盟應深化與印太國家在安全領域的合作(如日本、印度),聚焦 AI、太空與海事安全。透過「全球門戶」計畫優先投入綠色科技與數位基礎設施於中東與非洲,以抗衡中國影響力。與美國協調中東政策以避免在該區域出現戰略競爭。
歐盟安全策略步入轉型關鍵期,《戰略指南》與 AI 行動計畫提供制度框架,白皮書 Readiness 2030、SAFE 防務基金等新舉措正在落地。內部分歧、資源不足與外部壓力仍是主要挑戰。對比北約強化集體防衛角色,歐盟更著眼危機管理與混合威脅;相較美國在中東 AI 布局,歐盟需加速資金動員與市場滲透。
如果歐盟能整合內部資源、堅定投資 AI 與能源技術,並擴大國際夥伴關係,在動盪局勢中確立明確定位,其不僅可維護歐洲安全架構,也能在全球地緣政治舞台扮演更具影響力角色,為長期和平與繁榮奠定基礎。
其他人也在看
台師大15國境外生當鏟子超人 體驗台灣公民行動力
(中央社記者陳至中台北18日電)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洪災造成上千戶受災,許多志工前往幫忙,台灣師範大學募款推動「暖陽行動」,吸引來自15國的境外生參與,親身體驗台灣公民社會的行動力。
中央社 ・ 1 天前
台師大暖陽行動 學生攜手光復從災後援助走向社會實踐
花蓮光復鄉近日遭豪雨與堰塞湖潰決侵襲,居民住宅與校園被厚重淤泥覆蓋,道路受損嚴重。災後短短數日內,台灣師範大學學生事務處啟動「暖陽行動補助計畫」,鼓勵學生以行動回應社會需求,並獲「台師大50-60重聚校友群」捐款支持。公告發布24小時內即完成200人報名,展現青年公民意識與公共行動力。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荷蘭經濟事務大臣表示未來幾日將與中國官員討論安世半導體僵局
荷蘭經濟事務大臣卡雷曼思周日(19日)表示,他預計將在未來幾天內與中國政府官員會面,討論如何解決圍繞計算機芯片制造商安世半導體(Nexperia)的僵局。Nexperia正威脅著全球汽車供應鏈可能出現「斷鏈」。
德國之聲 ・ 4 小時前
中職台灣大賽》中信兄弟錯失滿壘得分機會 總教練平野惠一:「選擇啟用年輕球員,是我總教練的責任」
中華職棒36年台灣大賽,中信兄弟今天(19日)以1比2落敗,系列賽陷入0比2劣勢。對於此役失利,總教練平野惠一除了向球迷致歉外,談到第8局滿壘的大好得分機會未能轉化成分數時,他表示:「選擇啟用年輕球員,是我總教練的責任。」
Yahoo奇摩運動 ・ 3 小時前
MLB季後賽》大谷翔平先發6局飆10K、打擊三響砲史上第一人 領道奇進軍世界大賽拚連霸
MLB美國職棒大聯盟季後賽國聯冠軍賽,洛杉磯道奇對決密爾瓦基釀酒人賽事,今天(18日)第4戰於道奇主場Dodger Stadium進行,G4推派「二刀流」大谷翔平掛帥先發,這也是大谷在季後賽中第2場先發。
Yahoo奇摩運動 ・ 1 天前
陳喬恩結婚3年突被爆「老公有私生子」!親自回應真相曝光
女星陳喬恩以《王子變青蛙》、《命中注定我愛你》等多部偶像劇走紅、被封為「偶像劇女王」,2022年與馬來西亞富二代艾倫(曾偉昌)登記結婚,婚後生活依然備受關注。近日她與老公一同參加陸綜《天聲一對》,在鏡頭前談及「老公被傳有私生子」的謠言,陳喬恩的直白與幽默態度,立刻引發熱議。
中時新聞網 ・ 7 小時前

太魯閣為堰塞湖封園 他轟政府:愚蠢蠻橫
[NOWnews今日新聞]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壩後,導致下游光復鄉災情慘重,滿目瘡痍。不過立霧溪近日在燕子口附近也出現堰塞湖,溪水漲至與路面齊高,畫面曝光後讓人感到不可思議。太魯閣國家公園為安全起見,...
