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9線馬太鞍溪便橋明提前通車 陳世凱:24小時監控水位
花蓮萬榮鄉馬太鞍溪堰塞湖發生溢流,洪水夾帶砂石沖毀下游馬太鞍溪橋,台9線交通中斷,原本預定涵管便橋15日完工,交通部長陳世凱今現場視察,感謝公路局日夜趕工,將於明天10日下午3時提前通車,南北各一道便橋,現階段先供小型車與工程車通過,現場24小時有保全駐守、監控氣候、水位,確保安全。
陳世凱說,上月23日因馬太鞍溪橋被沖毀,先提前完成涵管便橋,接下來訂明年2月完成鋼便橋,力拚明年底重建單線永久橋梁結構。涵管便橋提前通車,比總統宣示1個月時間還提早,也謝謝5天前次長就來到花蓮與工作夥伴日夜趕工。
涵管便橋分南下、北上單向行駛,提供小型車通行,道路長度約870公尺,道路正趕工鋪上柏油路面。
陳世凱說,馬太鞍溪橋斷了,對光復鄉的鄉親來說,進出很不便利,對於救災也是一個挑戰,所以在洪災一時間,台鐵光復站雖然也被淹沒了,但感謝台鐵能在24小時恢復通車,先讓救災團隊可以進到光復。
陳世凱說,台九線中斷,必須繞台11線或縣道,他說當天災情發生他搭車到現場,必須要2小時車程,台九線涵管便橋通車,可大幅縮短南北往返時間,節省30至40分鐘車程時間。
因上游堰塞湖仍列紅色警戒,湖水也還沒有很穩定,陳世凱說,涵管便道通車後有24小時保全員看顧,並且要有人在現場隨時監測水位,透過CCTV的方式監看,如果水位出現變化,就封橋封路,確保安全。
東區養護工程分局長林文雄說,馬太鞍溪橋第一階段提前通車後,接下來第二階段4個月完成便橋,預定明年農曆年前1月31日完成,第三階段,明年底完成單向橋樑通車,後年(116年)底全部橋梁完工通車。位置在被沖毀橋樑旁,橋樑大幅抬高,加大跨徑減少落墩,強化橫向抗衡衝擊力。新橋已委託設計發包。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MLB》吉伯特好投領航 水手聽牌
潘越雲聯手林凡 金鐘獎獻經典曲
Lulu金鐘將同框阿達、陳漢典 美麗本人等吃瓜
其他人也在看
馬太鞍溪橋涵管便道10日通車 限小型及搶救災車輛
(中央社記者李先鳳花蓮9日電)台9線馬太鞍溪橋9月23日被洪水沖斷,在公路局全力動員日夜趕工下,涵管便道預定10日下午通車,已出動機具數百輛次、出工510人次,先限小型車及搶救災等緊急車輛戒護通行。
中央社 ・ 17 小時前
雲林出動10台高壓沖吸清溝車 馳援花蓮災區助環境復原
花蓮縣光復鄉因連日豪雨受創嚴重,地方災後復原工作刻不容緩。雲林縣環境保護局於10月8日出動10台高壓沖吸兩用清溝車及專業清溝團隊趕赴花蓮光復鄉,支援災後清溝與環境復原作業。團隊抵達後,依現場指揮中心調度,於10月9日正式投入清溝工作,協助清理學士街、敦厚街及林森路等受災嚴重路段。由於積土層厚重、道路受阻,以高壓沖洗結合真空吸泥方式,迅速清除大量泥沙與漂流廢棄物,清溝人員全力動員機具與人力進行清除,當日共完成約105公尺清溝長度,清除積土約19.5公噸,有效改善積水與阻塞情形。雲林縣長張麗善指出,極端氣候衝擊日益劇烈,地方防災與環境復原能量更顯關鍵。雲林縣平時即持續強化防汛整備與清溝能量,如今能即刻馳援花蓮,正是縣府長期投入環境治理與專業訓練的成果展現。此次支援行動所動用的車輛及人力,均由縣府委外清溝廠商全力協助,充分展現雲林縣在面對災難時「共度難關、攜手前行」的團結精神與行動力。環保局長張喬維表示,自113年起雲林縣推動「清溝大作戰」,截至114年9月底,清溝總長度已超過1200公里,清除泥沙與廢棄物達31197.1公噸,累計出動5965車次,不僅有效改善易淹水區排水功能,也為本次迅速
