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台南本命區!賴清德鋪路拚連任「決戰這1區」 黃暐瀚曝綠營盤算
針對民進備戰2026大選,媒體人謝寒冰警告國民「不要太過樂觀」,主要是因為前者只有5個縣市需要守住、壓力相對較小,而媒體人黃暐瀚也補充分析,現由綠營執政的5個縣市如果掉了任何1席,不僅總統賴清德2028大選會跛腳,還可能迫於內部壓力、無法尋求連任。
黃暐瀚在《鄉民大學問》節目中表示,因為民進只剩5個執政縣市,因此在即將到來的2026大選中,民進的目標只有「5+1」,換句話說,在22席的地方首長當中,只要拿下6席就算達成目標。
「民進不怕縣市長選不好」,黃暐瀚補充,民進在2018、2022年都沒選好,可以看出民進目標仍放在2028、也就是「總統要執政」。
黃暐瀚進一步表示,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台南、高雄只要丟了任何一處,賴清德不僅得辭去主席一職,連尋求連任都可能出現問題。相反的,如果民進守住了5個縣市、再加碼翻轉宜蘭,勝算就更大,而除了宜蘭之外,從民進快速拍板決定由立委何欣純挑戰台中市來看,民進已經在為2028大選鋪路。
「總統大選,靠的還是決戰中台灣」,黃暐瀚指出,相較於台北、桃園,民進在台中要面對的不是尋求連任的市長,因此會將民進中流全部押下去,就算沒有贏、也要盡可能縮小差距。
《風傳媒》讀者調查▸「護國群山」如何助台灣守住「矽島」地位?
我們不只站在科技革命的浪頭,更處在地緣政治的風口。
讓你最關心的產業議題,成為我們持續追蹤的動向!
☛立即填問卷,分享你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看法
更多風傳媒報導
其他人也在看

【何啟聖專欄】39.46%的投票率 國民員用冷漠傳達警訊
何啟聖/資深媒體人 114年中國國民主席選舉落幕,鄭麗文以6萬5,122票、50.15%的得票率當選。然而,全體33萬1,145名有投票資格的員中,僅13萬0,678人出門投票,投票率僅39.46%,意味著有超過六成的員選擇沈默。這場看似「正常」的內選舉,其實揭開了國民內部信任與活力的崩塌。從選舉學的語言來看,這正是政內部的「沉默化危機」(int...
匯流新聞網 ・ 23 小時前
「假和平」難保安全!賴清德籲全民捍衛民主自由:捍衛中華民國必先守護台灣
[Newtalk新聞] 總統賴清德今(18) 日下午出席「平復國家不法暨頒發名譽回復證書典禮」時表示,有台灣才有中華民國,捍衛中華民國必須先守護台灣。他強調,和平不是簽署協議就能獲得,指出「簽和平協議妄想得到和平,這是假和平!」,呼籲國人堅持民主與自由,團結守護主權。 賴清德指出,國民統治時代自 1949 年宣布戒嚴,長達 38 年之久,國家機器不但未保護人民,反而迫害人權,許多人被逮捕、關押甚至喪命。他感嘆這段歷史令人不捨,但台灣能走入民主時代,平復當年不法傷害,是極大的幸運。台灣現已成為「亞洲民主燈塔」,享受民主自由的生活,但仍須記取歷史教訓,持續為受害者頒發名譽回復證書,避免悲劇重演。 賴清德表示,台灣現已成為「亞洲民主燈塔」,享受民主自由的生活,但仍須記取歷史教訓。 圖:張良一/攝(資料照) 賴清德表示,身為總統與三軍統帥,有責任守護國家與人民安全,他指出,台灣雖然存在國家認同分歧,但有一項基本原則必須堅持:「有台灣才有中華民國」,他重申,要永遠堅持民主自由的憲政體制,維護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的事實,堅守台灣主權不容侵犯併吞。 賴清德表示,身為總統與三軍統帥,有責
