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十國慶:賴清德推「台灣之盾」防空系統、淡化兩岸論述,釋放哪些政治訊號?
10月10日台灣舉行中華民國114年國慶典禮,賴清德首次宣布將打造「台灣之盾」防空系統,並承諾國防支出在2030年將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
這是賴清德上任總統後第二次發表「雙十節」演說,他並沒有如過往提及「兩岸互不隸屬」,也未強調台美關係,被指是語氣最收斂、溫和的一次。
至於國家論述,他提到「台灣」的次數超過50次創新高,「中華民國」則只有四次,而在前一天的國慶晚會上,他表示「沒有台灣就沒有中華民國」。
專家對BBC中文解讀,這次演說重點著墨內政及經濟問題,外交、兩岸方面的政治訊號較少,反映了賴清德政府面臨的政治現實,而大罷免後的朝野裂痕也未見修補跡象。
「台灣之盾」防空計劃
賴清德的演說以「變局中 奮起的新台灣」為題,最受外界關注的是他首次提出將打造「台灣之盾」(T-Dome)防空系統。
「台灣之盾」的命名延伸自以色列的「鐵穹」(Iron Dome)與美國的「金穹」(Gold Dome),象徵台灣將建立一套全域、多層次的防空系統。
成功大學政治系教授王宏仁向BBC中文指出,賴清德認為「蔡英文的成就是打造潛艦,他的成就就是防空體系」,這項計劃意味台灣未來國防預算提升有明確投資方向。
「如果是建立類似以色列鐵穹系統,將會需要大量預算,並不容易。至於哪些國家會參與?不僅是美國,其他國家也有可能,包含跟以色列合作,細節都還需要進一步討論。」
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研究所所長蘇紫雲向BBC中文表示,中國持續擴張海空兵力,包括東風15、東風16等彈道導彈、東風17高超音速導彈,以及大量長劍巡弋飛彈與無人機,對台灣構成日益嚴峻的空中威脅。
他指出,台灣未來的防空建設,將整合現有的「愛國者三型」、「天弓三型」、「強弓」飛彈,涵蓋高高空、高空、中低空與低空的防衛層級,若台灣能建立完整的防空系統,「中國發動突襲的軍事誘因將大幅降低」,突襲行動也將失去戰略意義。
此外,蘇紫雲認為,國防預算的投入不僅能強化台灣防衛能力,也有助推動國防產業升級至「國防經濟」層級,進一步帶動整體經濟動能。
賴清德在演說中重申,二戰的結果告訴所有人,侵略必敗、團結必勝,「和平必須靠實力」,他宣示明年度台灣國防預算將按照北約標準超過GDP 3%,2030年前達到5%,並將引進高科技與AI技術,持續投資國防創新科技。
美國德州山姆休士頓州立大學政治系副教授翁履中表示,賴清德第一個任期將於2028年屆滿,2030的達標時間點超過其任期,「顯然是說給美國聽的」,以回應美國特朗普政府的期待。
「這反映出賴清德總統和團隊很清楚,現在的台美關係跟過去不同,美方不會跟台灣客氣,希望清楚聽到『台灣願意自我強化』的具體承諾,5%的數字就是一種外交喊話。」
他續指,台灣要打造新的防空系統並非短期內能實現,因此賴清德的宣示有明顯的宣傳意圖。
華府智庫大西洋理事會非常駐研究員宋文笛則指出,「台灣之盾」屬防禦性武器系統,不給北京藉口指責台灣「製造麻煩」,對內則是減緩外部威脅、保護台灣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之舉,「政治上能加分」。
「中華民國」還是「台灣」?
