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海棠
英文名: Kalofilum Kathing,Indiapoon Beatyleaf,Alexandrian Laurel
名: Calophylluminophyllum L.
科 名: 金桃科 ( Guttiferae )胡桐(Calophyllum)
名: 厚、胡桐、君子、海棠果、Bakiyarau(排)
原地: 海南、琉球、春沿海。
分布: 台南部。
用 途:
1. 船及家具用材:皮厚,且材密而重,可船及家具用材(柱、杵臼、具)。
2. 行道或是庭木:栽植作行道或是庭木。
3.用:外煎汁可眼,脂可治牙痛出血及部淋巴核。性味:根、:微苦、平。效用:根、:瘀止痛。治痛,跌打,痛;:治外出血;皮、果:治鼻衄,鼻塞,耳;子油:治皮病。
: 冠呈波形。皮厚、灰色、平滑。株高 8-15 公尺。
: 形、生,子末端略向凹陷。
花: 花瓣 4 片,白色,腋生,花序,雄蕊基部合著,基生,花芳香,有梗。果球形, 3 公分,姿密而亮。
果: 核果球形,下垂, 3 公分,果梗,果色由褐色,褐色的果可生食,有甜味,色未成熟的果可以加糖淹再吃。子 1 粒色,具硬的皮。
特徵: 常大木,皮厚。生,厚革,形, 12-18 公分,先端或徵凸,柄硬, 1.5 公分;密且平行排列。花序,腋生。花白色,芳香,花瓣4片,雄蕊多,花基部合生花底生,子房 1 室。核果球形。子 1 粒色,具硬的皮。
文字料源:
http://163.17.44.1/teach/校植物/崖海棠/崖海棠.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