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是身份的一部分
文/林玉

最近有人提出,澳要更改一些街道名,以去除殖民的影。言一出,引起然,令人想起年中葡合明以及澳回的候,也曾掀起一一,到底要不要保育葡式建?
自己年算是有那些,常常在上和茶餐,到有人葡式建的去留。得有一段最多人的是像的去留,因像念的是澳督留,又因留在澳推行全面殖民管治,拆人“祖宗山”,所以拆走像,成的人不少,最後也真的成事。澳人是後看到喇前地昔日之的美感落差,才有一念原的子。年有人提出要拆除牌坊,回後就不再以牌坊作澳的地。只是牌坊原是教堂前壁,有什殖民血,非政治符,加之澳人不管是否教友,也多尊重澳的慈善工作,提很快就不了了之。
,也人想起最近美的反警察暴力演成期的示威行,中也有出拆除史人物雕像的情,昔日黑奴取地位的盛,他的雕像也有示威者提出要推倒。否定史,有枉正吧?葡人以前,澳肯定已存在,因有考古明新石器代澳的黑沙,已有玉石工作坊,但去百年,葡萄牙人在聚居,澳也曾受葡萄牙管治,一切都是史。
我的今天,都是由去而,不是你改了街名,澳受葡萄牙管治的史就不存在。其基本法也有明澳段史,如何,葡治是既定事,也是我今天史的一部分,澳身份的一部分。澳街道的葡式名字,是一文化印,也是澳特色之所在啊!
文: 原2020年07月23日澳日「世忘」
:https://image.cache.storm.mg/styles/smg-800xauto-er/s3/media/image/2017/08/04/20170804-085929_U8366_M308220_2506.jpg?itok=SWRLhrsh
文章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