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粹和共产党余杰《从柏林墙到天安@自 由 广 场|PChome Online 人新台
2009-06-29 22:21:48| 人986| 回0 | 上一篇 | 下一篇

纳粹和共产党余杰《从柏林墙到天安

0 收藏 0 0 站台



曹长青
余杰是在中国和海外华人中相当有影响力的年轻一代的异议作家。在中国那种人身自由随时可能被剥夺的黑暗环境中,他勇于思考,独立写作,写出了一本又一本批判共产极权,启迪人们思考的著作。余杰这本新书《从柏林墙到天安门从德国看中国现代化之路》,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希特勒曾主掌的德国,明白毛泽东们仍主宰的中国,尤其是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之间的共同点。


《从柏林墙到天安门》封面

《从柏林墙到天安门》不是一本学究式的晦涩著作,作者用游记、访谈、随笔等说故事的方式,简洁、轻松地带领读者进入深层的思考:为什么一个在当时整个欧洲音乐厅、歌剧院、大学最多,教育水平最高,世界一流的作家、诗人、音乐家、电影制片人云集之地,被称为“世界艺术中心”的国家(德国1922年一年生产的电影就有646部,接近每天两部,超过那一年欧洲其它全部国家生产的电影总和),怎么会出现纳粹,会有希特勒当选,出现奥斯维辛毒气室?

这场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的纳粹运动,主要领导者都是知识分子。希特勒曾是浪漫的艺术家,戈培尔写过小说,另几个主要领袖,也写过诗和音乐,有的曾是画家。德国著名的意识流作家托玛斯.曼1939年在题为《希特勒兄弟》的杂文中,还把希特勒看成是一个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家。英国当代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在他那本阐述二十世纪历史的畅销书《现代》(Modern Times)中说,“就希特勒而言,他凶恶的阴谋里,总是含有一定的艺术色彩。”

德国人当时是整个欧洲受教育水平最高的,并是产生了歌德、贝多芬、海涅、康德、黑格尔、尼采、叔本华、席勒、海德格尔、布莱希特等的国家,居然像希特勒这样的战争狂人会当选,而且在后来的一次公民投票中,他竟拿到百分之八十四点六的高票。希特勒凭什么做到了这一点?历史学家保罗.约翰逊认为,希特勒的成功关键,是他有“艺术的处世方法”。希特勒认为,德国是世界上受教育最好的国家,要想控制德国人的思想意志是非常不容易的。但他们的心,他们的感受性是最容易攻击的目标。于是希特勒用他极具煽动性的演讲等,直攻德国人的“感受性”,使用的主要武器,就是民族主义、国家强大。他的《自我奋斗》,其实就是渲染带领德国奋斗,要使伟大的德意志高于一切。而当德国人都狂热于国家强大、德意志的辉煌等群体主义价值时,纳粹们就提出,“国家的法律和元首的意志是一致的”,于是元首成为国家的化身,领袖具有绝对的权力。

在中国,这场至今还在持续的共产革命,主要领袖也几乎都是知识分子。毛泽东是诗人,中共高层不少人舞文弄墨。毛跟希特勒一样,也是摸到了中国人,尤其是那些民族主义蠢血沸腾的中国文化人的脉搏,也是热衷和煽动集体主义,国家强大,最后以群体的名义,剥夺个人的权利。

余杰的书想力图发现法西斯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这种内在联结性。纳粹和共产党,都倾向国家崇拜(state worship),社会主义,大众主义(populism),而不把个人权利和自由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早在希特勒崛起的德国,人们就可以看到纳粹和共产党的理念相通性。德国共产党强调“劳苦大众”,纳粹则推崇工人阶级。当时德国国会,纳粹和共产党席位最多,而且共产党对纳粹并不完全对抗,甚至认为「希特勒的上台是共产党夺取政权的一个短暂前奏”,他们的根本理念有相通性。共产党强调社会主义,希特勒的纳粹政党全名是“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从党名就可看出,一是强调社会主义,二是强调工人等所谓穷人,简直跟共产党的宗旨一模一样。两者在集体主义、国家主义、一个党一个领袖上等,都在一个轨道。美国最近有一本新书《自由派法西斯主义》(Liberal Fascism),甚至把西方左派和希特勒右派连到一起,提出美国的自由派(Liberal)实质上是一种法西斯主义,因为两者都崇拜国家主义,都向往社会主义,都要通过政府力量来主导人类生活。而共产党是这种“自由派”思维的登峰造极。