今日新聞NOWNEWS ・ 16 小時前
MLB》大谷翔平連投3K後 首打席開轟創紀錄
休息12天後首度投球出賽的洛杉磯道奇球星大谷翔平,今天雖然一開賽就投出保送,但隨後連飆3次三振,下半局更轟出首打席全壘打,為道奇在對密爾瓦基釀酒人的國聯冠軍賽第4戰取得1比0領先。
TSNA ・ 1 天前
MLB》大谷翔平單場雙響 創季後賽投手第1人紀錄
在自己先發主投的比賽,洛杉磯道奇球星大谷翔平走出季後賽低潮,在對密爾瓦基釀酒人的國聯冠軍賽第4戰前3打席2度開轟,成為大聯盟季後賽史上第1位單場雙響砲的投手。
TSNA ・ 1 天前
不滿鄭麗文當選?趙少康發表千字文:得票數最低、千萬不要出花樣扯後退
前國民立委鄭麗文當選新任國民主席,政治效應才剛開始發酵,力挺前台北市長郝龍斌的戰鬥藍發起人趙少康對於鄭當選似乎仍不接受,他今(19)天表示,這屆的國民主席的主要任務是只要穩住當前局勢就好,平穩過渡到2026、2028。千萬不要出花樣扯後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陳偉霆跳過認愛直接宣布當爸!與超模突曬嫩嬰照曝喜訊
39歲香港男星陳偉霆與36歲中國大陸超模何穗的緋聞傳出多年,兩人始終保持低調,從未對外正式承認戀情。然而兩人今(18日)直接跳過認愛階段,在社群媒體上同步曬出超音波照、孕肚照和孩子照片,震撼宣布已升格為父母的喜訊!
潘鈺楨|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1 天前
正面回擊「婚變傳言」 連戰二媳婦全說了!親揭家世背景
國民榮譽主席連戰與愛妻連方瑀去年鑽石婚宴上,不見媳婦路永佳身影。路永佳近日主動談及此事,有關婚變傳言全親自回應了。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郝龍斌崩盤真相曝光!一個月掉15%支持 媒體人羅友志揭「四關鍵敗因」
(記者蔡函錚/綜合報導)國民主席改選落幕,前立委鄭麗文以黑馬之姿擊敗前台北市長郝龍斌,意外掀起內震盪。這場 […]
引新聞 ・ 13 小時前
明後天雨更大!連假迎「更強東北風」一週濕冷警戒 各地低溫下探20度
今天(19日)受到東北季風及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桃園以北、東部地區以及恆春半島出現短暫陣雨或雷雨,局部地區可能有大雨。基隆北海岸、大台北山區及東北部降雨明顯且持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3 小時前
劇烈降雨預警「1地區連3天紫爆」!粉專曝最糟情況: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今年編號第24號輕度颱風「風神」,今(18)日2時的中心位置在北緯12.9度,東經127.4度,以每小時18公里速度,向西進行。氣象粉專也提醒,共伴效應劇烈降雨預警,並曬出輝達AI模式未來4天降雨模擬,示警恐怕會出現最糟的1狀況,雨量會更加驚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鄭麗文當選主席綠扯「因為盧秀燕不選」 精神科名醫打臉
國民主席選舉今(18)日投票,晚間7點多左右結果出爐,鄭麗文以50.15%的過半得票率,當選新任國民主席。對此,精神科名醫沈政男提到,鄭麗文才剛當選,綠營就開始網路亂扯是中國選擇了她,自己用1句話打臉他們,「鄭麗文是因為盧秀燕不出來選主席,才能當選啦!中國會想到盧秀燕不選啊?」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王晶終於鬆口!張曼玉61歲不婚不育真相曝光,竟不是因為梁朝偉?
張曼玉,這個曾被譽為「東方最具靈氣的女星」的名字,至今仍是香港影壇的傳奇。近年來她淡出螢光幕,過著平靜低調的生活,而導演王晶近日的一番話,再度讓外界將焦點放回她的人生選擇上。他罕見談及張曼玉61歲仍選擇不婚不育的真正原因,並強調:「主要並不是因為梁朝偉。」(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