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9月減持美債5億美元
(中央社記者李雅雯台北19日電)美國財政部最新報告數據資料顯示,中國9月減持美債5億美元(約新台幣155.85億元),今年內第5度減持美債。中國美債持倉規模為第3大,次於日本、英國。
據澎湃新聞19日報導,美國財政部於當地時間18日公布2025年9月國際資本流動報告(TIC)。報告數據資料顯示,2025年9月美債前三大海外債主依序為日本、英國、中國。
今年9月,日本增持美債89億美元,持倉規模1兆1893億美元,其為美國第一大債主;英國減持393億美元,持有美債8650億美元,持倉規模保持第二;中國減持美債5億美元達7005億美元,為今年第5度減持美債。
美國財政部公布最新數據資料外,同時調整部分先前資料。結果顯示,從2022年4月起,中國美債持倉一直低於1兆美元,整體呈現減持趨勢。2022年、2023年、2024年,中國分別減持美債1732億美元、508億美元、573億美元。
今年截至8月,中國各月份增、減持美債狀況分別為,1月增持18億美元、2月增持235億美元、3月減持189億美元、4月減持218億美元、5月減持109億美元、6月持有量不變、7月減持358億美元、8月增持41億美元。
受到美國政府停擺影響,美國財政部8月TIC報告未如期公布,這次數據資料發布同步公布8月、9月數據資料。(編輯:廖文綺)1141119
其他人也在看
ESG全球正倒退?國泰金前進COP30觀察東南亞正加速
根據投資公司晨星(Morningstar, Inc)的統計,全球第三季ESG相關基金出現逾550億美元淨流出;另外,今年在巴西貝倫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30次締約方會議(COP30),出席的國家領袖只有前年杜拜COP28的一半,讓各界質疑ESG全球是否正倒退。國內金控國泰金今年再度前進COP30觀察,分析目前只有美國因川普政策影響,積極度不如過往,但東南亞反而正加速。 聯合國第30屆氣候峰會(COP30)於亞馬遜河的門戶-巴西貝倫盛大登場,今年以「熱帶雨林與自然保育」為核心議題之一,象徵全球氣候行動邁入以自然為本的新階段。國泰金控第5度前進聯合國氣候峰會,並擴大規模,與亞洲投資人氣候變遷聯盟(AIGCC)及世界氣候基金會(WCF)共同主辦「亞洲氣候金融會議」(Asia Finance Event),以全球與區域視角探討如何擴大亞太氣候金融投資規模。 今年出席COP30的國家領袖,只有前年杜拜COP28的一半,向來質疑氣候變遷議題的美國總統川普當然沒有參加,就連英國也宣布退出熱帶雨林永續基金,也讓外界質疑,全球ESG是否正倒退? 國泰金控18日分享前進COP30的觀察。投資長程淑
中央廣播電台 ・ 1 天前
刑事局長投書韓媒 籲挺台實質參與國際刑警組織
(中央社記者廖禹揚首爾19日專電)韓媒News1今天刊出內政部警政署刑事警察局長周幼偉投書,呼籲國際支持台灣實質參與國際刑警組織,共同打擊跨境犯罪。
中央社 ・ 19 小時前
他真的愛妳嗎?男人願意無條件付出的5個真實動機
編輯/葉佳欣撰文 人性很複雜,當妳發現有個對象對自己無條件付出的時候,先不要開心太早,先深入觀察,這有多種可能。也許是真愛的體現,也可能是愧疚的補償,或者更深層來說,是出於控制慾或利益算計。然而,真相
享民頭條 ・ 13 小時前
9月外國美國國債持有量下降 日本加碼買進
(中央社紐約2025年11月18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財政部今天公布的數據顯示,9月外國持有的美國國債小幅下滑,為6個月來首次減少。路透社報導,美國財政部在聯邦政府關門43天後,終於公布資本流動數據。財政部表示,10月的數據將於12月18日發布。9月外國持有的美國國債總額略降至9兆2490億美元,較8月的9兆2620億美元微幅減少。不過,和去年同期相比,外國所持美國國債仍增加5.5%。日本在9月以1兆1890億美元的持有規模,繼續穩居美國國債的最大海外持有國,這也是自2022年8月以來的最高點,當時持有1兆1960億美元的美國國債。日本已連續9個月增加美國國債持有量。相較之下,中國9月持有的美國國債降至7005億美元,低於8月的7010億美元。7月,中國持有量跌至6969億美元,為2008年10月以來最低,當時持有量曾跌至6841億美元。中國是全球第2大經濟體,也是美國國債第3大外國持有者,僅次於英國。根據美國財政部數據,台灣9月持有美債規模約達3126億美元,為第10大海外美債持有國。分析師指出,過去10年來,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規模逐步減少,反映出戰略及市場因素的綜合考量。在戰略上,北
中央社財經 ・ 1 天前
美國停止生產1美分!最後5枚硬幣身價暴漲,專家估價最高可達上億台幣
美國12日在費城鑄幣局(U.S. Mint)鑄造最後一批供市面流通的1美分硬幣,其中最後5枚都刻有特殊的Omega符號(Ω),並不會流入市場,政府計劃將這些硬幣在未來進行拍賣,專家估計拍賣價最高可達500萬美元(約合新台幣1億5603元)。1美分硬幣最早是根據1972年的《鑄幣法》授權生產,但近年因生產成本上升而停鑄——每枚1美分硬幣的鑄造成本為3.69美分......