台灣好新聞 ・ 11 小時前

馬太鞍溪便道「提前通車」抵光復鄉 佛祖街軍方接管、機具進駐
探勘隊到馬太鞍溪堰塞湖勘查,確認從林道至崩塌區的現況及堰塞湖溢流口的變化,發現堰塞湖地表仍持續變形,馬太鞍溪集水區還有多處可見新裂隙,顯示開挖施工便道或鑽炸作業,目前皆不具安全性,情況仍需密切監控。另外,馬太鞍溪橋被洪水沖毀,便橋施工已經提前完成,10日下午3點開始開放小型車及5公噸以下車輛通行,大幅縮短通行時間。
TVBS新聞網 ・ 11 小時前
馬太鞍溪便道明下午3時通車 陳世凱:單趟省40分鐘
陳世凱今天視察台9線馬太鞍溪橋災害修復進度,受訪時指出,對光復鄉的鄉親來說,進出最方便且最快速,就是透過台9線的進出,當時台9線的馬太鞍溪橋被沖毀後,確實造成交通上的不便,所以很多鏟子超人跟救災團隊,都是透過台鐵進出,但車輛的運輸也是相當重要。陳世凱表示,在...
CTWANT ・ 21 小時前
馬太鞍溪橋「雙十節通車」!提早5天完工 陳世凱感謝交通超人
花蓮馬太鞍溪橋因堰塞湖溢流遭沖斷,經過多日搶修,交通部長陳世凱今(9)日宣布涵管便道施工進度大幅超前,原訂10月15日完工,現確定可提前至10月10日下午15時通車,大幅紓解斷橋造成的交通壓力,讓光復地區鄉親及救災物資運輸更加便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災後重建經費擴充至850億 馬太鞍溪堰塞湖整治納入特別條例
卓揆指出,該條例增列包含堰塞湖調查、受災民眾安置、雨汙水下水道清淤修繕、農田泥沙清運,以及災後砂土混雜廢棄物分類去化等,經費上限提高250億元;其中,堰塞湖相關復原重建工作施行至2030年12月31日。此外,卓榮泰強調,政府應從中汲取教訓,強化減災措施與防災整備訓練...
CTWANT ・ 2 小時前
花蓮救災,全社會防衛韌性不管用?內政部再喊:今年拚培訓10萬防災士
花蓮縣光復鄉因馬太鞍溪堰塞湖溢堤受重創,大批「鏟子超人」湧入協助清淤,惟《風傳媒》日前披露,總統府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大力推動的區級災害協作中心、防災士等重要項目,在此次災復工作均未發揮預期功效。對此,內政部政務次長馬士元今(9)日表示,未來將會評估要如何分流志工是否為防災士,也將根據此次經驗,重新檢視並調整防災協作中心運作指南。《風傳媒》日前走入光復災復......
風傳媒 ・ 8 小時前

12分鐘台北101國慶煙火500架無人機展演!最佳觀賞點步行路線懶人包
101煙火,國慶煙火,台北101,賈永婕,懶人包,攻略,交通管制,最佳觀賞點,市府廣場 2025年台北101國慶展演主題為--「Gen. TAIWAN.我們的時刻」 由董事長賈永婕帶領,首次突破技術與場域限制,迎來500台無人機群飛,搭配整棟璀璨煙火齊放,點亮信義區夜空!煙火、無人機展演情報、最佳觀賞點、直播頻道、交通管制懶人包!
