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生日快樂! 林佳龍:透過「總合外交」在挑戰中求突破
即時中心/顏一軒報導
今(10)日是台灣一年一度的國慶日,外交部長林佳龍在總統府內陪同總統賴清德、第一夫人吳玫如與副總統蕭美琴,接受各國來訪賓客與駐台使節的致賀。林佳龍表示,賴總統今(2025)年以「變局中 奮起的新台灣」為題,發布就任後第二年的國慶文告,宣布加速打造「台灣之盾」(T-Dome),強化國防能力及全社會防衛韌性。林佳龍同時細數過去上任外長後的施政成果,並感謝中央與地方不分派、企業界與全體國人,以各自的方式為台灣外交奉獻心力,拓展國際空間,讓台灣在世界中更加閃耀,「祝福我們的國家生日快樂」。
林佳龍說明,賴總統今年以「變局中 奮起的新台灣」為演說主題。他指出,今年是台灣民主化歷史性的一年!自1987年解嚴以來,台灣徹底揮別威權陰霾,昂首邁向自由與希望的未來。他同時強調,今年也是台灣崛起的一年!經濟表現展現強大韌性,經濟成長率高居亞洲四小龍之首,股市與外匯存底更屢創歷史新高,這些都是全體台灣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面對威權主義擴張,林佳龍提到,賴總統承諾將持續提升國防實力,打造「台灣之盾」,並強化全社會防衛韌性。更特別提到,台灣人民的力量從聯合國大會期間,在紐約時代廣場的自發性巨幅廣告,到花蓮災後成千上萬「鏟子超人」投入救災,台灣人用行動告訴世界,「我們是團結且充滿韌性的民族」。
林佳龍回顧,他上任外長這一年以來,深刻體會到外交挑戰的艱鉅,在中國持續打壓下,大家選擇勇敢向前,透過「總合外交」(Integrated Diplomacy)策略,努力走出屬於台灣的外交道路,並在挑戰中尋求突破;而他今年初更以總統特使身分率領產業代表赴我國堅實友邦帛琉、史瓦帝尼,盼藉此推動「經濟外交」與「榮邦計畫」(Diplomatic Allies Prosperity Project)創造台帛、台史互利共榮。
林佳龍說,下半年外交部也與文化部攜手啟動「歐洲台灣文化年」,出席故宮在捷克的特展開幕儀式,以及赴波蘭參與華沙安全論壇,以「重塑全球民主供應鏈」為題發表專題演說,闡述台灣將以科技實力與民主價值,成為歐洲與全球值得信賴的關鍵夥伴。
同時,林佳龍透露,他也在下半年多次出訪,走訪9個非邦交國,這些外交突破也要感謝多年來民主同盟國家對台灣的支持與信任;而截至今天,除了海地外,已完成11個邦交國的訪問。
最後,林佳龍指出,外交部各駐外館處這幾天在陸續舉辦國慶酒會。其中,奧地利代表處的一段插曲獲得國內外的肯定,我國駐奧地利大使劉玄詠在國慶酒會上,臨時受邀上台指揮奧地利樂隊,在毫無排練下帶來完美演出,贏得滿堂喝采,更展現台灣軟實力外交的最佳典範。
原文出處:快新聞/台灣生日快樂! 林佳龍:透過「總合外交」在挑戰中求突破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
CABEI駐台辦事處喬遷揭牌 林佳龍:深化台灣與中美洲合作交流
外交部與慈濟簽署MOU 林佳龍:展現台灣良善力量回饋世界的決心
台巴共慶雙十! 賴總統、林佳龍歡迎巴國國會訪團抵台
其他人也在看

塑膠製品堆滿海岸 淨灘見證心靈震撼
如果說茹素護生,那麼淨灘就是愛護大地,來看馬來西亞慈濟吉打校友親子人文班,大手牽小手 前往港口的勒曼海灘,清出各種海洋廢棄物。慈濟志工:「清淨 回收 有大用。」三句詞彙,是環保精神與方法,慈濟吉打...
