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彰榮家攜手中榮辦理腎臟疾病與日常保健健康講座 促進身體健康
▲榮家舉辦腎臟疾病與日常保健健康講座,藉此提升長輩對腎臟健康的重視與自我保健觀念。(記者方一成攝)
中彰榮家為提升長輩健康照護品質,落實「醫養合一」之健康促進整合服務,特別邀請臺中榮總醫療團隊於今(十九)日至榮家舉辦「腎臟疾病與日常保健」健康講座,並協助住民長輩進行免費尿液檢查,藉此提升長輩對腎臟健康的重視與自我保健觀念。
臺中榮總黃新迪是腎臟內科專科醫師,專長治療蛋白尿、血尿、急性腎損傷、慢性腎臟病、腎絲球腎炎疾病等,以淺顯易懂方式說明腎臟功能及其重要性,腎臟為人體重要的排毒與代謝器官,負責過濾血液、排出廢物及維持體內水分與電解質平衡,現代人外食多,且偏重口味、高油高鹽、加上缺乏運動與長期熬夜,常使腎臟負擔加重。黃醫師提醒,慢性腎臟病在早期多數無明顯症狀,一旦發現可能罹病,往往已達中重度程度,因此,呼籲長輩應定期檢查腎功能,以利早期發現與治療。
講座結束後,現場安排長輩免費尿液檢查服務,住民長輩都踴躍參加,有住民表示:自己患有高血壓慢性疾病,經由今日講座了解到血壓控制對腎臟的影性,因此今後將更加注意按時服藥與健康飲食,以預防腎臟併發症的發生。現場也有洗腎個案分享罹病經驗,彼此互相提醒鼓勵採低油、低鈉飲食以維健康,讓講座現場充滿溫馨。
榮家醫務室家醫科劉杰?醫師指出:慢性腎臟病早期徵兆常被忽略,民眾可記住簡單口訣:「泡」(泡泡尿,即蛋白尿現象)、「水」(身體水腫)、「高」(血壓偏高)、「貧」(貧血)、「倦」(疲倦無力),若出現這些症狀,應盡快至醫療院所進行尿液或腎功能檢查,以利早期診斷早期治療。
榮家主任呂德義表示:腎臟病的預防應從日常生活做起,建立低鹽、少油、足量飲水的飲食習慣,並維持規律作息與適度運動,透過今天的講座與檢查活動,期望長輩能更加了解腎臟保健的重要性,並落實健康管理觀念。榮家仍持續與臺中榮總緊密合作,推動醫養合一服務,不僅有醫療團隊照護,也有營養師調配健康伙食,讓住民長輩在溫馨環境中,享有安心健康的生活品質。
其他人也在看

首胎年齡平均31.65歲 逾3成新生兒來自高齡產婦
(中央社記者陳婕翎台北19日電)據統計,台灣女性生育首胎平均年齡為31.65歲,比20年前增4.26歲;所有出生嬰兒中,逾3成來自35歲以上高齡產婦。國健署提醒,凍卵無法避免高齡懷孕身體風險,適齡生育最關鍵。
中央社 ・ 1 天前
荷包不失血!明年「健保費」確定不漲 健保會今輕鬆討論過關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健保費明年確不漲!衛生福利部全民健康保險會今(19)日正式就明年度的健保一般保費費率案進行討論,由於健保署最新精算結果顯示,健保的安全準備金仍足因應二個月給付支出,超過法定要求的一個月,因此,明年民眾的健保費將維持現行5.17%費率不動,不會漲價了。 依現行《全民健康保險法》規定,健保的安全準備金依法必須達到一個月以...
