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一个稳定的有线路由器的情况下,需要外置一个无线网络接入设备。但在企业级 AP 和普通路由器之间犯难。
H3C 新华三的 Mini 商用系列的 A61 吸顶 AP,应该是 H3C 的 Mini 商用系列 AP 的顶配了,京东自营售价 799 元,即使 1688 那边也要 400 左右。
相比较小米或华为的家用级路由器,比如红米 AC2100 只要 169 元,华为 AX3 系列 249 元起,小米 AX3600 也 499 元。
但是从技术参数的角度来看,即使红米 AC2100 都能甩开新华三 A61 不少,更何况小米 AX3600 了。
所以单从无线角度来看,H3C 、TP-LINK 这些小企业级的 AP 产品,跟小米这些 PPT 厂商的设备来比,到底有何优势?除了运行稳定性以外,难道就没有了吗?
![]() | 1 jr55475f112iz2tu 2021-02-09 15:47:49 +08:00 运行稳定性、可连接设备数 |
2 systemcall 2021-02-09 15:53:03 +08:00 还有一个优势就是没有广告。据说小米的无线路由就算是 AP 模式也会 DHCP 拿一个 IP,之后和服务器进行迷之交互 |
3 mariolee 2021-02-09 15:53:06 +08:00 via Android 对于企业商用场景来说,稳定是首要优先级,顺便提几句,华三这些 ap 还需要买 ac 和 ap 授权才能使用,独立使用作为胖 ap 的稳定性不佳 |
![]() | 4 ronman 2021-02-09 15:55:36 +08:00 @systemcall 确实会有数据交互,所以我直接防火墙把联网权限给它禁了 |
5 bigghost 2021-02-09 15:56:28 +08:00 ![]() 胖的,瘦的区别。另外连接数,也提到了。 不要小看稳定性,家用,每天重启一下无所谓。单位里,连着几十人工作,不能重启 |
8 TESTFLIGHT2021 2021-02-09 20:08:29 +08:00 商用设备稳的一 B |
![]() | 9 jousca 2021-02-09 20:59:20 +08:00 ![]() 企业设备负载量大,稳定性高。具备一些特殊功能。 当初 D-LINK 一个 300M 的无线 AP,1000 多块钱,但是稳定性真的吊打一大批家用设备,带 70 多个无线终端都能稳定运行。 |
![]() | 10 minami 2021-02-09 21:15:00 +08:00 ![]() 主要差别在于这些“企业级”产品,你作为普通消费者是拿不到合理的拿货价格的。不信你去闲鱼看看这个 A61 全新未拆到底多少钱,是不是 799 |
![]() | 11 MilkyWayne 2021-02-09 22:27:25 +08:00 我之前写过一个吐槽 H3C 的帖,我用的是 H200, 但是吐槽归吐槽,因为这货没有定时重启功能,我今天惊奇的发现,主路由和 6 个 AP 已经 80 天没有重启了,但是用起来完全无感,非常稳定。 作为对比,我用小米 AX1800 作为 AP,2 个星期内就会出现突然降速的情况,需要重启解决。 |
12 mysy2001 2021-02-09 22:43:06 +08:00 胖的,瘦的 AP 区别。另外连接数 连接的控制性 不一样 |
13 Fading2276 2021-02-09 22:44:55 +08:00 |
14 mysy2001 2021-02-09 22:51:03 +08:00 现在思科最高级的 11ax 的芯片是高通的, 但固件方面自己优化很多。 家用的一般是用高通提供的基础固件,添加第三方软件,减少功能 |
15 MeteorCat 2021-02-09 22:55:11 +08:00 via Android 可连接数绝对是个硬性指标 |
