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堆人自費打流感疫苗!全因要去「這國」玩 一次秒懂如何避免流感、重症
小兒科醫師陳木榮近日談及,日本流感盛行,最近到診所打自費流感疫苗的朋友大部分都說過陣子要去日本,為了安全起見,先來打流感疫苗。他坦言,以往流感大爆發都是農曆過年期間,今年9月1日開學後就有一波大流行。對此,前台大醫院感染科醫師林氏璧也提醒,日本一周內暴增1.5倍流感患者,前往日本旅遊務必戒慎小心。
林氏璧醫師在臉書粉專「日本自助旅遊中毒者」發文指出,日本夏天新冠流行已經下來,但流感交棒,3周前每家醫療機構平均通報患者數為3.26人,現在已增加到21.82人的高點了。目前在台灣流感稍降,日本往上升,主要都是同一株A型H3N2。根據國立健康危機管理研究機構等的報告,截至11月9日的一週內,全日本3000多家醫療機構報告的流感患者人數為8萬4183人,是前一週的1.5倍。每家醫療機構平均通報患者數為21.82人,比前一週的14.9又增加了不少,2025年度第一次超過了20,流行比去年早了約1個月。
林氏璧醫師貼出每家醫療機構的平均患者數,包括宮城縣: 47.11人、埼玉縣:45.78人、神奈川縣:36.57人、福島縣:34.63人、岩手縣:30.24人、千葉縣:29.95人、東京都:29.03人、北海道:28.20人、秋田縣:27.68人、山形縣:26.36人、兵庫縣:25.30人、栃木縣:25.06人、沖繩縣:23.44人、茨城縣:22.90人、京都府:20.87人、愛媛縣:20.30人。他表示,東京神奈川、千葉、埼玉的關東區域,東北的許多縣份,北海道、神戶和京都的關西區域,幾乎所有都道府縣的患者數都比前一週有所增加,很廣泛流行,僅有沖繩稍稍下降。
林氏璧醫師進一步解釋,超過10人是「注意報」等級,超過30人則是「警報」,東京雖然是29.03人沒有到30人,但也在昨天發布了流感警報,因為若超過30的保健所轄下人口超過東京都全體人口的30%,也會發布警報,目前東京都31個保健所中已經有12個保健所超過30,轄下人口已經佔了全体人口的46.18%,因此發布警報。自2025年9月1日起,截至11月9日,東京都內的學校、醫療院所、社會福利設施等共報告了1616 起類流感的群聚案例,造成了1125件各級學校的停課,去年同期僅有99件。
他也引述NHK報導表示,東京府中市的都立兒童綜合醫療中心從上月底開始,因流感惡化而被緊急送醫的兒童人數有所增加,每週住院患者人數約為20 人,據稱已接近往年高峰期的收治數量。其中,有一名小學生因持續高燒和痙攣被送該醫院,雖然使用了人工呼吸器進行治療,但病情惡化,在一週後不幸去世。他提醒,流感腦病會引起意識障礙和痙攣,有時會導致死亡或留下後遺症。
至於台灣流感狀況的部分,林氏璧醫師則表示,第45週(11/2-11/8)類流感門急診就診計101100人次,較前一週下降7.5%,其中急診類流感就診病例百分比連續2週低於流行閾值,研判脫離流行期。不過,羅一鈞署長提醒,秋冬氣溫下降,流感疫情可能在12月中到月底再次捲土重來。今年流感季累計258例重症病例(90例H1N1、162例H3N2、2例A未分型、4例B型)及27例死亡(9例H1N1、17例H3N2、1例B型),其中重症病例以65歲以上長者(占64%)及具慢性病史者(占80%)為多,97%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目前社區中流行之呼吸道病原體以流感病毒為主,其中以A型H3N2為多,其次為A型H1N1及B型,這和日本目前流行的狀況是很像的。
林氏璧醫師也分享,自己12月可能會計畫去東北,「今天已經去施打了左流右新,至少給14天讓抗體可以生成。目前兩手局部有點小痛,但還好。我打到的流感疫苗是國光,一開始左手比較酸麻,右手幾乎無感。現在是施打後12小時,莫德納這邊好像有稍微痛一點。」
出國玩很貴,生病更貴!如何避免流感、重症?