正因为左派、共产党和法西斯主义有这种内在联结性,因此人们看到一种现象,虽然西方左派否定、谴责希特勒等极右派,但对造成更大人类灾难和死亡的共产主义则不相提并论、更不等量齐观。1997年,法国出版了《共产主义黑皮书》,不仅历数共产党的罪恶,并把共产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相提并论,引起西方左派强烈不满和争议。该书主编是过来人,他曾是法国毛派团体成员,并参加过1968年巴黎的五月红色暴动。正是亲身经验和思考,使他最后觉醒,认知到“共产主义和纳粹主义一样,都是违反人性和社会基本准则的意识形态”,“两者都是独裁,都限制思想言论自由,都是一党专制,都是用暴力和恐布统治,都要在思想上和肉体上消灭一个异己的人类群体,只不过纳粹要消灭犹太人,而共产党要消灭另一个阶级,把纳粹主义的种族歧视变成了阶级歧视和信仰歧视。”

余杰在书中,也从比较德国女导演莱芬斯丹给希特勒拍“第三帝国辉煌”(奥林匹克和纳粹党代会)与中国导演张艺谋给胡锦涛拍“中华帝国辉煌”(奥运开幕式),让读者了解到艺术家为纳粹和共产党服务的这种“艺术上”的联结。余杰还描述了他亲眼目睹的德国左派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格拉斯的反美狂热。当然,格拉斯年轻时就是纳粹,骨子里仍有那种左派和“德意志高于一切”混合的东西。

纳粹德国的“第三帝国”,和今天“大国崛起”的共产中国,内在有多少精神和价值的联结性?本书提供的一些脉络,很值得人们思考。

2009年6月22日于美国

注:该书2009年7月5日将由台湾《允晨文化出版公司》出版


作者惠寄 转载请注明出处
Sunday, June 28, 2009
本站网址:http://www.observechina.net

台: yuluoke

是 (若未登入"人新台"看不到回覆唷!)
* 入:
入片中算式的果(可能0) 
(有*必填)
TOP
全文
ubao snddm index pchome yahoo rakuten mypaper meadowduck bidyahoo youbao zxmzxm asda bnvcg cvbfg dfscv mmhjk xxddc yybgb zznbn ccubao uaitu acv GXCV ET GDG YH FG BCVB FJFH CBRE CBC GDG ET54 WRWR RWER WREW WRWER RWER SDG EW SF DSFSF fbbs ubao fhd dfg ewr dg df ewwr ewwr et ruyut utut dfg fgd gdfgt etg dfgt dfgd ert4 gd fgg wr 235 wer3 we vsdf sdf gdf ert xcv sdf rwer hfd dfg cvb rwf afb dfh jgh bmn lgh rty gfds cxv xcv xcs vdas fdf fgd cv sdf tert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dende5 dende denden denden2 denden21 fenfen9 fenf619 fen619 fenfe9 fe619 sdf sdf sdf sdf sdf zhazh90 zhazh0 zhaa50 zha90 zh590 zho zhoz zhozh zhozho zhozho2 lislis lls95 lili95 lils5 liss9 sdf0ty987 sdft876 sdft9876 sdf09876 sd0t9876 sdf0ty98 sdf0976 sdf0ty986 sdf0ty96 sdf0t76 sdf0876 df0ty98 sf0t876 sd0ty76 sdy76 sdf76 sdf0t76 sdf0ty9 sdf0ty98 sdf0ty987 sdf0ty98 sdf6676 sdf876 sd876 sd876 sdf6 sdf6 sdf9876 sdf0t sdf06 sdf0ty9776 sdf0ty9776 sdf0ty76 sdf8876 sdf0t sd6 sdf06 s688876 sd688 sdf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