賴清德的演說時長27分鐘,提及「台灣」的次數多達54次,較去年多出十次;今年提到「中華民國」與「中華民國台灣」共四次,較去年的八次減少一半。
王宏仁表示,賴清德論述明確變化,提及「台灣」次數創下新高,其在演說開頭提及台灣「解除戒嚴天數」超過戒嚴統治天數,強調台灣人認同和團結基礎不分派,而是台灣民主化的共同記憶,「最大公約數是民主台灣」。
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劉嘉薇向BBC中文表示,總統賴清德的演說打「悲情訴求」,「雖然是慶賀國慶,但全程表情嚴肅,幾乎沒有看到笑容,」在國慶日向民眾提出台灣解嚴時長,不僅強調民進對台灣民主化貢獻,用意也在喚起民眾對土地的認識跟認同。
翁履中教授分析,賴清德上任後讓「中華民國」成為象徵性的國名,「台灣」為實質主體,這是過去幾年民進很成功的操作——蔡英文時代創造出「中華民國台灣」作為過渡性框架,到了賴清德時代,有關稱號不再需要去辯論,而變成可以接受。
「對傳統藍營的選民來說,也逐漸習慣執政不會強調『中華民國』,然後就接受了『有講就好』的現實。換句話說,『中華民國』不再是爭議焦點,而是一個形式化的共識符號。」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曾任國民大陸事務部主任的左正東認為,賴清德強調「民主」和「台灣」,對多數台灣人在認同和歸屬感上具有說服力,但他以總統身分在國慶場合演說,外界仍是期待他能回應國家定位的問題。
他指出,憲法上台灣的國名就是「中華民國」,「世界上叫我們台灣,是因為他們不承認中華民國」,他認為賴就任以來,一直被評斷是「台獨工作者」還是「中華民國總統」,「他這篇演說,並沒有讓大家覺得他距離中華民國更近一些」。
藍營方面,前總統馬英九繼去年缺席國慶大會後,今年再次未有出席。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表示,賴清德總統近日仍強調「新兩國論」,並意圖在國慶營造歷任總統、朝野政都背書的場景,馬英九無法認同。他並批評,「新兩國論」只會將兩岸拖向戰爭,讓台灣更危險。
兩岸論述「上任以來最謹慎」
有別於去年,賴清德今年的國慶談話對兩岸關係著墨不多,不再出現「兩岸互不隸屬」等強硬字眼,整體語氣明顯較以往收斂溫和。
翁履中形容,這是賴清德「上任以來最謹慎的一次談話」,除了刻意避開兩岸的政治敏感字眼,甚至連「深化台美關係」也沒有強調,這個轉變反映出賴政府目前面對的政治現實。
「大罷免案失利,台美關係也不如過去,他顯然意識到,台灣社會對政治對抗已經產生疲勞,他必須讓自己顯得更穩、更理性。整體上,他要表達『我不是挑釁者』,希望讓國際社會放心。」
劉嘉薇也指出,賴清德整體演說內容強調內政發展,未特別著墨兩岸關係,「只說軍費增加,不直接提兩岸關係」,「講給中方聽的部分較少」。
賴清德今年演說僅兩次提及中國,一次為前段指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為亞洲四小龍之首、超越中國,將中國作為經濟表現對照組。BBC記者在現場觀察,這段內容是觀禮民眾對賴清德演說最有感的部分,多投以熱絡掌聲。
第二次提到中國,是賴清德在演說中後段,今年二戰終戰80週年脈絡下呼籲中國「體現大國的責任」,停止扭曲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以及二戰歷史文件,「並且放棄以武力及脅迫方式改變台海現狀,共同維護印太和平穩定」。
王宏仁指出,賴清德以總統高度提及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雖然較為敏感,但其未解釋決議內容,僅呼籲中國不要扭曲,「他明確釋放的兩岸關係立場,是台灣會跟區域夥伴致力維持現狀,維護台海安全穩定」。
左正東也表示,在二戰歷史文件方面,賴清德的說法非常模糊,保留了兩岸各自解釋的空間,試圖為兩岸關係降溫。
他進一步分析指,相較於今年520就職週年演說完全沒有提及兩岸關係,賴清德在國慶略有提到兩岸,顯示他在台美關係有改善的情況下「更有一些把握」。
「近來與美國的互動,一方面讓他對美國的尺度有掌握,增強了在兩岸上的信心,但另一方面也同時制約他,美國不希望與中國在貿易談判期間有衝突,賴清德考量到台美關係也不敢在兩岸問題上刺激北京,盡可能保持自我克制。」
針對雙十講話,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例行記者會回應稱,賴清德翻炒「民主對抗威權」謊言,兜售「台獨」分裂謬論,歪曲挑戰歷史事實和國際共識,「再次暴露其冥頑不化的麻煩製造者、危險製造者、戰爭製造者本性」。
宋文笛認為,無論賴清德發表何種言論,北京都將感到不悅,因此其演說對象不在於對岸,更多是確保「國際友人」清晰看到台灣的自我防衛決心,同時讓台灣民眾感受到總統對他們的關注與關懷。
朝野有沒有和解跡象?
