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雪峰存 (西元 822-908)
大地撮如粟米粒大──是什乾坤大法?/ 宗公案掇拾之十四
前一公案我花了整整一年才成,不料一次居然前後年。一年前就想提,但得未美善,然可言之成理,理路不太通,加以一整年大小病痛不,不得不拖延下。直到最近再度思索推敲,似乎找到比合理、合乎唱容的法,才敢於下,就教於各位方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雪峰示,云:大地撮如粟米粒大,向面前,漆桶不;打鼓普看。』
第一次到公案,心想:父像隔空抓,手法太神奇了!把大自然手一抓一搓,成玉米粒小,到人面前,大家看得目瞪口呆,啥都不懂(葫的甚)。好吧,老父跟著火大起,吩咐鼓召集徒一同看明白。
咄,的甚啊???
然,又是一比喻的法。
那,大地撮的,是甚西呢?
我先岔一下,瞧瞧的例子。
撇玄的宗教,且看看科上,例如牛的〈有引力定律
〉和因斯坦的〈能方程式 E = mc2 〉,不也是「大地撮如粟米粒大」,而表初,大多人都不懂。
再看看生活上的另外事例:
最近看到上大央主持人朱的,他提到出道前,父(母?)曾他:孩子,如果你真喜的,自己去,的不是你的。」
俗:父引,修行在人。挑明了,修行靠自己。
碧一,悟在提到:雪峰成道前
「曾三次去找投子和尚,九次去洞山那,到弄漆桶木杓作伙夫,也只透佛法一事。在洞山和尚那作伙,一天洞山他:作什?雪峰:淘米。洞山:淘沙去米?淘米去沙?雪峰:沙米一去。洞山:大什?峰便把洗米盆翻倒。洞山:你佛的因在德山和尚那。指令他去德山。雪峰才到德山那,劈就:宗中百尺竿更上一,有我的份?德山下打他一棒,喝道:什!因此有所省悟。後在山被大雪阻,和同在一起的和尚:我在德山棒下,就像桶底落一!斥:你不明白,好的入的『道』,不是自家珍;需是自己胸中流出,天地,才多少相符。雪峰忽然大悟,向拜,:兄,今天我才算在山真正成道。」(一)
了半天,重在山悟道的由──的一番。另一方面也出了雪峰原是作伙夫出身,故以漆桶作比喻。漆桶就是桶。在寺作百人,可桶之大。空桶漆抹黑,不知是否因此名漆桶。漆桶不,有人如桶,啥都不懂。又可,心性黑啥都看不清楚。而桶底落,那片黑底一掉,便耳目明了。故也可指未悟道前的心眼,如漆桶。(二)
回看悟的中一段──「道入者,不是家珍;需是自己胸中流出」──正是公案的核心精。而雪的也清楚地名了。只是我在外,瞧不出一端倪,一旦跨便豁然通。他和公案的主人翁一搭一唱,表演簧,或跳著扣人心弦的探戈。不明就理的人看得煞煞;看出就他退之入扣,一都不含糊。
OK! 公案精就在此──修行靠自己!自己努力得的方是珍。
一步(或,退一步)看,事皆如此。事任何行,要有所收、心得或成果,都是靠自己的付出和努力,有不而的。不而就是的,可久。修行如此、如此,科明,、文哲思想的、莫不如此!
***
我看看一公案在碧的提吧:
原文:( 明是公案主文,楷是悟的唱。)
雪峰示云 一盲引盲,不分外。
大地撮如玉米粒大 是什手段?山僧不弄鬼眼睛。
向面前 只恐不下!有什伎!?
漆桶不 倚欺人!自出去!莫大好。
打鼓普看 瞎!打鼓三!
意:
雪峰示大家:
一瞎子要一群瞎子,可不是什例外的事啊!
(悟可是反。用一反雪峰示的正。在宗,示啊?每人作自己的主人、悟自己的佛!)
我一手把宇宙大地的道理成玉米粒大
是什手法啊?老和尚向不玩弄花唬弄人的眼睛啊!
到你面前
只怕您老人家不下呢!(有重意思:太重不出;或,不出西)看你有什能耐!(或,就算出了,又有什了不起!)
你黑的眼珠看不懂(你些桶不懂)
仗著自己了不起,欺人家不懂。行自出去挨。不要便怪罪大伙才。
好吧,打鼓召集大家自己看!
胡! 嘛打鼓?打鼓是了作(集行)才用的。成佛悟要抱著作的精神,不成功便成仁。/ 二、成道可是每人自己的事啊!哪是行可以致的呢。)
悟的批,一方面反雪峰的作免得我陷入文字的陷阱,另一方面我好一步反思雪峰的背後真意。其雪峰苦口婆心,用激法逼徒用自己的心眼、心力去探佛法,自己成佛,而且生皆可成佛,所的可不是集行。
而悟跟雪峰一搭一唱,正好把那不偏不倚的核心底牌亮出!
***
再看看雪的悟的唱:
雪:「牛,回。」
指修行成道的人,待出不的意念,就如在船上看河流波浪的化,任其起、它去化,不予著:一下子出的牛了;一下子又冒出一形的浪。可悟不肯就此休,是要下修理一下雪 (不然,雪也得太著相了)。
牛 相似;蹉了也
(悟唱道:像般一下子就去,不及看到呢。)
回 如石火
(就像打石冒出的火花,才要看到就消失。修行境界硬往上推了一把)
曹溪埃 打破你相;是打破始得。
(啊,可被悟逮著了。六祖在曹溪林寺法,故以曹溪指六祖。而六祖有一名偈:菩提本非,明亦非台;本一物,何惹埃。神秀的偈子:身是菩提,心是明台;勤拂拭,莫使惹埃。雪的是修行的一境地,悟探根本源,要打破子如六祖的偈所揭示的境地,才能佛性自性相,如他再次的:一定要打破才能得道啊!)
