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榮桃園分院與開南大學推動多面向合作 完善臨床與學術發展環境
台北榮民總醫院桃園分院與開南大學於昨(17)日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攜手推動健康照護、醫療教育及科技應用等跨領域合作,共同打造更完善的臨床與學術發展環境。
北榮桃園分院提及,此次合作涵蓋人才培育、產學合作、研究推動、課程共授、臨床教學、實習與見習機會建立等多項面向。透過雙方資源共享與長期策略合作,可望促進臨床第一線與高等教育端更緊密的連結,並加速健康科技、護理教育與智慧照護的相關研究與教學的創新發展。
北榮桃園分院院長彭家勛表示,非常高興能與開南大學建立合作關係,期待透過此次簽署,將醫療場域的臨床經驗與學術端的研究創新充分結合,為病人、醫療人員與社區民眾帶來更實質且長遠的助益。
開南大學也強調,透過合作,學生將有更多走入醫療場域的學習機會;雙方也將共同推動跨領域課程與研究,強化健康產業相關人才的實務能力與競爭力。未來合作範疇將依據MOU持續擴大,包括健康照護技術與醫療資訊整合、自律神經與壓力管以及沉浸式科技,如VR、AI音療的創新研究;同時也將深化課程共授、專題培育與產業鏈結,並強化臨床技能訓練、職涯銜接與實務教學,以打造更完整的專業培育環境。
北榮桃園分院與開南大學皆表示,此次簽署是雙方長期合作的重要起點,未來將攜手推動醫療與教育的創新與升級,為社會創造更高的健康福祉。
更多桃園電子報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張善政參加桃園慈護宮「酬恩五朝圓醮」 上香祈求媽祖庇佑萬民
桃園慈護宮「酬恩五朝圓醮」系列活動中的「請水禁壇」與「圓醮起功」十八日清晨三時於廟珵內大殿舉行。桃園市長張善政在立委萬美玲及主委簡征潭和慈護宮管理委員會理監事們一同向媽祖及上天秉報醮儀圓滿完成並酬謝天恩。張善政循禮入廟參拜,祈求桃園風調雨順、四境安康,也關心廟務運作與本次圓醮籌辦情形,並感謝廟方多年在宗教文化與社會公益上的付出與貢獻。民政局表示,慈護宮開基媽祖香火綿延逾300年,是桃園重要信仰中心。慈護宮因廟體年久,廟方於105年至106年間進行修護工程,108年舉辦建醮大典;今(114)年依科儀再度舉行五朝圓醮,藉盛典向神明表達感謝,期盼庇佑桃園持續平安順利、地方繁榮和樂。慈護宮主委簡征潭說,「請水禁壇」與「圓醮起功」為道教科儀,也是醮儀類的法事節目之一,多用在重大祭典或三朝以上的醮科。「請水」即以法水灑淨,目的在掃除壇場一切邪魔穢氣,使醮主、會首等參拜人員可以一身清淨、滌除邪慮、齋心侍神;「禁壇」則是將壇之五方結界,使凡境轉化為聖境,恭迎上聖高真降臨壇場。「圓醮起功」是慈護宮「酬恩五朝圓醮」系列活動中的一個重要儀式,於二0二五年十一月十八日(農曆乙巳年十一月十八日)凌晨三點十五分開
台灣好新聞 ・ 17 小時前
慈護宮五朝圓醮庇佑桃園平安 張善政肯定廟方為宗教文化付出
桃園市長張善政今(18)日上午前往桃園區,出席「桃園慈護宮乙巳年酬恩五朝圓醮」。張善政抵達後循禮入廟參拜,祈求桃園風調雨順、四境安康,也關心廟務運作與此次圓醮籌辦情形,並感謝廟方多年在宗教文化與社會公益上的付出與貢獻。 民政局表示,慈護宮開基媽祖香火綿延逾300年,是桃園重要信仰中心。
桃園電子報 ・ 18 小時前

惹到道奇巨星大谷翔平?因為「這件事」不再向教士隊致意!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MLB美國職棒洛杉磯道奇日籍巨星大谷翔平在比賽首次上場打擊前都會向敵隊摸一下頭盔致意,不過近日在網路上出現大谷翔平不和教士隊致意的話題,原因竟和「這件事」有關。
FTV Sports ・ 10 小時前
中國人脆問台人「回歸中國擔憂什麼」?香港人冷回網讚翻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中國近期對台灣文攻武嚇不斷,除了頻繁軍演製造區域緊張外,對台民眾也積極在各領域進行統戰。對此,一名中國人透過Threads發文,指出想聽聽台灣人對於回歸中國的擔憂是什麼。除了引發熱議之外,更有香港人冷回 1 句話,讓網友笑翻。
民視 ・ 1 天前
醫生提醒:肺癌早期不是咳嗽,這6大異常才是真正的「早期警報」
肺癌早期症狀常被誤解為咳嗽或咳血,但醫界一再強調,真正讓肺癌難纏的,是它在初期幾乎「無聲無息」的特性。專家提醒,肺癌早期的 6 大異常往往不是咳嗽,而是細微卻明確的身體訊號,若被忽略,等咳嗽出現時通常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期。(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親媽教得好!汪小菲妻Mandy首洩「大S生前託付」:我一直在做
大S(徐熙媛)2月於日本病逝後,留下的一雙兒女「玥兒」、「箖箖」目前由生父汪小菲及現任妻子Mandy(馬筱梅)照顧。Mandy對姐弟倆的悉心照顧外界有目共睹,她也被網友盛讚是「後媽最佳人選」。Mandy近日在直播罕見提起大S,大讚對方將孩子教得很好,也透露自己一直在做大S生前委託她的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WBC》韓國投手2戰多達23次四死球 韓媒批判:與日本實力差距很大
韓國隊昨天在與日本隊的強化試合比賽打成7比7平手,中止對戰10連敗,2場比賽以1勝1 和作收,韓國隊2戰出現23個四死球,讓韓媒大力檢討。
TSNA ・ 1 天前


大腸癌盯上年輕人!醫曝45%患者「首個症狀」:不要拖
