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被AI養廢?《自然》警示:用AI寫作腦波會休眠
大學生是否已經習慣一卡關就喊「ChatGPT救我」?寫作業、寫報告、甚至腦力激盪都靠AI。但最新《自然》(Nature)期刊敲響警鐘:當AI代勞愈多,學生的大腦可能愈「安靜」。一項腦電圖實驗顯示,用AI寫作的學生,腦內連結竟接近休眠狀態,連自己寫過什麼都記不住!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每個數位原住民和教授都該知道的代價。
自稱「教育革命使者」的AI,正昂首闊步走進世界各地的校園,不請自來,卻已無處不在。
長庚大學校長湯明哲在「2025第23屆遠見高峰會」,分享了眼下教學現場的一個詼諧現象:由於生成式AI的普及,老師出作業,學生就用ChatGPT去做,然後老師又用ChatGPT來批改作業,最後學生們的成績都很好。問題是,學生畢業了學到什麼?「什麼都沒有。」湯明哲說。
誰來定義「什麼叫學會?」的焦慮,正在席捲全球教育界。無獨有偶,國際知名科學期刊《自然》(Nature)近日一篇〈大學正在擁抱人工智慧:學生會變得更聰明還是停止思考?〉的報導,也指出許多令人不安的情況。
首先是,AI 已全面滲透全球大學校園。開學第一天,北京清華大學的新生遇到的第一批輔導員並非真人,而是一位AI助理。每封錄取通知書上附有邀請碼,邀請學生使用AI助理,解答學生關於課程、社團活動和校園生活的各種問題。
而在太平洋另一端,美國加州州立大學的52萬名師生,也能免費使用ChatGPT Edu這款OpenAI專為大學量身定制的聊天機器人,堪稱該公司迄今最大規模的教育部署。
麻省理工實驗:用AI寫作,會讓人腦各區「弱連結」
另一項全球調查則顯示,到 2024 年,86%的大學生會在學習中經常使用人工智慧。教育AI化,令師長們坐立難安之處在於,AI可能會從教學助手的角色,轉變為「非人教授」,甚至取代掉學校原本的功能。
其次,該報導認為,過度倚賴 AI 會降低大腦活動與批判性思惟。
像麻省理工學院(MIT)便曾做過一項實驗:利用腦電圖(EEG)盯著54位學生寫20分鐘小論文,監測他們的腦波變化。作文題目設計的超有哲學意味:「藝術作品是否具有改變人們生活的力量?」
學生被分成三組展開測試,第一組「AI隊」可以狂用大語言模型(LLM),第二組「Google隊」只能靠搜尋引擎寫作,第三組「純人隊」,完全不能使用AI和網路,只靠人腦自身知識單打獨鬥。
最後結果超震撼。「純人隊」的大腦各區域之間的「交流程度」最高,表現出腦內最強、最廣泛的連接模式,並且通常能夠回憶起自己寫的內容。
反觀「AI隊」,則表現出最弱的連接模式,腦內幾乎靜音,大腦之間的交流「弱到爆」,有時甚至幾乎記不起自己寫了什麼。
這項實驗的樣本數固然太少,卻也暗示了一個難以忽視的現象:讓AI代勞,人類的大腦可能就直接躺平了。
科技巨頭的AI「入侵」校園?教授反彈
教育AI化的另一個危機是,AI 可能削弱長期記憶與理解能力。
北京清華大學線上教育中心一項研究顯示,使用AI輔導的學生,在課後立即進行的測驗中,得分往往高於未使用該工具的學生。但等到2~3週之後,那些使用AI的學生,得分卻低於同齡人,意味著學生們對於從AI那裡學到的內容產生了錯誤認知,或者僅是「表面理解」。
再一個擔心則是,科技巨頭如此積極推銷教育版AI,恐引發倫理擔憂。
報導指出,OpenAI和Google等大型科技公司一直在向學生和大學推銷產品。 「我們被想要與我們合作的公司淹沒了,」俄亥俄州立大學執行副校長兼教務長貝拉姆孔達(Ravi Bellamkonda)在受訪時表示。