「人在海外被流感重擊,比你想的可怕!」台灣胸腔暨重症科醫生黃軒直言,語言不通,加上醫療不熟是最糟組合,為什麼出國更容易中標?就是因為「睡不好+時差亂」,導致T細胞直接掉線,長途飛行壓力爆表引發免疫下降,飛機濕度比沙漠還低,鼻腔就會變乾,病毒便容易找上門。
黃軒醫師表示,65歲以上、慢性病、孕婦、幼童、免疫弱、熬夜喝酒壓力大、飛行長+去寒冷乾燥國家,最容易重症,究竟該怎麼避免?他也分享5撇步:
1. 出國前2週打流感疫苗。
2. 飛行時噴鼻+喝水+不喝酒。
3. 口罩+酒精+鹽水鼻噴一定要帶。
4. 抵達48小時不要硬玩。
5. 發燒喉嚨痛48小時內就醫。
6. 生病不要撐、冷濕不要淋。
更多鏡報報導
日本餐廳也不歡迎分食?旅日專家曝「拉麵店」潛規則:台人曾被炎上
SBL史上最大假球風暴!柯旻豪等15名球員涉案 士院明日宣判、檢方求沒收2千萬
高市早苗言論引外交風波!陸三大航空允許退改票 中方再嗆日:撒泡尿照照自己幾斤幾兩吧
其他人也在看

日本「想去又不敢去」?流感燒+熊出沒 台灣旅客卻瘋喊:現在去最爽
日本政壇近日因高市早苗拋出「台灣有事論」引發中國不滿,中國外交部更在 14 日提醒民眾「近期避免前往日本旅遊」。外界推估,日本各大景點恐出現中國觀光客減少的情況。一名網友也在 Threads 上指出,日本如今同時處於「超級不能去」與「超級可以去」的微妙狀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共艦現金句!軍校生排字「從從容容」 王世堅:台灣跟中國難得有共識
共軍「長白山艦」官兵與軍校學員日前排出民進立委王世堅質詢的「從從容容,游刃有餘」金句,引發討論。王世堅今(18)日對此表示,這八字是台灣跟中國難得的共識,而台灣在應對上也是從從容容,游刃有餘,但兩岸不必兵戎相見,應該要追求和平。他也強調,大的一方應讓步展示風度,而非叫小的一方投降「兩岸之間我們昨天是敵人,明天不曉得,今天我們可以交流」。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親自跑日本買真的值得嗎?專業代購分析台灣人赴日瘋購物5大原因
隨著不少日本品牌進駐台灣,現在在台灣也能隨時買到各種深受台灣人喜愛的日本商品,但在日本還是依然能看見台灣人到樣藥妝店、百貨公司、家電量販店瘋狂購物帶回台灣的景象。這回LIVE JAPAN在詢問專職日本代購的業者之後,將台灣人愛日本貨以及願意親自到日本掃貨的原因整理成5大重點,一起來看看究竟為什麼台灣人來日本觀光時會願意花時間及金錢在購物上吧! ※本文整理自受訪者個人意見
LIVE JAPAN ・ 1 天前
日流感激增 出遊前勿忘打疫苗
出國民眾注意!近期日本、韓國等鄰近國家流感疫情升溫,尤其日本上周病例,較前一周增加1.5倍,原因可能是病毒轉換、免疫負債、國際旅遊等。國內流感公費疫苗只剩約90萬劑,疾管署呼籲高風險民眾盡速完成接種。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日本流感疫情飆升 疾管署建議國人前往旅遊評估自費接種疫苗
台灣流感疫情持續下降,預估12月上旬才會明顯升溫,不過,鄰近國家日本的流感疫情相當嚴峻。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今天(18日)表示,日本上週流感個案數急遽增加1.5倍,她呼籲國人若要前往旅遊,應盡快接種流感疫苗,非公費對象也可評估自費接種。 國內流感疫情持續下降,疾管署18日公布最新統計,上週類流感門急診就診共9萬3,247人次,較前一週下降9%;不過,重症、死亡病例仍多,上週新增42例重症、10例死亡,大多具慢性病史、未接種流感疫苗。目前個案仍以感染A型H3N2為多,其次為A型H1N1及B型。 雖然台灣流感疫情疫情降溫,但鄰近國家日本、韓國、中國的疫情均急速上升,歐洲、美國、加拿大疫情也呈上升趨勢。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日本今年流感疫情與台灣類似,均提早一個月進入流行期,日本流感疫情往年約在11月左右升溫,但今年9月底、10月初便進入流行期,目前疫情嚴峻,她呼籲國人若要前往旅遊,應盡快接種流感疫苗,若非公費接種對象也可評估自費接種。她說:『(原音)日本流感的疫情最近一週是快速的上升,上一週跟前週比起來大概是多了1.5倍,所以它的個案數是急遽的增加。如果你是屬於高風險的個案,屬於公費接種對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男不能說的秘密 肛門卡杯子 醫看:太扯了
[NOWnews今日新聞]中部一名男子連續三天腹脹、無法排便,疼痛難耐急赴醫院求診。醫師安排X光檢查時意外發現,他的肛門深處竟卡著一個直徑約6公分、高約8公分的陶瓷杯,杯口朝下嵌入腸道,導致部分腸段缺...
