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也在看


花蓮光復堰塞湖新水位計啟用 蓄水量下修至155萬噸
(中央社記者張祈花蓮縣11日電)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導致壩體潰決,水位計經重新安裝、運用小型無人船進行水下測量,今天測量發現淤沙嚴重,最大水深約20公尺,蓄水量下修為155萬噸,蓄水量明顯降低。
中央社 ・ 1 天前
馬太鞍溪堰塞湖重裝水位計!最新測量出爐:水量剩溢流前1.7%
[Newtalk新聞] 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造成重創花蓮光復鄉,原本安裝在湖內的水位計也因而滅失,對此,農業部林業保育署指出,在空勤總隊直升機協助下,於9日重新安裝水位計,並運用吊掛小型無人船(USV)進行堰塞湖水下測量作業,今(11)日完成測量解算,發現堰塞湖最大水深約20公尺,蓄水量僅剩約155萬噸,蓄水量已明顯降低,約為溢流前水量的1.7%。 林業署指出,樺加沙颱風來襲,引發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並導致壩體潰決後,原本安裝在湖內的水位計也因而滅失,因此請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專業團隊,在空勤總隊直升機協助下,於10月9日重新安裝水位計,並運用吊掛小型無人船(USV)進行堰塞湖水下測量作業,並於今日完成測量解算,發現與日前在災後僅能依據航攝與無人機空拍比對湖面水線所推估的蓄水量,已明顯降低。 至於堰塞湖蓄水量大幅減少的原因,經分析應是受樺加沙颱風引發堰塞湖壩體溢流沖刷下切過程中,大量土方崩落至湖區;以及堰塞湖周遭坡面崩積土石在颱風及災後持續滾落下移,與馬太鞍溪上游溪水持續夾帶大量泥沙入湖等原因所導致。 根據測量資料,今日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高程1019.7公尺,壩體遭溢流下切後至今水位高程已
新頭殼 ・ 1 天前花蓮洪災湧入近30萬筆愛心 專案募款破11億
(中央社記者沈佩瑤台北11日電)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致災,花蓮光復地區受災戶超過1800戶,衛福部公布「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專案募款」最新統計,截至10月9日,已累計湧入超過新台幣11億元善款。
中央社 ・ 1 天前

空拍直擊!堰塞湖最新觀測出爐 蓄水量剩1.7%
即時中心/温芸萱報導花蓮馬太鞍溪上游堰塞湖上月23日溢流,重創光復鄉。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12)日最新空拍觀測指出,目前湖水高程約1019.7公尺,面積12.6公頃,水位比溢流前下降超過119公尺,近半個月幾乎沒變化。最新測量蓄水量約155萬噸,只剩當初的1.7%。壩體和水流目前穩定,但邊坡仍可能崩塌、下游淤積嚴重,林保署強調,現仍維持紅色警戒,提醒民眾不要靠近危險區域。
民視 ・ 3 小時前堰塞湖溢流淹沒農田 農業部:重劃是復育最好方式
馬太鞍溪堰塞湖淹沒光復、鳳林約800公頃農田,如何再生復育,持續受到關注。農業部部長陳駿季今天(12日)表示,由於土砂淹蓋的厚度,從幾10公分、甚至達到5、6公尺,處理有相當難度,清除600萬噸土砂至少耗時3年。因此,農田重劃是目前評估最好、最長久的方式。 農業部部長陳駿季說:『(原音)曾經有人提到說要把它全部移除,但是全部移除是最大的工程,因為600萬噸的這些土砂你必須要有暫置點;清除時間也非常非常的長,可能3年是一個起碼的一個估計。另外一個可能就是原地籍重劃,那原地籍重劃相對的可以移除部分的土砂,可是原地籍重劃的時候也會考慮到有一些在田裡面已經有一些住宅的時候,我們要怎麼處理,這個是我們也必須考量的。那最好和最長久的方法就是做農田的重劃。』 陳駿季也指出,對於外界關心的重金屬含量,經過土壤專家現勘,經檢測30個樣本點並進行剖面分析,發現真正影響的部分,只有表層厚度3至5公分左右,下面土層都是粗砂為主,跟現有農田土壤性質接近;對土壤、作物生長、後續栽種食用,完全沒有任何問題,都符合標準。(編輯:宋皖媛)
