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摩
渝州寺沙宗 校刻
三界混起,同一心,前佛後佛,以心心,不立文字。
曰:「若不立文字,以何心?」
答曰:「汝吾即是汝心,吾答汝即是吾心。吾若心因何解答汝?汝若心因何解吾?吾即是汝心,始大劫以,乃至施一切中,一切所,皆是汝本心,皆是汝本佛。即心是佛,亦如是。除此心外佛可得;此心外菩提涅有是。自性真非因果。法即是心,自心是涅。若言心外有佛及菩提可得,有是。佛及菩提皆在何?譬如有人以手提空得否?空但有名,亦相貌;取不得、不得,是捉空不得。除此心外,佛不得也。佛是自心作得,因何此心外佛?前佛後佛只言其心,心即是佛,佛即是心;心外佛,佛外心。若言心外有佛,佛在何?心外既佛,何起佛?相惑,不能了本心,被它情物,自由。若也不信,自益。佛患,生倒,不不知自心是佛。若知自心是佛,不心外佛。佛不度佛,心佛不佛。但是外佛者,是不自心是佛。亦不得佛佛,不得心念佛。佛不,佛不持戒,佛不犯戒、佛持犯,亦不造善。若欲佛,是性,性即是佛。若不性,念佛持持戒亦益。念佛得因果,得明,持戒得生天,布施得福,佛不得也。若自己不明了,善知,了却生死根本。若不性,即不名善知。若不如此得十二部,亦不免生死,三界受苦,出期。
昔有善星比丘,得十二部,自不免,不性。善星既如此,今人得三五本以佛法者,愚人也。若不得自心,得文,都用。若要佛,直性。性即是佛,佛即是自在人,事作人。若不性,日茫茫,向外求,佛元不得。一物可得,若求亦善知,切苦求,令心解。生死事大,不得空,自益。有珍如山,眷如恒河沙眼即,合眼?故知有之法,如幻等。若不急,空一生。然即佛性自有,若不因,不明了。不因悟者,中希有。若自己以合,得人意,即不用善知。此即是生而知之,也。若未悟解,勤苦,因教方得悟。若未悟了,不亦得。不同迷人,不能分皂白,妄言宣佛敕,佛忌法。如斯等,法如雨,是魔,即非佛。是魔王,弟子是魔民,迷人任它指,不生死海。但是不性人,妄是佛。此等生,是大罪人,它一切生,令入魔界。
若不性,得十二部教,是魔。魔家眷,不是佛家弟子。既不辨皂白,何免生死。若性即是佛,不性即是生。若生性,有佛性可得者,佛今在何?即生性,即是佛性也。性外佛,佛即是性;除此性外,佛可得,佛外性可得。」曰:「若不性,念佛布施持戒精,福利,得成佛否?」答曰:「不得。」又:「因何不得?」答曰:「有少法可得,是有法,是因果、是受、是法,不免生死,何得成佛道。成佛是性。若不性,因果等,是外道法。若是佛不外道法。佛是人,因果,但有少法可得,是佛,何得成。但有住著一心一能一解一,佛都不。佛持犯,心性本空,亦非垢。法修,因果。佛不持戒,佛不修善,佛不造,佛不精,佛不懈怠,佛是作人。但有住著心,佛即不也。佛不是佛,莫作佛解。若不此,一切中,一切,皆是不了本心。若不性,一切中作作想,是大罪人,是人,落空中;昏昏如醉人,不辨好。若修作法,先性,然後息。若不性得成佛道,有是。有人因果,然作,妄言本空,作;如此之,黑暗地,永出期。若是智人,不作如是解。」
曰:「既若施,一切中皆是本心;色身常之,云何不本心?」答曰:「本心常前,汝自不?」