景點+ ・ 10 小時前
日本國慶祝賀團赴台 會長古屋暗示帶高市早苗親筆信給賴總統
日華議員懇談會(日華懇)會長古屋圭司今天上午率團赴台參加雙十國慶,媒體在機場詢問自民新總裁高市早苗是否託他帶親筆信給總統賴清德,古屋表示,「以前安倍晉三、岸田文雄擔任總裁時代,他曾拿著總裁親筆信到台灣」,他笑著說:「我只能這樣說」。他還透露,這次訪台將與賴清德總統舉行午餐會。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22 小時前
普發1萬來了!立院初審通過 最快下月發放
[NOWnews今日新聞]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本周審查攸關普發現金1萬元的「中央政府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預算案」,8日詢答後,今審查預算,並順利完成審查,送出委員會,若照立法院時程,...
今日新聞NOWNEWS ・ 18 小時前
開盤/PCB不死鳥!台達電站上千金股 大盤再飆新天價漲近4百點
台股今(9)日延續多頭氣勢,大盤第一盤再飆近400點,盤中一度大漲399.5點,指數衝上27463.12點,再創歷史新高!AI題材全面回溫,台積電大漲30元至1445元,回到新高價,台達電更一舉攻上千金股,開盤由981元跳升至1005元,後回落989元,漲幅超過2%,帶動千金股族群擴增一度至25檔。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轟炸般慘況曝!BMW暴衝茶葉行奪母命…孝子返家時鐘定格「案發3:20」
台中43歲劉姓男子今天(9日)凌晨駕駛藍色BMW不明原因失控,高速衝撞位於西區五權西路茶葉行,撞死當時在屋內熟睡的87歲李姓老婦,當時同住睡在上鋪的61歲張姓兒子倖存;他上午重回被撞毀的店面,內部一片凌亂,彷彿遭被轟炸過般慘況,店內其中一個時鐘,更定格在案發的3時20分,畫面令人鼻酸。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顏正國昔浪子回頭!2童星曾走歪路 「他爆紅後殺人」淪台灣十大通緝犯
昔日以《好小子》系列電影爆紅的男星顏正國,今(7)日傳出因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消息震驚演藝圈。從童星出道到誤入歧途、再到浪子回頭,他的人生宛如一場電影,最終仍敵不過病魔。令人感嘆的是,與顏正國同為童星的林小虎(本名林裕原)與王欣逸,命運卻走向截然不同的結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陳世凱前往花蓮光復鄉慰勉台鐵人員 (圖)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流造成嚴重災情,交通部長陳世凱(右2)9日至光復視察,感謝台鐵這段時間肩負起疏運重責,他拿起台鐵臨時票證,表示要帶回做紀念。
中央社 ・ 18 小時前
狂買車票、做蛋白棒!美網紅花蓮救災「存款剩2元」 突收2萬贊助哭了
花蓮光復鄉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因樺加沙颱風豪雨潰壩,洪水淹進光復鄉造成19死悲劇,全台眾多民眾化身「鏟子超人」伸出援手,湧入光復鄉協助災後清理。來自美國的網紅Jacob Pugmire也前進災區擔任志工,但因為自掏腰包製作蛋白棒、賣車票來回,導致銀行只剩2塊錢,無法繼續幫助花蓮讓他陷入低潮。沒想到竟收到一筆2萬元的贊助,讓他可以再次出發救災。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堰塞湖特遣隊一度缺水仍挺進湖區 卓榮泰指示敘獎
(中央社記者賴于榛台北9日電)馬太鞍溪堰塞湖釀災,農業部2組特遣隊克服缺水危機、大規模崩塌處、落石區等,成功探勘馬太鞍溪堰塞湖並陸續平安歸來。行政院長卓榮泰今天表示,遠赴山區踏勘的2組英雄好漢團隊,一定要給予特別嘉獎。
中央社 ・ 15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