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送修回,天的播放,音於了,音的味出了。和送修前相比,音更扎,譬如高音更音粒的,更清晰乾。於是之前法去的,像波里尼的多芬和李希特1969年在莫斯科的巴哈平均律,回一播放上迎刃而解般化入清楚明白的音容。
在次聆心得前,我想先最近立教授嵇康「哀」之後的一感想。以前我一直法了解什哀。明明我在音中感受到情或依情表的思想化,是我多年聆西洋古典音的感想也是入其中的不二法。但在教授的解程,我悟了嵇康的另一出的意思或境地。
我的猜想和臆是的:以嵇康在古琴琴上的造,他已到哀的音最高境界。或者以他生命的悟,生命情思的化已被超越。也可以比佛家宗的悟之境吧。他是以的看待古琴音。所以「哀」。我以也是中古琴音有的最高境界。而恐怕也是我一直法像聆西方古典音一的入古琴音的原因。因真正古琴大的演出,藉著古琴所表的中精神之最高境地,非人生在世的七情六和喜怒哀,而在超俗世的人格和性情修上。
回再波里尼和李希特。
波里尼的多芬,我以前一直法深入其中。句,不知道他在什。因其中有我可以藉以入的情感要素。回由於音的改,音的呈更如而,於是接到了波里尼所演出多芬的一「客的性」。他藉琴音所呈的多芬奏曲,速度快,音粒扎,不做多或添加的西,言之,有任何的抒情性修。是一直直往的多芬,是面生命和生活勇往直前的多芬,而他又以非常精的方式展出。於是我想到他在政治上的左派和革命立。在路上可以搜到他和指家朱里尼曾致力於工人的音普及。
句,它予了音健的情,有如天行健君子以自不息的胸襟和意。似乎近於嵇康的哀境地。有了的了解之後,彷了一扇通往波里尼音和琴世界的,於可以享受遨於他所揭示的音天地了。
至於李希特的琴,一向被我在疏美感的。疏美感本身就是又近又、忽近忽的美感手法。好比的切,不不近地恰恰好通的。也就是主客的中庸位置。但他在1969 年於莫斯科所的平均律,我一直法入。回一就一栽了去,毫阻隔。一始定的琴音,上令人沈下。和1970年在堡的音比起,者迥其趣。堡的音可以形容浪漫的暖柔情,而一年前在莫斯科的音呢,展出一古典的冷峻理性。一在六月中的堡,一是在四月北的莫斯科,不一的候和地理人文件,也影了李希特的演奏心境,再加上 melodia 和 harmonia mudi 家唱片公音的理方式不同,我到不同意趣的表,乎在截然不同的端。
而位大,都像嵇康一以一超文本的度面演出的曲。他以心目中理想的音的作品,既在音中也在音外,或既非客也非主,而是然一的、包括身心的全面感;是既和音一,也和整生命宇宙一的存在下。看似高,是、音或真正存在的最高理想。
附:
------------------------
再者,「哀」也是果卡雅罹癌世前最後的舒伯特音我的感想。音一始的有某生命的依和不,接著多久出乎意料,在某些部分又示出粹的音,粹到超世的境地。乎可以她直面著音,抽了自我的、使聆者法予任何想。於是我想到嵇康「哀」之,因哀或克制了自己的哀,它包容得更加。揭了我聆以新的一:不再好的音予人富的想和思想容,相反的,好的音或我到一探知本性的明般世界,情思上的波起伏。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