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悔、去除明,能反善,是最底的改革。
付出程中,是否感到辛苦或埋怨?若能「甘」,就常感恩、常感幸福。
一切罪自我悔,一切善身力行;一毫之善、一之福,完全施予生。
生命短,莫物欲享受而追逐;降伏欲念魔,「付出」而活。
世有不可能的事,只有人不肯做的事;不是「事」不可能,而是「心」不能。
行菩道,要知明朗、持清染心;如何困,都不生。
以法水污垢,光明自性;而要作自我心地夫,把握播、耕耘。
一如生死,人的心念也常在生住中;要持初心,使善念永。
心立,要方向精前行。莫因得失心,失因,入山空手而回。
不只要,要身力行,刻刻「行」。
修行不求功德,但要自求品格。要守戒、明道理,以平等大真待人。
人生苦致心理病,病源在於「以假作真」,使恨情仇葛,苦不堪言。
把成,清;心不要起暴,才不及心地光。
不求名、不利,所求付出;就像走在五世,不沾染污泥、心不受熏染。
人因起分心,故相互障;打心胸,同理他人感受、彼此互,世就是一方土。
心法,想去影他人,在「法度」;精求法且「思修」,才能自度度人。
生命日而短,是必然;但是慧命必增。
要「修」修人法,而非「休」休而,空白度日。
生命不能水,有活水才能活人;慧命不能法,法水入心,慧命才能活。
摘自慈月刊
文章定位:
人(106) | 回(0)| 推 (
0)| 收藏 (
0)|
寄 全站分:
不分 | 人分:
甘露清 |
此分下一篇:
思小十 二此分上一篇:
思小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