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前的仁和路< 蜊仔街 >
林北港仁和路古名叫 蜊仔街是北港的老街.
1991年拓.拓前我拍下的街景留下念
街在小候我所知道的有<良有><震><安><泉>
<高瑞成><瑞>等商家.而我在居住的叫<泰和隆>
以前是易商.我家後院地上存留多船石.大商船
要到台不得空船否翻船.因此用<船石>放置於船上
回大留下船石.船台回大.可能我家後院
才存留了多船石.在我拿它走道.算是物利用吧
我隔壁老家叫<裁成>我祖先是裁的
我北港的去深入的研究.友老先生笨港文化
有深入的研究.在正在收集北港老照片.我提供了仁和路
拓前的照片他做考.他po了在他的.好友有空
可入他的看看.小熊的照片也被po 出了
http://tw.myblog.yahoo.com/ssn1694/article?mid=1039&sc=1#1063
北港溪文化
news/ssn1700
化事
文化工作室

北港分市外商店
北港分市外商店

北港分市外商店
仁和路窄街道
林清粥小菜
曾是富豪人家<良有 >
曾是富豪人家<良有 >
家在我小候是米.稻堆如山.我小朋友在稻堆著玩

全< 蜊仔街 >保存最完整的古屋就是家
< 震 >香客店..就是香客住的客.老家王羲安是北港有名的法家<已世>
店面已整修.古式建已
右一家是良成院.小候生病都到家院看病
仁和路有人家 < 蔡衿 >住屋
三家去原本是一家香客店...安香客店...在是理店
仁和路北往南看
老房屋曾是林姓人家
< 泉 >曾是易商.後保留古式房屋......我小候已是柑仔店了
右一家日代曾住公人看病.因此隔小巷叫公巷
此巷叫公巷光後改成中美巷
左一家曾跟後面一家生摩擦而不通.後面一家提告成功.因而一
小巷通......看到...左有一小巷
仁和香客大下......此地曾是香客店<高瑞成香客店>.光後
祖香客大
小熊的家未拓前有大.古候曾是易商泰和隆
後院存留有船石.地是我老爸光後的.泰和隆
早已不只剩船石
我老家古候叫< 裁成 >是替人家做衣服的.面已改.古式窗
在我小候在.光後整修古式面已不存在
新和旅社日代曾是塌塌米店....塌塌米作程新
登所...< 登所 >就是在的地政事所.小候小朋友都在玩
中秋晚上玩<青蛙神呢>

第一行址在已被祖改建成公大
示文章地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