風傳媒 ・ 1 天前
裕隆看第4季市況回溫 不評論納智捷傳聞
[NOWnews今日新聞]裕隆今(19)日召開法說會,預期今年車市領牌數可維持40萬台以上,至於投資人關注納智捷傳要賣給鴻海集團一事,裕隆表示,一向秉持公司治理原則,並致力於資訊透明。裕隆下午舉行線上...
今日新聞NOWNEWS ・ 21 小時前歐盟受制經濟關係 難對中國施壓俄烏戰爭
(中央社布魯塞爾18日綜合外電報導)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卡拉斯(Kaja Kallas)表示,歐盟與中國之間經濟關係深厚,這限制了歐盟對北京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一事上施壓的能力。
中央社 ・ 1 天前美國開綠燈 輝達Blackwell晶片可銷沙烏地阿拉伯
(中央社記者鍾佑貞華盛頓19日專電)美國商務部今天宣布,沙烏地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的公司獲准購買輝達最先進Blackwell AI晶片。對輝達等盼打入中東市場的業者而言,美國批准出售可說是一大勝利,中東國家則有望藉此在AI賽局中迎頭趕上。
中央社 ・ 5 小時前醫美爭議頻傳!衛福部擬修特管辦法 醫師工會憂落日條款缺轉圜空間
近年來醫界「直美潮」興起,不少年輕醫師未經過完整PGY(畢業後臨床醫學訓練)就投入醫美臨床工作,日前更因發生醫美死亡事件,衛福部規劃修訂「特管辦法」,並於14日預告修正草案。但台北市醫師職業工會呼籲,目前的落日條款缺少轉圜空間,盼衛福部提出實證數據,並訂定妥善的配套措施。
自由時報 ・ 1 天前維持晶片出口公平競爭 美參議員提案要求評估機制
(中央社華盛頓19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兩位跨派聯邦參議員今天共同提案,要求商務部在核發出口許可證時,應維持公平競爭,不得作出僅對某家廠商有利、卻對其他同業不利的決策。
中央社 ・ 5 小時前
避升也避貶!林伯豐:匯率宜穩健操作 GDP與利率應一致化
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從11月初以來持續偏弱,加上我國央行與美國財政部日前共同發佈匯率聲明,匯率走向備受關注。三三會理事長林伯豐今(11/19)日坦言,匯率穩定非常重要,產業當然不歡迎升值,但持續貶值也讓消費者難以承受,在穩定匯率的同時,要避免陷入匯率操縱國,每個國家的GDP跟利率一致化是最好的。
太報 ・ 1 天前日學者:高市言論非對台承諾 聯合國:對台灣立場沒有改變
日本拒絕收回首相高市早苗「台灣有事」表態言論,日本朝日大學法學部副教授加藤博章18日投書《外交家》雜誌表示,高市有關台灣言論不代表日本對保衛台灣做出新的承諾,也不代表日本政策的轉變,這種說法被部分觀察家認為是「無事生非」。聯合國發言人杜雅里克重申,聯合國對台灣問題的立場沒有改變。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美批准對烏克蘭軍售 協助升級與維護愛國者系統
(中央社華盛頓18日綜合外電報導)美國今天批准一項價值1.05億美元(約新台幣33億元)的對烏克蘭軍售案,用於對愛國者(Patriot)飛彈防禦系統進行升級與維護。與此同時,俄羅斯正持續猛轟鄰國烏克蘭。
中央社 ・ 1 天前捷克總統:巴比斯當總理前 需說明如何化解利益衝突
(中央社記者劉郁葶布拉格19日專電)捷克總統帕維爾表示,希望「不滿公民行動」主席巴比斯在被任命為總理前,能公開說明將如何解決利益衝突問題,因為這會影響到國家層面,歐盟可能因而暫停或延遲對捷克的資金補助。
中央社 ・ 6 小時前股匯雙挫 新台幣小貶收在31.217元續寫逾半年低點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18日電)台股今天下殺691.19點,創下今年第7大收盤跌點,熱錢持續流出,導致新台幣延續貶勢,收盤收在31.217元,貶值3.7分,匯價連6日貶值,且續創逾半年新低,台北及元太外匯市場總成交金額為19.345億美元。
中央社 ・ 1 天前紐時:美國成中國最大融資對象 資金流向敏感領域
(中央社台北19日電)紐約時報引用一份報告指出,2000年以來,中國已在全球放貸2.2兆美元(約新台幣68.7兆元),過去20年,中國的最大融資對象是美國,資金流入關鍵礦產、基礎設施、半導體等敏感技術領域,可能使中國掌握經濟控制權。
中央社 ・ 21 小時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