新頭殼 ・ 1 天前
轉型正義! 余登發.湯德章.王富 獲賴清德頒名譽回復證書
南部中心/陳家祥、蘇晟維 高雄報導總統賴清德18日下午,到高雄捷運的美麗島站,也就是當年美麗島事件的發生地,頒發政治受難者的名譽回復證書,給包括王富、湯德章與余登發等三名受難前輩代表的家屬,賴清德說,只有記取過去教訓,國家才有法繼續發展下去,更要堅持台灣主權才能捍衛民主人權。
民視 ・ 1 天前
金鐘獎落幕 賴清德:讓台流成為台灣的文化印記
金鐘60頒獎典禮昨天落幕,總統賴清德今(10/19)指出,走過一甲子的金鐘獎,陪著台灣影視、廣播一起成長;一代又一代的創作者們,用鏡頭、聲音與文字,記錄不同的時代,也感動了許多人的心。
太報 ・ 1 天前
卓榮泰:國民228槍殺湯德章不准家屬處理遺體長達3日 極端殘酷統治
[FTNN新聞網]記者陳弘志/台北報導行政院長卓榮泰今(18)日陪同賴清德總統出席在高雄捷運美麗島站所舉辦的「誌過去,致未來–平復國家不法暨頒發名譽回...
FTNN新聞網 ・ 1 天前
賴清德重申「有台灣才有中華民國」、 簽和平協議妄想得到和平這是假和平
賴清德總統今(18日)下午在高雄參加「平復國家不法暨頒發名譽回復證書典禮」致詞時強調,有台灣才有中華民國,捍衛中華民國必須先守護台灣,和平不可能靠一張協議就能得到 ,「簽和平協議妄想得到和平,這是假和平!」賴清德指出,國民統治時代,1949年5月20日宣布戒嚴,總共有38年之久,在這段黑暗時期,國
自由時報 ・ 1 天前
鄭麗文出線!游盈隆:國民八級強震 內很多人「五雷轟頂」
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台灣民意調查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昨天(10/18)發文指出,鄭麗文擊敗郝龍斌,這絕對是一個超級震撼彈,她的出線證實他日前所說的「百年大的中國國民已走到歷史性的十字路口,正面臨一次歷史性的空前巨變」。
太報 ・ 1 天前
「國民紅統化」民進大選躺贏?鄭麗文上位 他示警綠營1件事
國民主席選舉結果出爐,前立委鄭麗文以壓倒性差距,擊敗前台北市長郝龍斌,成為國民新任主席,後續政壇變化,備受各界討論。國民中央於昨(19日)午間收到中央總書記習近平發來賀電,鄭麗文主席當選人亦回覆電文致謝。許多人嘲諷國民「紅統化」,以後綠營大選很好打了,不過前行政院政務委員張景森就提醒,民進不能再用「中國人/台灣人」這種簡單的二分法,否則只會增加對立,限縮了的民進的政治空間。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7 小時前
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 民進:兩個期盼、一個提醒 籲回歸理性問政
國民主席選舉結果今天出爐,國民前立委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民進發言人吳崢晚間表示,民進對新任國民主席有兩個期盼、一個提醒,希望國民能回歸理性問政,將國家利益置於政之上,共同面對當前國家安全的挑戰,防範中國勢力的介入與滲透。
Yahoo奇摩(即時新聞) ・ 1 天前
台中北屯深夜4車連環撞 女駕駛失控暴衝卡車內昏迷送醫
劉女當場失去意識受困車內,經消防人員緊急破門救出送往中港澄清醫院治療,目前生命狀況穩定,其餘被追撞的駕駛僅受輕傷無大礙。據了解,劉女駕車沿環中路往西行駛,行經路口時突然暴衝追撞前方停等紅燈的3輛小客車。遭波及的駕駛表示,當時完全沒有聽到煞車聲,只聽到砰砰兩...