匯流新聞網 ・ 1 天前華航攻親子市場 全台首架迪士尼彩繪機今首航洛杉磯
中華航空(2610)搶攻親子市場,今(19)日出廠全台首架迪士尼彩繪機「動物方城市2主題彩繪機」,首航台北洛杉磯。華航董事長高星潢表示,這架迪士尼彩繪機日後也將拓展至安大略、曼谷、東京及大阪等熱門親子航點。未來華航與迪士尼也會有更多合作。
中時財經即時 ・ 1 天前裕日車擬導入歐規車,美規車評估中,估明年東風日產銷售優於今年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裕日車(2227)下午舉行集團線上法說會,總經理姚振祥表示,2026年可望導入一款歐規車型進口車,其他現有車型則推出小改款及特仕車款,未來裕日車將視對美關稅及法規磋商結果進行評估引進美規進口車款。至於明年東風日產銷售可望較今年略佳。裕日車今年前10月NISSAN加上INFINITI品牌總銷售1萬644輛,較去年同期下滑35.2%,主要受總體市場關稅變動影響、母廠轉型與新產品銜接時程。展望今年台灣車市,裕日車表示,受關稅議題影響,預估今年台灣新車總市場銷量約40萬台,預估較2024年的44.9萬台減少,後續持續關注變化。至於中國大陸車市,受到自主品牌電動車熱銷擠壓,今年前三季大陸東風日產銷售41.9萬台,儘管下滑蛋年減幅度已縮小至9.4%,銷售狀況逐漸改善,目前已透過本土化策略,加快電動車開發上市因應,4月首款N7上市後6個月,累計銷量已達4.37萬台。姚振祥預期,明年中國大陸東風日產將推出多款新車型,預期可帶動銷售,較今年略佳。裕日車規劃今年至2027年將陸續推出10款車型,2026年第四季起進軍海外市場,盼推升品牌銷量。
財訊快報 ・ 1 天前
打疫苗.篩檢也能集點!衛福部擬推「健康幣」憂擴大健康不平等
衛福部擬推「健康幣」制度,民眾完成接種疫苗、健康篩檢等行為可獲點數,用於折抵運動場所費用或購買保健食品。專家提醒,此計畫需確保便利性、追蹤成效,並解決數位落差問題,避免加劇健康不平等。衛福部表示將跨部會整合資源,以預防為核心,打造全民參與的新健康模式。
TVBS新聞網 ・ 1 天前
心臟病不是男性專屬!女性心肌梗塞「隱晦症狀多」 醫:這些情況別輕忽
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專科護理師潘姿菁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主治醫師簡韶甫心臟病長期以來被視為男性的健康問題,但事實上,女性同樣面臨著心臟病的威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女性的頭號殺
eNews ・ 1 天前
中耳炎就愛找上小孩?常見症狀一次了解 拖延恐影響聽力和語言發展!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嫊雰報導】孩子感冒後耳朵痛、反覆發燒,讓許多家長又急又心疼。耳鼻喉科王曜院長指出,中耳炎是兒童常見的感染症之一,尤其6歲以下的孩子幾乎都得過至少一次,原因與兒童耳咽管構造和免疫力未成熟有關。中耳炎拖延或不當處理可能影響聽力和語言發展,但了解症狀、早期發現和治療,仍能守護孩子耳朵健康。 為什麼中耳炎好發於兒童?醫師揭2原因 王曜院長說明,中耳炎的形成通常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病毒感染上呼吸道,感冒病毒先攻擊鼻腔與喉嚨,引起發炎與大量鼻水。接著,發炎蔓延至耳咽管,導致腫脹或阻塞,導致中耳分泌物無法順利排出。最後中耳積水,為細菌提供繁殖環境,進而發展成中耳炎。 兒童相對容易罹患中耳炎,是因為孩子的耳咽管比成人短,且呈水平狀,病菌較容易經由鼻腔進入中耳。再者,6歲前的孩子免疫系統尚未完全發育,抵抗力相對較弱,加上感冒次數頻繁,每次都可能成為中耳炎的高風險期。因此,預防中耳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減少上呼吸道感染。 孩子難表達不適 哭鬧、拉耳朵、講話大聲別忽視! 根據醫學統計顯示,幾乎所有6歲以下的孩子都曾得過至少一次中耳炎。王曜院長表示,由於幼兒一般較難清楚表達不適,家長應留意
健康醫療網 ・ 1 天前
做檢驗才驚覺「長期營養不良」!藍心湄早餐改這樣吃,拯救掉髮+瘦回緊緻好身材!
吃對早餐,不只抗老,還能幫助瘦身。時尚教主藍心湄近期在《女人我最大》中分享,她因為改變飲食習慣,不僅頭髮重新長出來,原本「怎麼都瘦不下來」的臃腫感也明顯改善,整個人煥然一新! 營養不足,掉髮
女人我最大 ・ 1 小時前
男不能說的秘密 肛門卡杯子 醫看:太扯了
[NOWnews今日新聞]中部一名男子連續三天腹脹、無法排便,疼痛難耐急赴醫院求診。醫師安排X光檢查時意外發現,他的肛門深處竟卡著一個直徑約6公分、高約8公分的陶瓷杯,杯口朝下嵌入腸道,導致部分腸段缺...
今日新聞NOWNEWS ・ 23 小時前
46歲健身教練天天運動飲食超自律竟得肺癌 醫揭1習慣破功,很多人都中
46歲的健身教練,體脂率僅12%、每天晨跑+重訓、食量控制嚴謹,卻在公司健康檢查中被診斷為早期肺腺癌。這位教練不解地問醫師:「我這麼努力維持健康,為什麼還會得癌?」林口長庚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廖繼鼎表示
健康2.0 ・ 6 天前
220萬人注意了! 衛福部開放「終身一次免費篩檢」來了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220萬人注意了!為強化B、C型肝炎防治,國健署今年8月1日起全面擴大成人預防保健服務的B、C型肝炎篩檢年齡範圍,只要是民國75年以前出生至79歲民眾皆可終身接受一次免費篩檢。國健署指出,新措施預估有220萬名青壯年族群可提早接受篩檢。 國健署署長沈靜芬指出,許多慢性肝炎患者早期無明顯症狀,而透過擴大篩檢能提早發現潛...