內政方面,這是台灣大罷免潮後首次雙十國慶,朝野撕裂未見修補痕跡。
賴清德在演說中強調「今年是台灣崛起的一年」,他列舉多項經濟成果,包括經濟成長率由3.3%大幅上調到5.1%,出口金額創新高,就業狀況25年來最好,股市連續六個月上漲站在27,301歷史高點,外匯存底首度突破6000億美元大關等等。
他表示,這些亮眼的經濟成果、政府科學園區等關鍵政策,「是幾十年共同努力所淬鍊出來的重大產業成就,是全體台灣人民的資產」。
宋文笛分析,賴清德需要對在野伸出橄欖枝,以促進朝野和解,「然而在藍綠對立的此刻要說過多好話,綠營基層亦可能不滿」,因此賴選擇間接肯定過往國民政府長期規劃的貢獻。
而在賴清德講話前,國民籍立法院長韓國瑜首先致詞,細數過去一年台灣中南部和花蓮因水患風災嚴重受創,並指股市雖漲破26000點,但月薪不到3.1萬元的勞工高達120萬人。
他又提及大罷免造成社會撕裂、去中化政策激化戰爭機率、意識形態拖累的能源政策,以及關稅談判犧牲台灣未來等,形容這些無形壓力「一旦潰堤就足以讓台灣滅頂的隱形堰塞湖」。他表示要解決台海戰爭、派分裂、關稅失利這「三座堰塞湖」,呼籲國會改革與政合作。
民進則在典禮後發表聲明,批評韓國瑜在致詞中有多則不實資訊及政治攻擊,在國際矚目的慶典上「將國內政治鬥爭搬上枱面」、「貽笑國際」,該對其不當言行表達可恥和抗議。
學者翁履中解讀,儘管賴清德在演說中釋放團結訊號,多次強調「台灣是全體台灣人的台灣」、「不遺漏任何人」等,但民進事後對於韓國瑜的反應,「幾乎讓總統剛喊完的『團結』立刻破功,政對立不只沒降溫,反而更顯得彼此毫無包容」。
左正東則表示,賴清德的講話並沒有把朝野合作當成政策目標,而他上任一年半以來政績有限,因此「有一種急迫感」,在演說中重點提出經濟層面的可交付成果(deliverables),「民眾現在最關心的還是經濟民生問題」。
其他人也在看

影/桃園男子替友出氣駕車「連撞兩次」 毀損美髮廳遭法辦
桃園市大園區一間美髮廳昨(9)日深夜11點多遭人惡意破壞,一名20歲許姓男子駕車至店門口,連續兩度倒車衝撞店家大門,導致店面鐵架、玻璃嚴重毀損,隨後肇事逃逸。警方獲報後立即展開調查,迅速將許男逮捕到案。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南投國慶煙火「煙比火多」被罵爆!災難畫面曝 27萬人現場塞爆40分鐘怒吼:還以為失火了
國慶煙火變「國慶失火」?今年(2025)首度在南投舉辦的國慶焰火,吸引超過27萬人朝聖,原本應該是熱鬧繽紛的慶典,卻意外變成「煙霧派對」。不少民眾抱怨現場煙霧濃到誇張、「煙比火多」,再加上交通管制混亂與觀賞區限制,導致怨聲連連。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9 小時前
台男「毆臉、掐頸」11歲女兒 首爾街頭家暴!被依現行犯逮捕
台灣一名30多歲的男子日前在韓國首爾旅遊期間,因行程安排問題在路上和11歲女兒吵架,竟當街痛揍女兒的臉部,再掐住女童的脖子、將她推倒在地,女童痛到大哭,目擊者嚇得報警。男子在事發地點附近當場被依現行犯遭韓國警方逮捕。
太報 ・ 4 小時前

以哈戰事兩週年 以色列軍方:加薩停火協議生效
以色列與武裝組織哈瑪斯接受美方提出停火釋放人質協議,以色列軍方10號宣布,加薩停火將於當地時間12時生效,軍方表示部隊已經逐漸依照批准的協議內容撤離。責任編輯/洪季謙更多台視新聞網報導以色列內閣批准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黑暗中守護民主火焰 委國反對派領袖奪諾貝爾和平獎