另有一些教育工作者也批評科技巨頭,它們所開發的AI工具或許助長了偏見和錯誤訊息,要命的是還利用他人的研究成果作為訓練數據,而且運算數據的資料中心用電量龐大,導致環境成本高昂等。
這或許是為何今年(2025)6月,一些學者發表了一封公開信,反對大學不加批判地採用AI技術,便迅速獲得了來自世界各地1000多名學者的簽名之故。信中寫道:「我們的資金,絕不能被浪費在那些幾乎不提供任何回報、反而會削弱我們學生技能的營利性公司身上。」
哈佛:AI學習這樣做有效,大學生親測
做個小結:演算法一旦成為老師,某種程度還是會「溫柔地」奪走大學的教育主權。
正當全球高教界惶惶於AI恐將大學生養廢之際,幸好,有些人士已經想出一些應對的辦法。北京清華大學線上教育中心對《自然》期刊說明,該校不倚賴於任何單一的AI模型,而是整合了大約30個來自DeepSeek、阿里雲、OpenAI和Google等公司的大模型,以糾正大模型有時會輸出的不準確內容,亦即「AI幻覺」。
哈佛大學理論物理學家、同時也是科學教育副主任的凱斯汀(Greg Kestin),則是把 AI 訓練成「會反問學生的物理家教」。
比如學生問AI導師:「液體從粗管子流進細管子,壓力會怎樣?」AI導師不會秒出答案,而是會先反問學生:「我們先退一步——你覺得有哪些概念和公式會影響液體流動?」以此刺激學生自己先動腦解題、討論互動。
依此所設計的AI導師機制,並對近200名大學生進行「對決實驗」,一組由真人教師授課,另一組則在家中接受AI輔導。結果發現,所有學生的課前平均分數只有2.75分(滿分5分),上完真人主動教學課的同學,分數提升到3.5分,而在家跟AI對話學習、但AI導師不直接提供答案的那一組,竟衝上 4.5 分。
圓滿的解決方案似乎就此出爐:「AI可以為你做作業,讓你無法思考——或者它也可以幫助你更好地思考。所以真正的問題是,你在教育中使用AI的方式是否能夠鼓勵批判性思惟,促進學習?」凱斯汀說,關鍵從來都不在工具本身,而在於師生怎麼運用它,是取代思考,還是點燃思考?授之魚,還是授之以漁?
其他人也在看

普發一萬真能刺激經濟?學者:「兩件事」才是根本之道
普發一萬入帳了!多數國人歡喜接受,但並非所有台灣人都高興,像是曾發起拒領活動的法師釋昭慧。其實近期台灣各項經濟數據表現亮眼,台股一度漲破28000,部分機構甚至預計今年經濟成長率將衝破5%,究竟普發一萬的經濟乘數效果如何?能夠刺激民生消費嗎?普發一萬元的預算,是編列在「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
遠見雜誌 ・ 1 天前
主動式ETF界的0050!復華投信推00991A:AI才剛開始,跟隨最大成長趨勢走
展望台股後市布局,復華投信表示,AI仍是高速成長市場,台灣供應鏈充滿商機。進入主動式ETF元年,復華投信也加入行列,推出首檔主動式ETF復華未來50(00991A),預計於12月上旬募集。復華投信國內股票部主管暨主動復華未來50經理人呂宏宇表示,主要在於AI時代創造受惠新股票,台灣本土隱形冠軍透過A
遠見雜誌 ・ 1 天前
AI與能源帶來新週期!貝萊德:黃金價格暫回檔,但行情才剛開始
從AI算力中心、全球電網升級到能源轉型,各國加速搶奪關鍵金屬供應鏈,貝萊德全球主題式和產業投資主管韓艾飛(Evy Hambro)指出,黃金價格震盪只是短期技術性回檔;真正的大趨勢尚未開始。黃金今年走勢強勁,從年初每盎司約 2600美元一路攀升到 4350美元高點,其後一度回落至4040美元,近期又回
遠見雜誌 ・ 1 天前
00929配息再創新高,科技股息成市場避風港
