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首大雨必浸?
文/林玉
「六.一」是童,而今年一特大暴雨,令全澳多重水浸,多、商物被浸,公失重。童,大家不但不快,奈至。港北雨水泵站是特政府和建多的排施,在今年5月底才投入使用,果真的是「一大雨真章」!然市政署事後指出,中的港北雨水泵站起到明的排功能,然而在次暴雨中,除了往常水浸的低地外,南八角亭、黑沙慕拉士也「失守」,免令人疑,何澳街治水,愈治愈浸?去年5月的暴雨造成多水浸,局咎於降雨、雨量大、潮等原因;今年是「70年一遇的黑雨」,雨又大又急。平心而,今次暴雨雨量人,惟本澳排洪能力待提升也是不事,市政署也通官方新稿、媒等方式,指出渠老化、淤塞、非法倒等,都是引致水浸的原因。明白市政署有人排查清渠的工作不易,甚至劣天期也要四出巡查、疏通渠道,工作危度相高。但人若然已「365日都通渠」,效果仍未如理想,原因到底是通渠人手不足、是法排污者太多?是太低致欠缺阻?若然如此,修《公共地方章》加法排污,似乎亦要提上日程。每年首大雨必浸,市政署在有必要在每年年假期後、雨季前全澳主渠作全面、底的清淤工作。同,希望行政法司及工司跨司合作,下部快落渠容、加泵房、乃至推建潮等等工作。
文: 原2021年6月17日力副刊「事政」
: 力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