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撮如粟米粒大──是什乾坤大法? / 宗公案掇拾之十四@形象、 音,部 I 2005|PChome Online 人新台
2013-03-23 20:31:58| 人4,173| 回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大地撮如粟米粒大──是什乾坤大法? / 宗公案掇拾之十四

1 收藏 0 0 站台


雪峰存 (西元 822-908)

大地撮如粟米粒大──是什乾坤大法?/ 宗公案掇拾之十四

前一公案我花了整整一年才成,不料一次居然前後年。一年前就想提,但得未美善,然可言之成理,理路不太通,加以一整年大小病痛不,不得不拖延下。直到最近再度思索推敲,似乎找到比合理、合乎唱容的法,才敢於下,就教於各位方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峰示,云:大地撮如粟米粒大,向面前,漆桶不;打鼓普看。』

第一次到公案,心想:父像隔空抓,手法太神奇了!把大自然手一抓一搓,成玉米粒小,到人面前,大家看得目瞪口呆,啥都不懂(葫的甚)。好吧,老父跟著火大起,吩咐鼓召集徒一同看明白。
咄,的甚啊???

然,又是一比喻的法。
那,大地撮的,是甚西呢?

我先岔一下,瞧瞧的例子。
撇玄的宗教,且看看科上,例如牛的〈有引力定律 〉和因斯坦的〈能方程式 E = mc2 〉,不也是「大地撮如粟米粒大」,而表初,大多人都不懂。

再看看生活上的另外事例:
最近看到上大央主持人朱的,他提到出道前,父(母?)曾他:孩子,如果你真喜的,自己去,的不是你的。」
俗:父引,修行在人。挑明了,修行靠自己。

碧一,悟在提到:雪峰成道前
「曾三次去找投子和尚,九次去洞山那,到弄漆桶木杓作伙夫,也只透佛法一事。在洞山和尚那作伙,一天洞山他:作什?雪峰:淘米。洞山:淘沙去米?淘米去沙?雪峰:沙米一去。洞山:大什?峰便把洗米盆翻倒。洞山:你佛的因在德山和尚那。指令他去德山。雪峰才到德山那,劈就:宗中百尺竿更上一,有我的份?德山下打他一棒,喝道:什!因此有所省悟。後在山被大雪阻,和同在一起的和尚:我在德山棒下,就像桶底落一!斥:你不明白,好的入的『道』,不是自家珍;需是自己胸中流出,天地,才多少相符雪峰忽然大悟,向拜,:兄,今天我才算在山真正成道。
()

了半天,重在山悟道的由──的一番。另一方面也出了雪峰原是作伙夫出身,故以漆桶作比喻。漆桶就是桶。在寺作百人,可桶之大。空桶漆抹黑,不知是否因此名漆桶。漆桶不,有人如桶,啥都不懂。又可,心性黑啥都看不清楚。而桶底落,那片黑底一掉,便耳目明了。故也可指未悟道前的心眼,如漆桶。()

回看悟的中一段──「道入者,不是家珍;需是自己胸中流出」──正是公案的核心精。而雪的也清楚地名了。只是我在外,瞧不出一端倪,一旦跨便豁然通。他和公案的主人翁一搭一唱,表演簧,或跳著扣人心弦的探戈。不明就理的人看得煞煞;看出就他退之入扣,一都不含糊。

OK!
公案精就在此──修行靠自己!自己努力得的方是珍。

一步(或,退一步)看,事皆如此。事任何行,要有所收、心得或成果,都是靠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有不而的。不而就是的,可久。修行如此、如此,科明,、文哲思想的、莫不如此!

***
我看看一公案在碧的提吧:

原文:( 明是公案主文,楷是悟的唱。)

雪峰示云 一盲引盲,不分外。
大地撮如玉米粒大 是什手段?山僧不弄鬼眼睛。
向面前 只恐不下!有什伎!?
漆桶不  倚欺人!自出去!莫大好。
打鼓普看  瞎!打鼓三! 

意:
雪峰示大家:
一瞎子要一群瞎子,可不是什例外的事啊!
(悟可是反。用一反雪峰示的正。在宗,示啊?每人作自己的主人、悟自己的佛!)

我一手把宇宙大地的道理成玉米粒大

是什手法啊?老和尚向不玩弄花唬弄人的眼睛啊!

到你面前
只怕您老人家不下呢!(有重意思:太重不出;或,不出西)看你有什能耐!(或,就算出了,又有什了不起!)

