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立有的晚年
1987年12月 第018期
作者:曹郁芬
提早放下教鞭,立即拾起,埋首作、研究,郭立要在堆中走出自己的路。
有些人恐退休生活的失落感,但是教鞭四十年的郭立自提早五年大附中退休。今年七十三的郭立,一似雪的白梳理得一不苟,以黑固定在耳。找不出的面,在素淡的格子衫和背心上,得格外神采奕奕。
望著一群生合送的「任教四十年,桃李天下」的念牌,郭立倚著上「居」、「淡泊」的白色靠,定神地道出她自提早退休的原委:「我得留一自己,整理自己真正要的、想的、相的。」中有一悔意。
持一人居
出身香世家,根基深厚,自北平女子文理院史系後,便中民俗研究下不解之。的出身和教育背景,使得有心自己「棺定做打算」的郭立,自在六十退休,以便心事研究和著作。了少干,她不加酬,不到校和班兼,甚至持一人居,和已成家的一女各自保有一片生活天地。她因此自是「流中的一怪人」。
郭立相交二十五年的老同事汝倩不以她的生活方式「奇怪」。她察,在上了年的女比去立,不再似女那般依靠女。因此,在的女性而言,居的生活也自有情趣。郭立共事十七年的大附中文老祖舫相信,父母子女分居已成潮流,而女一般女性更能接受。
事上,然住在不同的屋下,郭立子女依往密切、感情融洽。除了六、日流子女小聚之外,平日也常以。如果女有事外出,她也偶而邀客串「工」,照料她的小女。她常以玩笑的口吻告人:「我是狡兔三窟。」郭立相四年,她安排出事宜的光文化事公司部主任王便表示:「郭老很能享受片段的含弄之。」
情固然可,郭立亦不忘年提早退休的初衷。她一工作五天,除了一、四上午到明星咖啡屋,利用天下午到社任外,大部份的,她都深居出,埋首堆做研究,每天工作八、九小,不以苦。
日友
在她那居的公寓房子,除了房的架上了,客的沙上和地上也散置著差不的堆。看、成她的生活重心。「二十五史」、「州娘娘考」、「山海」、「」……等多被人苦口的典籍,是她甘之如的物。大失守,她只著部自已作品的手稿到台,三十多年的,如今她已坐城。了一屋子心的好,她特以有限的收入投保了火。
================================================
生事民俗研究的民才女郭立
郭立女士,祖籍天津市武清,1915年生於北平市,有兄二、弟一、妹一。父郭琴石先生,清光二十九年(1903)癸卯科士,清末民初任官於工部、工商部等。後事日非,乃官教,任教于北平仁大等大院校。抗曾杜不出,次拒日人及奸加入政府之惑,以民三十四年(1945)底卒,能目睹抗利。 郭立女士幼秉家,性沉,喜,而心事。就北平市第一女中期,逢九一八事生,北陷,子四散流亡,女士同班北流亡同多所照,曾加九一八之示威行活,遭局消防水管淋,亦未退。民二十二年(1933)高中,入北平大女子文理院史系就,事垣先生。在期民俗生趣,常于新年赴等寺事民俗查,奠定民俗研究基,定以此生志向。
民二十六年(1937)夏大,未及一月而七七事爆,北平旋遭日。女士以、奸行,不入,乃深居出,陪伴老父,搜集《》等小中之民俗史料,倏乎八年。
抗利而父逝,葬即,女士省立院之聘,赴北授,是入教育界之始。光未久,生多家不,女士心教,不助生,得生戴。殆民三十六年(1947)二二八事起,北,“打阿山”之呼此起彼落,女士幸得生掩,于北郊外避而未遭其,所“助人者人恒助之”也。是年夏返北平,任《道》者。
未,共中民政府局逆,北平局危。女士于民三十七年(1948)初世交嘉谷先生平,袂南行至南京婚,婚後任于教育部立。未一,引退,立播,女士奉命,遂於民三十八年(1949)初在孕中再往。
抵台之初,先生任澎湖公中教主任,女士往澎湖,辛苦,同年子言都出生于公。此後近十年,夫妻任教于台南、花、台各地校高中,期女言郁以民四十年(1951)生於花。女士於省偏地,然因材施教,人不倦,其主授文之部生,後有以文章或著者,如花出身之人牧、台出身之大中文系教授子良等皆是。
民四十七年(1958)大附中之聘,家北。此教大附中凡十五年,六次出任班。女士之人,以培生自尊自重主,不易。大附中校自由,五育重,女士之教育理念得以充分,作育英才,迄今仍校友津津道,校史中著名良之一。
教之余,致力生志之民俗研究,未敢或忘。女士居台既久,常存、客俗大北方者比,自此於中民俗更加融通,民俗著作遂持世。其要者,如《行神研究》探究中各行各之守神;《中生育俗考》研中古今孕、生育俗,以台南之水夫人信仰;《中女生活史》述古代女日常生活;《中文民俗》取古典文作品中之民俗,搜集民俗料民俗研究法皆有到之;《大拜拜的背後》追溯大拜拜之史根源,及古代典狂之放社作用日本治代之背景等。
民六十二年(1973)自大附中退休,已因故先生,子女亦皆大,遂定全心投入研究保存中民俗工作,任,于大文中心授,教外留生中史文化。以介承中文化旨趣,女士常提供主,建方向,解答各疑,良多。新同仁,尤不吝多方指,故社炙女士年,得民俗堂者亦不少。
去既久,女士故之思愈殷。岸尚未通航,思之,同唐、夏元瑜、白等先生故都北平佚事文章,刊出於各大副刊。女士此文稿累既多,乃出版《故都往》、《魂》、《人花鬼花》等,研究北京日民俗之重要料。每逢春,副刊作新年特刊,、新年特目,邀女士撰稿受,日年俗掌故,大受迎,多年不衰。
女士晚年仍研民俗不,童教育亦民俗之一部分,致力搜集各日童子蒙用本,《小四》、《小》等,著童文作品集《正月正》、《童》等,甚有助於此方面之研究。文名既盛,各界撰文者甚,女士于有益世道人心介俗之求,皆努力文。曾家文基金管理委之邀,撰《得失之》一收入《人文思想》系列;又播事展基金之邀,其《中文明的精神》之第八元《人民生活俗》主稿,撰中食、及婚喜、活等文章篇。
岸探放後,女士能返探,然故都不再,友星散,人事亦非,感慨良多。民八十一年(1992),女士罹患炎帕金森氏症等疾,自此病榻年,以民八十五年(1996)十月十三日逝於北,享年八十有二。病中各已整理完成之存稿校,於逝世前半年出版《郭立的著作》一,名,而容及民俗、、人文之各方面,深刻,是女士生研究民俗之。
女士一生不慕利,致力教育民俗研究,桃李天下而自隆,文名益盛,以此曾中山助金,中文章。行年七十自“尚有勇公交,唯耽一杯茶,可女士人生之照。
------------------
: 我 郭老 是她在中心教,偶而早到,在休息室比八段,教大家生之道。老 是北平人,知,人很豪情好相,我小毛 很照。她一句: 凡事用心 注 就有成就。外籍生很上她的。我是客, 後就失了。她上很幽默趣,他曾提到一段很有趣
唐任怕老婆是出名的,有人他什怕老婆? 他:「年的候太太妙像世音, 那是又又怕, 等到孩子生了五六, 她管孩子管大管小, 起脾凶相直就是 鬼子母( 母夜叉)凡,能不怕? 老了,皮要年,上上脂厚粉,看起就像鬼一,不怕呀? 十分有趣。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