在AI熱潮推動下,台股加權指數歷史性地站上兩萬八千點大關。然而,指數屢創新高,市場的「懼高症」也隨之而來。在聯準會降息時程未明、全球地緣政治風險猶存的背景下,投資人陷入「既想參與AI盛宴,又怕買在高點」的兩難。如何在波動的市場中,找到一個既能參與科技趨勢、又能穩健收穫現金流的「攻守兼備」型資產,成為當前顯學。
理財周刊 ・ 1 天前
光聖領軍矽光子 這檔低價股才剛準備起漲
今(17)日作為矽光子關鍵龍頭廠商的光聖(6442)股價帶量突破再創歷史新高,正是站穩成為千元俱樂部的一員,也推動今日整體族群資金有流入矽光子族群跡象,其中也帶動低價股的聯光通(4903)突破季線壓力格局,有望同步翻揚走高。
理財周刊 ・ 1 天前
力旺股價狂飆漲停! 2奈米IP驗證+國防大單加持
AI、高速運算與國防晶片需求全面升溫,矽智財(IP)大廠力旺(3529)再度迎來營運爆發。公司在上週法說會釋出強烈樂觀訊號,不僅預期第四季營運將再創歷史新高,對明年與後年成長也保持高度信心。今天力旺股價強勢攻上漲停、收在2150元,反映市場對其長線成長動能的正面期待。
理財周刊 ・ 1 天前
AI來了,大學生要念什麼?專家:學「工人智慧」
AI的應用,在教育現場不斷延伸,本週四(13日)盛大開幕的2025資訊月暨臺灣教育科技展(EdTech Taiwan),以「AI進行式」為主題,邀集200家國內外展出單位,提供上千種教育應用體驗和聚焦教育、產業、人才與社會對話的主題活動。AI如何成為從小學到大學,教師的最得力幫手?科技如何改變教室課
遠見雜誌 ・ 1 天前
矽光子又成為寵兒!光聖漲停歷史高1090元 聯亞要動了!
光聖(6442)又再一次示範,千金難買早知道。誰能相信9月初剛上千金的光聖能連跌一個月,一度跌破800大關,又在10月與11月進行大反攻,一度又上千金又被擊落,但本刊曾分享,在AI類股龍頭股都能站穩千金的情況下,光聖上千金且站穩就只是時間的問題,800以下有機會買,沒買,那就只能眼睜睜看他可能攻上1200元甚至1500元關卡,散熱大廠-奇鋐(3017)已經示範過從400元漲到1500元的奇蹟,在未來光進銅退的趨勢下,光通訊與CPO產業將迎來一波高速成長,透過光傳輸,也將不再產生更多熱能,更能節省電力耗損並有助AI的蓬勃發展。
理財周刊 ・ 1 天前
侵吞北醫、台大幹細胞技術害損百億 教授夫妻遭訴
台北醫學大學知名女教授黃彥華,和擔任台灣大學醫學院藥理研究所所長的丈夫林泰元,涉嫌將台大研發幹細胞應用成果,申請專利權占為己有,還將北醫再生醫學研成果,私下向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申請新藥臨床試驗,造成北
台視新聞網 ・ 22 小時前
昔喊「定居上海找房子」挨轟!侯佩岑IP定位曝光不藏了 網全炸鍋
47歲女星侯佩岑結婚生子一度淡出演藝圈,近年積極在大陸發展復出,今年初甚至喊話甚至計畫在上海找房子定居。她昨(17日)在微博平台PO出全新自拍照,被網友發現IP定位顯示為「中國上海」,掀起熱議。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惹到道奇巨星大谷翔平?因為「這件事」不再向教士隊致意!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MLB美國職棒洛杉磯道奇日籍巨星大谷翔平在比賽首次上場打擊前都會向敵隊摸一下頭盔致意,不過近日在網路上出現大谷翔平不和教士隊致意的話題,原因竟和「這件事」有關。
FTV Sports ・ 21 小時前