你黑的眼珠看不懂
(你些桶不懂
)
仗著自己了不起,欺人家不懂。行自出去挨。不要便怪罪大伙才。

好吧,打鼓召集大家自己看!

胡! 嘛打鼓?打鼓是了作(集行)才用的。成佛悟要抱著作的精神,不成功便成仁。/ 二、成道可是每人自己的事啊!哪是行可以致的呢。)

悟的批,一方面反雪峰的作免得我陷入文字的陷阱,另一方面我好一步反思雪峰的背後真意。其雪峰苦口婆心,用激法逼徒用自己的心眼、心力去探佛法,自己成佛,而且生皆可成佛,所的可不是集行。
而悟跟雪峰一搭一唱,正好把那不偏不倚的核心底牌亮出!

***
再看看雪的悟的唱:

雪:「牛,回。」
指修行成道的人,待出不的意念,就如在船上看河流波浪的化,任其起、它去化,不予著:一下子出的牛了;一下子又冒出一形的浪。可悟不肯就此休,是要下修理一下雪 (不然,雪也得太著相了)

相似;蹉了也
(悟唱道:像般一下子就去,不及看到呢。)

  如石火
(
就像打石冒出的火花,才要看到就消失。修行境界硬往上推了一把)

曹溪埃
 
打破你相;是打破始得。
(
啊,可被悟逮著了。六祖在曹溪林寺法,故以曹溪指六祖。而六祖有一名偈:菩提本非,明亦非台;本一物,何惹埃。神秀的偈子:身是菩提,心是明台;勤拂拭,莫使惹埃。雪的是修行的一境地,悟探根本源,要打破子如六祖的偈所揭示的境地,才能佛性自性相,如他再次的:一定要打破才能得道啊!)
接著看雪下面的句


打鼓看君不
刺破你眼睛。莫易好。漆桶有什!
鼓大家看,位都看不()──
(
看不?那不就跟瞎子一,甘脆把你眼睛刺破。意思是棒喝、激法;另一方面意不是光肉眼看的。粗心大意才好,我的黑眼珠有啥不能看到的!生只要心努力,一可以道成佛。)
看到什?看清楚什?

:君不也是君可的意思,如李白的《酒》「君不,河之水天上」,意思是道你看不到,其是人人可的。而且下一句著:「君不,百花春至。」

百花春至
法不相:一狼藉,葛藤窟出。 
佛法不辜人的。只要努力,然一混仗,究可以的藤蔓中而出!所以,百花春至不,那是天然的自性彰,本性啊!自性、本性、佛性,早出的!

***
最後回到碧一的提示
垂示云:大凡扶宗教,是英底,有人不眨眼底手,方可立地成佛。所以照用同、卷舒唱、理事不二、行;放一著,建立第二,直下截葛藤,後初,泊。昨日恁,事不己;今日又恁,罪天。若是明眼,一他不得;其或未然,虎口身,不免身失命。看:

是本公案的要明。指雪峰敏不凡身手,也只有的人才能持一宗教……
「有人不眨眼般立的手法,才能下成佛成道。能主和客泯
()、收放的手段同施展、道理和不分、和一的原行;躐究竟的第一(),建立方便的第二途接引生,以便直接砍不清的藤蔓,後初的人不容易意。去不懂,情有可原;一段到在不懂,可是天大的罪。如果遇到明白人,一都唬弄不了他;如果不是明白人的,就不免躺在虎口,失性命了。」

雪峰示的公案,好比老教生,故意反法:我教的西你都不懂,脆自己去看!逼生自己努力;如果不悟,不知道自己救自己,所天助自助者,等老解悟,永成不了大器!

***
後:
一公案,在近年的,前思後想、西、出,乎入所有的曲折小巷,算日,看出一眉目。然,太下有遮,不透。但一偏之多少能些光照亮此公案的一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原文如下:
「三上投子,九到洞山,置漆桶木杓到作,也只透此事。及至洞山作,一日洞山雪峰:作甚?峰云:淘米。山云:淘沙去米?淘米去沙?峰云:沙米一去。山云:大什?峰便覆盆。山云:子在德山。指令之。才到便:上宗乘中事,人有分也?德山打一棒,云:道什!因此有省。後在山阻雪,云:我在德山棒下,如桶底相似!喝云:你不,道入者,不是家珍;需是自己胸中流出,天地,方有少分相。雪峰忽然大悟,拜云:兄今日始是山成道。」

