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首先我还是理客中防杠一下,半导体还在续命,美利坚对生物产业的投资也还是很大进展也快。老欧洲搞了新能源技术噶韭菜收碳税等等,但总体上也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或者极大提高生产力的突破性技术出现。
而且这个不光在技术上是这样的,在艺术领域也是一样。日漫可以说是都在炒冷饭,美剧英剧这些也是要么平庸之作,要么是烂片。网飞就更不用说,鱿鱼游戏这种韩国套路鸡血片居然还火遍全球了。连音乐也是,在作曲技法上也没有创新了 。
1 colatin 2022-01-07 12:49:17 +08:00 ![]() 人到一定年龄必定有这种想法 |
2 zhlssg 2022-01-07 12:55:21 +08:00 ![]() 试着钱放到股市里,青春的刺激感受就又回来了 |
![]() | 3 wd 2022-01-07 12:55:51 +08:00 via iPhone ![]() 不是说在加速吗 |
![]() | 4 darkengine 2022-01-07 12:57:13 +08:00 ![]() 谁说的,我们不是有元宇宙么 [狗头保命] |
5 pupboss ![]() 20 世纪末和 21 世纪初的发展只能说是个 bug ,核武器和航天技术还有 IT 行业的发展,让人类达到了物理学的极限 核武器威力足够震慑人类,相机像素快要达到光的衍射极限,信息传播接近光速 其实历史上光迭代个文字,迭代个纸币都得几百年,后面停滞是必然的,除非爱因斯坦相对论被推翻重建 这种话题不能细想,越想越觉得人类渺小 |
![]() | 6 hideokuze OP @colatin 科技三定律有道理,但目前确实没有特别多牛逼或者眼前一亮的东西了。个人看法互联网之所以有这么多热钱,其实也是因为全球资本真没地方去,你投在互联网上面好歹还是有收益的。 |
![]() | 7 Biwood 2022-01-07 13:04:45 +08:00 via iPhone ![]() 你的感觉是对的,从宏观角度看确实是这样,很多领域都没有那种特别重大的发现和突破了,不管是物理还是哲学,现在都是细分领域慢慢挤牙膏。 就说我们最熟悉的 3D 游戏,零几年那会儿我第一次玩一些画面渲染比较好的单机游戏,感觉很惊艳,总觉得过不了几年 3D 渲染应该跟真实摄影差不多了吧,然而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没有真的出现那种写实感特别 逼真的 3D 游戏,哪怕最近炒的火热的 UE5 ,离我当初的想象还差很远。 |
![]() | 8 zmxnv123 2022-01-07 13:09:29 +08:00 ![]() 强人工智能,脑机接口,可控核聚变,这是我能想到的三个可以改变世界的科技点。 |
![]() | 9 jr55475f112iz2tu 2022-01-07 13:10:25 +08:00 ![]() 开尔文 1900 年提出两朵乌云,1905 年爱因斯坦发表《论运动物体的电动力学》回应一朵,1925 年现代量子力学才诞生回应另一朵 无论科学还是社会都不是年年都会有爆炸性发展的 |
![]() | 10 vanton 2022-01-07 13:10:45 +08:00 技术接近物理极限。 资本们觉得金融更容易收钱。 |
11 calvincc 2022-01-07 13:11:17 +08:00 等一波外星人带来科技突破。 |
![]() | 12 ersic 2022-01-07 13:11:52 +08:00 我倒是觉得在高速发展,比如。 mrna 疫苗技术是突破性的。 中国的空间站,火星,月亮探测都在快速进步。 艺术领域 NFT 技术。 快递的速度,人工智能语音,AI 处理图片。 等等。 |
![]() | 14 vbe 2022-01-07 13:23:16 +08:00 ![]() 同意五楼的想法,如果 21 世纪初是文明建设的井喷阶段,请做好十几代人都过着与我们相仿的生活的准备。 |
![]() | 15 devwolf 2022-01-07 13:24:40 +08:00 我想要一个天才,发明出汽车完全的替代品 |
![]() | 16 forgetlight 2022-01-07 13:28:24 +08:00 ![]() 个人不同意这个观点, 只是人类目前得益于信息技术的发展, 二战后的全球平均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导致“科研”这一行为的“去阶级化”, 目前人类科技树的复杂,驳杂程度往往已经超出了非该领域学者的所能理解的范畴. 本人在某藤校读 phd, 朋友圈偶尔的学术 party, 各个领域的人会用比较通俗易通的方式来给不是一个领域的人讲一些前沿知识. 其实在量子计算, 核物理领域, 神经科学, 病毒学, 材料学, 机器人等(我自己的领域) 最近 20-30 年的进展都是日新月异的. 打个比方, 粒子物理几十年前是数据不够多, 现在是实时测量中数据能打到几个 TB 每秒, 反而是计算力不足, 哪怕是最新的超算也不能用来穷举验证模型. 但是最近人工智能带了了很多变革, 比如以前每秒有上千个参数的变化要去建模, 现在逐渐的能通过深度学习来筛选掉 99%的无用参数. 其他的 data-rich 的学科就更不用说了, 可以说生在这个时代的科研人员是非常幸运的. 虽然作为一个半控制领域的做机器人的小学渣时常还是会吐槽深度学习的不可靠, 但是不可否认得的是, 在很多领域它所能发光发热的上限还远远没有到, 非常期待未来 10-20 年的科研变革. |