今日新聞NOWNEWS ・ 5 小時前
220萬人注意了! 衛福部開放「終身一次免費篩檢」來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220萬人注意了!為強化B、C型肝炎防治,國健署今年8月1日起全面擴大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B、C型肝炎篩檢年齡範圍,只要是民國75年以前出生至79歲民眾皆可終身接受一次免費篩檢。國健署指出,新措施預估有220萬名青壯年族群可提早接受篩檢。 國健署署長沈靜芬指出,許多慢性肝炎患者早期無明顯症狀,而透過擴大篩檢能提早發現潛...
匯流新聞網 ・ 34 分鐘前
日本旅遊注意!一堆台人訪日後確診1病超崩潰,網友急呼:一定要戴口罩
隨著全球流感疫情持續升溫,鄰近國家日本正值流感高峰期,不少台灣民眾赴日旅遊後陸續出現感染症狀。近日一名網友分享從日本返台後確診A型流感的痛苦經歷,呼籲準備赴日的民眾務必做好防護措施,引發廣大網友討論並
食尚玩家 ・ 7 小時前
空腹血糖210!54歲男靠3招不吃藥降血糖 連血壓血脂也變正常
54歲男上班族員工健檢發現空腹血糖高達210mg/dL,因為自己的爸爸就是因糖尿病引發心肌梗塞過世,決心不靠藥物、力行飲食控制和生活型態改變逆轉三高。他早睡早起、每日散步、控制碳水化合物與油脂攝取等方
健康2.0 ・ 1 天前
他耳朵「1處冒焦黑斑點」!檢查竟罹大腸癌 醫嘆:第三期了
耳朵異狀也可能透露大腸健康!中醫師吳宏乾分享,他曾在義診時遇到一名患者,因長期失眠前來求診,發現對方耳廓附近出現「焦黑色斑點」,且有腹瀉、排便帶血等狀況,推斷可能是大腸出問題,患者趕緊到醫院做檢查,發現患「第三期大腸癌」。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醫療突破!三指爸迎來十指健康女兒 北醫阻斷「龍蝦爪畸形」罕病基因
出生時只有3根手指、走過50多次手術的李先生,從未想過有一天能抱著一個「10根手指」的孩子,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今(20日)分享,團隊成功阻斷導致「龍蝦爪畸形」的TP63罕病基因,協助李先生與妻子誕下健康女嬰,成功終結「新生突變」(de novo mutation)的遺傳傳遞。
自由時報 ・ 2 小時前
趙露思甩嬰兒肥靠「這招」!醫證實:做法超正確 燃脂效率提升10%
陸劇《許我耀眼》女主角趙露思狠甩嬰兒肥,身材蛻變成為熱議焦點。她透露自己的瘦身秘訣之一,就是晚餐提前在6點前吃完,並以花椰菜和芹菜等高纖蔬菜為主食。這樣的飲食方式不只是明星偏好,更有多項國際研究證實其減重效果。 提早吃完晚餐 提升燃脂效率 用餐時間真的會影響體重嗎?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暨成人體重管理林承達醫師說這個答案是肯定的。美國內分泌學會研究發現,晚間用餐者的血糖峰值比傍晚用餐者高出近20%,脂肪燃燒效率則降低約10%;營養學期刊指出,睡前兩小時內進食會讓肥胖風險暴增5倍,顯示提早用餐的減重成效明顯優於晚間用餐。林承達醫師解釋人體代謝在早晨最活躍,順應生理時鐘進食能提升營養消耗率,避免熱量在睡眠時轉為脂肪囤積。若將進食時段控制在早上8點到下午2點之間,不僅全天飢餓感更穩定,夜間脂肪燃燒效率也顯著提升,對代謝健康有正面幫助。 花椰菜低卡高纖 吃得飽又能瘦 為什麼花椰菜成為減重聖品?林承達醫師說明其關鍵在於它的低熱量與高纖維特性,每100公克花椰菜僅含25大卡,卻能提供超過2公克膳食纖維與每日所需維生素C。當纖維在腸道中移動緩慢,就能延長飽足感並穩定血糖,避免飯後血糖波動引發的飢餓感,進
