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大述 法
修止坐法要八字,本部之。此全明止下手工夫,天台宗初心人修入道最切要之法。此八字,於七立之中,法立。修止是法,坐法要亦是法,是法立。止法,十方佛,代祖,修坐之法要,可包括一切。
智者大,一生所止有四:一名止,在州玉泉山,明妙,即今之摩止是;二名次止,在南京瓦官寺,明入深,次第之工夫,即今之波密是;三名不定止,深不定,能大能小,即今之六妙是;第四名小止,即今之修止坐法要,亦童蒙止也。
此部止,名小,大部之梗概,入道之。言小止者,汪洋浩瀚摩止之大部而言,此童蒙止,初略所之小部,非是大而言小,是小而外之小,一切法趣此小,是趣不。如摩止,大止,此大非是小而言大,乃是待外之大。言小,小小相,小即法界;言大,大大相,大亦法界。小大咸是法界止,大小相融,略,皆不思之中道止。不生之宜,所以有大、有小、有、有略之不同,故今明之小止也。
夫法不孤起,仗方生。知此部止之生,不因;智者大有俗兄,中,至四十,一日路遇仙人果老曰:「看汝相,已,期月必死。」之悚然,乃於智者。曰:「汝吾言修持,即可得免。」受教,大乃述此要略之小止,命修止工夫。於是遵依,切修持。逾年又逢果老,果老而然,汝得不死,食生不死之乎?曰:「弗也!」吾弟智者,命余修止坐工夫,故如是耳。乃曰:「佛法之不可思,能起死回生,可希有。」後年,於中天,有之堂,十五年後生此。後果於十五年後,戚,跏趺座,安祥而逝。是知此止者,智者大,俗兄所也。
:
止,佛教,止(奢摩他)(婆舍那)的合。在佛教的本土性宗派中,天台宗特重止,又止宗。
止,止是止息妄念,是如察一切法。止「定」又名「寂」,性「」;「慧」又名「照」,性「明」。止息一切外境妄念,注於所定,正如知一切法非常,苦,空,非我慧。
三三昧:空三昧、相三昧、三昧,「定慧等持」的法。空、相慧所修,三昧是心的定力。
止
若多修不修止,由於定力微劣,心晃如火中曳,不能明了真,修止。若因修止定力增上,如睡眠人,不能明了真,修;是故不偏止,住於平等而止(「止」又作「止」、「止等」)。
法性寂然止,寂而常照,止如明止水,如明中水影象。止,一而不二。故「止不二」。
止息一切境界散相,息心(思),「止」;分因生相,推析心分明,「」。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