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益驅動下的隱憂 中國製造真是最好的嗎?
我想全世界都會認同中國建設公司在全球項目中的快速擴張帶來經濟效益,但不可否認的,其工程品質往往引發質疑,尤其在追求利益時忽略使用者安全。近期峇里島玻璃電梯工程被暫停,不僅因環境破壞,還因未取得許可暴露潛在風險。這一事件讓人聯想到中國國內的多起事故,顯示一些公司利益優先,罔顧安全。從這一論點延伸,若峇里島項目由中國建築公司主導,大家對其建設品質會有信心嗎?試問,當安全成為次要考慮,我們還敢踏上這些設施嗎?本文將從工程品質角度剖析事件,舉實際事例,並探討其對公眾信心的影響。
峇里島事件的背景凸顯了品質擔憂。這項182米高的玻璃電梯由中國開世集團承建,旨在便利遊客抵達精靈海灘,縮短45至60分鐘的徒步時間。工程造價1200萬美元,預期提升收入。然而,施工切穿暴龍懸崖,不僅破壞景觀,還加劇侵蝕風險。當局發現項目未獲許可,即下令停工。參議員尼露·賈蘭蒂克警告風險過高,居民抱怨遊客本為自然而來,非坐電梯。網民批評這愚蠢,恐讓峇里島變成高樓叢林。更深層的是,電梯若建成,在浪高洶湧的海灘,可能增加溺水事故。未經許可的建設,難道不讓人質疑其安全標準嗎?
這種擔憂在中國國內並不陌生,多起事故顯示一些建設公司利益優先,忽略安全。無錫高架橋坍塌事件是典型。2019年,這座由中國企業建造的橋樑突然倒塌,造成3死2傷。調查顯示,超載是導火線,但根源在於施工時偷工減料,鋼筋不足,設計缺陷未修。該橋為交通要道,追求快速完工以獲利,卻忽視承重測試。官方報告指出,公司為節省成本,罔顧安全規範。這不僅是交通事故,更是利益驅動的後果。試想,如果類似心態應用於旅遊設施,後果將多麼嚴重?
另一例是張家界玻璃橋的安全隱患。2016年建成後,這座由中國企業設計的橋樑雖吸引遊客,但曾因玻璃裂縫和晃動問題多次關閉。2016年開通不久,即因強風暫停,後續報告顯示,部分玻璃面板安裝不穩,支撐結構有缺陷。公司為趕工期,忽略風荷載測試,優先經濟回報。雖然未釀大禍,但遊客投訴恐慌體驗,環保團體指這反映了品質低劣。難道遊客的生命就該賭在這樣的「捷徑」上?
這些事例延伸至峇里島,讓人對開世集團的項目信心動搖。國內事故顯示,利益優先往往導致偷工減料:在無錫,節省成本釀災;在張家界,趕工忽略測試。峇里島電梯未獲許可,施工已切穿懸崖,若有結構缺陷,182米高度的玻璃設施在地震頻發區,會安全嗎?居民擔心侵蝕加劇,遊客恐增加事故。開世集團作為中國公司,其海外項目若延續國內模式,大家會有信心嗎?畢竟,精靈海灘的陡峭地形和禁止游泳規定,已是風險,若再加品質隱憂,豈非雪上加霜?
公眾信心的缺失不僅限於事件本身。中國建設公司在全球的聲譽,常因類似問題受損。峇里島停工後,社群媒體充斥質疑:如果國內橋樑都能坍塌,海外電梯憑什麼可靠?這延伸出更廣判斷:當公司以利潤為先,安全成犧牲品,我們如何信任?居民瑪德·瑟迪安納的抱怨,反映了這種不信任:遊客要自然,不是危險的便利。
最後,筆者認為中國建設公司的工程品質隱憂,如無錫橋坍和張家界橋隱患,顯示利益優先忽略安全。延伸至峇里島,大家對此建設的信心自然動搖。面對如此的景況讀者們又是如何想的呢?是求有再求好還是認為人命關天當然要做便要做到最好?
作者》小蟻人 香港青年。參與反送中運動,目前在台。
其他人也在看

對台攻勢加劇!陸委會揭露滲透六大手法:目標從軍隊涵蓋到一般民眾...配合滲透遭起訴人數翻6倍!
