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中有一段:
如是我:
一,佛住舍孤。
,有比丘一,精思惟,作是念:「比丘云何知、云何而得法?」
比丘後佛,我如何看真理?
佛陀回答他,陷於因的,所以有我相、人相、生相、者相,解了人跟生形成的原因。
因的生都是常的,只有不陷於因的,自然就「我相、人相、生相、者相」了。
可是生因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色香味法合,生了多、欲望。
就好像西方的七罪宗:傲慢、嫉妒、怒、怠惰、婪、暴食、色。
修行是一孤的道路,孤不是六疏人保持距,而是在五世中,保持著心的平法喜。
所以佛要我安住在善法的孤清,而非偏中道的孤僻牛角尖,享受人皆醉我醒的孤,「自依止,法依止,莫依止。」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