曰:「心既在,何故不?」曰:「汝曾作否?」答:「曾作。」曰:「汝作之,是汝本身否?」答:「是本身。」 又:「汝言施汝不?」答曰:「不。」 曰:「既若不,即此身是汝本法身;即此法身是汝本心。」此心始大劫,如今不;未曾有生死,不生不。不增不,不垢不,不好不,不不去;亦是非、亦男女相、亦僧俗老少、凡;亦佛、亦生、亦修、亦因果、亦筋力、亦相貌;如空,取不得、不得,山河石壁不能;出往,自在神通;透五山,渡生死河;一切拘此法身不得。此心微妙,此心不同色心,此心是人皆欲得。於此光明中手足者,如恒河沙,及乎著,道不得,如木人相似,是自己受用,因何不?佛言一切生,是迷人,因此作,生死河,欲出,只不性。生若不迷,因何著其中事,有一人得者,自家手足因何不。故知人不,迷人自不。故知此明,惟佛一人能此法;人天及生等,不明了。若智慧明了,此心名法性,亦名解。生死不拘,一切法拘它不得,是名大自在王如;亦名不思,亦名,亦名生不死,亦名大仙。名不同,即是一。人分,皆不自心。心量大,用,眼色,耳,鼻嗅香,舌知味,乃至施,皆是自心。一切中但有言道,即是自心。故云如色,智慧亦然。色是自心,心善能分一切,乃至施用,皆是智慧。心形相,智慧亦。故云如色,智慧亦然。四大色身,即是,色身即有生,法身常住所住,如法身常不故。
云:生知,佛性本自有之。迦只是悟得本性,本性即是心,心即是性,性即此同佛心。前佛後佛只心,除此心外,佛可得。倒生不知自心是佛,向外求,日忙忙;念佛佛,佛在何?不作如是等,但知自心,心外更佛。云:凡所有相,皆是妄。又云:所在之,即有佛。自心是佛,不佛佛;但是有佛及菩相貌,忽前,切不用敬。我心空寂,本如是相貌,若取相即是魔,落邪道。若是幻心起,即不用。者不知,知者不,被魔。恐人不知,故作是辨。佛如本性上,都如是相貌,切在意。但有境界切不用括,亦莫生怕怖,不要疑惑,我心本清,何有如相貌。乃至天夜叉鬼神帝梵王等相,亦不用心生敬重,亦莫怕;我心本空寂,一切相貌皆是妄,但莫取相。若起佛法,及佛菩等相貌,而生敬重,自生位中。若欲直,但莫取一切相即得,更。故云:凡所有相,皆是妄。都定,幻定相。是常法,但不取相,合它意。故云:一切相,即名佛。
曰:因何不得佛菩等?答曰:天魔波旬阿修示神通,作得菩相貌。化,是外道,不是佛。佛是自心,莫拜。佛是西,此土云性。者,接物,眉瞬目,手足,皆是自己之性。性即是心,心即是佛,佛即是道,道即是。之一字,非凡所。又云:本性。若不本性,即非也。假使得千,若不本性,只是凡夫,非是佛法。至道幽深,不可,典教何所及。但本性,一字不亦得。性即是佛,本清,有。所有言,皆是人心起用。用本空,名言不及,十二部何得及。道本成,不用修。道非色,微妙。如人水,冷暖自知,不可向人也。唯有如能知,人天等,都不知。凡夫智不及,所以有相。不了自心本空寂,妄相及一切法即外道。若知法心生,不有,即不知。若本性,十二部是文字。千只是明心,言下契,教何用?至理言;教是,不是道。道本言,言是妄。若夜殿象之,及木林池亭如是等相;不得起一念著,是托生之,切在意。之,不得取相,即得除障。疑心瞥起,即魔。法身本清受,只迷故,不不知,因故妄受。所以有著,不得自在。只今若悟得本身心,即不染。若入凡,示,自生,故人逆皆得自在,一切拘它不得。成久有大威德,一切品,被它人,天堂地奈何它。凡夫神昏昧,不同人,外明。若有疑即不作,作即流浪生死,後悔相救。困苦皆妄想生,若了是心,相勉,但作而作,即入如知。