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近日說,醫學界發現,20~40歲的年輕人,大腸癌發生率暴增;他特別提到,有45%的年輕大腸癌患者首個症狀就是「便血」,民眾若發現症狀千萬不要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陶晶瑩親向范姜彥豐致歉!認了「錯誤判斷」直播親揭2人私訊對話
資深主持人陶晶瑩近日因評論粿粿與范姜彥豐婚變事件,再度成為話題焦點。她先前在節目中提到,范姜彥豐於「天后闆妹」直播時飲用名為「小王秘蜜粿果綠」的飲品,還微笑稱「好喝」,讓她直言這舉動恐被誤解為「拿婚姻傷口開玩笑」,對形象不利。此番言論引發外界兩極反應,陶晶瑩今(18日)也於節目中主動道歉,並親自范姜彥豐傳訊致歉,坦言:「我做了錯誤的判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好冷!東北季風發威「這2天」最有感 下波冷空氣報到時間曝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中央氣象署預報員黃恩鴻今(17)日下午說明,今天到週五(21日)前受東北季風影響,特別在週三(19日)及週四(20日)清晨預估是冷空氣影響最明顯的時候,隨後週末則是東北季風稍減弱,溫度也會有明顯回溫;下週一(24日)起下波東北季風又南下,但預估和這波相比較弱,溫度變化不會那麼明顯。
民視 ・ 11 小時前
陽明山「向天蝦」(鵠沼枝額蟲)大爆發 想「上山追蝦」要把握時間
最近接連幾個颱風帶來的環流,與東北季風產生的「共伴效應」,所帶來的大量雨水,讓大屯山區的向天池達到滿水位,也讓鵠沼枝額蟲(別名向天蝦)大爆發,吸引一波波的登山客上山,只為一睹「綠色小精靈」的風采,而看著這些在池水中悠哉游來游去的小生命,直呼好可愛;還有登山客利用向天蝦的向光性,在暗夜裡點著頭燈,只見向天蝦群聚湧來好不壯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油車萬元開銷、開特斯拉年省15萬起!買屋有充電樁別高興太早:問清楚是「出線」還「全套」|好宅報報
根據「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統計報告指出,臺灣自2020年起,純電動車(BEV)登記數突破1萬輛並開始顯著攀升,截至2024年底,登記數已近十萬台(96,367輛),普及率1.1%(整體小客貨登記數約840萬輛),隨著電動車牌照稅開徵與貨物稅減免確定延至2030年,預料將會有更多民眾投入電動車車主行列。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20 小時前
不是日本!這國家「中國客變少了」 當地人鬆口氣讚:挺好的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國會答辯中明確指出,台海若爆發武力衝突,可能構成日本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等同日本可能出兵,發言引起中國強烈反彈,罕見發布「禁日令」呼籲公民暫時勿前往日本。其實不僅日本,前往泰國旅遊的中國人也大幅度下滑,但比起政府的頭痛,泰國人卻開心表示「其實挺好的」。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8 小時前
披薩店公審台人惹義大利市長震怒!她見1事驚「台灣國際地位」變了
生活中心/曾郁雅報導日前一群台灣遊客飛往義大利一間披薩用餐,沒想到疑似因為16人只叫了5份披薩、3杯啤酒,讓當地披薩店老闆直接把整群團客的清晰面貌全錄下,甚至直接在現場公審、但由於台灣旅客聽不懂老闆所說的外語內容,還對鏡頭比YA、豎起大拇哥,老闆最後卻不留情喊「台灣滾吧」,影片公開後大炎上、讓餐廳老闆緊急道歉,可當下老闆又喊出自己跟「中國、台灣」道歉,讓網友再度看傻眼,事態持續延燒更讓蒙特卡丁尼市的市長德羅索(Claudio Del Rosso)出面緩頰、透露將見「台灣代表」一起解決這次事件,對此台灣財經網美胡采蘋就感歎台灣現在國際地位「稍微有點太高了」。
民視 ・ 1 天前
全台有感降溫!明後天會更冷 氣象署曝這天回暖
受東北季風影響,全台今(18)日降溫,天氣明顯偏涼,最低溫來到16度左右。雨勢方面在基隆北海岸、宜蘭地區及大台北地區都出現局部大雨或豪雨。中央氣象署指出,這波降溫會一直持續到週五,到週六、日東北季風稍...
華視 ・ 16 小時前
反骨男孩藝人全解約!老闆酷炫親口證實 「大家各自安好」
[FTNN新聞網]記者黃鈺晴/綜合報導YouTuber團體「反骨男孩Wackyboys」近年來風波不斷,團體中的核心成員孫生、蕾菈、瑋哥等人也陸續解約。如今「反骨男孩」藝...
FTNN新聞網 ・ 12 小時前
傳中國赴日機票「取消近50萬張」 旅日達人:大家應該知道要做什麼了吧
中國北京當局不滿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說」,對中國公民發出公告要求「避免赴日」,中國3大國籍航空也開放免費取消機票。今(18日)有消息指出,截至目前已有超過49萬張赴日機票被取消。旅日達人林氏璧分析,若情勢持續緊張,退票的人可能越來越多,「大家應該知道要做什麼了吧」。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0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