匯流新聞網 ・ 18 小時前
這種蝦子超毒不新鮮!吃多恐傷腎、骨鬆、血管鈣化 4招選好蝦
美味新鮮的蝦子,大家都愛吃!只是你知道看似肥美飽滿的蝦仁,可能暗藏健康風險。營養師表示,市面上有些肥嫩飽滿的蝦仁,實際上是經過磷酸鹽處理的膨發蝦,長期食用超傷健康。 蝦子泡過磷酸鹽,吃多恐傷腎、
健康2.0 ・ 1 天前
天天喝珍珠奶茶!32歲男司機「精蟲變成碎片」 悲涼下場曝光
珍珠奶茶香甜好喝,不過切記別「當成水喝」!茂盛醫院家醫科醫師呂昀珊分享一起案例,這名年僅32歲的貨車司機,每天都來杯珍奶,結果結婚兩年他的妻子都沒有懷孕。他到醫院診斷後發現,空腹血糖竟然高達近680 mg/dL,幾乎無法分泌胰島素,甚至「精蟲都變成碎片」,相當駭人。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趙露思甩嬰兒肥靠「這招」!醫證實:做法超正確 燃脂效率提升10%
陸劇《許我耀眼》女主角趙露思狠甩嬰兒肥,身材蛻變成為熱議焦點。她透露自己的瘦身秘訣之一,就是晚餐提前在6點前吃完,並以花椰菜和芹菜等高纖蔬菜為主食。這樣的飲食方式不只是明星偏好,更有多項國際研究證實其減重效果。 提早吃完晚餐 提升燃脂效率 用餐時間真的會影響體重嗎?台安醫院胃腸肝膽科暨成人體重管理林承達醫師說這個答案是肯定的。美國內分泌學會研究發現,晚間用餐者的血糖峰值比傍晚用餐者高出近20%,脂肪燃燒效率則降低約10%;營養學期刊指出,睡前兩小時內進食會讓肥胖風險暴增5倍,顯示提早用餐的減重成效明顯優於晚間用餐。林承達醫師解釋人體代謝在早晨最活躍,順應生理時鐘進食能提升營養消耗率,避免熱量在睡眠時轉為脂肪囤積。若將進食時段控制在早上8點到下午2點之間,不僅全天飢餓感更穩定,夜間脂肪燃燒效率也顯著提升,對代謝健康有正面幫助。 花椰菜低卡高纖 吃得飽又能瘦 為什麼花椰菜成為減重聖品?林承達醫師說明其關鍵在於它的低熱量與高纖維特性,每100公克花椰菜僅含25大卡,卻能提供超過2公克膳食纖維與每日所需維生素C。當纖維在腸道中移動緩慢,就能延長飽足感並穩定血糖,避免飯後血糖波動引發的飢餓感,進
常春月刊 ・ 1 天前
醫療突破!三指爸迎來十指健康女兒 北醫阻斷「龍蝦爪畸形」罕病基因
出生時只有3根手指、走過50多次手術的李先生,從未想過有一天能抱著一個「10根手指」的孩子,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今(20日)分享,團隊成功阻斷導致「龍蝦爪畸形」的TP63罕病基因,協助李先生與妻子誕下健康女嬰,成功終結「新生突變」(de novo mutation)的遺傳傳遞。
自由時報 ・ 20 小時前
嘴巴長皰疹不只是免疫差!醫揭「大腦未來風險」 曝5建議:讓身體語言變保護行動
嘴角的小水泡,與大腦退化暗藏祕密連結?基因醫師張家銘近日表示,在門診裡,他常聽到這樣的話,「張醫師,我嘴巴最近又長皰疹了,是不是太累了?」大家對唇皰疹的印象大多還停留在壓力太大、熬夜太多、免疫差等表層原因,但其實小小的皰疹,背後可能是在提醒「大腦未來的風險」。
鏡報 ・ 1 天前
小雪禁忌一次看!命理師:「4生肖」小病痛纏身 冬進補「3類人」注意
今年11月22日(農曆十月初三)迎接二十四節氣的小雪,命理老師楊登嵙提醒生肖屬鼠、蛇、猴、狗者這半個月要注意健康,小病小痛頻繁,忌吃濕熱的食物,容易過度勞累而引起神經緊張,失眠多夢的毛病,但只要多些時間放鬆休息,終究問題不大;另提供小雪食衣住行育樂開運養生與禁忌,供民眾參考。(賴俊佑)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3 小時前
台灣醫療奇蹟 終結罕病遺傳!助「龍蝦爪畸形」父抱回健康女兒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打破「基因突變」的命運!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今(20)日發表最新醫療成果,該院生殖醫學中心運用基因檢測與試管技術,成功阻斷導致出生單手僅有三根手指「龍蝦爪畸形」的罕見單基因突變遺傳疾病,協助病人誕下健康女嬰,且女嬰未來也不會再產下有相同遺傳罕病的後代,創下全球罕見終結「裂手–外胚層發育不良–顎裂(EEC)症候群」新生...
匯流新聞網 ・ 22 小時前
26歲男無糖手搖飲「加料」當正餐 急性胰臟炎險喪命
一名26歲、體重150公斤的年輕男子,日前因腹痛難耐緊急送醫,檢查發現罹患嚴重高血脂及急性胰臟炎。住院第二天,病情急轉直下,併發急性腎衰竭及呼吸衰竭,緊急轉入加護病房搶救,一度命危。
中天新聞網 ・ 18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