中央廣播電台 ・ 4 小時前花蓮洪災泥流淹沒800公頃農田 土砂全清農業部估至少要3年
花蓮洪災泥流淹沒800公頃農田,農業部評估600萬噸土砂全部清除,至少需要3年以上,今天提出再生復育計畫,雖研議3大方案,但努力朝土地重劃再生目標邁進,將與農民充分討論、共同決定,以「對農民最有利、對農業經營最永續」為原則。馬太鞍溪堰塞湖的土砂沖進農田,大片良田被掩埋、灌溉系統受阻。農業部長陳駿季今
自由時報 ・ 6 小時前
國慶日沙包超人揮國旗唱國歌 中央籲"勺子超人"助清溝
生活中心/莊立誠、林大帷、SNG 花蓮報導連假第二天,來自全台大批志工依然湧入光復鄉,指揮官季連成今天呼籲,鏟子超人可以變身勺子超人。但記者直擊,發現清水溝的溝勺嚴重不足,讓很多志工有力難施。而災區國慶日畫面也曝光,2萬個沙包裝填任務完成後,保安寺旁志工興奮的站上一層樓高淤泥上揮舞國旗,還有人唱起國歌,現場一片歡呼。志工:「三民主義。」志工高唱國歌,看著其他志工站上土堆揮舞國旗,有網友說這場景也太像當年國軍,死守四行倉庫的場景。空拍機拍下志工們珍貴紀念合照,國慶日這天大批志工湧入光復鄉災區,幫忙鏟淤土堆沙包,當國軍宣布現場完成2萬沙包的階段性任務後,現場一陣歡呼。志工:「耶。」堆沙包為的就是加高一旁馬太鞍溪堤防,更為了保護當地災民家園,防止下次可能的溢流發生,國慶日畫面曝光,讓災區氣氛格外溫馨。中央呼籲勺子超人出動。(圖/民視新聞)志工:「可能現場水溝勺可能才幾千支,但是來的是兩三萬人這樣,所以是缺水溝勺對對對。」國慶連假,志工依然湧入光復鄉在努力清溝渠,但有志工呼籲,清理工具可能要替換。志工:「(鏟子)怎麼挖都,大概都不會比這個(勺子)多啦,圓鍬的話的確真的是不好工作,要勺子才有辦法把淤泥挖出來。」接下來得請志工鑽進街道水溝,中央目標連假結束家源清理要達到百分百,但街道清理仍須努力,鏟子不知道能不能派上用場。中央呼籲勺子超人出動。(圖/民視新聞)中央前進協調所總協調官季連成:「我是呼籲鏟子不必再帶了,我們應該改成勺子超人,歡迎現在所有的志工,如果進到災區希望能夠帶勺子,來做這個清溝的工作。」中央呼籲鏟子超人,是該變身為勺子超人了,中央自備900支勺子,但也歡迎志工自帶勺子來災區幫忙,也幫災區加速清理工作。原文出處:國慶日沙包超人揮國旗唱國歌 中央籲「勺子超人」助清溝 更多民視新聞報導賈永婕暴哭:玩死自己!國慶煙火秀「鏟子超人」飛上101夜空馬太鞍溪便橋通車! "交通超人"日夜趕工提前5天開放忙救災! 大安村長不休息穿梭災區 腳趾"磨到險見骨"
民視影音 ・ 1 天前愛心不斷湧入!花蓮光復堰塞湖災害募款破11.3億
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流重創花蓮光復鄉,民眾愛心接力湧入,賑災基金會於9月25日啟動「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專案募款」,截至10月9日,累計善款金額已突破11億3858萬元,捐款筆數超過29萬筆。馬太鞍溪堰塞湖潰流,大量泥流湧入光復市區,不僅民宅、農地受損,交通與生計也受到嚴重衝擊。賑災基金會緊急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馬太鞍溪涵管便道通車 暫限小型車與救災車通行
花蓮馬太鞍溪橋被沖毀,導致要到光復鄉必須繞道,不過今(10)日下午南北各一條涵管便道提前通車,目前限制小型車跟搶救災等緊急車輛通行。便道開放前就出現不少車輛等待,因為原先繞行要多出30分鐘以上的車程,現在走便道只要約10分鐘就能到。公路局表示,便道堤頂上,24小時配置監看警戒人力確保安全,預計明(2026)年1月底前完成鋼便橋。
公視新聞網 ・ 1 天前
感謝有你!花蓮潰堤洪災募逾11.3億善款 志工持續救災中
花蓮縣光復鄉馬太鞍溪堰塞湖潰堤災害重建工作持續進行,財團法人賑災基金會稱,「0923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災害專案募款」截至10月9日已募得善款29萬餘筆,總金額超過11億3858萬元。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洪災特殊病例 吸入泥水咳出帶沙濃痰
花蓮光復鄉在堰塞湖溢流時,許多民眾在泥水中脫困,其中一名62歲鄉親,雖然因外傷住院,卻被醫師發現氣管中竟然卡著泥沙與小石頭,經過醫療團隊緊急以支氣管鏡清除異物,成功挽回他的呼吸功能,也提醒災後若有...