![]() | 17 zmqiang 2022-01-07 13:35:29 +08:00 确实是,大的突破性的东西很少了,科幻领域新的惊奇的想法都越来越少了。或许是因为建国以来的快速发展又遇上了信息化的时代,我们习惯的“日新月异”是最最特殊的一段时间。不过能感觉到交通和网络对物理世界和精神世界的重塑过程还是处于高速变化阶段的。 |
18 zcjfesky 2022-01-07 13:36:27 +08:00 via Android 做个简单的回顾: 第一次工业革命 1760-1840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1914 信息化革命我们以计算机兴起计算,1980-2010 左右 可以说是巧合,也可能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节奏,每个世纪中叶都会走入稳定的非爆发期。 |
![]() | 19 kop1989 2022-01-07 13:38:19 +08:00 ![]() 科学技术总是阶梯上升的。 感觉过去科技总是“指数爬升”,是因为历史书给了我们时间很密集的错觉罢了。 历史书上的一两句话,可能就意味着几十年的跨度。 比如计算机的打孔带输入方式,持续了近 20 年。 |
![]() | 20 forgetlight 2022-01-07 13:47:30 +08:00 ![]() 楼上有朋友提到很多学科的发展已经进入挤牙膏, 其实换种思维想一想, 那就是可能我们人类在最近百年真正走在了正确的科技树上. 经典物理模型成功了几百年, 但是那是因为那个年代受限于能观察到的物理现象的尺度. 如今我们所能观察的尺度, 所能达到的实验根本不是几百年前的实验物理学家能够想象的, 某些方面上甚至可以说已经能逐渐看到极限的边缘了. 而我们现在的所能观测的大部分现象, 微观也好, 宏观也好, 都和目前的物理架构都是在大方向上吻合的. 当然, 作为科研人员, 一定要永远坚持不能迷信科学本身或者成熟大理论本身, 而且永远坚持使用正确的方法, 在现代卓越的工程能力下, 我笃信我们的科技树就不会停滞. |
21 jasonchen168 2022-01-07 13:53:09 +08:00 @darkengine 哈哈,元宇宙只会让人迷失在虚拟世界中。。。 |
22 lmmortal 2022-01-07 13:59:53 +08:00 via iPhone 主要是基础理论没有大突破了,地球人认识宇宙的方式该改改了,不然就一直挤牙膏,比方说大脑是怎么运作的,这种问题搞清楚的话可以说世界大同指日可待 |
![]() | 23 devcat9 2022-01-07 14:03:10 +08:00 Elon Musk 说现在需要的不是基础理论的突破,而是工程方式的突破,比如可再使用的飞船和火箭。 |
![]() | 24 chiuan 2022-01-07 14:08:27 +08:00 元宇宙在进行啊,星舰,星链在进行啊。 坦白讲,只是我们这个国度老百姓只能安安稳稳搬砖基础工头,也不能大肆创新(不光科技,还包括文化等)久了,人就会沉沦而无聊 |
![]() | 25 cmdOptionKana 2022-01-07 14:15:05 +08:00 这个感觉可能很不准确,必须列一些数据,比如以 50 年为跨度,1970~2020 与 1970~1920 对比,又或者以 100 年为跨度两个时间段对比,看看发展情况,这样才能修正主观感受。 |
26 cmdOptionKana 2022-01-07 14:15:44 +08:00 如果你用最近 20 年,与过去 200 年对比,那肯定感觉最近发展慢。 |
![]() | 27 cmdOptionKana 2022-01-07 14:20:45 +08:00 科技我先不说,就说艺术,1970~2020 电影发展不炸裂?音乐小说电影三大领域,你更爱看 1970~2020 的作品还是 1920~1970 的作品? 而电子游戏是跨领域的,既体现了科技也体现了艺术,1970~2020 的电子游戏发展不比以前迅猛、蓬勃? |
![]() | 28 NakeSnail 2022-01-07 14:23:36 +08:00 我感觉到了一个临界点,在质变的前夕 |
![]() | 29 hideokuze OP @cmdOptionKana 电影电视这个话题有点大,而我也只是看的比较多并且不是专业人士还真不好整理思路写出来,有时间还是写个博客发比较好 。 |
![]() | 30 locoz 2022-01-07 14:46:53 +08:00 |