(中央社奧斯陸10日綜合外電報導)2025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馬查多以成功團結並領導委內瑞拉各反對派勢力聞名,儘管委國威權主義不斷擴張,且當局一再揚言逮捕,她仍拒絕離境並藏身國內某處持續推進民主運動。
中央社 ・ 1 天前
【本日焦點】日圓38年低點 國際精品淪「白菜價」/南極海底正在「放氣」研究團隊震驚/美中貿易戰升溫「川習會未取消」
本日Yahoo焦點為您精選5則網友最關注的重點新聞、1.日圓38年低點 國際精品淪「白菜價」 2.南極海底正在「放氣」研究團隊震驚 3.美中貿易戰升溫「川習會未取消」 4.工商界:若有感情的留不住 沒感情的更招不來 5.戒澱粉卻狂吃肉「糖尿病風險增4成」
Yahoo奇摩新聞編輯室 ・ 10 小時前石破茂戰後80年感想:不屈服民粹 政治家要有責任感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10日專電)日本首相石破茂今天發表他個人對「戰後80年」的感想。他從過去日本政府、議會的體制等分析為何當年無法避免戰爭,他強調:「絕不能屈服於不負責任的民粹主義,政治家不能隨波逐流、要有責任感」。
中央社 ・ 1 天前川普未獲諾貝爾和平獎 MAGA陣營支持者憤怒不滿
(中央社華盛頓10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報導,美國總統川普未獲得今年諾貝爾和平獎,引發「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陣營支持者的憤怒不滿。
中央社 ・ 1 天前
川普沒得諾貝爾和平獎 白宮批評:政治凌駕和平
(中央社華盛頓10日綜合外電報導)委內瑞拉反對派女性領袖馬查多今天獲頒2025年諾貝爾和平獎,美國總統川普則未獲獎,白宮通訊主任張振熙為此事批評挪威諾貝爾委員會,還宣稱他們將政治置於和平之上。
中央社 ・ 1 天前
唐從聖85歲失智母第三次動手術!40年前醫師再出手他讚嘆「是奇蹟」
藝人唐從聖85歲的母親是小腦受損的失智症患者,過去40年前與15年前都曾接受腦部手術,11日他發文透露母親因健康狀況惡化,經過兩周的檢查與觀察後,最終決定再次動刀,而讓他感到驚訝的是這次執刀的醫師和前兩次是同一位醫師,讓他感慨萬分。
中時新聞網 ・ 3 小時前
為何不是川普得獎?諾貝爾委員會主席這樣說
[NOWnews今日新聞]美國總統川普(DonaldTrump)從不掩飾他想贏得諾貝爾和平獎的渴望,白宮最近一週更是大力替川普造勢,在各種場合強調川普對和平的貢獻,然而,今(10)日諾貝爾和平獎揭曉,...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張俊雄告別式 賴總統、陳水扁、蔡英文將出席
(中央社記者林巧璉高雄10日電)總統府資政、前行政院長張俊雄9月27日辭世,民進高雄市部表示,張俊雄追思告別式明天在高雄市立殯儀館景行廳舉行,總統賴清德、前總統陳水扁、蔡英文都將親自出席追思。
中央社 ・ 1 天前NBA/傳衛少收到中國天價合約!比國王高4倍約4.4億
前MVP球星衛斯特布魯克(Russell Westbrook)休賽季至今尚未簽約,根據國王隊記者戴夫(Carmichael Dave)的消息,衛少收到來自中國的天價合約。 現年36歲的衛少上季在...