接著看雪下面的句:
打鼓看君不 刺破你眼睛。莫易好。漆桶有什!
鼓大家看,位都看不(?)──
(看不?那不就跟瞎子一,甘脆把你眼睛刺破。意思是棒喝、激法;另一方面意不是光肉眼看的。粗心大意才好,我的黑眼珠有啥不能看到的!生只要心努力,一可以道成佛。)
看到什?看清楚什?
:君不也是君可的意思,如李白的《酒》「君不,河之水天上」,意思是道你看不到,其是人人可的。而且下一句著:「君不,百花春至。」
百花春至 法不相:一狼藉,葛藤窟出。
佛法不辜人的。只要努力,然一混仗,究可以的藤蔓中而出!所以,百花春至不,那是天然的自性彰,本性啊!自性、本性、佛性,早出的!
***
最後回到碧一的提示:
「垂示云:大凡扶宗教,是英底,有人不眨眼底手,方可立地成佛。所以照用同、卷舒唱、理事不二、行;放一著,建立第二,直下截葛藤,後初,泊。昨日恁,事不己;今日又恁,罪天。若是明眼,一他不得;其或未然,虎口身,不免身失命。看:」
是本公案的要明。指雪峰敏不凡身手,也只有的人才能持一宗教……
「有人不眨眼般立的手法,才能下成佛成道。能主和客泯(三)、收放的手段同施展、道理和不分、和一的原行;躐究竟的第一(四),建立方便的第二途接引生,以便直接砍不清的藤蔓,後初的人不容易意。去不懂,情有可原;一段到在不懂,可是天大的罪。如果遇到明白人,一都唬弄不了他;如果不是明白人的,就不免躺在虎口,失性命了。」
雪峰示的公案,好比老教生,故意反法:我教的西你都不懂,脆自己去看!逼生自己努力;如果不悟,不知道自己救自己,所天助自助者,等老解悟,永成不了大器!
***
後:
一公案,在近年的,前思後想、西、出,乎入所有的曲折小巷,算日,看出一眉目。然,太下有遮,不透。但一偏之多少能些光照亮此公案的一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 原文如下:
「三上投子,九到洞山,置漆桶木杓到作,也只透此事。及至洞山作,一日洞山雪峰:作甚?峰云:淘米。山云:淘沙去米?淘米去沙?峰云:沙米一去。山云:大什?峰便覆盆。山云:子在德山。指令之。才到便:上宗乘中事,人有分也?德山打一棒,云:道什!因此有省。後在山阻雪,云:我在德山棒下,如桶底相似!喝云:你不,道入者,不是家珍;需是自己胸中流出,天地,方有少分相。雪峰忽然大悟,拜云:兄今日始是山成道。」
● 在米覆盆的公案中,米喻菩提,沙喻。沙米一去,既,何菩提。可此雪峰理已有所悟。但洞山尚不放心,故又:大吃什?雪峰毅然覆米盆的,已具有得山的了,故洞山他的因在德山。(摘自:山美出版白本《解五元》,p. 226)
● 最後一段明出版的《白碧》的翻:雪峰豁然大悟,向拜,:兄今日才算是在山真正成道。
我用不一的句,根行文和,改成雪峰的,而有不同的法,有重歧:
(一)、兄,今日才是我在山成了道。
(二)、今日在山,多兄,我才真正成了道。
再者,查,略於雪峰。
宗公案用多歧,也是其迷人之。
以下摘自【佛光大典】
二:
桶底
林用。原桶之底落;林中,指到大悟而毫惑疑之境地,如桶底落,桶中之物而地,不再留有任何物。碧第二十二(大四八一六二下):「後到德山,:『上宗乘中事,人有分也?』山打一棒:『道什?我如桶底相似。』」又「底桶」一同。P. 4625
三:
四照用
又作四照用。宗用,可二。
【一】人天眼目卷一,照,指客之;用,指主之。根者主客之不同,所取不同之教授方法,旨在破除主、客有之世俗。(一)先照後用,法重者,先破除以客有之。(二) 先用後照,我重者,先破除以主有之。(三)照用同,我、法二均重者,同破除之。(四)照用不同,於我、法二均已破除者,即可接物,或照或用,不拘一格。
(Joe按:此,照用同是指一件事或行、,既能照到客,又能涵到身受的主,主客交融、天人合一,同亦是主客的分泯了,即所主客泯。)
【二】五家宗旨纂要卷上,照,指答;用,指打、喝等作,粹指接待者之方式。(一) 先照後用,先向者提出,然後其答情,或棒或喝。(二)先用後照,如遇僧,便打、便喝,然後僧「汝道是什意旨?」(三)照用同,即在或棒或喝中,看方如何承;或在喝僧亦喝中,打。(四)照用不同,或照或用,不拘一格。P. 1783
四:
第一
指第一、向上。於籍中,常用以表示超越言思惟之究境地。反之,如第一之根本宗旨,向下,第二、第三,或第二、第三。P. 4760
第二
即由向上之平等,入向下差之教理法。於宗中,第一(向上)多指真悟境的佛道究之旨,或不於世的上求菩提之修行道法;相於此,方便巧,假借名言而立之教法,或世情以教化生之菩行,第二(向下)。亦即以方法截生之惑障,以破除迷妄,引趣向成佛得悟之道。其所用之教、法往往相於第一之入理深,而「第二」、「第二」同,皆指向上大、第一,而入方便道之法。同用尚有庭施、落草、老婆心切等。碧第五(大四八一四四下):「理事不二,行,放一著,建立第二,直下截葛藤,後初泊。」p. 4761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