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 | | 演出 |
2009年4月19日,日,14:30 | 牯街小 | 第四人表演域 | 冷情之 |
2009年5月8日,五,19:30 | | | 感官旅程 |
2009年5月14日,四,20:00 | 竹工作室 | 身、阿 | 饕餮 |
最近,迷上了先以手草稿,再稿子容打到的作方式,可能是下意地以某古典身的感,在抵拒著敲打的「去」作,手指、握、尖、面之的有,可能也成械代中逐消逝的「光」。所幸,我以手草稿的方式,在意念表之,仍然,一如往常地流,思未被十年的敲打式的「去」所化,那些留在上偶改改的痕,正是我的程,我的思索,以及我的存在。(文理也可以修改的程,但我,少了那分手工的真感。)我是於out of time的族了吧!
因如此,所以我今天(2009年5月27日)在出前,尚未整理的看料中,手拿出了三的演出料,在身上,以便一整天出在外,中得空,些,以免「稿」愈逐愈高。我後才,在意的「手」之中,三好都是改文作品的小演出,分是第四人表演域的《冷情之》、的《感官旅程》,以及身&阿的《饕餮》。再加上我在5月9日下午,到台北代主持了一本台新入作品《字寓言》的座,人是新秀衍,以及秀人表演演魏展,似乎又是一可以思辨文、文字表演、想像身、意象空的微妙刻。(差忘了,在整理篇札的下,我正在系上的研究室,等著晚上看系上期作──王嘉明演《辛波卡》的彩排。)

《冷情之》改自日本文作品,原著是江香和仁成,在年合力完成的本同名小《冷情之》,各自女人(江香故事女主角葵的角度)和男人(仁成男主角阿形正的角度)的所而成的一跨情故事,原的出版概念新有趣,不管者先看江香或仁成的文本,都只能先知一方(葵或正)的感受。改成演出之後,基本上就是善用空的共性,可以同呈葵(佩)和正(孟璁)的感受,可以在左右表演域的交叉事之中,很快掌握段情故事的廓面貌。第四人表演域甚至在舞台的中央域,容空出一於葵和正心交的意空,主要做抒情舞蹈面之用。然有炫技式地使用牿街小的空,但透流的交叉事(左、中、右的表演替),精地以形式再「日、、香港的情,20世最後最人的情故事」,引的文字自於方智出版的中小封面的文宣slogan。成至今已有年,也推出多作品,由於核心(如:冠妤、孟璁)多在中任教,所以作品也多合青少年,像《迷士on line》、《夏天的》、《家後》、《Lost and Found失物招》等,台的中生/青少年年遭到升主的,一直走得不太健,我很高看到有心人在域埋耕耘。

《感官旅程》改自曼娟的部作品,包括《彷》、《不,只作伴》、《起不》等,一方面保留些故事的情,另方面提出曼娟的文字情,以部份(事抒情)化演出的意象能量元素,主在城市、生活、情、回之。演出刻意造一家居、切感,且掺一的幽默,舞台格清新,主要就是恣意的白,上爬看不太清楚的曼娟的文字,不以繁的文字容重的思,反其化,嵌到舞台的空,略具巧思。是址士林往的首次表作品,演出地其就是的排空,更切地,是社住宅建物的地下一空,可以烈地感受到,不管外源的多寡,或硬(包括空)如何,的成如何流去,他就是想做,其欲望企是清楚可的,唯次的作品表形式模,比似科系的堂作呈,我想可能是作成本的考量,有址播,重新整空,大概也耗去不少,作品大致有小而美的水。

《饕餮》改自香港小作家碧的《七宗罪》,七短篇(概念源於天主教所的七宗罪:傲慢、妒忌、暴怒、惰、婪、食及色欲)的一篇故事。饕餮原本指的是得的婪望,在故事,被化一情感需索畸形的代家庭故事:母(尹真)子(翔)的度(乎母子);父(高俊耀)於夫妻之的愈愈大愈法解,而以吃逃避;子原本尚有自己的目待追,父也予以切的精神金的支持,但最後仍拗不母度的情感需索,於是放了想。是很解的情三角,事上自始至,也未得到解,整的呈容,就是不地重加葛,甚至到的最後一面,我仍然看到母於父和子的操控姿。的,在故事中,母然是多和的情感者及操控者,不演母的尹真在「操控」的多性次,似乎未完全自由,看起只是比、硬的一面;高俊耀的懦弱父形象,基本上有太大表演造型上的;而翔的子形象,似乎有些失,不知是身高是年的,看起不太像是「正值青春期的子」。舞台成一中式的表面和感,但看,又立即其材的略、理的假,我很喜「故作姿」感,不表出中的某通性,也和中的角色相互托。
有史以,文之的各原本就很多元、,然二者之的距也始相依,能文得到源源不的意份,除了前文所提到的例子,最近尚有南、差事、金枝演社、光等都有向台文取、挖、改、再於作的,令人期待。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