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田菁豆科,花。
大多作肥使用
果形
羽,先端,有尖突,基部。
端有尖突
果形
蝶形花
印度田菁
英文名: Indian Sesbania
名: Sesbania sesban (L.) Merr
Aeschynomene sesban L.
科名: 豆科(Leguminosea)田菁(Sesbania )
名: 臭菁仔、山菁、大菁
原地: 印度
分: 全省均可,沿海地、草地上常它的群落,是一重要的肥。台1930年代引栽培。
用途:
1.肯放牧用及料,皮可,印度人材之煎煮液用,一良之肥作物,子荒利用之。台中南部良之肥作物,性喜高多境,尤其合水田休期栽培。
2. 用:性味:子:甘、苦、平。效用:子治脾大,疹,;可治水,毒,汁。
: 具木材的灌木,高1-2公尺,主直立,分枝不,幼枝上小有毛。
: 一回偶羽,小14-36枚,形,17-2×0.4-0.5公分,先端,有尖突,基部。
花: 花色有赤色斑,3-13枚,呈腋生的花序,花萼5裂,萼交接腺毛,雄蕊10枚,二,花同型。
果: 果形,直立如刀,褐色,含黑色形子廿五至三十粒,15-25公分。
特性:
小生三十 以上,二至三公分花冠蝶形色,花的被面有褐色斑具木材的灌木。一年生草本,高1-2公尺,生於田野、草地或沿海地。一回偶羽,12-15公分,小40-80公分,形,先端,基部歪形。花色,蝶形花冠,1-3朵,腋生花序。色的果形,15到25公分。繁殖可用播法,春至夏季期。
文字料取自:
http://163.17.44.1/teach/校植物/田菁/田菁.htm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