初心人,神不定;若中境,不用疑,皆是自心起故,不外。若光明出,於日,即,法界性。若有此事,即是成道之因。唯自知,不可向人。或林中行住坐,眼光明,或大或小,莫人,亦不得取,亦是自性光明。或夜暗中行住坐,眼光明,,不得怪,是自心欲明。或夜中星月分明,亦自心欲息,亦不得向人。若昏昏,如暗中行,亦是自心障重,亦自知。若本性不用念佛,多知益,神昏。教只心;若心,何用看教?若凡入,即息神,分日。若多嗔恚,令性道相,自益。人於生死中,自在出,不定,一切拘它不得。人破邪魔,一切生但本性,。神不昧,是直下便,只在如今。欲真道,莫一切法;息神,亦。自然明白,不假用功。外道不佛意,用功最多;背意,日念佛,昏於神性,不免,佛是人,何用求名利,後何用?但不性人,念佛,精;六行道,坐不;多,以佛法。此等生,是佛法人。前佛後佛,只言性。行常,若不性,妄言我得阿耨菩提,此是大罪人。十大弟子阿多中得第一,於佛只多,二乘外道皆佛,修,在因果中。是生,不免生死,背佛意,即是佛生,却罪。云:提人不生信心,欲罪。若有信心,此人是佛位人。若不性,即不用取次它良善,自益。善然,因果分明。天堂地只在眼前,愚人不信,黑暗地中;亦不不知,只重故,所以不信。譬如目人,不信道有光明,向伊亦不信,只盲故,何辨得日光;愚人亦如是。今畜生,在下,求生不得,求死不得。受是苦,直著亦言我今快,不天堂。故知一切生,生,亦不不知。如斯人,只障重故,所以不能信心者,不自由它也。若自心是佛,不在剃除,白衣亦是佛。若不性,剃除,亦是外道。
曰:白衣有妻子,欲不除,何得成佛?答曰:只言性不言欲。只不性;但得性,欲本空寂,自除,亦不著,有,不能害。何以故?性本清故。在五色身中,其性本清,染污不得。法身本受,渴,寒,病,恩,眷,苦,好,短,弱,本有一物可得,只有此色身,因即有渴寒瘴病等相,若不,即一任作。若於生死中得自在,一切法,人神通自在,不安。若心有疑,定透一切境界不。不作最好,作了不免生死。若性,旃陀亦得成佛。
曰:旃陀生作,如何得成佛?答曰:只言性不言作。作不同,一切拘不得。始大劫,只不性,地中,所以作生死。悟得本性,不作。若不性,念佛免不得,非生命。若性疑心除,生命亦不奈它何。自西天二十七祖,只是心印。吾今此土,唯教大乘,即心是佛,不言持戒精苦行。乃至入水火,登於,一食坐不,是外有法。若得施之性,汝即佛心。前佛後佛只言心,更法。若此法,凡夫一字不亦是佛。若不自己之性,假使身破如微,佛不得也。佛者亦名法身,亦名本心,此心形相,因果,筋骨,如空,取不得。不同,不同外道。此心除如一人能,其生迷人不明了。此心不四大色身中,若是心,即能。是身知,如草木瓦。身是性,因何。若自心,乃至言施,知,皆是心用。是心,即其用。用外心,心外。不是心,心不是。本心,心本。不心,心不。心,心,是心用,用是心。即心用,用即心。不不用,用本空。空本,用同心,心本。故云:而所,日去而未曾去,日而未曾,日(口+笑)而未曾(口+笑),日而未曾,日知而未曾知,日喜而未曾喜,日行而未曾行,日住而未曾住。故云:言道,心行,知,本自寂。乃至嗔喜痛何木人,只推痛不可得。故云:即得苦,善即有善,不但嗔地,喜即生天。若知嗔喜性空,但不即。若不性,,亦。略邪正如是,不及一二也。
曰
心心心可,遍法界,窄也不容。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心心是佛。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
佛性不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
偈曰
吾本此土。法救迷情。
一五。果自然成。
摩大血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