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以南管「梅花操」配合舞排例,:一、「梅花操」音唐代「大曲」
;二、舞「大曲」合之可能;三、由中舞的相史料研究其音
合的值。
壹、前言
六年,本人研究梨曲作南管之,而展「大曲」舞蹈
,直到 2000 年起南管「梅花操」音合舞之呈,此二者的文有
探值。台南地的南管前(例如南社)以舞蹈配合南管的雅清音,破
「御前清客」的雅作,作只合在梨中呈;而女士唐
朝廷舞蹈之研,重地呈和重建磅唐朝舞蹈,多次合「大曲」,呈
煌舞容,「大曲」合舞呈示特殊境。
中的舞由久,舞的舞容由武展到作,格多元化,足
其受西域文化及社之影。唐公大娘舞器的成套作中,有「器」一
舞,「」展西域舞的格,自由而澎湃。而其式「」「角」,
「器」「」,是「犯」的起始。杜甫的「公大娘舞器行」就在描
述此舞。可舞音律和已作方式相契。史浩的「舞」是「大曲」形式,
述宴杜甫旭,公大娘舞器的。舞配曲而展英姿,身律
手器具合,是「武舞」型,而使用「梅花操」配合舞,因其曲「大曲」
型相似,成可考源。
本文以南管曲「梅花操」配合舞排例,:一、「梅花操」音「大曲」
;二、舞「大曲」合之可能;三、由舞的相史料研究其音合
的值。
、於「梅花操」
一、「梅花操」的章:
南管「梅花操」共有五章分:首部:雪春;次:妍笑(踏雪吟);
三:水流香(玉);四:珠破萼(慢);五:花放(琴)(例
(1))。如此形大十五分的曲式,由慢快而,很似唐「大曲」的用,「大
曲」分三段:「散序」、「中序」和「破」。「散序」由器奏,奏不固定。「中序」以
歌主然梅花操「」,歌,但有「中序」的慢板形式。「破」段落奏化
,在「大曲」中最常使用以舞契合。唐「大曲」最著名的舞合「霓裳羽衣舞」,
曲和舞律合而完整。
二、「梅花操」器的用曲式呈: 南管「竹」。「梅花操」所使用的器「上四管」也就是琵琶、二弦(南
管二弦,擦奏式器所之奚琴似)、三弦和洞(尺八)四器。其中「
器」者琵琶、二弦和三弦。「竹器」者洞。「上四管」的合音律和安
,烈的金石之音(敲),南管「十音」演奏合上四管、、
四和叫等器。的弦音管器洞出不高昂的音就如文含蓄的
篇,以及舞徐的「」道。音配合舞,此如古代文人展示舞不以戮
要,反而注重健魄沈著的注之。
(一):
1.琵琶抱而的景像
南管的琵琶以很的四根弦及「四相」「九品」(琵琶上的小格用以分音高)
的位置抱而,器源皆可追至西域文化入中。案雕塑料中有琵
琶抱姿者有:山大同石雕方、唐干庭海墓三彩戴俑、五代熙
夜宴,後周七塔胡人舞、五代榆林 25 窟伎天、伎天敦煌莫高窟 430 窟
南壁。河北宣化世古墓散、河北宣化下巴里散、唐代胡人舞白玉
、唐朝李墓壁女等。
「干戚武舞」起始了舞的史,而「舞」料展示於中原相似而易其西
域流的途,南北朝至唐宋制相仿,由琵琶抱法如「子」姿可
一般。
琵琶在南管曲中最重要角色,和的音,唱曲者配合而歌,琵琶的不高
亢音色,永不,其法有「」、「挑」、「」、「甲」、「」等法。「」
「挑」法曲文描述得清脆。「」指法接,如流的舞,「甲」之法,
如句中的呼吸,深沉重,展歇之。「」法常用於句的起,音如
珠落玉,由慢而快。
2.二弦
南管二弦由林投或如南以椰而,此如「南管」所使用之配器,
南北朝制相似,共部份音色不如京胡或南胡婉柔或清晰流音的表
,但它曲延的特,如滑的,和於琵琶三弦的音色。
用推弓重弓的感使曲起伏,深沉,委婉厚,富地方
特色。
3.三弦
三弦音律日本三弦雷同,演奏琵琶同步,而在「梅花操」曲中之第三、四、
五段落可以琵琶三弦音落而,由於音色不一,如琵琶三弦同落「」
或「挑」音,而琵琶再「甲」指法音,上其落的技巧,情如此起
彼落,使「操曲」更富化。如此法,也是「梅花操」一曲中最特之
,其行,舞作由一而入繁,使用法,如
取「霸王姬」的法、手和肢或者由人舞,舞的「象」,
使琵琶三弦流交法更形相契。
(二)竹:
考古者於 1985 年 8000 年前人的作:河南舞湖村新石器骨
笛子,音律不,可舞蹈成在千年前便很有模。而管(竹器)
的用舞蹈相合,成,止,此中南美的印地安古文明自然
的步舞流程一久。
舜帝位禹「夏朝」,祝治水有功,演出舞「大夏」,皋陶
制作「夏」用「」伴奏,根考此「」器可能用二竹管,可能是
排前身,此器也用伴奏舜「石拊石」之舞用以祭山川。(史 五帝本
)是早期以管配舞之例。同有「」,也「箭」舞蹈
竿而舞,演出「凰,百率舞」。河南出土像「戚舞」就是武器而
舞。甲骨文中最早出的「舞」字,也有器物而舞,有「雨」的形象合「舞」
字,可其祈祭祀相,(朱歧祥 1998 P155 193 224 453 467)此可以是最
早的「舞蹈」象徵文字案。
舞舞的,承的音,倍予呼吸吐次,不太高昂的含糊雄
音,表文人舞中庸,身含不完全推而出,尖藏功力,、
、指、、、拉出招式,到「到止」是最高境界,器幽
,是和的合。
(三)拍板的重要性:
自「相和大曲」的出,南管曲式展奏先之,唱者「而歌」主
掌奏化和各段落的特,以「梅花操」五段奏化分「三撩」即四拍子,
「一、二拍」(二拍子)者有三段,最後以「拍」每一拍拍板一次束增加
其由慢而富快速的律。拍板控制拍的器,此呈於中曲的律中
重要展地位,切分奏成舞蹈作的呼吸。
拍板演奏有的文案如:契丹出行,五代熙夜宴、北京
居寺石雕舞人、河北宣化世古墓、山西候舍墓收、山西曲沃
伎雕、山西省右玉宇寺「人」等。
(四)「梅花操」其「操」的由:
代〈新琴道〉及〈琴操〉的中有於周文王的「文王操」,孔子有作曲
「陬操」存琴曲有「山操」、「操」。而「荻麟操」和「猗操」可能都
孔子所作。春秋楚音家俞伯牙作第一首曲「水仙操」。
桓帝蔡邕〈琴操〉解琴的制、作用及技巧。(以尉 1997 P136)可
「操」是琴曲之名,古琴曲都以操名,「梅花操」以操名,足其琵琶主奏、
曲式格化及奏法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