陸委會說,2022年台灣因中國大陸滲透行為而被起訴的人數為28人,到2023年共有86人,而2024年幾乎倍增至168人,司法數據顯示對台滲透加劇,滲透目標則涵蓋軍隊到一般民眾,高階官員、軍事將領到低階士官、士兵等。
放言 Fount Media ・ 1 天前
金曲歌王印尼遇水災停電!回台又爆「水痘+蕁麻疹」驚喊:大難不死
金曲客語歌王黃子軒近日與「山平快樂團 Slow Train」遠赴印尼峇里島,與竹製樂器音樂家Rizal Hadi攜手創作並錄製全新EP《BALI》。出發前適逢印尼局勢動盪,一行人心情忐忑不安;抵達後又連遇豪雨、水災與停電等突發狀況;更慘的是,回國後陸續出現感冒、水痘與蕁麻疹等症狀,黃子軒打趣說:「天災、人禍、病痛都遇上,想必大難不死必有佳作!」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俄襲擊烏克蘭敖德薩港口及能源設施 近4萬戶停電
(中央社基輔17日綜合外電報導)烏克蘭緊急救援部門今天表示,俄羅斯對烏克蘭南部敖德薩(Odesa)地區發動襲擊,引發港口和能源基礎設施大火,有近4萬戶停電。
中央社 ・ 1 天前洪耀南專欄》四中全會人事 真正被「封住」的不是習近平,而是政治局
當制度被掏空,權力回縮至密室決策 二十大四中全會,表面看來風平浪靜的人事安排,實則暗藏一場深層次的制度地震。 中央委員雖有遞補,但政治局席次依舊懸缺;軍委副主席張升民獲任,卻破例未入政治局。這兩項不尋常的安排釋放出一個關鍵訊號:制度仍在運行,卻逐步失去功能;形式依舊,實質已變。 坊間流傳「習近平人事權被封住」的說法,習只有拉人下馬的權力,沒有派人上位的權力,看似合理,卻忽略了關鍵問題:真正被封住的不是習近平,而是政治局的制度角色本身。 政治局不補:因為政治局已不是習近平的工具 歷史上,中央全會「屆中增補政治局委員」的情況屢見不鮮:自王明(1931)、彭德懷(1936),到鄧小平、林彪(1955),再到黃菊(1994)、張春賢(2012),歷史上至少有七、八次先例。 但此次四中全會,即便面對中委大規模出缺、軍委高層重整,卻只補部分中委、不補政治局。這並非制度無據可循,而是刻意為之。 自2017年孫政才落馬後,政治局首次出現「不補」的先例,如今再度發生,已非偶發,而成趨勢。背後原因無他,補與不補已無制度功能可言——因為政治局已不再是決策中樞。 今日的重大決策,早已轉入國安委、外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中國外交部火力全開 X平台狂轟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言論
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台灣有事言論,中國不斷升高反擊力道,中國外交部也日本網友常用的境外社群媒體X平台展開宣傳戰。繼中國外交部在官方帳號揚言,觸及中國底線的行為將落得「頭破血流」的下場後,發言人毛寧、林劍也陸續配合發布英日版雙語內容。
太報 ・ 1 天前

惹到道奇巨星大谷翔平?因為「這件事」不再向教士隊致意!
體育中心/綜合報導MLB美國職棒洛杉磯道奇日籍巨星大谷翔平在比賽首次上場打擊前都會向敵隊摸一下頭盔致意,不過近日在網路上出現大谷翔平不和教士隊致意的話題,原因竟和「這件事」有關。
FTV Sports ・ 12 小時前
醫生提醒:肺癌早期不是咳嗽,這6大異常才是真正的「早期警報」
肺癌早期症狀常被誤解為咳嗽或咳血,但醫界一再強調,真正讓肺癌難纏的,是它在初期幾乎「無聲無息」的特性。專家提醒,肺癌早期的 6 大異常往往不是咳嗽,而是細微卻明確的身體訊號,若被忽略,等咳嗽出現時通常已經錯過黃金治療期。(記者唐家興)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1 小時前
劉書宏爆被健身教練打到「骨裂發炎」!經紀人發聲曝近況
劉書宏9月初突在社群上透露「肋骨骨裂」的消息、暴瘦4公斤,當時絕口不提原因,18日有新聞傳出,他和健身教練好友蔣政8月底起爭執,雙方大打出手,但劉書宏體力不及對方、並且受了重傷。對此,劉書宏經紀人表示,「謝謝你們的關心,目前恢復都很良好,受傷的過程沒有特別要跟大家交代的細節。」
中時新聞網 ・ 11 小時前
親媽教得好!汪小菲妻Mandy首洩「大S生前託付」:我一直在做
