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人物话当年:八九学生领袖王丹回&#@自 由 广 场|PChome Online 人新台
2009-05-22 18:00:08| 人562| 回0 | 上一篇 | 下一篇

六.四人物话当年:八九学生领袖王丹回&#

0 < class="collect_on">收藏 0 0 站台

2009-05-21
为纪念1989年的天安门民主运动和六.四事件二十周年,自由亚洲电台邀请当年的天安门民主运动参与者,讲述他们的亲身经历。在今天的《六.四人物话当年》节目里,本台记者林坪采访了89年的知名学生领袖王丹先生,回顾他在六.四事件前后的亲身经历,以及过去20年中国的民主进程。



王丹1989年就读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一年级,在学生运动中任北大筹委会常委、北高联(北京高校自治会联合会)常委、广场指挥部常委,也是绝食运动发起人之一。王丹回忆说,5月20号北京宣布戒严后,广场上的学生们感到了危险,但很多人不愿撤离,

“戒严之后,当然我们觉得情况已经变得比较严重了,但是,严重到动用正规军、机枪、坦克这种方式,我想谁也没有想到。对于撤不撤出广场,其实不光是学生之间,社会上也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意见,广场总指挥部的意见比较倾向于坚持,可能广场以外的人,比较倾向于希望能够撤出,所以有不同的意见,我们基本上还是尊重广场上坚持的学生的意见。我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其实学生提出的很简单的要求,经过绝食和静坐,政府始终一条都没有答应,在这种情况下,我想指挥部,包括我们在内,也很难给出一个正当的理由来劝说学生撤离。所以尽管当时我是希望能够撤出的,但是学生坚持不撤,我也是可以理解的,这个责任还是在于政府。”

对于6月3号晚上的情况,王丹回忆说,

“6月3号晚上,我在北大校园里,那个时候我在主持首都各界维宪爱国会议,不在天安门广场。等我们听到消息,组织队伍再想去广场的时候,路已经被封住,所以就没有亲眼目睹广场的情况。”

王丹分析说,六.四后,中国政府把他列为被通缉的头号学生领袖,可能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因为在六.四之前一年,我就开始在北大搞民主沙龙了,中国大陆的说法是‘有前科’,早已经被他们注意到了;第二个原因,可能是因为我跟当时的北京知识界有一定的联系,政府一直想把这次学生运动打为背后有黑手,有知识分子在操控,所以他们会觉得我是一个关键的人。 ”

1990年王丹被抓捕,1991年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罪”被判刑4年。谈到遭通缉后,没有逃往海外的原因,王丹说,
ACT 4“因为我自己没有这个思想准备嘛,我当时还是希望能够看一看局势相关的变化。而且我也离开北京了,等于就是撤出,没有算说还是坚持在北京。但是我个人基本的想法,我希望,中国的局势也许能够有正面一些的变化。”

1993年王丹获假释,1995年他再次被捕,并在1996年被以“阴谋颠覆政府罪”判刑11年。谈到再度入狱的原因,王丹表示,
ACT5“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我在93年-95年两年中还是经常会见记者呀,在海外发表文章啊,要求推进民主自由,中国共产党即使在今天仍然是不允许这样做的。到今天刘晓波的被捕,证明只要批评政府,随时会被抓,这个跟我当年的原因是一样的。”

1998年中国政府在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前夕,允许王丹“保外就医”,把他送上了飞往美国的飞机,并自此不许他回国。王丹认为,中国政府把异议人士流放海外的做法,是缺乏人性的。
ACT6“基本上,我们这些参与过的人,政府的政策是非常清晰的,就是不许回国。其实我们要求回国,与其说是政治上的原因,最主要的恐怕是人道的问题,因为父母年纪都大了。所以政府一方面讲和谐社会,一方面却仅仅因为政治见解不同,就抹杀掉别人的这种亲情,这完全是一个没有人性的做法。这样一个没有人性的政府,还要讲和谐,我觉得是天下最可笑的事情。”

