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析】 商女不知亡恨 隔江唱後庭花
唐 杜牧《泊秦淮》:
「寒水月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恨,隔江唱後庭花。」
杜牧(西元803年~西元852年),字牧之,樊川,京兆年人(今西西安),生於唐德宗元十九年,卒於唐宣宗大中六年,享年五十。
杜牧在家中排行十三,也被杜十三,情豪,有杜甫,亦「小杜」。杜牧和李商名,被後人之「小李杜」。(李杜是指李白、杜甫。)著有樊川集,代表作品《阿房》、《泊秦淮》等。
:
1.秦淮:河名,源出江省溧水,穿金陵(今南京市)。相秦山以疏淮水,故名。曾是六朝王公族 醉生死 的。
2.商女,指唱的歌女。
3.後庭花:即〈玉後庭花〉,是府歌曲名,南後主 叔所的歌曲。是廷萎靡之音代表作,後人 遂 亡之音。
:
罩著寒冷的江水,朦的明色 映照著沙;晚上把船停靠在秦淮河的酒家附近。
那些唱的歌女,不能家亡的痛苦悲哀;所以在江的那一,仍然在唱著「玉後庭花」些醉生死、使人志的靡靡之音。
析:
首《泊秦淮》,是即景感的。金陵(今南京市)曾是六朝都城,繁一,杜牧 目睹的唐朝 日衰,者 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限感。
歌女只知道演唱 使人志的靡靡之音,一般人也著 醉生死的生活,所以 醒人心前途,振作起,不要耽於逸。充分表了 居安思危 的情操。
首,首句景,先竭力渲染水夜色的清淡素雅; 第二句 事, 明 夜泊地 秦淮;第三、四句 感,由「近酒家」,酒家多有歌妓,引出商女之歌;由歌曲之靡,出「不知亡恨」,抨豪沉溺於色;由「亡恨」推演出「後庭花」的曲,借後主之,鞭笞 者的荒淫。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