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台子弟往京都母校同志社求及後展的,成《同志社台湾校友流芳》印好第三版,做母校立150年念台校友的事,告一段落,接下始行家族史的整理。路搜索、…往的好、成、褒…都可供吾子後代借及流。
前日往台中美,看到三前家李梅的一「公校乙本科正教」之修了。蔡也Po一上找到的外祖父芹芳料,1914年(大正3年)任於梧公校登在《台督府公文纂第四六卷》之文。
台督府於1897年(明治30)始「台中所梧分教」教室借於朝元祖,1898年(明治31)止所改「梧公校」,位置在梧街梧字梧五零五番地。1905年(明治38)文化里新校舍落成,往新校址上。
同都是校公校部,日人需1~2年即可得甲格,而台人只能得乙,也提高到3~4年。是不是日文能力,即所”母”程度的,是其它的因素呢?
芹芳在梧公校任(正式教的助手,而非一扶就倒的”扶倒”),1909~1910年(明治42~43)任年,月俸15~16(梧志「教育」篇p517),後往清水第一公校仍是任,多年後的月俸是60。
督府不台籍教日籍教具相同程度及格,以致同工同酬,在制度上是限制,使得台籍教的格低於日籍教。同是的台籍教最高位能任,所或校出身的日籍教,可任「教」甚或「校」。
得在清水董公街的家祖屋,小候曾看外祖父身著文官大服的照片,就在四舅的堂神桌,印象很是深刻。另一是手的外曾祖父基成秀才的像,20年前,四舅好像又人重新描了一。
按查方才知道,日代具有「」格以上的男性教,在正式的合或典,都必身穿黑底直排金扣、金穗勺型肩章、袖口金的文官大服,腰必佩特的腰和。至於文官的配刀是未的刀,是代表官象徵,那是有法用砍人的。
星期六(2023/2/18)人接受”上新竹IC之音97.5”台,告”留的群聚效”之音播出,位主持中的一位潘正老曾一句”有,就等於有生”的,是令我印象深刻到不行!要知道自己哪,才明白往哪去,不止於善,不光只溢美其,收集到的家族料下留後代,他要明白「思」「不而自省」更知道祖先路的人生,感它香火相的月恩典,家族史清楚完整的流後人。
:
Po出此文章後,同志社的弟Lee Tung-Yen指出《台督府公文纂第四六卷》文上公布的教格名中,除人所的外祖父芹芳(1884~1934年)之名字外,另有一位王敏川的人。
不知此人的我,查了下《基百科》方才知道他是後台赫赫有名的人物。王敏川自公校,先是任教於彰化公校,1919年再往早稻田大就,後投入台人的蒙。不久前,曾於台北的台新文化念(日期的台北北警署)由一”1924年10月治警事件二判者合影的相片中,看到此位人士的相及容貌。
1923年「治警事件」遭到逮捕的王敏川,後罪,他於是放了台日合作的想法。1926年台文化的分裂上他扮演了主角色,之後的他成了新文的角色。此,是充明一下。


延伸:
carawayseed711/post/1380685538
梧浩天的楹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