六.四事件被中国政府定性为“动乱”和“反革命暴乱”,中国官方指责少数人利用学潮,想要推翻政府。王丹对此表示,

“这种说法完全不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而且等于是在编造事实。当年的学生、知识界,当年所有参加民主运动的团体,没有一个提出要推翻政府。学生绝食7天,用生命为代价,要求的只是跟政府对话。”

反思六.四,王丹说,“学生提出的‘反官倒、反腐败’的口号,是符合当时群众的呼声的,而且在当时确实得到了社会各个阶层,甚至包括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的支持,所以显然不是一个诉求不对的问题。我想但是另外一方面,可能是对于大规模民主运动来说,在中国共和国的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所以有准备不足的问题。就是这次运动的正当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恐怕在准备不足上有一些历史经验教训。 ”

王丹认为,六.四之后的20年来,中国在经济上是进步的,但是在政治民主化方面,明显的是退步的,还不如80年代,

“像80年代,我们学生还可以在学校里组织民主沙龙,今天如果有人在北大组织民主沙龙,那就只有坐牢这一种可能了。像中共80年代13大还提出社会对话,到了前不久的17大,连政治体制改革都已经不专门作为一章来提到了,种种迹象表明,完全是退步的。但是我想,中国的事情也不是仅仅中国政府和中国共产党一方可以决定的,它主要是一个国家(机器)与社会的力量博弈的过程。那么今天中国随着网络的发达,公民社会借助于网络的力量已经在成熟的同时,在可以预期的未来,中国公民社会的力量一定可以强大到与政府来对抗,到那个时候,恐怕政府是无法阻挡这种强大的压力。所以我对中国的民主的未来还是充满信心的。”

谈到海外民运对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作用,王丹表示,

“我想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就是要为中国建立一个民主的政治环境。这样的一个政治环境,最基本的前提就是要有政治反对派。从这个角度讲,不管海外民运是高潮还是低潮,只要海外民运坚持一天,它就在实际意义上,正在进行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我想这个意义是不容抹杀的。”

王丹在2008年6月获得哈佛大学历史及东亚语言博士学位,目前在英国牛津大学圣安东尼学院当客座研究员。王丹表示,相对于“民运领袖”的称号,他更愿意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关注公共事务的知识分子。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林坪的报道。




Copyright 1998-2009 Radio Free Asia. All rights reserved.

打印本文 电邮本文

台: yuluoke

是 (若未登入"人新台"看不到回覆唷!)
* 入:
入片中算式的果(可能0) 
(有*必填)
TOP
全文
ubao snddm index pchome yahoo rakuten mypaper meadowduck bidyahoo youbao zxmzxm asda bnvcg cvbfg dfscv mmhjk xxddc yybgb zznbn ccubao uaitu acv GXCV ET GDG YH FG BCVB FJFH CBRE CBC GDG ET54 WRWR RWER WREW WRWER RWER SDG EW SF DSFSF fbbs ubao fhd dfg ewr dg df ewwr ewwr et ruyut utut dfg fgd gdfgt etg dfgt dfgd ert4 gd fgg wr 235 wer3 we vsdf sdf gdf ert xcv sdf rwer hfd dfg cvb rwf afb dfh jgh bmn lgh rty gfds cxv xcv xcs vdas fdf fgd cv sdf tert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df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shasha9178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flif2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liblib3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zhazha444 dende5 dende denden denden2 denden21 fenfen9 fenf619 fen619 fenfe9 fe619 sdf sdf sdf sdf sdf zhazh90 zhazh0 zhaa50 zha90 zh590 zho zhoz zhozh zhozho zhozho2 lislis lls95 lili95 lils5 liss9 sdf0ty987 sdft876 sdft9876 sdf09876 sd0t9876 sdf0ty98 sdf0976 sdf0ty986 sdf0ty96 sdf0t76 sdf0876 df0ty98 sf0t876 sd0ty76 sdy76 sdf76 sdf0t76 sdf0ty9 sdf0ty98 sdf0ty987 sdf0ty98 sdf6676 sdf876 sd876 sd876 sdf6 sdf6 sdf9876 sdf0t sdf06 sdf0ty9776 sdf0ty9776 sdf0ty76 sdf8876 sdf0t sd6 sdf06 s688876 sd688 sdf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