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修道的人,念不多,而且非常精用功。但是,如果有好自己的心,就很容易生念。 所「嫉如仇」,遇到看不的人事物,上起恨心,口出言,指批,甚至於毒;修行人,是缺少忍的工夫,也可是有智慧、有慈悲的人。 然他是精行道的人,但心如猛火般烈,碰到什都燃,不但自己的功德、人都掉,甚至三的形象也被,所以佛陀要在戒之後,特接著戒。 在家居士著五欲,然也有烈的心,不心不一定和心成正比,特是有些人了而不心露出。倒是愎自用、守身如玉、孤芳自的人,很容易表出恨心的。 一修行的人,如果成---心不心猛烈,那是很可惜的。 本文摘自「何必炸自己」
有些修道的人,念不多,而且非常精用功。但是,如果有好自己的心,就很容易生念。
所「嫉如仇」,遇到看不的人事物,上起恨心,口出言,指批,甚至於毒;修行人,是缺少忍的工夫,也可是有智慧、有慈悲的人。
然他是精行道的人,但心如猛火般烈,碰到什都燃,不但自己的功德、人都掉,甚至三的形象也被,所以佛陀要在戒之後,特接著戒。
在家居士著五欲,然也有烈的心,不心不一定和心成正比,特是有些人了而不心露出。倒是愎自用、守身如玉、孤芳自的人,很容易表出恨心的。
一修行的人,如果成---心不心猛烈,那是很可惜的。
本文摘自「何必炸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