中國人脆問台人「回歸中國擔憂什麼」?香港人冷回網讚翻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中國近期對台灣文攻武嚇不斷,除了頻繁軍演製造區域緊張外,對台民眾也積極在各領域進行統戰。對此,一名中國人透過Threads發文,指出想聽聽台灣人對於回歸中國的擔憂是什麼。除了引發熱議之外,更有香港人冷回 1 句話,讓網友笑翻。
民視 ・ 1 天前
醫生提醒:肺癌早期不是咳嗽,這6大異常才是真正的「早期警報」
肺癌早期症狀常被誤解為咳嗽或咳血,但醫界一再強調,真正讓肺癌難纏的,是它在初期幾乎「無聲無息」的特性。專家提醒,肺癌早期的 6 大異常往往不是咳嗽,而是細微卻明確的身體訊號,若被忽略,等咳嗽出現時通常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期。(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劉品言生了!曝女兒「衝著漂亮來的」連晨翔秒告白
劉品言19日正中午報喜,平安生下女兒,還告白了老公連晨翔:「謝謝你一直都在,在你眼裡的迷之角度,你都說我跟女兒很漂亮。」老公連晨翔則是告白:「我好愛妳們,最大願望就是妳們兩位公主都要平安幸福快樂。我會好好照顧這個家,辛苦老婆了謝謝妳。」
簡子喬|Yahoo名人娛樂特派記者 ・ 1 小時前
台南市長街頭民調太震撼!陳亭妃PK林俊憲驚現「史詩級輾壓」
南二都2026年地方選舉牽動各政政治版圖,其中台南市因為人選已趨明確而備受矚目。據最新街頭民調結果顯示,綠委陳亭妃以21票近半數奪冠,綠委林俊憲、藍委謝龍介則分別以15票、14票「再纏麻花」居次,而日前甫宣布參選的前藍委陳以信則以0票收場。
中天新聞網 ・ 6 小時前
親媽教得好!汪小菲妻Mandy首洩「大S生前託付」:我一直在做
大S(徐熙媛)2月於日本病逝後,留下的一雙兒女「玥兒」、「箖箖」目前由生父汪小菲及現任妻子Mandy(馬筱梅)照顧。Mandy對姐弟倆的悉心照顧外界有目共睹,她也被網友盛讚是「後媽最佳人選」。Mandy近日在直播罕見提起大S,大讚對方將孩子教得很好,也透露自己一直在做大S生前委託她的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不是王義川、林佳龍?民進桃園「出奇兵」 王世堅點名這戰將:非常適合
民進2026桃園市長初選,總統府副祕書長何志偉、立委王義川、法務部次長黃世杰、外交部長林佳龍都被點名,近期更傳出立委王世堅都是可用的奇兵。對此,王世堅受訪時直言,能回到立法院這已經是最大光榮,這一點已經可以寫到祖譜裡面,「我不敢奢望」。不過他反而推薦綠營這戰將,強調「他很合適」。根據《上報》報導指出,有幕僚表示,民進在桃園市長選戰要出奇兵,「從從容容」......
風傳媒 ・ 1 小時前

返台養傷變惡鄰/楊宗緯回台當上社區主委 全家遭爆是惡鄰「破壞公物、隨地便溺」
歌手楊宗緯近年在中國大陸接商演、上綜藝節目賺得盆滿缽滿,但日前發生舞台意外掛彩。本刊接獲爆料,因傷返台休養的楊宗緯,竟然還選上自家大樓的社區主委,當得卻是民怨四起。有住戶批評楊宗緯一家都是惡鄰居,除了占用公共空間外,還破壞公物,家人更隨地便溺,有不滿的鄰居批評種種行徑「很缺德」。
鏡週刊Mirror Media ・ 8 小時前
《大集合》玩坐氣球襲胸籃籃?胡瓜慘遭炎上 節目急發116字聲明道歉
綜藝天王胡瓜主持的《綜藝大集合》17日到雲林麥寮出外景,有網友PO出錄影截圖,發現胡瓜玩坐氣球遊戲過程中,不小心摸到助理主持人籃籃的胸部,遭網友炎上批評,不過許多網友也緩頰說:「這一看就知道不是故意的。」對此製作單位今天也做出回應。蔡維歆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