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楔子:人,情是何物?
人是最多情的物。
或者,人是最善於表感情的物。
人的一生,往往陷於沓的情感中,於是人便用文申幽情、描苦,而生了多、感人肺腑的文篇章。
肺腑之言,不是乎家或是困於男女,往往有所苦衷而不能明。於是文上有比寄的技巧,於是我便想起「遭之,不得不」,因此「楚雨含情皆有」的李商。(一)
晚唐的天空,前後六位帝王(二)的更迭,充混衰之。李商生逢此,表於中的沈晦,真而深刻地反映了已落的晚唐社。
人已逝,心不死。能藉篇的告,我同濡一代人的采。
二、李商生平梗概
李商,字山,玉生,唐朝州河(今河南省沁)人。他出生於一式微的族家庭,前代人都只做官和郡佐之的低地方官吏,家境日益困。在峻的境中,促使少年人勤,取功名,以振家道。
唐文宗大和三年(八二九),山被天平度使令狐楚辟入幕巡官。令狐楚很重位有才的青年,自指他行的文章奏的作技巧,令己子令狐等同。段期,人向上,用世。大和九年,朝廷中生了史”甘露之”(三)的政治大悲,使青年人感到震和悲。他了不少富有性的篇,有力地抨宦官和藩割力,表了自己”欲天地” (四)的雄心志。在此年前後,山曾一度在河南源的玉山、王屋山一居道。山道的最大收大概就是底到求仙的妄,反映在他後多刺中,吃金丹而死的皇帝表示了大的蔑。他女道士宋真人相(五),宗教的神秘氛,道山幽奇冷峭的境和中受抑的苦的情,都人提供了不少材和意境。
成二年(八三七)山。知高令狐家有交情,令狐引,山登士第。是年令狐楚卒,明年,山入原度使王茂元幕中,娶其女。令狐楚王茂元是政,分朝廷激烈的”牛””李”。王茂元被李中人,而於令狐的人就山忘恩德,其山不偏,也不意攀附立的政治集中任何一。但此便入的的政治漩,法自拔,一直至死,都受到後得的牛中人的排斥和抑。就是人一生悲的主要原因。
成四年,山吏部,被用,授秘省校郎。後外宏尉,曾因一力平反冤而怒上官。唐武宗即位後,任李的首李德裕宰相,政局一新,政治上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山回到京城,官秘省正字。可惜不久,即遭母,移家永(今山西芮城)著居的生活。昌五年秋,服期,回到安,重官秘省正字。可是好景不久,武宗又服神仙金丹死去,宣宗即位,大黜李,重新起用牛中人。宣宗大中元年(八四七),山卅七,安,天涯漂泊,始了他一生充著屈辱和痛苦的期,也是他歌作收最的期。
唐宣宗大中年,任用白敏中、令狐等作相,大反武宗之政。人期在他夙怨甚深的令狐的排笮下,精神非常苦。他曾先後追被外放的李中人,如、弘正、柳仲郢等在桂州、徐州、梓州等地任幕。在些年中,皇都,想念妻,政治生活的黑暗,感慨世事的桑幻,人了大量的政治和抒情。的感情和人不幸的身世合起,形成了他歌沉的格。不久,我的人著那永法的匡救民的夙心,在寂寞的生活中死去,享年四十六(八一三~八五八)(六)。
三、李商歌的出成就
李商烈的魅力,可如下特:
1.思奇妙,意境曲折(七)。李商的思出心裁、出奇制。他常物、、抒情三者融合在一起,得「挫曲折,有有色,有情有味」。炙人口的原才二十字,深折委婉、千百,彷昭告著最煌的代已然去,大唐帝的奇被融成一幅像-落日的,所有的叱吒都已成的,明日花般的……。
2.「」的作(八)。所「」,就是「不能以之」的,是李商空前的作。在整部李山集中,有近二十首作「」的,加上那些用篇首或句中二字,如「瑟」、「碧城」之,也是的,共有七十首之多。些托意空、寄深微、情思朦,最足以代表李商的格。
3.出新意的用典(九)。李商是唐代用典最多的人之一。用典不但能言更精,也能使文更含蓄典雅,不平直。李商用典往往不落前人窠臼,如世新中石崇以柴之事和襄荀令君坐的地方久散香味之事,被他用形容牡丹的和奇香:「石家何曾剪,荀令香可待重。」他有反用原意,加刺的意味:「卞和刖足,一生。」(十)些典故嵌在中,不但比白描更深刻,感情色彩也更郁了。
4.善用象徵手法,比(十一)。自、楚以,比已成我古代歌的重要表手法。李商善於用史、自然景物托、比喻、暗示或象徵自己的某深意,所以他的情深思,寄旨深,「因不肯直,易令人迷」。如「瑟」中用「生」、「望帝春心」等一事物象徵往事的幻,「托芳草以怨王,借美人以喻君子」的作了新的拓。
正如元好在「句」中所言:「望帝春心杜,佳人瑟怨年,家西好,恨人作。」李商後代的影,不及李白、杜甫那大那深,但不有人不同面向去李商的,他晦婉曲的文也一直是代家中的工作,不在多解的派中,我人最欣的是「以不解之」的一派,正如梁超所言:「商的瑟的是什事,我理不著……但我得它美,起令我精神上得一新的愉快。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我若承美的值,於此文字,便不宜抹煞。」(十二)
四、:在世末上李商
於是我心自:我喜李商什?
我他精、典雅、的文字,我他深沈、烈、含蓄的篇,我他超越派的高尚人格,也他有奇色彩的事(十三)。而我又不免感慨他「凌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十四)的境遇,我想到李商,中浮的非李白、拜式的浪漫人,而是如同卡夫卡、坡一般孤深刻而才高命蹇的生命啊!-位卑年促,冤屈明(十五),徘徊於史的迷中……。
在人心徨的世末,我李商沈雄博的文中直接感受到那烈的感喟、悸和魅力,那深刻的著和真情,那沈重的允和持。大的人富了我的心,於李商,我如是感激。
一:白冠《李商情之》(北:明文局,民八十年八月,初版)十七。
二:唐宗、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
嘉《好共欣》(北:三民局,民八十七年二月,初版)一七二。
三:宰相李及度使注仇士良等宦官,派人假殿後石榴上有甘露降落,宦官前往看此吉兆。然事露,仇士良率兵李、注及相朝臣,皆族。株千人之多。郁浩、朱易安《李商》(北:文天地,民八十一年七月初版)廿八。
四:李商《安定城》
淑主《唐新十四》(北:地球出版社)二○七。
五:雪林《玉溪正合》(北:商印,民七十七年一月初版)十二。
六:永正注《李商》(北:流出版公司,民八十五年十一月,初版八刷)五。
七:郁浩、朱易安,前引,一三五。
八:曹淑智《此情可待成追》(北:今文化,民八十三年二月初版)十五。
九:曹淑智,前引,十四。
十:李商《任弘尉州刺史乞假京》。
十一:郁浩、朱易安,前引,一三六。
十二:白冠,前引,七十四;引自梁超<中文所表的情感>,收入《冰室文集》七,中局,七十。
十三:姜昭《李商之》(北:文史哲出版社,民八十四年十二月初版)。
十四:崔《哭李商》
淑主《唐新十三》(北:地球出版社)一四九。
十五:唐文苑李商「持操,恃才激,者所薄」
新唐文李商「薄行,放利偷合」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