聯合新聞網(運動) ・ 1 天前
賴清德國慶演說「台灣主體性」出發:3核心精神點出「DPP」
[Newtalk新聞] 總統賴清德今(10)日以「變局中 奮起的新台灣」為題,發表國慶演說。對此,總統府發言人郭雅慧表示,今年演說整體來說是從台灣的主體性出發。她並指,演說的3個架構分別是,定義今年的時代意義與精神、在世界變局中充滿自信,以及點出身為元首的責任。 郭雅慧表示,去年國慶文告一開場是從113年前,有一群充滿理想抱負的人創立中華民國開始講起。今年則是直接破題,稱「中華民國國慶,祝福國家生日快樂」,等於破題之後一路從台灣的主體性出發,與世界對話。 郭雅慧接著說明演說的3個架構,第一,定義今年的三個時代意義、三個時代精神。首先,從民主的角度來講,今年是台灣民主化歷史性的一年,因為解嚴的天數在9月10號正式超越戒嚴統治的天數,也就是「民主換日線」;再者,在經濟面,總統用「繁榮」這個字,定義今年是崛起的一年,在世界各式各樣的挑戰中,台灣經濟持續突破、刷新了許多歷史紀錄;最後則是「和平」,定義今年同時是二戰終戰80週年,總統在演講中以二戰的啟示為例,結果顯示「團結必勝、侵略必敗、和平必須要靠實力」。 郭雅慧表示,演說的第一階段,是以「民主、繁榮、和平」三個核心精神,清楚定義並定位台灣這
新頭殼 ・ 1 天前
熱完要冷了?國慶連假Day2飆38℃熱到炸 下週「天氣突變時間點」曝光
國慶連假第2天,全台繼續熱翻!中央氣象署預報今(11日)氣溫上看38度,新北、台南發出高溫警示。氣象專家也提醒,這股「秋老虎」威力會一路撐到下週五(17日),不過下週六(18日)首波東北季風將報到,但台灣東側又有熱帶擾動虎視眈眈,冷熱交鋒可能讓天氣「大變臉」。
鏡週刊Mirror Media ・ 21 小時前
「Uncle-K」插旗台中!饕客開幕日吃爆「享半價優惠」爽省下2000元
全台首家正宗馬鈴薯排骨火鍋專門店「Uncle-K馬鈴薯排骨火鍋」,自2022年底起,Uncle-K以台灣市場少見的正統馬鈴薯排骨湯美味聞名,一年賣出的排骨就能堆疊出3座台北101大樓。國慶連假期間,「Uncle-K馬鈴薯排骨火鍋」將於台中公益路盛大開幕,10月9日、10月10日連續兩日推出「半價招待」,適逢國慶晚會在台中舉行,看完精彩表演直接來店大吃美食,延續歡樂氛圍,有顧客前往大快朵頤一餐就省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劉峻誠全球AI晶片先驅 台灣之光改變世界運算邏輯
三立新聞台《話時代人物》本週日(12日)晚間八點,將播出主持人鄭弘儀專訪耐能智慧創辦劉峻誠,他開的公司被世界媒體評價為在全世界半導體AI最領先的公司。所創辦的公司備受世界級的重視,美軍使用耐能的產品,例如Intel是CPU的代表、輝達是GPU的代表而耐能被認為是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