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於心命二周到,果能依之行,命自我作,福自我求,造化之不於天地鬼神矣。
如何理解「心命」的含呢:如下三方面行分析、解。
一、四不同的心、命
(1)心好、命又好
心好,指其人心正直,善良,莫作,善奉行。
命又好,指心好的同,命也好。生命好,指得了富,有有,同身健康,家庭眷和,子女孝等事利如意。
就,能保持其好命,享受富,有增,一直到老到死,故而:「富直到老。」
(2)命好、心不好
生命好,得了富,有有。人得了富之後,本珍惜自己的福,才啊!但是,於此同,他(她)的心,不好,依大做,常常事。
以,由於多行不必自,遂使生的福日遭的殃,所以「福兆。」
(3)心好、命不好
生命然不好,但他(她)一直持做好事,不作事,常修善。由於心好,便可改不好的命,其中又分、途,所者,即生有大善,便能命中注定之大大,使它重受,危安,因而得福;所者,其人大善,但能止行善,,前生的,以後,今生好心所做各善,其福便即而至,前一切不好的命,悉皆成去,故曰:「福。」
(4)心、命俱不好
命不好,同心也不好,即事,不。
人前生很重,所以今生命不好,但是今生仍然不醒悟,造作,那,最後的下不堪想,有惹遭殃,即是:「遭殃且夭」,身下,成不得善的短命者。
以上述四不同心、命的表,所得的果各不一,其全由心念:因果是活的串一切事理的,不是庸俗的宿命和死板的定命。例如,在是去的果,同又是未的因,因即,果自然也能,人常的命、就是因果,弄清因果的道理,才能明白命之所以然,十二因的道理解,我的身就是由果所生的,也是受善的,所以叫做身。我要明白,去造作的「因」而形成生的「果」,那「果」就表在的命。正如瓜得瓜,豆得豆,自作自受,恰如其分,毫厘不爽。利人即是自利,害人足自害。然一因了下去,到「果」的形成(成熟),也同植物一,必一定的,而且要有的「」去完成,之,「因」不,「果」浪得,「善到有,只早」了。
明心、命的因果,因一人的命,正是因果的,佛法根本上揭示了命的由,只有根本上改了在「因」,才能未的「果」,的又是什呢?就是自己的心念,因一切唯心造,心既能造,也能。明白了一道理,我就完全可以改造自己的命,掌握自己的未了。是怎的呢?
二、心可挽乎命
心可挽乎命:要心好,便可以改命,使不好命好,好更好。最重要,最的就是要生起仁的慈悲,慈眼生,常救世心,即是:「最要存仁道。」
一人命的好,自心所造,因一切善皆出自心,自心修善,令自己安,自心造,令身受苦。
心可以自己造就天堂,亦可以自己下地,故心含藏一切罪、福的子,「福,唯人自招」,就是「吉凶人招」,因人的一切吉凶福,皆出自心,唯心所招。
心的好,就是命好的源,故命的好,自心所造,非由外。印光祖不,宏法文章,以文字化生,主相信因果,重「修心」,弘《了凡四》、《感篇》等,而注重因果的教育。就抓住了的本、根源,使人明白了命由心造的大道理。六祖慧能大:「一切福田,不自己的心,能自己的心去找,是有得不到感通的。」只要去求,不但能得到道德和仁,可以得到功名和富呢。外得,那才算是有益的求。倘使不是真地遵循正道去求,不心地上去求,不善去上去求,不一切,分求,不合理的事也去做了,那就把心本有的德性也失掉了,那是徒益,很危的。
三、正的「心命」
假若始相信自己的命好,就此止步,而不努力改造思想,克服缺,立仁慈心,修福修慧。於命好的人,就容易迷信自己的命,而放主的和努力;於命不好的人,容易悲失望,失前途的信心,果都是空喜和空悲,益於生命的造和改善,度了一生的光。不,光是知命安命是消的益的,就是信命不修心,所的消後果,故曰:「恐。」
修心一命。凡是有正知正的人,於自己前的命,以及未的命如何?皆是其自然,不去管它,而是心意,集中精力,精「修心」。人然不求天地、鬼神乃至佛菩的保佑,但是他(她)事吉祥如意,一切平安利,五福,天地久。就是「天地自相保。」
之,「心命」所指的修心命的,了佛教因果律的精神,如同一明,照亮了我的心,就是人生在世,要自不息改造自己的命。古到今多事以及我在人生道路上都反明些道理是真不的。例如,明代人表了凡被南孔先生推算命,某年考中第名,某年生,某年做知,都一一。因此信,人生一切遭遇,全是命注定,自己毫能力。後,遇高僧谷告他,方才懂得命既是有一定的,又是能改造的,便此立志造命,德,每天「功格」,格查言行心念,有持咒,以求感通。以後,孔先生所算的命;全不了。孔先生算他命只有五十三,有子,果他活到七十多,不但有子,且很成才。晚年他自己一生改造命的和,成了《了凡家》教育後人。我要想造未的幸福,握自己的命,必立正的「心命」,依之而行,命自我立,命的主,便操之於己,此,便可自己掌握命,更好地造自己的光明前途。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