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摘恭: 土大科注(第四0六集)
2012/7/2 名:02-037-0406
忍辱有三,第一,「耐怨害忍」。怨是委屈、冤枉,外人捏造事陷害,我遇到了,要忍。文字上,「若遇怨憎毒害,安然忍耐,返心」。佛的同一定要,是大乘的根本戒。我是凡夫,有神通,不知道前世的事情。那人我、陷害我,他什不去他、陷害他,什我?他的人那多,什我一?一定有原因。
原因不外乎,一是冤冤相,我去曾害他,今天遇到了,他害我,一一。你要搞清楚了,笑一笑就了之,什?消了、了了,再,面就是好朋友,有那怨恨心,消掉了。是一。另外一,菩修行要遇到考。
孟子所的,「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其筋骨,其,空乏其身,行拂其所」,故意找麻,「所以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考你的,看你能不能通?不能通就淘汰掉了;要能通的,下面有重任,重要的使命交你。是上天拔人才考的手段,看你能不能通,能通,被中了。都是好事,有一是事。
所以人要冷,遇到外面境界要不它所,你才看清楚、看明白,你置的方法是智慧、是功德。方法恰是功。自己怨化解,境界提升了,不就是功德?所以,在人事境中受到什的委屈,不可以有的念,不可以有怨恨的念,要心平和,你立刻就感到,你境界提升了,你修真有步。
以前不能忍,小小不如意就肝火;在能忍,大的怨恨都可以不,都能原人。自己真去反省,人我的失,有改之,感他提醒我,我改自新。有?有,他冤枉我,也不必追究,提醒我不犯。
所以于、羞辱、陷害的人,都抱一感恩的心。菩永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多好。把子做出,社大家看到,就是弘佛法、教化生。是用身教,我做出子,告大家忍辱是德行,是要修的,我真在修。你看修,自己身心清、身心健康、幸福快,的。一有怨恨、一有立、一有,戾就前,那叫障前。
想方法,到最後是俱。如果方也不服,怨恨就成生生世世冤冤相,那又何必!事情因果里面多,史上有好多例子。大乘佛法告我,一切生跟自己是一。一有什?三毒是自己害自己,必要把它掉。三毒是,忍辱能。
第二是「安受苦忍」,苦是我自己造的不善所感召的。地方、里如果遇到水、火,刀杖多半是指,水火在是自然害,刀兵是人。天、人,我一生中都,而且很。中跟日本有八年抗,非常辛苦,我正好碰到,抗爆那一年我十一,抗束我十九,在苦中成。些,「恬然忍受」,知道是共、,大境是共,人的生活遇是。
而言之,遇到些,心要清,心要定。世,慢疑些容易前,前就造,造然有果,果都是不善的。然眼前得一小名小利,我要想到的因果。有警心,好!不敢非作歹,然做的是不善的,自己收,自己有分寸,不敢造大。是受苦,受苦受要知道忍。
第三的,是于佛,佛法的理太深、太微了,修的要很,如果有耐心,不成就。即使是宗法,法起容易,在不容易。真信、真,一深入,熏修,人真正能做到?大至菩教我的,「都六根,念相」句,真正把句做到了,不是容易事;真做到了,人肯定往生,不但往生,肯定是上往生。什?他能收六根,念相,就。
是什人的境界?法身菩的境界。可是往往愚夫愚也能做到。在智慧解上,他比不上上上根人,差太了,但是在修行功夫上,居然是一的。上上根人也是真信、切,真信切就是菩提心,一向念佛,念阿陀佛。
阿公阿婆他什都不知道,但是他也是真信切,他也心念佛,在方法上跟上上根人有,完全相同,所以他的果相同,不可以。那些下下根人,在人世有人瞧得起他,可是他的成就,一般人定法跟他相比。是不能不知道的。
「察法忍」,是真,察是察,真察一切世出世法,要有耐心去。忍是耐心,去熏修。底下解,「法,性幻,而本生」,三句意思很深,唯有上上根人他懂得,他在一切法里如如不,也就是他知道「一切法,所有,竟空,不可得」,四句要成一句,就是不之。法相他了解,所以能在一切法里不起心、不念,就是不被外面境界所,叫法忍,如如不,人定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