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多数的程序员应该都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吧,前端需要查询 10 条数据,每一条数据都涉及到数字或者英文转成中文的过程,那么有没有考虑过,如何更优雅的来统一处理这些问题呢,有谁有好的想法,麻烦提供一下,谢谢
![]() | 1 BiChengfei 2022-07-25 14:02:18 +08:00 没看懂啊,举例说明吧 |
![]() | 2 sutra 2022-07-25 14:05:39 +08:00 l10n, i18n? |
3 toesbieya 2022-07-25 14:09:22 +08:00 不就是字典么 |
![]() | 4 LeegoYih 2022-07-25 14:31:38 +08:00 1. 前端维护一份 code -> description 的映射。缺点:需求变动可能要改代码重新发布。 2. 后端返回列表结果的时候把 description 直接带上。缺点:报文变大。 3. 后端提供一个查询接口,返回 code -> description 的映射,前端缓存。缺点:增加前端复杂度。 |
5 sky857412 2022-07-25 15:57:31 +08:00 标题应该写翻译 |
![]() | 6 summerLast 2022-07-25 17:02:29 +08:00 枚举这种?后端定义一个字典然后前端获取,转成一个 kv obj 然后 item.kName = kvMapper[k] |
![]() | 7 Red998 2022-07-25 17:09:50 +08:00 状态枚举 前端可以转 |
![]() | 8 catinsides 2022-07-25 17:13:56 +08:00 filter? |
![]() | 9 bxb100 2022-07-25 17:40:01 +08:00 类似这个 {{ xxx | mapper(xxx) }} ? |
![]() | 10 unco020511 2022-07-25 18:00:43 +08:00 所以到底是翻译还是转义 |
![]() | 11 changdy 2022-07-26 08:24:19 +08:00 后端维护一份 缓存字典 . 然后自己写一个反射工具类 遍历父类以及本身所有 field ,转换成相应字段.. ps .目前我们的缓存字典实际上用的是 map ,没有 lru 之类的策略 ,有什么缓存推荐的吗? |
12 ozipin 2022-07-26 09:59:41 +08:00 自定义注解,自己写转义切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