大S(徐熙媛)2月於日本病逝後,留下的一雙兒女「玥兒」、「箖箖」目前由生父汪小菲及現任妻子Mandy(馬筱梅)照顧。Mandy對姐弟倆的悉心照顧外界有目共睹,她也被網友盛讚是「後媽最佳人選」。Mandy近日在直播罕見提起大S,大讚對方將孩子教得很好,也透露自己一直在做大S生前委託她的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大腸癌盯上年輕人!醫曝45%患者「首個症狀」:不要拖
大腸癌有年輕化趨勢!胸腔暨重症科醫師黃軒近日說,醫學界發現,20~40歲的年輕人,大腸癌發生率暴增;他特別提到,有45%的年輕大腸癌患者首個症狀就是「便血」,民眾若發現症狀千萬不要拖。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0 小時前
好冷!東北季風發威「這2天」最有感 下波冷空氣報到時間曝
即時中心/潘柏廷報導中央氣象署預報員黃恩鴻今(17)日下午說明,今天到週五(21日)前受東北季風影響,特別在週三(19日)及週四(20日)清晨預估是冷空氣影響最明顯的時候,隨後週末則是東北季風稍減弱,溫度也會有明顯回溫;下週一(24日)起下波東北季風又南下,但預估和這波相比較弱,溫度變化不會那麼明顯。
民視 ・ 12 小時前
陶晶瑩親向范姜彥豐致歉!認了「錯誤判斷」直播親揭2人私訊對話
資深主持人陶晶瑩近日因評論粿粿與范姜彥豐婚變事件,再度成為話題焦點。她先前在節目中提到,范姜彥豐於「天后闆妹」直播時飲用名為「小王秘蜜粿果綠」的飲品,還微笑稱「好喝」,讓她直言這舉動恐被誤解為「拿婚姻傷口開玩笑」,對形象不利。此番言論引發外界兩極反應,陶晶瑩今(18日)也於節目中主動道歉,並親自范姜彥豐傳訊致歉,坦言:「我做了錯誤的判斷。」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9 小時前
陽明山「向天蝦」(鵠沼枝額蟲)大爆發 想「上山追蝦」要把握時間
最近接連幾個颱風帶來的環流,與東北季風產生的「共伴效應」,所帶來的大量雨水,讓大屯山區的向天池達到滿水位,也讓鵠沼枝額蟲(別名向天蝦)大爆發,吸引一波波的登山客上山,只為一睹「綠色小精靈」的風采,而看著這些在池水中悠哉游來游去的小生命,直呼好可愛;還有登山客利用向天蝦的向光性,在暗夜裡點著頭燈,只見向天蝦群聚湧來好不壯觀。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1 小時前
油車萬元開銷、開特斯拉年省15萬起!買屋有充電樁別高興太早:問清楚是「出線」還「全套」|好宅報報
根據「財團法人車輛研究測試中心」統計報告指出,臺灣自2020年起,純電動車(BEV)登記數突破1萬輛並開始顯著攀升,截至2024年底,登記數已近十萬台(96,367輛),普及率1.1%(整體小客貨登記數約840萬輛),隨著電動車牌照稅開徵與貨物稅減免確定延至2030年,預料將會有更多民眾投入電動車車主行列。
Yahoo奇摩房地產編輯部 ・ 21 小時前
不是日本!這國家「中國客變少了」 當地人鬆口氣讚:挺好的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國會答辯中明確指出,台海若爆發武力衝突,可能構成日本可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存亡危機事態」,等同日本可能出兵,發言引起中國強烈反彈,罕見發布「禁日令」呼籲公民暫時勿前往日本。其實不僅日本,前往泰國旅遊的中國人也大幅度下滑,但比起政府的頭痛,泰國人卻開心表示「其實挺好的」。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9 小時前
披薩店公審台人惹義大利市長震怒!她見1事驚「台灣國際地位」變了
生活中心/曾郁雅報導日前一群台灣遊客飛往義大利一間披薩用餐,沒想到疑似因為16人只叫了5份披薩、3杯啤酒,讓當地披薩店老闆直接把整群團客的清晰面貌全錄下,甚至直接在現場公審、但由於台灣旅客聽不懂老闆所說的外語內容,還對鏡頭比YA、豎起大拇哥,老闆最後卻不留情喊「台灣滾吧」,影片公開後大炎上、讓餐廳老闆緊急道歉,可當下老闆又喊出自己跟「中國、台灣」道歉,讓網友再度看傻眼,事態持續延燒更讓蒙特卡丁尼市的市長德羅索(Claudio Del Rosso)出面緩頰、透露將見「台灣代表」一起解決這次事件,對此台灣財經網美胡采蘋就感歎台灣現在國際地位「稍微有點太高了」。
民視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