![]() | 31 locoz 2022-01-07 14:49:24 +08:00 |
32 lalalaqwer 2022-01-07 15:07:12 +08:00 感觉都在比烂 |
![]() | 33 BeijingBaby 2022-01-07 15:08:33 +08:00 |
![]() | 34 Cheons 2022-01-07 15:11:37 +08:00 via Android 十年时间,太阳能面板效率提升了多少? 量变才能带动质变 |
![]() | 35 zxjunz 2022-01-07 15:13:04 +08:00 0->1 是突破,但是 1->2 就不算突破了 |
36 chutsetien 2022-01-07 15:20:46 +08:00 我认同楼主的说法,但认为停滞是分行业的,有的停滞得早(基础设施建设),有的停滞得晚(信息技术),有的还未停滞(生物医药方面)。 基建方面,从世界范围来讲,已经停滞了几十年了(现代基建的结构、理论什么的早就定型而且在西方固化这些结构与理论都几十年了)。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方面,个人认为 2010 年后就只是缓慢挤牙膏了。 目前唯有生物医药方面还总是能够见到新的进步,而且回顾 20 世纪至今,这个进步几乎是匀速的、源源不断的,令人欣喜。 |
37 xbchaonba 2022-01-07 15:22:20 +08:00 ![]() 对于鱿鱼游戏的火,我感觉确实有点莫名其妙 |
![]() | 38 villivateur 2022-01-07 15:22:36 +08:00 via Android ![]() 基础物理学被锁死了,近 100 年来,除了弦论,没有更大的突破了 |
40 casstiel 2022-01-07 15:30:20 +08:00 ![]() Douglas Adams 科技三定律: 1.任何在我出生时已经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未来秩序的一部分 2.任何在我 15-35 岁之间诞生的科技都是将会改变世界的革命性产物 3.任何在我 35 岁之后诞生的科技都是违反自然规律要遭天谴的! |
41 Jooooooooo 2022-01-07 15:50:43 +08:00 你可以用当前这个价格买到 iPhone 本身就是各个领域巨大进步达成的结果. |
42 hahaba 2022-01-07 15:52:16 +08:00 纵观上下五千年,只有战争、死亡、毁灭、新生才能带来新发、新事物、新发展 |
![]() | 44 DiracMD 2022-01-07 16:05:29 +08:00 生物领域的基础研究倒是有广阔的天地,但是现实落地到就业嘛,就真的很呵呵,很自大的说,21 世纪是生物的世纪是没错的。 |
![]() | 45 DiracMD 2022-01-07 16:09:28 +08:00 另外要去做生物领域,千万别去生科这种院系学习,容易变成不会数理只会杀老鼠的文盲 |
![]() | 46 cmdOptionKana 2022-01-07 16:14:33 +08:00 @villivateur 近 100 年,那我从大概 1922 年开始算起,人类 1925 年发现泡利不相容原理,1929 年发明回旋加速器,1932 年才发现中子,1956 年杨振宁发现宇称不守恒…… 不一一列举了,这叫基础物理学被锁死? |
47 dxgfalcongbit 2022-01-07 16:23:15 +08:00 via Android 艺术领域还得看游戏,我觉得这两年让我眼前一亮的游戏是战锤末世鼠疫 2 |
![]() | 49 jr55475f112iz2tu 2022-01-07 16:35:28 +08:00 @cmdOptionKana 有些人随便念一个时间出来就感觉很厉害的样子,其实对物理学发展根本不了解 |
![]() | 50 3dwelcome 2022-01-07 16:49:26 +08:00 这些年能惊艳的 3A 游戏确实不多了,冒头的都是一些独立小众游戏,但是缺少 3A 精致大作的冲击感。 有些好东西,真的是需要靠岁月的打磨。 |
51 i979491586 2022-01-07 16:49:55 +08:00 @dxgfalcongbit 新战神一镜到底不惊艳吗? |
![]() | 52 Tyuans 2022-01-07 16:55:45 +08:00 共同富裕还没有实现 |
![]() | 53 doudou555 2022-01-07 17:12:11 +08:00 人类在农业社会停留了一万年都没有大的生产力革新,到了工业社会仅仅停留了几年或者十几年就开始感叹大停滞了 |
![]() | 54 ziseyinzi 2022-01-07 17:13:21 +08:00 每次看到类似话题,我都要推一篇天涯时代的旧文《技术大停滞范式春梦中的地球工业文明》,里面的理论放到今天仍然有生命力。 |
![]() | 55 MrTLJH 2022-01-07 17:14:44 +08:00 现在就等人工智能的奇点吧,但感觉还是要硬件跟得上才行。 |