CTWANT ・ 1 天前
談金鐘60 賴清德:政府與產業並肩前行 讓「台流」成為台灣的文化印記
第60屆金鐘獎節目類頒獎典禮昨(17)日落幕,賴清德總統今(19)日在臉書恭喜所有得獎與入圍的影視、廣播工作者,也感謝每一位在幕前幕後辛勤耕耘的夥伴,讓台灣的故事不斷被看見、被聽見。他強調,政府也會持續與產業並肩前行,支持更多影視及廣播的優質內容,讓「台流」成為世界認識台灣的文化印記。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新聞透視》非典主席 最怕令不出中央
國民主席選舉結果出爐,由野百合學運出身的前民進員鄭麗文當選,鄭麗文近年來站在反綠第一線,備受藍營基層喜愛,最終以黑馬之姿殺出重圍,此次選舉結果也顯現藍基層對於世代交替的急迫需求;不過仍有隱憂,內建制派若無法被整合說服,恐重演前主席洪秀柱任內,中央與團雙頭馬車覆轍。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
如「哥吉拉」現身 台南民眾目擊巨大綠鬣蜥
[NOWnews今日新聞]台南路邊驚現「哥吉拉」?一名網友近日在社群平台Threads上貼出影片,表示家人在南區灣裡萬年殿附近,目擊一隻「巨大綠鬣蜥」緩步穿越草叢,而龐大的體型就像是迷你恐龍。影片曝光...
今日新聞NOWNEWS ・ 1 天前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 學者:若「親中」中國將擴大滲透
國民前立委鄭麗文昨以超過5成得票數贏得國民主席選舉,成為成功介選國內政選舉的首例。學者今日分析,若鄭麗文選擇親中姿態,不僅國際社會會提高警覺,中國也可能誤判「介選成功可複製」,進一步擴大對台滲透。東海大學陸研中心副執行長洪浦釗受訪表示,這次國民主席選舉本身,就被內外輿論質疑存在「中國介選
自由時報 ・ 1 天前


台灣大賽》羅戈大賽表現和例行賽差太多 陳晨威老實說
今天台灣大賽首戰樂天桃猿以3:0完封勝中信兄弟,樂天先發捕手張閔勛除了讚賞魔神樂7局無失分好投,也點名兩度敲安帶有打點的梁家榮也很關鍵。今天張閔勛面對羅戈3打數敲1安,他認為,羅戈也沒有投不好,算全聯盟數一數二的洋投,球速、球威和變化球犀利度都很棒,只是例行賽對戰滿多次,大家對他算熟悉,比賽前都有開
自由時報 ・ 1 天前鄭麗文當選國民主席 綠營最怕的人?港媒爆對手恐出3招
國民主席選舉結果18日揭曉,前立委鄭麗文擊敗其他5位候選人,當選國民主席。港媒分析表示,民進最怕的敵人,恐怕會是從綠營走出、比綠更懂綠的鄭麗文。綠營未來可能透過持續抹紅與國安化、分化藍營、裂解藍白合作等三項手法來應對。
中時新聞網 ・ 1 天前鄭麗文「劈頭九二共識」 媒體人喊高度拉滿:馬英九終於有路線接班人了
國民主席選舉昨(18)日登場,最終由前立委鄭麗文勝選,引發外界關注。而在鄭麗文主要政見有關兩岸論述的部分,多次提到了九二共識,對此,資深媒體人王尚智認為,鄭「劈頭九二共識」,不僅高度拉滿,也代表前總統馬英九終於有路線接班人了。
中時新聞網 ・ 22 小時前首波婚育宅將開放申請 民進:未來3年再釋出1萬戶
民進今天在社群發文提醒,「婚育宅」即將開放申請,包含台北市、新北市與高雄市,第1波761戶婚育宅10月27日開放申請,今年將推出1022戶、未來3年預計再釋出1萬戶,未來中央興建的社會住宅,保留至少2成給新婚、育有6歲以下幼兒的家庭優先入住,打造更完善的青年婚育支援系統。
自由時報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