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正亮 2012年1月30日
民何走不完最後一哩?後,部已出各反省浪,因可分三大:
一、:候人犯、事能、派系整合不力。
二、地方:派系不力、北部基不足、南部票不佳。
三、文宣:不明、未凸抗、本土感不足。
首先。有人不分名不佳、事能力不足、派系部,都是主因,但不要忘了正是同一,曾在10月17-22日受困於岸和平,打成平手、甚至一度先。12月到1月,表可圈可,不但三小持,小英造旋也不升,但英民在最後,因某「超」生逆。
其次地方。有人派系只立委、北部立委基不足、南部市不,都是主因,但些不符合事。首先是英九得票,不分南西北,普遍比估得票高,明是全面性的水船高,未受限於域因素。其次是蔡英文的前民,普遍比民立委高,即使派系只立委,法凌小英旋。的是,最後出的民立委得票,普遍比蔡英文得票高,前民好相反,然在大倒段,爆某「超」,致民可支持民立委、以支持蔡英文。
最後文宣。有人不明、抗力道不足、未能挑本土情感,都是主因,但不要忘了些扁式打法,既可激起正面,也可激起面反。扁式打法,蔡也能激出更多本土票,但也可能失去更多中民+女票,很定孰孰劣。
民走不完最後一哩,不在、地方、文宣,些因,都只是政博奕的次。恩格斯在1848年革命失的教,曾指出「失原因不一些袖的偶然、、缺、或中找,而的家社和生活件中找」。他:「如果一政的失,只是因某人不可靠,政的前途也未免太可悲了」。
言之,民的,要到台整展的略次找答案。大最後爆的「超」,然是岸安定牌奏效,美中大首度手支持民的九二共框架,致民美中台三角互的局外人。的空前表,致台主流力跟挺,民的最後跟,才致英差距的突然拉大。
岸深入台血肉,民必正
2000年岸安定牌是政治牌,民打「主台引」,美未必支持北京,企不便表,人民也容易反。2012年岸安定牌是牌,民打「否定九二共引岸倒退」,美表支持北京,企也相表,人民也因心利益受而跟。
而易,岸安定牌是威力空前的武器,已深入台血肉,全面影日常生活。以光例,北京因心客引,在前最後一月大量少客台,致旅住房率下滑五成以上。光既已明白客水的痛苦,很容易成安定牌的俘。
利任,岸更加迅猛展,更深入台血肉,都亟待民正面待,否更不利民情。未四年,岸浮以下七新的合作:
一、台商更深耕中需市,更易受中政府影。
二、中放更多人照,吸引更多台人。
三、中行台,金融款深入台各行各。
四、中公司台,生更多台部+台雇。
五、中股全面延伸,在台各行各生本盟。
六、中全面深入,在台各行各生利益共生。
七、客光更加大,使台光相更依中。
可期的是,如果民在岸深化的程中,始只能扮演除弊督的反角色,而不能扮演利的功能,些依靠岸生、利益更加、伍更加大的民,四年之後仍成民安定牌的俘,民情只更加雪上加霜。
有一的一:民「一中各表」突
正因看出岸深化的不可逆,前安秘邱仁才坦承民必改岸述,否根本以因美中合支持的「九二共」框架。邱建民改「有台的台」路,微言大值得深入分析。
事上,民的「一中各表」述,正是最典型的「有一的一」路,岸「有一」,未否定民接受象徵性「一」,但藉由政治政治象徵的混合述,民得以兼保台立(有一)岸突破(象徵性一)的大略目。
深入,民未放「」目,只是1980年「三民主一中」、「岸都是中人」的「明」,到2007年政信念改「以台主,人民有利」,在目除「一」,改以「岸和平展」、「岸都是中民族」代替,完成「明」渡到「」的路型。
也正是在向「一中各表」的「」程中,民主席於2005年展岸破冰之旅,受抨的胡,此拉、民的岸差距,使民同得以兼保台立(各表)岸突破(一中)。2008年大,除了扁腐因素之外,民能藉由胡突破岸僵局,也成中民挺主因。
「一中各表」,民可以一石二:一方面「一中」足北京,一方面以「各表」凸岸一共,藉此安拒民。民既未改象徵性的目,又未的一程,「有一的一」既有表,就能使民在保台立岸突破上左右逢源。
著「」,民又在2008年明「九二共」,也是以「一中各表、置」、「有一的一」涵。管岸「九二共」知不同,但岸歧愈大,反而使民更容易理台民的拒情。
有台的台:向「一中法各表」解套?
我不禁要:同了兼保台立岸突破,民能否展出「有台的台」路,能提出北京「不意、但可接受」的岸框架?
事上,民的岸困境,可是自牢,只要坦面法,坦面政史,解套只在一念之。政八年,民未制正名,2004年甚至公表示「制正名做不到,就是做不到」。既然以制正名,就只能沿用既有的「岸人民例」理岸,例的岸法律定位,正是「一中」(一中民、台地vs大地)。民管拒承,八年政已成「一中」的行者。
言之,2000-008即使生政替,中民台所依循的「一中」法制未更,岸法律定位始如一。前行政院廷因此有感而,坦承中民法是「一中法」,可是民少的言。
民政八年,既然都以「一中」理岸,何以「一中各表」或「一中原」如此抗拒?在於,「一中」源自中民法,「一中」定全由中民自行定,但「一中各表」或「一中原」於岸政治框架,在岸殊的中,「一中」必被解中人民共和。
民拒在合使用易被的「一中」,能安然接受中民法衍生的「一中」相法律,示民仍能在「台就是中民,中民就是台」的元述中找解套空。所「有台的台」路,亦即「一中法各表」:在象徵意上,岸各自遵循的「一中法」仍然持各自的「」框架,但在政治上,岸各自享有互相立的完整治。
言之,「台就是中民」可理解「一中」(象徵性有台),以「一中法」足北京;「中民就是台」可理解「台」,以「中民只限台澎金」守主在民。
只要民能中民法衍生出「一中法各表」路,「九二共」就不再具有性,藉由政治政治象徵的混合述,民同也能兼保台立(台)岸突破(一中法)。
相比,民以「象徵性一」(一中)足北京,民以「象徵性有台」(一中法)足北京;民以「有一」守主在民,民以「只有台澎金」守主在民。
不,管同「」的象徵符,民接受「一中法」比民接受「一中」更能清岸。竟岸各有法,社容易分辨,但岸同「一中」,容易引起岸已有一框架的解。
接受中民法,入主流秩序
面迅速深化的岸,以及美中支持的「九二共」岸框架,民作政向的在野,片面反到底的空。民要向政,要能住大局,就要坦然接受中民法,不可能永游移在「在野就否定中民,主制正名」「政就接受中民,默一中法」的之。
向「制正名」的台,作民早期政治的理想,然可厚非,但民早已不是革命,更已不是制外,甚至曾在中民法制下政八年,早已坦承「做不到制正名」。政治既已如此,民持的台,只造自己向政的困。
史上,英工曾因持的「有化」,致持在野18年,直到除才重新政。日本社更因持不盟的「反美日安保」,致永在野,甚至最後不,在日本政瓦解消失。
不幸的是,民向「制正名」的台,日本社「反美日安保」的不盟,的程度乎相同。面岸的迅猛展,以及美中手支持的「九二共」框架,持不合宜、自己政都坦承「做不到」的台,只使民入永在野的厄。
作捍台主和民主的政,新代民的召,已重新定了代表台人民的保台涵。民必型接受中民法、必型入主流秩序的政,才可能同因岸美中台三角的挑。
(本文作者郭正亮,民前立委、美耶大政治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