![]() | 56 Issacx 2022-01-07 17:14:55 +08:00 “所有在我出生之前发明出来的东西都是理所当然的;所有在我 1535 岁之间发明的东西注定是要改变世界的;所有在我 35 岁之后的发明都是反人类的。” |
57 CREEPERDCH 2022-01-07 17:18:19 +08:00 ![]() @datiewang 你误解他的意思了,他是说 ue5 画面给他的感觉远比不上几年前游戏给当时的他留下的感觉深刻,并不是两个直接对比 |
58 sherryqueen 2022-01-07 17:30:34 +08:00 量变才会产生质变. 质变带来的爆发会慢慢沉寂下来. 直到下一次质变. 正如工业革命的到来一样呀 |
59 Johnny168 2022-01-07 17:37:18 +08:00 还是那句,文化程度决定思想高度。 |
61 fzls 2022-01-07 17:44:26 +08:00 历史上大部分时间都是这样吧=、=只有少数的几个节点会有大突变 |
![]() | 62 wy315700 2022-01-07 17:48:54 +08:00 生产力和消耗掉的能源正相关 当前基础物理尚未突破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理论。。 能源也停留在烧开水的阶段。。 最近的科技进步全靠芯片和通信技术。 核聚变如果能突破的话,能提升一定幅度吧。。 |
![]() | 63 timothyye 2022-01-07 17:50:49 +08:00 实体世界停滞了,准备进入元宇宙吧 |
![]() | 64 gps949 2022-01-07 17:50:50 +08:00 via iPhone 既然提到了技术也提到了艺术,就问一句:“能吃到主播喂给粉丝先吃的手机哪里买?” 说正经的: 能源问题环保问题解决了吗? 星际旅行外太空殖民实现了吗? 新冠艾滋癌能轻松治疗免疫了吗? 记忆可以移植了吗? 智能机可以 100g 以下续航一年了吗? … 统一场论完成了吗? 放在百年里也许感觉进步不动了,放在历史的长河里,人类始终在前行,唯一需要担心的是《蠢蛋进化论》 |
![]() | 65 thedrwu 2022-01-07 17:53:23 +08:00 via Android 电动汽车已经能开了,下一步就该画电动飞机的 ppt 了。 |
66 fisherwei 2022-01-07 18:14:02 +08:00 1990 年-2020 年世界电能消耗: https://yearbook.enerdata.net/electricity/electricity-domestic-consumption-data.html 可以看到,30 年来的增长主要依靠亚洲贡献,而亚洲主要是中国。 其中 2008 年经济危机和 2019 年新冠疫情发生了衰退。 电力消耗可以粗略的看做是经济发展的趋势,现在经济形势不好,自然就感到一切都很无聊。 |
67 mxT52CRuqR6o5 2022-01-07 18:20:11 +08:00 可以无人驾驶的只能交通工具(不一定是汽车形式的),泛用性的家务机器人,有生之年应该是有机会能体验的上的 这种东西如果做出来了算不算一种革命 |
![]() | 68 cxt890604 2022-01-07 18:24:29 +08:00 疫苗技术,基因检测技术这两年有大突破 |
![]() | 69 techkk 2022-01-07 18:35:23 +08:00 直接看十大千禧难题什么时候能被解决就行了,没被解决就没有巨大的跨越。 |
![]() | 70 techkk 2022-01-07 18:36:12 +08:00 @mofeishiwoa 七个,说错了,庞加莱猜想解决了,还剩 6 个 |
![]() | 72 winglight2016 2022-01-07 19:39:17 +08:00 自从 50 年代发明了现代人所使用的大部分家用电器,近 60 年已经没有这种革命性的发明了,最近 20 年把手机做的从大到小,又从小到大,也没有任何堪称进化的改变。 |
![]() | 73 Bronson 2022-01-07 19:44:41 +08:00 有批判性思维很重要,不要因为前辈的事业太完美而崇拜甚至已之为样板模仿,新世界需要觉有颠覆性的批判性思想,从最根本目前认为最好的一切东西开始批判 |
![]() | 74 aliveyang 2022-01-07 20:08:13 +08:00 参考经济周期性波动 |
75 Donahue 2022-01-07 20:30:40 +08:00 21 世纪是生物的世纪 |
76 Fading2276 2022-01-07 20:49:35 +08:00 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交替发展前进的。 |
![]() | 77 xwcs 2022-01-07 21:34:57 +08:00 没事,接下来两年绝对刺激,局部战争不断,搞不好来场大国战争,经济下滑,全世界右转,绝对精彩的不行 |