16 datocp 2021-02-09 23:31:25 +08:00 via Android ![]() 不相信企业级三个字,通常代表的是贵。 对于 openwrt 来说至少 128MB 的内存足够稳定,我也有刷了 openwrt 的硬件跑了 200 多天,但是我发现在食堂 100 多人就餐时,同样的 ap 连 64MB 的 swap 内存都用上了,一旦用 swap 就有些异常问题。后来做了个 shell 定时侦测 swap 占用重启内存。后来就发现食堂这个位置经常在非工作时间被脚本重启。 就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ap 设备如果不是为了看 uptime 建议每天定时重启。经验推断总有一天它会因为内存不足而出现异常( tp 常见)。既然重启就能保证 ap 的稳定,,,企业级,家用级,可刷 openwrt ddwrt tomato 的稳定性有差别?有,同样的硬件,不同的固件,也许真正的差别在软件,只是贴上企业级各种高大上附身,可以卖得更贵。当然似乎小米路由官方固件名声一直不怎么样。 用惯了 openwrt 我只有一个要求,能刷机?真正的问题开源驱动不如官方 sdk 性能稍次,一般无线买高通就是选择正确。我也没用过什么高大上的 uap ac/凡是能刷 openwrt 的高通硬件稳定性非常不错。 |
17 exiaohao 2021-02-09 23:34:23 +08:00 有一说一,新华三这种 SMB 系列也是不靠谱的,WA 系列还能看看。真 企业级就看看 Aruba Ruckus 和 Cisco 啥的 首先稳定性肯定更好,恶劣环境连开几年都没事,上电一次开到退役 然后射频校准更稳定,天线设计更科学(某前同事刷了一台 十年前的 Aruba AP-135 带回家用,感叹信号比小米啥的稳太多 最后软件对基带适配也会有加成,连接数不一定会比家用的多,但是对每个用户的服务质量会有尽可能的优化,这还有控制器的功劳,控制器对环境的感知和用户的分析以后做相关射频口的优化也是普通路由器没有的 |
![]() | 18 1if5ty3 2021-02-09 23:37:30 +08:00 稳定!之前做过酒店行业的 AP,见过最长记录 10 年没重启过的思科交换机,5-8 年没重启过的 AP 更是多如牛毛。只要不是停电或者人为维护,基本不需要重启。 |
19 datocp 2021-02-09 23:49:05 +08:00 via Android 哈哈,习惯就好,以前经常见某某企业级 ap,300mbps 带了 80 终端。。。哦,果然是企业级,300mbps 无线单终端测得的最好成绩小 14MB/s,跟我说带 80 终端。 很多测试脱离了具体环境,测试数据,就是空谈。最后就像 uap 一样实验室数据有多牛逼牛逼,结果我的环境 30 分钟可以掉线 N 次。 有一说一,uap ac 系列还不错,到手眼也不眨一下全部刷成 openwrt,也在 120 人的企业用了两年,如上描述同样有高负载环境连 swap 都用上,低负载长期 uptime 的能力。只是说遇到问题是官方还是自己 debug 罢,开源硬件用习惯了,看不上企业级的贵。广告里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名词都可以在开源软件里去验证到底吹得是什么牛。。。真好也不会一家家都被收购了。。。 |
20 lxiszuhi 2021-02-09 23:53:52 +08:00 起码公司用思科的 3702 瘦 AP 加控制器,4-5K 一个。不知道是无线那班人不会还是 AP 问题,不稳定,每周都有人说无线断网。 看后台设备的连接很不均匀,有的连了几个,有的连了 4X 个(人的位置是均匀分布的)。然后无线 Team 说思科建议一个 AP 只连 20-30 人。 |