在米覆盆的公案中,米喻菩提,沙喻。沙米一去,既,何菩提。可此雪峰理已有所悟。但洞山尚不放心,故又:大吃什?雪峰毅然覆米盆的,已具有得山的了,故洞山他的因在德山。(摘自:山美出版白本《解五元》,p. 226)
最後一段明出版的《白碧》的翻:雪峰豁然大悟,向拜,:兄今日才算是在山真正成道。
我用不一的句,根行文和,改成雪峰的,而有不同的法,有重歧:
(
)、兄,今日才是我在山成了道。
(
)、今日在山,多兄,我才真正成了道。
再者,查,略於雪峰。
宗公案用多歧,也是其迷人之。

以下摘自【佛光大典
二:
桶底
林用。原桶之底落;林中,指到大悟而毫惑疑之境地,如桶底落,桶中之物而地,不再留有任何物。碧第二十二(大四八一六二下):「後到德山,:『上宗乘中事,人有分也?』山打一棒:『道什?我如桶底相似。』」又「底桶」一同。P. 4625 

三:
四照用
又作四照用。宗用,可二。
【一】人天眼目卷一,照,指客之;用,指主之。根者主客之不同,所取不同之教授方法,旨在破除主、客有之世俗。()先照後用,法重者,先破除以客有之。() 先用後照,我重者,先破除以主有之。()照用同,我、法二均重者,同破除之。()照用不同,於我、法二均已破除者,即可接物,或照或用,不拘一格。
 (Joe
按:此,照用同是指一件事或行、,既能照到客,又能涵到身受的主,主客交融、天人合一,同亦是主客的分泯了,即所主客泯。)
【二】五家宗旨纂要卷上,照,指答;用,指打、喝等作,粹指接待者之方式。() 先照後用,先向者提出,然後其答情,或棒或喝。()先用後照,如遇僧,便打、便喝,然後僧「汝道是什意旨?」()照用同,即在或棒或喝中,看方如何承;或在喝僧亦喝中,打。()照用不同,或照或用,不拘一格。P. 1783 

四:
第一
指第一、向上。於籍中,常用以表示超越言思惟之究境地。反之,如第一之根本宗旨,向下,第二、第三,或第二、第三。P. 4760 
第二
即由向上之平等,入向下差之教理法。於宗中,第一(向上)多指真悟境的佛道究之旨,或不於世的上求菩提之修行道法;相於此,方便巧,假借名言而立之教法,或世情以教化生之菩行,第二(向下)。亦即以方法截生之惑障,以破除迷妄,引趣向成佛得悟之道。其所用之教、法往往相於第一之入理深,而「第二」、「第二」同,皆指向上大、第一,而入方便道之法。同用尚有庭施、落草、老婆心切等。碧第五(大四八一四四下):「理事不二,行,放一著,建立第二,直下截葛藤,後初泊。」p. 4761 



台: Katle and Joe

是 (若未登入"人新台"看不到回覆唷!)
* 入:
入片中算式的果(可能0) 
(有*必填)
TOP
全文
ubao snddm index pchome yahoo rakuten mypaper meadowduck bidyahoo youbao zxmzxm asda bnvcg cvbfg dfscv mmhjk xxddc yybgb zznbn ccubao uaitu acv GXCV ET GDG YH FG BCVB FJFH CBRE CBC GDG ET54 WRWR RWER WREW WRWER RWER SDG EW SF DSFSF fbbs ubao fhd dfg ewr dg df ewwr ewwr et ruyut utut dfg fgd gdfgt etg dfgt dfgd ert4 gd fgg wr 235 wer3 we vsdf sdf gdf ert xcv sdf rwer hfd dfg cvb rwf afb dfh jgh bmn lgh rty gfds cxv xcv xcs vdas fdf fgd cv sdf tert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dende5 dende denden denden2 denden21 fenfen9 fenf619 fen619 fenfe9 fe619 sdf sdf sdf sdf sdf zhazh90 zhazh0 zhaa50 zha90 zh590 zho zhoz zhozh zhozho zhozho2 lislis lls95 lili95 lils5 liss9 sdf0ty987 sdft876 sdft9876 sdf09876 sd0t9876 sdf0ty98 sdf0976 sdf0ty986 sdf0ty96 sdf0t76 sdf0876 df0ty98 sf0t876 sd0ty76 sdy76 sdf76 sdf0t76 sdf0ty9 sdf0ty98 sdf0ty987 sdf0ty98 sdf6676 sdf876 sd876 sd876 sdf6 sdf6 sdf9876 sdf0t sdf06 sdf0ty9776 sdf0ty9776 sdf0ty76 sdf8876 sdf0t sd6 sdf06 s688876 sd688 sdf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