![]() | 78 PPing520 2022-01-07 22:16:11 +08:00 link start |
79 zepc007 2022-01-07 22:28:27 +08:00 真不会出现《三体》描述的那样被锁死了吧 |
![]() | 80 736531683 2022-01-07 22:50:30 +08:00 感觉你举的例子认知都过于浅了,单说计算机的发展不过短短四五十年,就从十年前来说,神经网络的发展都是翻天覆地的,随处可见的人脸识别和语音识别实现成熟商用,带动的安防、认证等领域天翻地覆吧,更别说互联网+这些,新工业革命可不是开玩笑的。 再说人文艺术领域,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日漫(其实最近也不是没好的日漫,可能你妹找到,奇蛋物语、乒乓)和美剧(我认知里肥皂剧本来就是娱乐大众的)都能代表艺术了...谈电影只是中国市场审查严格佳作难出而已。我觉得有空抱怨世界停滞,不如多去了解更多的领域。 |
![]() | 81 736531683 2022-01-07 22:51:56 +08:00 可以去买科幻世界这个杂志来看看,科幻有时候就是科学的前导,现在科技水平完全可能超越上世纪的科幻作品了 |
82 rapiz 2022-01-07 22:55:50 +08:00 买个 quest2 吧,值得试试 |
![]() | 83 luomu24 2022-01-07 23:33:01 +08:00 ![]() 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现在的确都还是玩具。 |
![]() | 84 forgetlight 2022-01-07 23:51:20 +08:00 via iPhone @mxT52CRuqR6o5 确实是很有希望的,能够进入日常生活的机器人是目前最有希望的领域之一,奇点估计还有 10-20 年,但是苗头应该在 5 年之内就能看到了。计算,感知,规划,控制四大模块已经快到了融合奇点了。 |
85 streamrx 2022-01-08 00:10:21 +08:00 viaiPhone 应该只是你自己年纪大了 |
![]() | 86 itzamana 2022-01-08 00:45:14 +08:00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一切随缘就行… |
![]() | 87 Mac 2022-01-08 01:24:00 +08:00 via Android 怎么滴,想搞事情? |
![]() | 89 dwztom 2022-01-08 03:45:52 +08:00 via Android ![]() 我是做量子计算的。只说世界上绝大多数物理系的情况是“高能物理”和“凝聚态多体物理”发展有点进入了瓶颈期,没有很大的突破。所以物理系在这些年生源不是那么好了(除非做量子计算)。 不过回溯科学历史,有大突破是偶然,蠕动曲折前进是常态。 |
![]() | 90 darkengine 2022-01-08 06:01:57 +08:00 ![]() 其实结合历史进程想想未必是坏事,突飞猛进的那段时间几乎跟战争、冷战、军事扩张重叠。 |
![]() | 91 Myprajna 2022-01-08 09:44:32 +08:00 出生前已有的新东西都是合情合理的,15 岁到 35 岁出现的新东西都是会改变世界的,35 岁以后出现的东西,都是反社会的。 |
![]() | 92 binaryify 2022-01-08 11:07:32 +08:00 还差电池材料革命,AI 革命 |
![]() | 93 cue 2022-01-08 12:33:48 +08:00 楼主一定是股市没挣到钱…… |
94 liaoyaoheng 2022-01-08 12:48:52 +08:00 看你活在哪个区域。 |
95 outdoorlife 2022-01-10 08:40:02 +08:00 楼主说的非常正确,因为基础物理研究的停滞,目前世界是停滞的。 80 年代的时候,科学家预测人类会在 2020 年飞出太阳系,达到 0.1 倍光速。 现在 2020 年到了。我们连 0.1 倍光速都没到。 |
96 outdoorlife 2022-01-10 08:42:03 +08:00 |
97 outdoorlife 2022-01-10 08:47:51 +08:00 @dwztom 老哥是真懂行的。 |
98 outdoorlife 2022-01-10 08:49:56 +08:00 ![]() 非常抱歉 好几个回复 说的那些只是 技术迭代带来的生产力提升。他不涉及技术本质的升级 |
![]() | 99 lumotian 2022-01-10 11:00:22 +08:00 ![]() 看好远程工作对社会关系的改造 |
![]() | 100 moonjoin 2022-01-10 17:04:05 +08:00 感觉是你无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