常春月刊 ・ 6 小時前
天天喝珍珠奶茶!32歲男司機「精蟲變成碎片」 悲涼下場曝光
珍珠奶茶香甜好喝,不過切記別「當成水喝」!茂盛醫院家醫科醫師呂昀珊分享一起案例,這名年僅32歲的貨車司機,每天都來杯珍奶,結果結婚兩年他的妻子都沒有懷孕。他到醫院診斷後發現,空腹血糖竟然高達近680 mg/dL,幾乎無法分泌胰島素,甚至「精蟲都變成碎片」,相當駭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耳朵有「焦黑斑點」竟是大腸癌! 醫嘆:第三期了
耳朵上的異常可能是身體疾病的警訊!中醫師吳宏乾分享一則驚人病例,他在義診時遇到一名因長期失眠求診的患者,檢查時發現對方耳廓出現「焦黑色斑點」,加上患者有腹瀉、排便帶血等症狀,研判可能是大腸出問題。經進一步檢查後,證實患者已罹患第三期大腸癌,所幸及時發現得以治療。
中天新聞網 ・ 5 小時前
小雪禁忌一次看!命理師:「4生肖」小病痛纏身 冬進補「3類人」注意
今年11月22日(農曆十月初三)迎接二十四節氣的小雪,命理老師楊登嵙提醒生肖屬鼠、蛇、猴、狗者這半個月要注意健康,小病小痛頻繁,忌吃濕熱的食物,容易過度勞累而引起神經緊張,失眠多夢的毛病,但只要多些時間放鬆休息,終究問題不大;另提供小雪食衣住行育樂開運養生與禁忌,供民眾參考。(賴俊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6 小時前
台灣醫療奇蹟 終結罕病遺傳!助「龍蝦爪畸形」父抱回健康女兒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打破「基因突變」的命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今(20)日發表最新醫療成果,該院生殖醫學中心運用基因檢測與試管技術,成功阻斷導致出生單手僅有三根手指「龍蝦爪畸形」的罕見單基因突變遺傳疾病,協助病人誕下健康女嬰,且女嬰未來也不會再產下有相同遺傳罕病的後代,創下全球罕見終結「裂手–外胚層發育不良–顎裂(EEC)症候群」新生...
匯流新聞網 ・ 4 小時前
這種蝦子超毒不新鮮!吃多恐傷腎、骨鬆、血管鈣化 4招選好蝦
美味新鮮的蝦子,大家都愛吃!只是你知道看似肥美飽滿的蝦仁,可能暗藏健康風險。營養師表示,市面上有些肥嫩飽滿的蝦仁,實際上是經過磷酸鹽處理的膨發蝦,長期食用超傷健康。 蝦子泡過磷酸鹽,吃多恐傷腎、
健康2.0 ・ 7 小時前
每日狂灌十多罐啤酒 52歲老闆失智影響公司營運!
一名52歲林姓企業老闆因長期應酬頻繁,每天習慣性喝下十多罐啤酒或半瓶威士忌,甚至依賴酒精助眠,導致記憶力明顯受損,工作判斷力下降,連帶影響公司經營。就醫檢查後發現他罹患「酒精性失智症」,醫師指出長期飲酒不僅會傷肝,更會直接損害腦部功能。
中天新聞網 ・ 2 小時前
「背後痛得像被火燒!」他掀開衣服滿滿紅疹 醫嘆:病毒被喚醒
「醫師,我這幾天背後痛得像被火燒!」當病人掀開衣服,一條沿肋骨排列的紅疹與水泡出現在眼前,北市聯醫中興院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徐廷儀指出,這就是帶狀皰疹,俗稱「皮蛇」。它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度被喚醒的結果。人得過水痘後,病毒就潛伏在神經節中。多年後,當免疫力下降時,病毒復甦沿著神經活動,造成皮疹與劇痛。(記者:簡浩正)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4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