大愛電視 ・ 15 小時前


大葉大學舉辦火災風險量化評估工具專家講習會歡迎報名
為推動火災風險評估的科學化與制度化,由中華民國消防設備師(士)協會、大葉大學環境與安全工程學系共同主辦的「火災風險量化評估工具專家講習會」,將於十月十七日下午在大葉大學舉辦,即日起開放報名,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jQRxeurChhAXfbKF7。本次講習會將介紹最新研發的「火災風險量化評估工具」,結合故障樹分析(FTA)、事件樹分析(ETA)、層級防護分析(LOPA)與期望損失模型(E[L]),可協助設計單位、審查機關與業主量化最大可能損失(MPL)、期望財損(E[L])、生命風險期望值(ERL)等重要指標,進一步強化公共安全決策的科學性與透明度。中華民國消防設備師(士)協會理事長何岫璁表示,火災風險量化工具的導入,不僅是消防工程的技術革新,更是 ...
台灣新生報 ・ 7 小時前
有愛的早餐店 設立"鏟土超人"歇腳處
光復災區,歷經一場大水患後,百廢待興,隨著挨家挨戶清掃告一段落,慈濟慰問關懷行動,持續進行。畫面中這一位早餐店老闆娘古小姐,本身是人工造口追蹤患者,在花蓮慈濟醫院就診,獲得良好控制,無奈面對天災肆...
大愛電視 ・ 16 小時前

高市早苗親筆信送到!日華懇向賴總統轉交花蓮捐款目錄
日本國會最大跨派友台團體「日華議員懇談會」(日華懇)訪團今天(10日)舉行記者會,確認自民新任總裁高市早苗致民進主席、總統賴清德的親筆信,已由訪團正式轉交賴總統。另外,日華懇訪團也在與賴總統的午餐會中,轉交花蓮洪災的捐款目錄,並當面報告日本國土省已同意提供「投入式水位觀測浮標」,協助花蓮堰塞湖
自由時報 ・ 1 天前預算遭刪難宣傳 林佳龍感謝「分享超人」讓世界看見台灣
適逢雙十國慶,外交部長林佳龍昨(9)日晚間透過社群媒體表示,外交部每年都會拍攝國慶影片,藉由影像呈現台灣的運動活力、科技創新、文化底蘊與壯麗地景,讓世界看見台灣、認識台灣,儘管今年宣傳預算遭刪減,但他要特別感謝廣大「分享超人」踴躍轉傳影片,讓世界看見台灣。
自由時報 ・ 1 天前


獨/救護車載中風患者 半路遭機車竄出撞上
新北市民間救護車,從社福機構要接一名中風,引發癲癇高燒的患者到醫院,結果在半路被突然衝出來的機車撞上,當場車體凹陷變形,只是明明當下救護車有鳴笛,經過路口,仍被撞,就算對方供稱沒聽到鳴笛聲,也可能因為沒禮讓遭吊銷駕照。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大陸批賴清德國慶演說「危險製造者」
(記者簡玲穎台北報導)總統賴清德10日發表國慶講話,雖未再提及「兩岸互不隸屬」,但仍引起中國大陸強烈批評。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下午表示,賴清德的講話顛倒黑白,混淆視聽,翻炒「民主對抗威權」謊言,老調...