![]() @datocp 我倒是觉得贵就贵在你“折腾”的这些操作了。诚然,你因为懂这方面的技术,可以通过考察,选型,刷机达到“稳定”的效果。如果不稳定,你可以换固件,换版本甚至换设备,最终得到一个可接受的结果。但对于企业来说,要的就是买来就能用。因为前期这些试水的工作,显然需要人力成本和时间成本,甚至设备成本。“企业级”产品,这些产品实际上由厂商来保证你刚才做的那些工作的,而且如果买了后确实不稳定,企业是可以通过售后这个操作来制约厂商的。那企业级产品,厂商如何保证能做到达到企业的要求?肯定投入的成本高于民用产品,这就导致其售价肯定高。一句话概括就是对于企业来说,能用钱解决的别浪费时间:D |
22 datocp 2021-02-10 00:00:58 +08:00 via Android 经常在网上跟人争论,一个区别点企业级卖得就是这个又贵又贵的不知所谓的 ac 。ac 在广告里描述的有多么多么牛逼的决定 |
23 datocp 2021-02-10 00:08:25 +08:00 via Android ![]() 终端漫游的能力。知道 uap ac 是如何让终端连接指定 ap ?在其它 ap 下发针对该终端的 mac 黑名单,事实证明太小儿科了,终端表示不服。终端认 bssid 不认 ssid 。很多实现看看都是忽悠啥也看不到的管理员。当年我选择 ac+ap,华为一个 ac 8 ap 授权 4 千块,一个 ap 2 千多块。。。最后我用 12 个 uap ac 采用 openwrt,8500 块成本解决一万平方内的笔记本漫游。。。便宜不被忽悠,自己知道现场到底发生了什么去有针对性的 debug 。 而不是一用上企业级,剩下的全是不知所谓的广告名词,忽悠得不要不要的。 |
![]() | 24 jousca 2021-02-10 01:01:25 +08:00 ![]() @datocp 做项目的需要企业级这个词语,以及厂商的支持。就和政府采购必须是品牌机,必须有一定指标购买国产处理器(龙芯等),而不是你去弄一堆组装机,上个 AMD R5 或者 11 代 I7 之流就高端了…… 没翻车之前你说啥都对,出了事情丢饭碗的是你。 |
![]() | 25 fzinfz 2021-02-10 01:15:57 +08:00 ![]() |
26 poporange630 2021-02-10 06:51:39 +08:00 Mikrotik 算企业级吗。。好用也不贵 |
28 datocp 2021-02-10 08:20:14 +08:00 via Android 这篇华为的介绍企业级和家用级区别,简单的浏览一下我就记住了企业级更贵因为它有更好的硬件规格。至于其中的很多举例太不恰当,当我们用户还在使用 tplink,不知道无线路由器怎么跑的?什么家用路由每个只能使用独立 ssid,企业级可以设定统一 ssid ?家用 10 个终端就不行?怪不得华为的家用级 mesh 网络评价这么差,tp 甚至直接在固件里限制只能连 15 终端。也许 openwrt 这种高自定义固件用惯了,真的能看得懂企业级的隧道连接,云控制是如何实现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俯视各种企业级。 华为交换的固件更新能力一流,论坛反应 bug 也会很快跟进。阅读它们的文档就会觉得这是在用 linux 设备吗?最后的最后用了华为的交换前面接 openwrt 路由,因为我觉得还是 shell 脚本更具备逻辑控制来实现动态 qos 。 这楼有点被我带偏,无线路由器选择高通就好。至于稳定性通常是内存过度消耗造成其它进程异常,也可能多了非路由功能导致 cpu+内存占用高。在 linux 路由我只用过 kernel 2.5 时在一款硬件是具备无限恢复内存能力,其它的硬件我认为是有一天会因为内存消耗而导致进程异常的功能失效俗称死机。如果能一天一重启导致稳定也是可取的,毕竟大家只有 8 小时上班,这还是个多 ap 覆盖的环境。以目前我至少选择 128MB 内存起步的 ap 。 家用真的用不了很多花式功能,还是得多看产品评测,网友评论别买一些口碑不好的像小米,其实我没用过小米,但我见网友说它不好。。。asus 用的博通也见很多 kernel panic 的日志。 这么多年也许高通开源支持最好,选择它还没让我失望过。 |