大愛電視 ・ 1 天前
人家救災他玩樂1/無懼颱風襲台生態營志工出遊挨轟 參與者怒:把花蓮災民放哪裡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9月23日下午14時50分發生溢流,第一時間造成十四死、數十人受傷與百餘人失聯,有讀者向本刊爆料,在堰塞湖發生溢流重大事故後,農業部所屬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花蓮分署仍在颱風樺加沙外圍環流襲台期間,舉辦生態營活動,與會人員曾建議改期並投入救災行列,但主辦單位仍執意照常舉辦,被批麻木不仁,無法苦民所苦。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馬太鞍溪堰塞湖新水位計啟用 蓄水量下修至155萬噸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導致壩體潰決,水位計經重新安裝、運用小型無人船進行水下測量,今天(11日)測量發現淤沙嚴重,最大水深約20公尺,蓄水量下修為155萬噸,蓄水量明顯降低。 農業部林業保育署再次委請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專業團隊,在空勤總隊直升機協助下,9日重新安裝水位計,並運用吊掛小型無人船(USV)進行堰塞湖水下測量作業。 林業保育署花蓮分署今天發布新聞資料指出,堰塞湖蓄水量大幅減少的原因,經分析應是壩體溢流沖刷下切過程中,大量土方崩落至湖區,堰塞湖周遭坡面崩積土石在颱風及災後持續滾落下移,與馬太鞍溪上游溪水持續夾帶大量泥沙入湖等原因所導致。 花蓮分署表示,今天馬太鞍溪堰塞湖水位高程1019.7公尺,壩體遭溢流下切後至今水位高程已下降119.3公尺,近日水位無明顯變化;湖區面積12.6公頃,但蓄水量下修為155萬噸,約為溢流前堰塞湖水量之1.7%。 原湖內水位計因堰塞湖溢流後滅失,僅能依據航攝與無人機空拍比對湖面水線推估的蓄水量。花蓮分署表示,經量測的水位,已明顯降低。 林業保育署表示,近日溢流口下刷速率趨緩,天然壩體及水流無異狀,持續從溢流口穩定流出,每天仍以無人機空拍、影像判釋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新水位計啟用! 蓄水量剩1.7%大幅縮減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新投放的水位計啟用,根據林保署今(11)日公布監測數據,堰塞湖最大水深約20公尺,蓄水量僅剩約155萬噸,約為溢流前水量的1.7%,但由於壩體邊坡仍可能崩塌,維持紅色警戒。林保署花蓮
台視新聞網 ・ 1 天前
馬太鞍溪堰塞湖蓄水量僅剩155萬噸 水位大幅下修至1.7%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經成功大學防災研究中心團隊重新安裝水位計進行測量,最新數據顯示蓄水量僅剩155萬噸,較先前航拍推估的500多萬噸大幅下修,僅為潰堤前滿水位9100萬噸的1.7%。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成大團隊抵堰塞湖裝水位計 估蓄水量剩溢流前1.7%
成大防災研究中心9日在空勤總隊與特搜人員協助吊掛下,成功抵達馬太鞍溪堰塞湖區,只有2、3個小時作業時間,不僅安裝水位計,還利用無人船測量湖底地形。今(11)日團隊公布堰塞湖其實淤沙嚴重,蓄水量只剩155萬噸,大約是空拍推估量的四分之一,更是溢流前的1.7%。
公視新聞網 ・ 22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