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honger 2023-03-11 01:31:24 +08:00 信息太少……是要容量还是速度,预算多少?要容量就上机械硬盘,要速度上 ssd 。现在最平衡的是 usb 3.1 ssd 硬盘盒+1t 或 2t nvme ssd,再往上就雷电 3 硬盘盒。不过 ssd 注意不要选三星,三星的某些型号和 mac 有兼容问题。 |
2 luoshengdu 2023-03-11 02:06:20 +08:00 via iPhone 雷孜 LaCie 4TB Type-C/雷电 3/4 USB3.1 CF SD 企业级桌面移动硬盘 1big Dock 机械硬盘 |
![]() | 3 MarsGor 2023-03-11 02:33:23 +08:00 顺便搞个 NAS ? |
4 zhaoxin 2023-03-11 07:47:46 +08:00 没有。Intel 平台的 Mac 支持独立从外部磁盘启动。苹果芯片的 Mac 不能。苹果芯片的 Mac 要从外部磁盘启动,必须内部磁盘有系统,通过内部磁盘系统的验证并授权,才能在外部硬盘启动,并且容易启动不起来。这意味着如果你要从外部硬盘启动,就需要同时维护内外两套系统,太麻烦。 如果只是作为扩充存储的硬盘,那么可行。可选的有 USB4/雷电 4/3 40Gbps 或 USB 3.1/3.2 10Gbps 。前者比较贵,后者便宜。如果是 M2 的 Mac mini ,256G 的是丐版的,速度只有 1500MB/s 左右,建议直接选 USB 3.1 的就可以了。买高的比内部磁盘速度还快,内部磁盘就成了瓶颈,因此也是白买。 |
5 UtadaHikaru 2023-03-11 08:51:25 +08:00 现在固态白菜价,直接雷电硬盘盒+2T 固态(注意买兼容性好的硬盘,不知道问硬盘盒客服就行)。我是直接外置系统,无论是顺序还是 4K 都比内置 256 的好,我用了一个月,稳定无任何问题 |
6 UtadaHikaru 2023-03-11 09:01:09 +08:00 @zhaoxin 不会吧?安装完系统,设置为启动盘,直接用就完事。何来同时维护两套系统?怕出事,内置系统文件留着就完事,也就占三四十 G 。 就算是第二点,作为外置硬盘,你处理使用数据,不是直接读写外置硬盘,你是要写到内置硬盘处理完再转移到外置硬盘吗?何来瓶颈? |
7 B3UzMhCd3dDvVVLa 2023-03-11 09:17:24 +08:00 nvme 硬盘+硬盘盒,硬盘没必要买太好的,因为瓶颈在硬盘盒上。现在固态真的白菜价,适合入手 |
8 WonderUniverse 2023-03-11 11:04:56 +08:00 ![]() @zhaoxin #4 )用到现在没有遇到过启动不起来的情况,就是升级不能走 OTA ,每次都要下载 Install assistant 完整安装 |
9 zhaoxin 2023-03-11 11:21:19 +08:00 via iPhone @UtadaHikaru 瓶颈指的是复制粘贴的时候。我的习惯是先下载到稳定性更高的内置盘,下载完成后在移动到外盘。这样可以避免一些意外的发生。你直接写到外盘当然没这个问题。但是,目前的网络即便是万兆,外盘用 10Gbps 的 3.1 也不会是瓶颈。所以如果只是从网络直接下载,根本无需考虑瓶颈的问题。 另外,我说维护两套系统,是因为当初我遇到问题,抹盘之后,发现外置硬盘的系统就进不去了。重装内置硬盘系统,新建用户之后并授权,外置硬盘还是无法正常启动。具体是什么原因,我因为也不是很关心,就没继续探寻。只是从外置硬盘融合数据之后,就把它格式化了。但是就这次故障来说,苹果芯片外置硬盘作为系统启动还是挺不稳定的。 如果你有条件,愿意测试,不妨测测两个系统不同版本能否正常启动,比如系统盘 macOS12 ,外盘 macOS 12 ,然后升级到 13 。看看还能不能正常用。因为这都是今后可能会遇到的情形。 |
10 WonderUniverse 2023-03-11 12:09:26 +08:00 @zhaoxin #9 可以跨版本的 本机 12 外接 13 是可以的,而且可以直接在外接上装 13 ,不用先装 12 再升 13 |
![]() | 11 readman 2023-03-11 14:10:12 +08:00 via iPhone 我的硬盘盒一次机会烧了,owc 的 |
![]() | 12 1002xin 2023-03-11 16:55:52 +08:00 @UtadaHikaru #5 雷电盒就那一两个方案,温度也控不住,而且速度读写 2800 到极限了 |
13 UtadaHikaru 2023-03-11 19:36:36 +08:00 @1002xin 贴好散热贴,做好散热就行,另外 M2 256 内置读写可只有 1700 。。。 |
14 UtadaHikaru 2023-03-11 19:39:50 +08:00 @zhaoxin 这些问题我目前倒是没遇到过,小版本升级也没问题,反正稳定能用就行,就不折腾测试了... |
![]() | 15 1002xin 2023-03-11 21:17:40 +08:00 @UtadaHikaru #13 测试过,很难长时间保持高速率,就 ROG 那种体积 10Gbps 的贴了散热的勉强还能扛住,1700 的话苹果刀法太过分了,但速度日常用是足够了,还是不建议把系统丢到这种外置上,换雷电 3 散热压力稍微小点,或者 20Gbps 、10Gbps 的,只不过主控就那几个,多少都有点小问题,三星 T7 这种成品很稳但是也有发热的问题,速度又不够 |
![]() | 19 Lebens OP @CrazyUniverse 去了解了一下,觉得三星的 T7 比较合适,然后固态硬盘盒普遍说发热比较严重怕烧了…… |
![]() | 20 Lebens OP @luoshengdu 谢谢,我去了解一下 |
![]() | 21 Lebens OP 感谢各位推荐,最近几天没时间划水,回复晚了 |
22 chonger 2023-03-15 18:38:32 +08:00 @1002xin 其实散热很好解决的,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硬盘盒放在 mac mini 上,利用 mac mini 铝合金的外壳增加硬盘盒的散热面积(硬盘盒也要买金属的),我外接的两个 ssd 盒子(一个 usb,一个雷电 3 )都是这样做的,雷电盒的高速读写 50 度左右,闲置 30 度左右,usb 的就更低了。 |
25 snycv 2023-05-22 23:19:56 +08:00 @WonderUniverse 完整安装的话,是不是用户数据都重置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