29 Dragonish3600 2021-02-10 08:25:26 +08:00 ![]() 企业路由主要是更多的管理功能,比如支持证书验证登录,支持和 ldap/AD 结合的认证,比如可以进行流量监控等,支持多个设备接受管理。 单纯论硬件的话,同价位的企业路由是远远比不上家用的。 |
30 spacezip 2021-02-10 09:15:47 +08:00 ![]() 高并发低延时稳定性 物理环境的适应性 天线馈线的设计 缓存策略 自动漫游各种阈值的加权策略(这个当然你也可以手动) ,信号倒不是一定很强,只要分布合理,连上就是能保证传输稳定的 hw 企业级有几年是 ruckus 代工的 ; h3c 也是借鉴 aruba 的设计 毕竟都是一家 家用产品线 基本都是 mtk 博通 高通硬件驱动交钥匙 老牌子加上自己的特性 |
31 brMu 2021-02-10 12:35:43 +08:00 K2P 刷的 padavan,365 天不重启也没任何问题,每次都是停电重启的,目前启动时间是 29 天。 开机时间: 29 天 03 时 45 分 |
![]() | 32 thx2u 2021-02-10 12:44:39 +08:00 内网管理,超长期稳定,可操作的价格,售后一股脑全套支持 我一直在想,公家单位的无线网络漫游体验非常出色,还是 N 年前的网络吸顶设备 而现在炒作得挺火的“mesh”,在一个小小的家里,仿佛还做不到单位 N 年前的体验。 |
33 systemcall 2021-02-10 13:34:11 +08:00 @brMu #31 稍微不那么差的路由器,只要固件没什么 bug,都可以一跑跑几年吧 夏天要加个风扇主动散热而已。我遇到的不稳定都是过热引起的。我的解决办法是弄个电脑的 12cm 风扇,进风的那面上 4 个螺丝但是留 1cm 不到在外面,把进风的那面朝下,这样就是一个散热支架了,路由器可以直接放上面。供电的问题也好解决,找根坏数据线,把 vcc 和 gnd 和风扇的线接一起,别的悬空,套个热缩管焊起来。买那种支持 5v 低电压启动的风扇就可以了。USB 线接到充电器或者无线路由自己的 USB 上,反正功率不大,除非你买服务器上面拆的风扇 40nm 的 ipq4019,加上了风扇,满载都不过热。基本上很少死机了 |
34 TESTFLIGHT2021 2021-02-10 14:01:13 +08:00 商用设备漫游丝滑稳定,可以做 AP 在一起做客户端均衡,可以自定义漫游信号阈值,可以多 SSID 对应不同 VLAN 。。。这些哪个 MESH 家用路由可以? |
![]() | 35 dangyuluo 2021-02-10 14:05:49 +08:00 能上 AC/AP 就不要用 Mesh |
![]() | 36 WinnieNumberTwo 2021-02-10 14:15:16 +08:00 借楼一问。 家用,今年刚换了领势的 mx4200 两台,wifi6 三频 mesh,平均价格 1000rmb 一台。因为装修得早,无有线网线布线,所以暂时无脑用了无线 mesh,图方便。 我预算可以再加 1000,一共 3k 的预算。如果我再想折腾企业级 AP 硬件,同价位能有什么 ap+ac 方案的吗?没有提前布网线的话,无线 mesh 以外的方案我连想都想不出来。(无线中继真的大丈夫?) |
![]() | 37 WinnieNumberTwo 2021-02-10 14:25:57 +08:00 虽然说这几年低价的国产 mesh 口碑一直很差,而国外的无线 mesh 产品又太贵了,性价比不高。但去年是 wifi6 爆发年,这对于家用无线 mesh 来说是个很大的 buff,综合一下来看其实今年的 wifi6 无线 mesh 性价比已经高了很多。 目前我对 mx4200 这个民用玩具级产品还是很满意的。最后如果夏天的高温考验也能抗住,能保持现在的稳定性的话,那么就是真的 ok 了。 |
