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天涯落人,相逢何必曾相
一千五百年前,十八的白居易下:
「久生事,不生道。
年少已多病,此身堪老。」
的他或不想到,自羸弱的身,
竟能陪伴他走七十五光,
在平均命不足四十的唐代,下超千五百首。
四十那年,白居易的世界始得模糊。
「散空中千片雪,蒙物上一重。
逢晴景如看,不是春天亦花。」
白障他的界蒙上一若有若的,
但他病痛得如此意。
雪花的野,朦如的景物,
即使在晴天也如中看花─是多美的。
然而,美的背後是「休看小字」的奈,
是人不得不文字告的苦。
面人的白障,白居易既求治也拜神佛,
僧出不同的建,
白居易不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
「僧客眼界,言眩在肝家。
治何曾瘥,力微茫佛力。」
是病源在肝需戒酒,僧人是心蒙官,
可是石是佛法,者都渺茫,不成效。
白居易,,
那些以言喻的痛苦化文字。
他在病痛月中逐增智慧。
「自委任浮沈,年多功用深。
面上除喜色,胸中消是非心。」
是不再病痛而,不再得失而喜的心境,
的是非也慢慢沉下。
十八就感受病痛之苦的白居易,七十道:
「世生老病相,此事心中久自知。
今日行年七十,愧病。」
病痛了五十多年,居然侃疾病得太晚。
是多少夜晚的反,
多少次疼痛的自,
以及次在行的,
才能在人生暮年自嘲。
晚年的白居易展出特的「病」哲:
「目昏思即安眠,足妨行便坐。」
眼睛昏花了就好好睡,腿力了就坐冥想。
不是消的放,而是的意。
他不再病痛抗,
累了就休息,了就睡,走不就停下看景。
白居易的,是他疾病的。每一首病中,
都是一次情感的梳理,一次心的自我。
他用歌,友人分享,向後世。
非炫耀文采,而是本能的表情感。
就像社群媒上的生活滴、向朋友的,
表本身就是的程。
白居易的作品,不是呈一超然物外的人,
而是痛苦、恐、奈的常人。
但他同也求助,心境,在望中找到感。
每他拿起下那些病痛,每他向友人那些困,
他其都在行一心的自我救。
真的不加修的表,
他的痛苦得以被自己他人看,被理解,被安慰。
流,每到些句的人,
都能中感受共同的人性脆弱,以及在脆弱中的勇。
或就是白居易後世的:
面法改的痛苦,
本身就是,求理解本身就是拯救。
不是所有痛都需要被治,但痛都值得被。
在脆弱的刻,最需要的或不是正答案,
也不是的治方案,而是有人那些不清的苦。
出的痛,仍存在,不再是名的恐;
被的苦,未消失,已有了意陪伴。
:
1. 2025-07-06 合/ 亮恭
(作者台北市立渡院院)
2. 看《恨歌》和《琵琶行》,
以及《得古原草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