自立晚報 ・ 20 小時前
總統賴清德國慶演說 提51次台灣、2次中華民國
今(10)日是雙十國慶日,總統賴清德發表上任後第2次國慶文告,主題是「變局中奮起的新台灣」。總統賴清德肯定台灣半導體等產業帶頭締造的經濟成果相當亮眼。而兩岸議題部分,總統賴清德再度向中國喊話,應共同維護台海與印太和平,但未談到「互不隸屬」,篇幅也較以往縮減,演說中提及「台灣」則高達51次。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男星手滑傳恩愛照洩戀情 女方爆是食品科技公司CEO
38歲韓國男星丁一宇演出《擁抱太陽的月亮》、《灰姑娘與四騎士》走紅,是不少粉絲心中的夢中情人,挺過腦動脈瘤的他,昨(9日)疑似在IG手滑上傳和女友約會互拍的照片,還寫下「好日子」並標註女方帳號,女方被起底是食品科技公司CEO,而丁一宇公司未正面回應,形同默認。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民報創辦人嘆「黃國昌變這樣」她揭獨派內幕
[NOWnews今日新聞]民眾主席黃國昌近期遭爆疑似養狗仔大量跟監政敵,《民報》、《菱傳媒》都捲入風波,而《民報》創辦人陳永興昨(9)晚投書媒體感嘆「真的沒想到當時的黃國昌會變成今天這種樣子」。對此...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
認證內有網軍?郝龍斌自稱遭攻擊 羅智強急喊:我的感受更深
即時中心/高睿鴻報導國民即將改選主席,且競爭者眾多,除了前立委鄭麗文、前台北市長郝龍斌、「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等熱門人選,現任立委羅智強也積極為自己造勢。而隨著改選日逼近,藍營的內部對立似乎愈趨檯面化,郝龍斌昨(9)日更突然發文稱,自己最近被「地下境外網軍」攻擊,強度甚至超越國家隊等級,出乎他的意料;郝甚至質疑,是否為內候選人動員?對此,羅智強今(10)天受訪時回應說:「我的感受應該更深吧?」。
民視 ・ 1 天前
書寫和平!延平郡王祠台日筆墨共舞 長崎大學生揮毫「非核非戰」
筆墨傳情、音樂傳心!今(10)日雙十連假第一天,台南延平郡王祠有一場別開生面的文化盛會《祈願台灣和平》。日本「WA Project TAISHI」書法家協會率長崎大學書法社學生來訪,與台灣知名書法家陳世憲老師連袂揮毫,並結合南市民族管絃樂團現場演奏,以書法與音樂跨界合作,傳遞和平信念、深化台日文化情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外交部嚴正駁斥北京抹黑 重申「台灣與中國互不隸屬」是國際事實
[Newtalk新聞] 總統賴清德今(10)日上午發表就任後第二次國慶演說,強調將加速打造「台灣之盾」,展現守護國家安全與民主決心,卻遭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批評為「戰爭製造者」。對此,外交部嚴正重申,中華民國台灣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對等存在、互不隸屬,是國際社會公認的客觀現狀與事實,也是台灣人民向來的堅定共識。 外交部指出,二戰結束後具國際法效力的《舊金山和約》早已取代《開羅宣言》與《波茲坦公告》等政治聲明,該和約並未將台灣交予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共和國自成立以來從未一日統治過台灣,更無權在國際場合代表台灣發言。外交部呼籲北京當局應停止利用所謂「三個80週年」從事統戰與法律戰,不應藉機否定台灣主權地位或混淆國際視聽。 針對中國長期曲解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外交部再次嚴正駁斥指出,該決議僅處理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全文並未提及台灣,更未授權中國代表台灣。外交部強調,中方藉此打壓台灣國際參與的作法已違反國際規範,呼籲各國拒絕中國脅迫,正視台灣在國際社會的正當地位與貢獻。 外交部也引述賴總統今日在國慶演說中表示,民主台灣是印太和平穩定的重要樞紐,將持續與國際夥伴合作,維持現狀、守護台海
新頭殼 ・ 1 天前
潘禮德專訪2/11歲遇上赤柬 全家被下放勞改:以為去夏令營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策展人林木材說,過往關於大屠殺的紀錄片,例如朗茲曼拍攝納粹集中營的《浩劫》(Shoah),多半圍繞倖存者說法,沒人拍攝加害者或探討邪惡的本質,潘禮德的《S21:赤柬殺人機器》(S21: The Khmer Rouge Killing Machine)是第一部拍攝加害者,且將加害者、受害者並置於畫面中的紀錄片,讓加害者回到原地,重演如何執行關押、殺戮等細節,並討論加害者為什麼會相信獨裁者的說法?此片成為潘禮德的代表作,引爆國際討論紀錄片倫理、正義等議題,甚至影響了後續講述印尼九三○大屠殺、入圍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的《殺人一舉》(The Act of Killing)。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7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