![]() | 38 cst4you 2021-02-10 14:34:38 +08:00 从 ASUS 换 Unifi 用户, 最直观的感受是: 它不是最快的, 但是真的稳. |
39 ff520 2021-02-10 14:54:31 +08:00 @systemcall #2 ap 模式本来就有 ip,谢谢 |
40 ff520 2021-02-10 14:56:08 +08:00 @systemcall #2 当然如果你说的是某 link 那种只能接 lan 口,关 dhcp 的伪 ap 模式,那肯定是没有 要不 ap 模式的路由器都是要自身从主路由那里获取一个 ip 的,要不怎么管理 |
41 digimoon 2021-02-10 15:22:30 +08:00 企业级又不是一个国标,还是需要实际问题实际分析 除非公司 7x24 都有人在工作,不然凌晨重启一下有啥所谓? 毕竟预算不是无限的,只给你家用 wifi6 的钱也买不到同样带宽的企业级 |
42 qwvy2g 2021-02-10 15:35:15 +08:00 via Android 企业级不好操作,我买了一根配置线。连个系统恢复都学习了半天,最后选择了 tftp 协议恢复固件而不是网上教程缓慢的 xmode 协议。有没有华三 msr 路由器 PPPoE 连接 ipv6 教程,我试了半天都不行。 |
43 systemcall 2021-02-10 17:21:05 +08:00 @WinnieNumberTwo #37 指望家用无线路由靠做工撑过夏天,还不如老老实实的在上面加个风扇。就那么大的东西,被动散热再厉害也是被动散热,远不如加个风扇靠谱 |
![]() | 45 ouqihang 2021-02-10 20:16:59 +08:00 AP 好像没有家用路由的发射功率限制,可以做到很大。家用路由是 2.4G 100mw,5G 200mw 。 |
![]() | 46 flyfishcn 2021-02-11 11:34:34 +08:00 @ff520 #39 商用瘦 AP 拿管理通道的 ip 是为了和 AC 通信上线和接受管理,一般拿的是独立的管理 ip,和上网等业务的网段是隔离的。而家用的大多数是路由器切换成 AP 模式,相当于胖 AP,但是又要从业务网段获取 ip,并且还和外网通信,用于升级或其他不知道的操作。而不是独立的网段,要是敏感的地方这可能就是一个安全问题。 |
47 zouyou2008 2021-02-11 22:32:23 +08:00 @MilkyWayne 讲道理 h100 真没觉得多稳定 家用 ac+ap 了然后没有自动重启真的坑。。。。 |
![]() | 48 shenyuzhi 2021-02-12 00:23:01 +08:00 via iPhone 家里原来用的是 ubnt 的 ap,把一台服务器当控制器和路由器。由于我年后搬家,这套东西留给父母他们遇到问题都找不到人处理,就换成了 tplink 的 ac+ap 。 ubnt 那一套,给我的感觉就是没有感觉。家里正常二三十个 wifi 设备,有时候来点客人,总共大几十个设备,各自连接四台 ap 。一堆设备同时刷刷刷,完全感觉不到卡顿延迟掉线什么的,漫游也是丝滑无比,日常使用都看不出来在哪个位置漫游的。跑了一年,除了停电就没重起过。 换成 tplink 后。。。手机流量也打开了,台式机笔记本也换成了有线连接,尽量给这货减轻压力。。。 |
49 oldhan 2021-02-15 10:32:58 +08:00 主要差别是高带机量下的性能和稳定性,其它一切差异都是为这两个目标服务。 |
![]() | 50 WinnieNumberTwo 2021-02-19 11:36:56 +08:00 @systemcall 我甚至有各种常开温控开关,usb 电压调整器也有,就是为了折腾 DIY 风扇散热。但是折腾过不少设备才发现,美观、易用、易维护、噪音这几个点基本上 DIY 没法很好的解决,最终还是要关注量产产品的本身硬素质。 |