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一〉
李焯然 (新加坡立大中文系副教授〉
三教合一的念,在中已有比悠久的史。早在魏南北朝代,三教融合的便始蔓延,至宋、元而更盛。南北朝以,儒者向佛、道,或佛徒 兼修儒、道的例子,不枚。唐代官方所行的三教,更促成了三教思想的交流和融合。宋代以後出的「三教堂」,和一些寺供奉孔子、迦牟尼、老子 的「三」、「三教」、「三像」,明了三教合一的流行。宋代的大儒,如、程、程、朱熹、九等,亦不受佛、道思想的影。可 佛、道二教已普遍地在思想家的海中植根。而宋、元期三教和者的著作,如沙契嵩的《教》、商英的《法》、夏元鼐的《三教一》、李 甫的《道集》、陶宗的《三教一源》、的《三教平心》等,加深了三教合一的理建,明代三教合一思想的展,有一定的途作用。
三教合一念得以在明代推,明初帝王的助,有密切的。明初太祖及成祖,佛、道二教都有所兼好,同也是三教合一的支持者。明太祖的〈三教 〉、〈宦〉、〈道〉等篇,明指出、道「暗助王」,除了反映太祖三教的度,也表明了官方的立,三教合一合到政治的面,三教 的融合有深的影。明代提倡三教合一的思想家,如汝芳、管志道、起元、李等人,都曾徵引明太祖作典,可官方的言,三教合一有一定的推 作用。
晚明是三教合一的高峰,人才出,群芳,各呈。如祝允明、西星、袁、焦等人,都曾是界的研究象,其中尤以有「三教先生」之 的林兆恩,更受思想史、宗教史者的注。但因,加以一些人的期未得到有的重,晚明三教合一述的整面目,仍亟待界去加以梳 理。魏月萍博士的新著《君道合:晚明儒者的三教合一述》,便是要填界的空白,通管志道、起元、周汝登三人的三教合一述,去晚 明者如何整君、道的。《君道合:晚明儒者的三教合一述》於月萍在新加坡立大的博士文。新加坡立大的研究生程仍保留英制 的,文呈交了以後,指老及文委便干,文是否通完全由三名外家定,而且外家名字保密,直至位得通才公。月萍 的文送,很快就得到通,年外家之一,旦大葛兆光教授在告中指出:「去,余英先生曾,明由於君主政治的失望,改了宋 代士大夫『得君行道』的取向,而向了『民行道』。然指出了明的大的向,也得到很多者的同。但是,一描述於本文指出的後期明 者在『三教合一』口下的思想新化,未能包含。本文指出,管志道倡『三教合一』的基和前提在『位』,起元倡『三教合一』的基和前提在『德』, 周汝登倡『三教合一』的基和前提在『心』。然互有差,但是目的都指向了『君道』和『道』的合一,他注重『外部制度秩序的建立』,指向『君道 合』的政治理想,或把『孝弟慈』作重建家秩序的基,要求回到明太祖的《六》,是『君的大成』,或仍然明提倡的『良知』,把它作三 教的。但是,各身分等的人『分安心不生妄想』,帝王之心和帝王之道『本於心』,仍然注在重建政治和社秩序。因此,三人的 共同取向,倒是明了晚明的社背景下,士大夫尤其是明後中,由於立足於『救弊』立之外,更有向政治力量斜的象。於是又出了『君道 合』,希望重新『得君行道』,即借助皇即政治力秩序理想的向。明末泰州些明者表了重返政治中心的意味。示了文作者有意通思想 史和政治史的努力,也提出了一有值的新解。」葛教授的,精透的道出了月萍研究的值和。
月萍於西的大中文系,士位,之笈立大中文研究所深造,古清美教授,士位。其後以成考入 新加坡立大中文系博士研究生程,研究生院全金。在校期成,嘉,於研究生考中,以全部甲等之成,名列全班之冠, 校研究生中最高的「校金」。期先後得立大─香港中文大中研究人交流助、台北研究中心外籍人 助,以及交流助等。二○○五年她得新加坡立大研究生田野查研究助,前往美哈佛大、普林斯大及哥比大三月, 得以向余英、William Theodore de Bary、Peter Bol、Benjamin Elman等著名人益。後余英教授特信,她年一代中不可多得者。月萍以後仍然努力不懈,每年都到外。已故京大 口雄三教授多年,年在他京的家吃子,在他的房遍不的《朝破邪集》的喜,至今仍在目。口教授晚年甚少出,我有 再到他,常引以憾,反而月萍在口教授去世前,跟他有面之,亦算是一段因。
《君道合:晚明儒者的三教合一述》是月萍去十年研究的晶,者是,其思辨精密,理清晰,晚明思想史的研究,拓出新的思路和景。我其成,特此序。
〈序二〉
妙芬(台中央研究院近史所所)
月萍是我的妹,但是在大中文所我未相遇,她小好。我得尚未面前,就曾古清美老提起最近指一位西生了近溪有 「破光景」的,可以出古老文意,特得位生合宋明理。後我和月萍了面,次她著自己博的想,我想起古老 的,得她合宋明理。多年月萍一如生般素而情地研理,有活力地各地研。多人都得宋明理抽象而困,但月 萍不同,她更常的是的快。她常只要有,就感到足快,或正是的性,她特合研泰州。
月萍在完成士後,到新加坡攻博士,受於李焯然老。她在博士生段,就已走美、日本、中等地,向多者益。她的中我看到 她除了保持思想理的外,史和政治的、其他者的研究心得都成她思考的分。《君道合:晚明儒者的三教合一述》一是月萍博改成的 ,她管志道、起元、周汝登三位晚明士人的思想行深入研究,再比分析,想要探究的是晚明於三教合一的述,及相的史意涵。何「三教 合一」?不同人於「合一」的想法、於「教」的界定有何同?晚明士人以怎的度看待三教的?他的述,除了有自我生命、思想、宗教的意 外,是否也有政治的,反映了怎的政教理想?如月萍自己所,本想要探索晚明三教合一背後的「思想世界」「史」。而月萍透 管志道等泰州者的研究,看到泰州不有取、重道的一面,也有君道合、制衡道的一面。我想即使看法未必能涵全面,至少再次提 醒我:君的特殊地位合法性、三教的政治性意涵、晚明理家政教的切等,都是研究晚明思想史不可忽略的重要面向。
晚明思想界活多元、三教交。格,人人各自成家,派、思想同、流本就辨,若再加上政治遇、社影、不同史 期的建衍,所需考的面就更,域的研究本自有其挑性。篇文、一本、甚至一人生的研究,所能完成的工作都是有限的,而 我研究的成果大概也是了引更多的思考和,甚至是人翻新改之作吧。或也因此,研究域格外吸引人,近年我也了明後逐蔚 的化。月萍在地耕耘多年,她守著自己心的思想家,一步步研究的角拉,年反覆思索著「三教合一」的理史意涵,她自己在 耕耘的程中所的成足,我相信既是知性的,也是精神性的,而且一路上有多友的切磋攻祝福。在此,我除了恭喜月萍的出版外,也祝福 她的研究成果能出更多的。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