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序 / 在徘徊的人
我是文老,半路出家去政大哲。之後我才真正知道如何教文。
和大多的老一,想教的理由不外乎工作定。可是等到我到了教育,才竟和我生期一般地目痍。
第一年教,有同事在生,而且被其他同事津津道。第二年教,生的痛苦我年二致,在考制度迫下,的趣被延後了多年。之後是些象的止重,那些我百思不得其解的日日在心徘徊。身一教,好像不能再想著只要生付出就好,要入更深的地方,看看著一切的深流何。
我意到,苦求不得答案,高中同博文、承翰,大威廷等人,我指出一哲之道。
因本科是文系,所以我的哲路,是新儒家哲牟宗三、唐君毅、徐等中哲人的入。那身有可以的夥伴,完全不懂大在中提到的布尼、康德、胡塞在些什。於是始各哲籍,市面上有的哲普籍乎都了遍,上能搜到的影音教也都看完了,才稍稍哲有概念。
此我在中高中任教,已然在教上能引生趣,且培他的批判意。
哲能提供解答,更擅於提出。我因哲,找到往的答案而欣喜,伴的新也不曼衍。任教班哲特有趣的生如忠、江等,常在後我,很多是我有把握的,我遂在他後到政大哲研究所修。
在政大哲是段美好的日子。政大多雨潮,文院唧唧,雨後光斜照,草木芬芳。我在此遇到我第一位哲老,冠教授。老深不可,且不停推哲奔走辛。在哲,我是初者,但也是因我有心改教育,期哲教育在堂上,故老希望我能成此。
推哲教育年,改的生限於自己班上的,是的改,不能真正形成。有台教育的循:要改前的教困境,就必教生思考,但不改教困境,教生思考也窒行。
哲思考是不、流的,但台前的教育框架很被打破,每人「校」的想像十年如一日。以在世界的速度、管道的多元,教的知量、教法已受挑,在教室上一整天的中生活,法符外在化。
教育部也提出策,以前的「科知」到「基本能力」再到在的「核心素」,教育理念方有所改。但若探第一的教、生、家,到的音大多是此改所,或得此改徒增升困,拉生在文化本上的差距。政策的也可以如何落更底以及更有效行的方法,但些永是在「形式」上用功,如果在教域的多人「教育」的想像不能改,那以前教育的便宛如魔咒之不去。
改想像的方法就是教到生、家,或整社,能在思考上踏出一步。在教育部的程要,非不重思考,然而目前中生的本,或是培育的成,人教如何思考,「思考」作一能力,未真正入教育的中。
智慧型手普及,已不被封在校中。以前生方面接收知的型,早被路、社群打破。以前的生上至少要找台,在有手即可。手的不只是便利性,有交流的向性。一新,或是一部短片上,者可在留言提出,互相攻,生中到的除了知,有疑的能力。在代,教若仍停留在封的教室,就成掌握生成的威形象,且不被信服。
前的中教,已不能只靠教的多化取生了,教要重新思考自己的身份,我教室後,我能社有什?教室不是封、定著、特定的容器,而是放、流、疆域的;教的身份不是一、的,而是多重、的。
一文老除了在堂教授各文知,堂後,他或是文作者、社者、研究者,甚至Youtuber。教必用跟生明:堂所教授的,有其意。堂不限制在教室,教又具多重身份、跨域的能力,校就不是封的。教若希望生社有能力面社的挑,那教就要清楚些是什,以及必增哪些的能力。
所有教都要重新思考,自己的科在今的中教育,除去升外,有何意?外部取之不,教就不是凝的向出,而是的。在生前,教要先服自己。
文系的培育中,除了熟悉文本,很少有其它向度的能力。文系的生最不擅思辨,我始哲,了去所的方法、值等一切的崩塌重。是不舒服的程,可是也必面。如果教育不只是代亦步亦,而是要代提出批或走在代之前,那哲就是一提供多思考模的科。
本分成四部分。一我意到的教始起,包括文教以及班,乃至整校作息,然後些哲教育的重要性。二是我的心路程,呈我主上遇到的困境,以及推哲所遇到的挫。三是生教,希望透他在推行哲後的想法。四明我如何哲教育在目前的文堂上合,部分不是教案,而是在概念上的,古典文能在代意。附是我思索人教生涯中每天都到的口,部分我比任性,用很主的方式,姑且之。
本能出版,最感的自是冠老,以及出版社的忠老,他教育的努力 我的指,令我有理由在自己教室。教十年,多生同事一路相伴,以一一 道。、致、志老、忠、雅璇、安、家璇以及64的班、318, 有最辛也是成果最的66302的大家。他我的建使我不至一人茫然摸索,即便有 一句慰,都我了解些努力,不徒。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