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哪?
白居易「老可解」,我素心折。
八月十六,早上在中束杭州新浙大的。走高速公路坐一下午的到州,上又是筵席款待。地由州海外作陪,席分三桌,告白同桌的得知我中文,同是中文人的他即高的要敬上一杯。
「乾杯之前,我考你。酒最早的候叫什?」那先生如是。
一天旋地,唔,酒在商代就有了,那叫什呢?
「何以解?」方笑著提示。『杜康、杜康。』我而急促的立刻回答。原是〈短歌行〉。
位先生很可惜─行程始之─我不太懂,要到名片次台,言台人的情和友善他是什人接待的呢?,台的良好印象使他的善意移到我身上,酒菜。
「是我特有的宴酒─酒,多少!」
到台所使用的拼音,我提及行之有年的注音符,他看上去有像日文,我告知以上所,章太炎以「篆籀省」注音符。有八股,但那晚很算得上主。
二十二日下午,告白在微醺嗯,酒不,酒和州啤酒也很棒。外,泰的啤酒喝一把的中寺和西湖。知客的年僧人以井茶招待,不懂茶的我只知道即使咬片茶在嘴也味,只有室沁心茶香。
不管也好、西湖也,古典文所言「衣袂相」是很切的照。熙攘往的香客客,使一切得廉。似乎目力所及的任何西,都可以拿起、秤一秤,便可被告知以多少一。
盈的月照耀下的西湖白堤夜色。以白堤是白居易修的人不在少,以西湖景人者不在少,只是西子海堤的月光海,更一。
十七日上午州大,校方安排校生我的自由交流。一浙大中文的男同混,找我和另一中文系的「小」打招呼、文。我都激《百年孤寂》、他《城》好,我偏《祥子》。像那眼光亮的小,我即使在自己了三年多的系上,也很少。
我的思想史老在堂上力的向我明,所各代上或文上的主流,和社情有其落差。就像余光中在代台文史上必然重的一席之地,然而若不教科上的文,代的台的『余光中\人口』,比起文史上不及的『言情小、路小\人口』,有其而易的落差。
『中』文化素也似如此。它非普遍存於『中』土地,如果接的象非我文史哲族,送往迎怎可能「何以解?唯有杜康」在嘴呢?然不是指文化素的枯\槁,而是特指『中』的、『』的、有『根源』意的文化素已然消解。
跳代,去古代的中文化素呢?若以曾一朝文主流的唐例,既言白居易「老可解」,那大部分的\多唐代人的必不大所接受,反映前述的落差。再以地域性看,白居易成年後到京城安展居住,而城可接收的多寡落差,又是古往今皆同。所以再反,「老可解」所指的「老」,是城市常常上街吸收的巴桑的率,似乎比下田家不定少看的老婆婆的率的高。
每人都,台目前的是「同」的。是不是小上,具「台主性」意的人、多於根植「中文化」的人,就可有反「台是中的一部份」的支持依呢?我不定。我倒疑,古到今、岸到人世界,加入城、富、政制度等等差距後,中文化素到底在哪?
2002.11.15. 4:51 P.M.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