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上半部,下半平滑
上半部或近1/3具有粗
果的斗杯形,像碗,包果之1/3至1/2
苞合生成 7~11 同心,全,被毛,只包住果的基部;果球形,先端;突出。
果: 斗杯形,像碗,包果之1/3至1/2

基部新出的枝,不知是不是子掉落所,新褐色。
小枝伸,有皮孔,光滑毛
皮淡灰褐色,多不裂
青
英文名: Ring-cupped Oak,Blue Japanese Oak
名: Cyclobalanopsis glauca (Thumb.) Oerst.
Quercus glauca Thunb. ex Murray
Quercus glauca Thunb
科 名: 斗科 ( Fagaceae )(Cyclobalanopsis)
: 青、青、青栲、花梢、猴子、、、校、九、石、校、、、白孝、白校
原 地: 台、中大、印度、、喜拉雅山
分 布: 台平地至海拔 1200 公尺之山,台北、台中、南投、高雄、花、台,石灰岩山地。
用 途:
1. 木材用途:木材淡褐色,材,心材材分明,力大,耐摩擦,在重造材方面常被做建及用材;具用材方面是主要是做器具柄用材。
2. 庭化:具果、、景、防火、行道功能,常被、防用。
3.食用:子富含粉,可供烤食;也是松鼠物的最。
4.工用途:皮及斗富含鞣可提取鞣供工用。
5.用:性味:果:苦、、平。效用:果:止渴,破血。治泄痢,後出血。
: 形高大,高可 15~ 20 公尺, 50~80 公分;皮淡灰褐色,多不裂;小枝伸,有皮孔,但光滑毛。
: 互生,但有生於小枝的先端,倒卵形或形, 5~15 公分, 3~5.5 公分,先端尖或少呈短尾,基部或,少楔形,革,上半部或近1/3具有粗,表面毛茸,背面有白色毛茸,但老毛茸落而形成粉白色的痂,因而看起像白粉;中肋於表面凹下而於背面著隆起, 9~14 ,於背面著隆起,基部全,幼被灰白色毛;柄 1.5~2.5 公分,毛茸。
花: 雄花序呈荑花序,斜上或下垂, 4~6 公分,色;雄花 0.25~0.3 公分, 0.2 公分,花被片 5~6 枚,外面先端有柔毛;雄蕊 4~8 枚;花,花二室,裂;雌花生於枝上部腋,一梗常有花枚(多 2~4 枚)。
果: 斗杯形,像碗,包果之1/3至1/2, 0.7~0.9 公分, 0.9~1.2 公分;苞合生成 7~11 同心,全,被毛,只包住果的基部;果球形,前端尖,光滑, 1~1.5 公分, 0.9~1.2 公分,先端;突出。
特 性:
常木、中木,冠形,高可 15~ 20 公尺,皮灰褐色。最大的特徵在它的子,上半部呈,下半平滑。斗碗形,片排成 7~11 ,被毛。果形。它的幼好,成宜植於日照充足,其萌芽力旺盛,枝需酌加修剪,以促生,防止病害,移植略,成需先行根,幼需量修剪根部。
文字料源:
http://163.17.44.1/teach/校植物/青/青.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